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正在经历的是惊恐障碍吗
近年来,惊恐障碍的发病率日益增高,多数相关流行病学研究认为人群中惊恐障碍发病率超过2%。大多数惊恐障碍患者和家属却对惊恐障碍几乎一无所知,甚至医生、护士、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师等专业人士都对这种常见心理疾病了解甚少。
当你遭遇和焦先生、程女士、张先生类似的情况时,最好自主学习一些简单的评估方法,看看自己是否需要心理帮助。虽然只有心理医生和精神科医生才能做出关于惊恐障碍的准确医学诊断,但你也能通过学习下面的评估方法,学会对自己的困境做出初步的判断,进而开始你的自助或治疗旅程。
□第一步:躯体健康初步评估
当你的身体出现心悸、心动过速、冷汗淋漓、身体发飘、手脚发麻等症状,无论是你还是你的治疗者,毋庸置疑,首先需要对你的躯体健康状况进行初步评估。因为冠心病、贫血、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低血钾症、低血糖、贫血、钙镁缺乏等许多躯体问题都有可能引发这些症状,而且躯体问题的短期危险性高于心理疾病。
所以,在心理评估之前,你需要一位心身医学科或全科医生通过一系列针对目前症状的相关检查对你做出准确的健康评估。例如,有心慌、胸闷等症状时,你需要心电图等心血管相关检查;有出汗、发抖等症状时,你需要血糖、甲状腺功能等内分泌科检查;有手脚发麻等症状时,你需要神经系统相关检查。最后,你还需要接受专业的健康评估访谈。如果心身医学科或全科医生认为有必要,还会推荐你到心内科、神经内科、呼吸科、耳鼻喉科等临床科室进一步接受诊疗。
如果经过全面、系统的健康评估,医生仍然认为你的症状与躯体疾病无关,或者你目前所患的躯体疾病不足以让你如此痛苦,你就可以接受初步心理评估了。
如果你被初步诊断为冠心病、电解质紊乱、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经过治疗,疗效不佳,并且多家医院诊断不一致,同时你还伴有情绪低落、烦躁、焦虑、不安等心理症状,你也需要得到心理评估,以确定你在患有躯体疾病的同时是否还伴有心理疾病。
如果你被初步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心脏神经官能症、癔症球等与心理因素关系极为密切的心身疾病,你也需要接受进一步的生理和心理评估,以确定你的症状到底是来自你的身体还是你的心灵世界。因为有研究表明超过四成的心身疾病伴发包括惊恐障碍在内的心理疾病。部分惊恐障碍患者也会因为多次被测到超高血压而易被误诊为原发性高血压。医生可以通过多次24小时心电监测、24小时血压动态监测等生理相关检查以及系统心理评估来帮助患者确诊。
躯体健康初步评估的流程见图1-5。
图 1-5
■与躯体疾病无关的惊恐障碍
刚刚而立之年的吕先生,从半年前起,经常出现心慌、血压陡然升高的情况,血压最高可达到190/120mmHg。因为父母都有高血压史,吕先生非常担心自己年纪轻轻就患上高血压,赶忙到医院做检查。血常规、血脂、血糖、尿常规、电解质检查、皮质醇测定、儿茶酚胺测定、心电图、心脏彩超、肾上腺CT、24小时尿香草扁桃酸(VMA)等一系列检查排除了心血管的问题、肾脏疾病、嗜铬细胞瘤等继发性高血压因素,被医生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经过半年降压药治疗,吕先生的血压仍在高位徘徊,他只能在不同医院反复就医。后来经过多次24小时血压监测,医生发现吕先生只是在情绪激动、紧张等特定情形下血压升高,每次持续时间不超过30分钟,其他时间血压只是略高于正常值。心内科医生认为吕先生有可能并非患上了高血压,而是焦虑造成的血压升高,遂推荐他到临床心理科就诊。临床心理科医生结合临床医学诊断和心理评估,诊断吕先生患有惊恐障碍。经临床心理科半年系统治疗,吕先生的血压初步恢复正常。
■躯体疾病伴发惊恐障碍
年届不惑的方女士因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在某医院心脏中心接受射频消融术,术中曾三度出现房室传导阻滞。术后三个月,她突然出现持续近20分钟的头晕、恶心、心慌、嘴麻、四肢麻木、手抖、濒死感等一系列症状。尽管之后方女士身体基本恢复正常,但她仍然心有余悸,一直担心自己旧病复发。加之这些症状几乎每周都会出现一两次,方女士不得不回到该医院心脏中心就诊。医生根据她的病史和症状,给她安装了心脏起搏器,但术后她的情况并没有显著好转。医生遂调整了起搏器频率,却仍然无法改善她的状况。心脏中心医生考虑方女士可能出现了心脏病伴发焦虑,遂请临床心理科会诊。经综合评估,临床心理科医生诊断方女士患有心脏病伴发惊恐障碍。
□第二步:惊恐障碍的心理评估
如果你有以下某条症状的一部分,请将其勾选出来:
□心悸、心慌、心脏怦怦直跳,心率超过90次/分钟甚至更高,有时伴有血压升高。
□没有缘由地出汗,严重时大汗淋漓。
□身体突然震颤或发抖,例如手抖、肌肉抖动。
□感觉胸闷、呼吸急促,或者感觉喉咙被堵住了。
□感觉胸部疼痛、紧缩感。
□感到恶心、胃痛、胃部紧缩或肚子不舒服。
