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佛学难进,但佛理可通
- 感悟:南怀瑾讲人生修养
- 徐枫编著
- 20578字
- 2021-11-20 18:00:16
□人做不好,学佛也没用
南怀瑾先生说:“最近我发现年轻的同学特别喜欢学佛修道,我都有些担心,我常常跟年轻的同学们谈,你年纪轻轻,学这个干什么?我说这个话你不要难过,这有两重意义。首先世界上什么都容易学,唯有学佛最难的事;第二重意义啊,人生画虎不成反类犬,老虎没有画成,反画成了狗,学佛学不成,我不晓得你会变成什么!所以啊,希望先把人的道理完成了,再来谈学佛的事。但是既然要学佛了,千万要注意‘不住于相’四个字;一住相,什么都学不成了。”
的确,做人是第一位的。学佛为什么?不就是为了完善自我吗?如果仅仅是为了修来生之福,那不仅自私,也没什么意义。而一个人做不好自己,甚至为了一己私利损人利己,表面上却虚伪地学佛,做一些表面文章的好事,那这种学佛更是要不得;或者有人以学佛保佑自己升官发财,这些都是不道德的想法,是在玷污佛家圣洁的莲花。这种所谓的学佛,也修不成什么功德,最终现世福报得不到,更不能修来世之福。
当今社会人心浮躁,精神空虚,价值失落。为了寻求价值和一份信仰,许多人走进宗教,尤其是佛教,如今信徒更是有日益增长的趋势。人心向善,寻求精神寄托,本是好事。但问题是,今天人们的学佛,目的到底是什么?
古人学佛,目的多为修养自己,提升学问和道德,追求人生的更高境界,苦修自己,并放下小我,转而大爱,以度化众生为一生的事业;而今人呢?学佛多半是为了自己:不是为了谋利,就是逃避现实,追求一份寄托,找一份清静,自我解脱。所以,今人的学佛是功利的,很难说是纯粹的。当然,这里有社会问题,我们姑且不谈。问题是自己,许多人,连安身立命也不成,却想着一头钻进佛教世界里,口口声声说要追求“无我”人生。
经历不多,阅历不足,就想接触复杂深奥的佛教,谈何容易?遇到点挫折,就否定社会,失去信心,怀疑人生,退缩逃避,到佛教中寻求安慰,以为佛家清静,可以不必劳作,可以断绝人世纷争,但佛家怎么可能是清闲自在,单是那份单调和寂寞的清苦,还有漫漫的修行之路,岂是一般人能够忍受的?所以,佛学不是那么好学的,佛家可不是那么轻易可进的。自己还没做好,就想得超越,岂不是可笑吗?所以,不经历一番人生的阅历,不到大彻大悟,或者不到万念俱灰,心中剩下空的时候,就不要进入什么佛教。(当然,学习佛教知识,提高自身修养,并不想皈依的人除外。)
事实上,一般人理解的佛教,也许离佛教的本义有些偏差。佛教并不是消极的,不是叫人万念俱灰,都去求来世,主张人们都走空门的;相反,它是积极的,入世的,它首先教人做好自己,勇猛精进,不断完善自己,做好自己,完成此生的使命,然后在此基础上,接济度化他人以及更广大的大众,以此实现自我生命的最大化价值。做好自己,做一个纯粹的人,心怀一份悲悯情怀,不断超越自我生命的极限,同时慈善众生,身体力行现世的职分,求现世之福报,而不是一味地求来世之福报。就此意义上讲,一个人,首先做好了自己,先成就了自己,再去走进佛教,解救更多的人,这样的学佛,或者走进佛教,才是真正的学佛,真正的信仰。
试想,一个人,不经过大富大贵,不经历些大起大落,怎么可能透解人生?一个人,没真正地做好了自己,实现自己,怎么可能真正地帮助他人,解救众生?如果有人说:“我未经富贵,就已经看透人生。”其实不可能的。没有体验,认识也是表面的,不彻底的。人心欲望不足,见异思迁,如果缺少经历,今天你说万念俱灰,明天你就可能见利忘义,耽耽于享乐。所以,真正信佛,走进佛教的人,往往是对人生有真正体验的人。也唯有此,才能真正走进“空”门。
