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1。此三者不可致诘2,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3,其下不昧4,绳绳兮5不可名,复归於无物6。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7。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8。能知古始9,是谓道纪10

【注释】

1 “夷”、“希”、“微”:这三个名词都是用来形容感官所不能把捉的“道”。

河上公注:“无色曰夷,无声曰希,无形曰微。”

陈荣捷说:“‘微’是道的重要角色,其重要性超过‘显’。相反地,儒若却强调显,他们认为:莫显乎微,能认识自微之显的人,‘可与人德’。佛教徒和新儒家最后将它们综合起来,说道‘显微无间’(程颐《易传序》)。”

2 致诘:究诘,追究。

释德清说: “致诘,犹言思议。”

3 皦:光明。

敦煌本、强思齐本“皦”作“皎”。“皦”“皎”二字可通用。《说文》:“皦,玉石之白。皎,月之白。”

4 昧:阴暗。

5 绳绳兮:形容纷芸不绝。王弼本无“兮”字,据景龙碑、傅奕本及多种古本补。

6 复归于无物:这和十六章“复归其根”的意思相同。“复归”,即还原。“无物”不是一无所有,它是指不具任何形象的实存体。“无”是相对于我们的感官来说的,任何感官都不能知觉它(“道”),所以用个“无”字加以形容它的不可见。

7 惚恍:若有若无,闪烁不定。

8 有:指具体的事物。这里的“有”字,不是老子的专有名词,所以和一章的“有”不同。

9 古始:宇宙的原始或“道”的端始。

10 道纪:“道”的纲纪,即“道”的规律。

【今译】

看它看不见,名叫“夷”;听它听不到,名叫“希”;摸它摸不着,名叫“微”。这三者的形象无从究诘,它是浑沦一体的。它上面不显得光亮,它下面也不显得阴暗,它绵绵不绝而不可名状,一切的运动都会还回到不见物体的状态。这是没有形状的形状,不见物体的形象,叫它做“惚恍”。迎着它,看不见它的前头;随着它却看不见它的后面。

把握着早已存在的道,来驾驭现在的具体事物。能够了解宇宙的原始,叫做道的规律。

【引述】

本章是描述道体的。

形而上的实存之道,和现实界的任何经验事物不同,它不是一个有具体形象的东西。它既没有形体,当然也没有颜色,没有声音。因此老子说:“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又说:“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这些都是形容道为我们感官所无从认识的,它超越了人类一切感觉知觉的作用。难怪老子会说它不可思议(“不可致诘”)。

这个道,由于没有明确的形体,所以无法加以名状。这个超乎声色名相的道,并非空无所有。老子所说的“无物”,并不是指空无所有,而是指道不是普通意义的物。普通意义的物,是有形体可见的东西,道是“没有形体”可见的东西。

道是个超验的存在体,老子用了一种特殊的方法去描述它。他将经验世界的许多概念用上,然后一一否定它们的适当性,并将经验世界的种种界限都加以突破,由此反显出道的深微诡秘之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