□头晕、感到站不稳或坐不稳,身体发飘,觉得自己会晕倒或曾经晕倒。
□明明处于清醒状态却有做梦的感觉,感觉周围的人和事物变得不真实,或感到“灵魂出窍”。
□害怕自己做一些不应该做的事情或害怕自己会发疯。
□身体各处感觉异常,如发麻、感觉像虫子在身上爬、针刺感等。
□感到身体一阵阵发冷或发热。
如果你出现了四种及以上相关症状,并且之前至少出现过一次突然、没有预兆的严重发作,最近一个月因为担心出现这些症状而持续或间断感到焦虑、不安,在拥挤或空旷的场所、独处、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独自开车、乘坐电梯、有压力的工作场所、嘈杂聚会、睡梦中时更容易发作,以上症状就有可能来自惊恐障碍。
■与压力相关的惊恐障碍
小美是一名文静的女大学生,自诉从高三起一直有心悸、心动过速,心脏部位甚至胸背部经常会有突如其来的刺痛、刀割样痛或持续的隐痛,有时候还会四肢发麻、头晕、震颤甚至手足抽搐。父母先后带着小美去了四家三甲医院做了血压、心电图、血脂、血糖、肝肾功能、血常规、动态心电图、心电图运动试验、心脏B超、胸部X光等检查,所有检查结果都说明小美没有器质性病变。医生找不到小美不适的原因,只能使用普萘洛尔等受体阻滞药减慢心率,减轻小美的症状。即使药物有助于缓解症状,小美的高考体检也险些没能过关。之后,每当有方方面面的压力时,小美的症状就会出现。大二时,小美还因为考试压力过大,晕倒在考场上。
■在放松状态下发作的惊恐障碍
小静是一名新手母亲,在孩子三个月大时,小静的婆婆不慎摔伤住院,小静只能自己带孩子。尽管孩子还算乖巧,小静的丈夫也会尽量腾出时间一起照看孩子,但一种心理疾病还是悄然进入了小静的生活。
在孩子九个月的时候,小静开始出现心慌、胸痛、烦躁的症状,时常感到身体一阵阵发热,她还总是被噩梦惊醒,醒后常常会在一两个小时内无法入睡。她认为这是因为自己在养孩子的过程中身体亏得太多了,于是她找中医开了几个月的药膳。噩梦减少了,但她还是会半夜突然醒来。即使她的丈夫为了让她有一个更好的睡眠环境而带着孩子在别的房间睡,小静还是常常惊醒。在惊醒后的第二天,小静一定会出现心慌、烦躁的症状,这些症状又会使小静的睡眠质量更差,形成恶性循环。
□第三步:评估惊恐障碍的严重程度
我的患者经常会问我,“我现在还需要继续接受治疗吗”或者“现在我不管它,会不会有事”。我的答案是,如果在过去三个月或更长的时间里,你没有出现严重的惊恐障碍急性发作,症状也没有对你的生活、工作、学习造成严重影响,即使你有时还是会感到心慌,你仍然可以不再关注惊恐障碍。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运动、合理膳食、享受生活会比你花时间治疗惊恐障碍更有价值。
如果你的情况符合以下描述之一,你就还需要进行心理自助,或接受心理咨询与辅导。
你每周仍然有一次以上的惊恐障碍急性发作,并且在发作的时候,你的注意力只能集中在症状上,甚至你会失去活动能力;或者三个月内有至少一次发作,在两次发作间隙,你一直担忧自己会被惊恐障碍急性发作突袭;或者你因为担忧惊恐障碍急性发作而不敢乘坐电梯、飞机,不敢外出旅行,不敢独处,不敢运动,不敢去陌生场所;或者惊恐障碍使你的生活、工作能力水平下降;或者你的社交活动时间和之前相比减少超过了1/3,并且你在社交活动中感到烦躁不安,或不想听到别人发出的声音。
如果你的情况符合以下描述之一,你就需要寻求心理治疗师、心理医生,甚至精神科医生的专业心理治疗,以便从困境中走出来:
每周两次以上严重的惊恐障碍急性发作,在发作时,你不得不停止正在做的事情,或必须马上离开当时的环境,否则就会坐立不安,严重时还会出现濒死感;或者你因为害怕惊恐障碍急性发作而无法正常工作、生活;或者你要求亲近的人全天候陪伴;或者你因为回避某些情境而生活停滞,甚至不能上学、工作、承担家务;或者你因为担心在他人面前惊恐障碍急性发作而几乎不再外出社交。
□第四步:进一步心理评估,确定是否还存在其他心理问题或疾病
如果容易感到无助,觉得生活没有意思、没有希望,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做事情总有无能为力的感觉,在压力下很容易感到焦虑,那么你还需要评估是否伴发抑郁症。
如果你还有强迫行为(如重复洗涤;反复检查门窗是否关好;水电气的阀门是否关闭;反复想“我会不会碰到脏东西”;吃饭时一定要先把筷子朝某个方向摆放好,否则就会感到强烈的不安),那么你还需要得到评估,以确认是否伴发强迫症。
如果你的症状只在特定的情境(如身处电梯等狭小空间)下或因特定事物(如蛇等令人恐惧的动物)出现,那么你需要得到评估,以确认你所患上的是否并非惊恐障碍,而是恐惧症。
当然,如果对上述自我评估方法仍心存疑虑,你最好还是找心理医生做一次专业的心理评估,以便做出更为准确的判断。不过,如果条件有限,你找不到合适的心理医生也不要担忧。接下来,你会学到更多关于惊恐障碍的知识,更为充分地了解什么是惊恐障碍,以帮助你对自己的情况做出更准确的评估。
[1] 陈冬阳,李荐中,汪勇,等.惊恐障碍的治疗与咨询:基于病例学习的心理健康案例研究——惊恐障碍[ J ].中国全科医学,2021,24(9):1125-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