还有些人,学佛似乎为了赶时风,见不少人,尤其是有钱有闲的人学,他也学。其实他内心并不虔诚,不认真,也不扎实,一脚踏进来,却踩在中空,很是危险。在当下的浮躁社会,连宗教界也沾染上了。许多人信佛,不是脚踏实地,不是从自己做起,而是想一口吃个胖子。还不了解小乘是怎么回事,就学习大乘;还没做好自己的工作,就成天沉迷于佛教。你问他小乘和大乘的区别是什么?他说:“就好比小学和大学。我学的是大乘。”言下之意,自己已达到非同一般的境界。如果是一般不懂佛教人听了,心里还说不定起崇拜呢。或者,有人做了点功德,就喜欢到处显摆,说:“我捐出了自己的一辆小车。”言下之意是自己多么有钱,而且行善。其实,他自己也不过是半瓶子晃荡,信仰并不纯粹。
有一个有志于佛教的居士,因为失恋走进佛教,却不能真正脱俗,后来在网上征婚。好容易有个女孩子看上了他,很认真地追求他,他却是半推半就,终不能下定决定:到底是选择佛呢,还是选择心爱的人。结果弄得对他一往情深的女孩子最终失望,离他而去。但事后,他却又想恢复关系,而这个女孩子已经有男朋友了。他后悔也来不及了。当初没积极行动,事过境迁,错过了最佳时机,当然争取也没有用了。这说明什么呢?他一脚在佛教里,以为自己要过离世的生活;一脚却还在现世中,不能摆脱现世的欲望,欲罢不能,不伦不类,当然痛苦不堪。到底算什么呢?是苦修的居士吧,又不纯粹;是现世中人吧,人人看他不正常。所以说,自己没把自己安顿好,放不下现有的东西,犹豫不决,优柔寡断,做人不成,做居士不成,做和尚不成,所以,搞得自己成为了一个不正常的人。这实在有些可悲了。
南先生说:“现在一般人学佛,都从大乘的角度来,《金刚经》啊,《楞严经》啊,这些都是大乘的教义,是佛晚年的修法。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古人做学问,确确实实,为自己的;现在人做学问,说得好听,为了社会,为了大众,却不踏实。做个比方,这个学问指的就是佛家的精进、修养,应先为自己成就,再来救人。现在啊,次序不对了,一读书,一学佛,就想要救社会,救国家,吹一堆牛。这是不对的,要先求为己,先从释迦牟尼佛初步教弟子修证的小乘法门做起,先利己,而后利他。”
所以,无论你多崇高的人生追求,也要从眼前做起,从今天做起,从小事做起,不可好高骛远。学佛当从小乘学起,做好一个人,才能做好事情;做好事情,才可能有所成就;有所成就,才有能力成就别人,救赎大众。否则,你的所谓的信仰也不过是自我安慰,或者是装饰自己的作秀而已。
连做人都不成功,你还修行什么?怎么可能成什么佛呢?搞成一个不伦不类,还不如老老实实,安分守己地做人显得真诚可爱。
一个真诚而有力活着的人,是不轻易走进宗教世界的。他首先努力生活,完成自己此生的使命。这样,即使要学佛才有学习佛学的基础,否则,即便有志于此,也难有成就,与普通人学习佛教即烧香拜佛一样,谈不上真信仰。
南先生说:“假使有人诚诚恳恳学佛,研究《金刚经》,结果一辈子倒霉,为人轻贱之交。有人事业很好,生意也做得很大,功名也很好,偏要来学佛,我说你不要搞啊!这个事情不是好玩的,学佛就要倒霉的。他说菩萨会保佑发财;我说佛不管这个事,因为佛学是空道,你要学,只有放下。当然,也有些人学佛反而发了财,但大部分都是遭遇更多困难。不但学佛如此,信别的宗教也是一样的,很多人说自己一辈子做好事,结果倒霉透顶,什么坏事都到他身上。历史上的司马迁也怀疑过这个问题,善人做好事,偏要倒霉;坏蛋个个好得很,身体又健康,精神又好,又发财,又有办法。这个世界上因果报应到哪里去了呢?这是个大问题。佛法讲的因果是讲三世,认为生命是连续不断的,不是现在这一生。”
南怀瑾佛学智慧
“佛与魔,地狱与天堂,众生与佛,只一念之差……由凡夫到成佛,通通靠般若智慧的一点道理。”
有一个女孩子说:“看那么多人信佛了。我也想信佛了,找点精神寄托。”他的男朋友是做销售的,见识过很多信佛的人,但很多人并不纯粹,不少搞得自己的人生十分糟糕。就认真地对她说:“信,可以,但一定要认真地信;要么,就不如不信。我问你:你确实感觉到有信它的必要了吗?你在生活上感到没信心和力量了?还是感觉到了空了呢?”她不置可否,无言以对。男友一句简单的话,让她打消了信佛的念头。说到底,她现在并不需要信佛,她追求得太多,而且完全有能力安顿好自己的心灵,也未经大富大贵,人生没有多少起落,信佛对她没有意义。
所以,她选择了看看佛教方面的书,增加自我修养,从学问和道德的角度来看佛学,这样的接触佛教,就是十分积极,而不至于受它的某种消极影响了。
所以,真正信佛的人,是认识到空性的,不是随便来信的。如果没有,那最好不要去信。
南怀瑾佛学智慧
“有些年轻人,自以为有了大乘的精神,又不肯自修,我就常常劝他们,你先求自修啊,自修好了,再来度人。你连自修都没有修好,怎么去度人呢,自己修行没有基础,何必急急忙忙去度人呢?”
□先忧自己,再忧天下
南怀瑾先生说:“佛年轻时,基本用来带弟子的是小乘的修法。何谓小乘,就是为己啦。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这两句话,古人做学问啊,确实是为自己的;现在人做学问,说得好听,为了社会,为了大众,却不踏实。做个比方,这个学问指的就是佛家的精进,修养,应先为自己成就,再来救人。现在人啊,次序不对了,一读书,一学佛,就想要救社会,救国家,吹一大堆牛皮。这是不对的,要先为己,先从释迦牟尼佛初步教弟子修证的小乘法门做起,先利己,而后利他。”
南先生此言,实际是告诫人们,做人做事要扎实,不要好高骛远,眼高手低。有高远的理想固然是好事,但必须切合自己的实际,看自己的能力,有没有可操作性,能否实现,有没有合适的机会,这是最重要的。而不是说,你站得高,看得远,就可以平步青云,达到自己想要的高度的。努力是必然的,而且还要适合自己,方法对头,有机会施展,才可能遂心如愿。
中国的士人阶层,即知识分子,向来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无论他个人过得如何,总要关注社会,总是跃跃欲试,想尽一分责任,实现自己的宏愿。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原本是很高尚的境界。但现实的情况是,很多人并不能具备这个条件和机会。所以,古人又十分注重韬晦,在没机会时,就“潜居抱道,以待其时”;等到来机会时,才一展身手,行道济世,实现个人抱负,建功立业,功成名就,人生价值得以实现。所以,古人的参与社会精神,实际上是有前提的,那就是,不仅要有自知之明,培养实力,等待机会,而且更明白“名不正言不顺”的道理。所以,古代先哲很早就明白“乐天知命”,“安分守己”的道理,这不是消极,而是在时代和机会不属于自己时,所具有的一种达观而中庸的生存智慧。而当他有机会时,他更明白“明哲保身”,“持盈保泰”以及“知足知止”的生存智慧。这是十分高明的。
现实是复杂的,竞争无处不在,机会有限,不是你心念天下,有不凡的抱负,就会有机会;也不是你做出些成绩,就会一劳永逸,名节得保。无论是坦途,还是逆境,如何出处进退,如何选择,这是需要智慧的。理想和现实间,总是有距离的,让人心生无奈。有多少人如李白一样,有“直挂云帆济沧海”之志,却苦于无处施展,有多少怀才不遇?理想总是美好,现实总是丑陋。所以,面对现实,古人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既是一种标准,也是一种进退取舍的智慧,多少年来,这句话已经成为传统知识分子们的座右铭。
有理想,有才能的人,尚且为机遇而嗟叹,以“穷则独善其身”来安慰自己,更何况是一般凡夫俗子呢?所以说,先做好自己,把人做好,才能安身立命;先培养实力,有核心竞争力,才能建功立业。你自己都不能自立安身,何谈去忧心天下呢?如孔乙己那样,自己穷得只能吃点苗香豆了,还在口口声声地说着:“君子固穷”,而不思进取,看不到现实的变化和自己的落伍,还成天“之乎者也”呢,这岂不可笑吗?自己快饿死了,还满口道德学问呢。所以,先把自己安顿好了,有了生存基础,才可能利他,为别人,为社会和国家做点事情。
南先生说:“儒家的推己及人,就是我有饭吃,才想到你需要饭吃,分点给你,我们两个有饭吃才分给他,我们三个有饭吃,再分点给大家吃。一步一步扩充。如全体都要一下子做到,不但我们做不到,尧舜也做不到。”就是说,只有先利己,才可能再利他。
有必要指出,这不是宣传自私自利思想,而是告诉人们:解决好自己,才能更好的为别人;想为别人做更多,先做好自己,是必要的,是无法回避的前提。
现代社会,物欲横流,人们唯利是图,利己主义重新抬头。不要说忧天下,利他,自己满足了,也不去利他,更不会心念天下,有所奉献。不会设身处地,更不想推己及人。可说是全不讲做人的道德和风格,这样的人,不能避免庸俗的一生。还有一些人,自己没做好,就爱苛责别人,挑别人的毛病;自己的责任不说,专爱讲别人的责任;自己学问道德不够,却好为人师,对别人进行说教;自己境界不足,却说别人悟性不够……老实说,此类人,自己做人做事远远不够,却不问自己有没有资格,有没有能力去管别人。此类人说到底是没有自知之明,以为别人都不如自己,而且修养不够,更不懂得为人低调的道理。
南怀瑾佛学智慧
“所谓的觉悟,就是佛的境界,也就是所谓自利利他,自觉觉他的这个觉悟。借用孟子的话:‘以先知觉后知’,就是先知先觉的人,教导后知后觉的人。”
先忧自己,心怀一份忧患意识,积极进取,力争上游,走一条自己的成功之路。然后,再忧天下,更大限度地实现自己。达到“独善其身”,又能“兼济天下”。
我们常说:“人都是自私的”,这既是天性,也是生存的必须。一个人,只有当他的修养达到了一定境界,才可能摆脱自私和“小我”,推己及人;转向一种“大我”和大爱,以求人生的更加美满快乐。因为,光为自己,不会快乐;只有给予,奉献自我,才能得到更大的快乐。人的物质需求达到一定满足后,就转向精神需要。人的思想和修养也总要经过一个时间的历练,才可能达到一定的高度。
儒家讲的推己及人,先忧自己,再忧天下,主要是看一个人的外在力量。而佛家则是看一个人内在的思想和修养。因为洞悉了“我与人”以及:“我与社会”的关系,而且清心寡欲,所以不执著,不耿耿于“小我”的欲求,而是寻求自我超脱,以达到一种“无我”和无私奉献的境界。这样,他在利己的同时,能做到得他。甚至以利他作为成就自己,自己最终得福报的前提。当然,这里的利他,同样是自己有能力利己的基础上达到的。
有一个小和尚,跟着师父修行了好几年,但师父还说他修行不够。
一天,小和尚和师父一起化缘回来。路上,遇见一个乞丐,正饿得难受呢。他哀求说:“我已经好久没吃东西了。要饿死了。师父慈悲,能不能给我一口吃的啊?”
小和尚看他也真饿坏了,就分给他三分之一的食物。但乞丐吃完,还觉得不够,就又要求再给点吃。
小和尚犹豫了,心想:我如果再给他一些,那剩下的,就只能给师父吃了,自己就得挨饿了。该怎么办呢?
师父看出了他的心思,就对他说:“把我那一份给他好了。”
小和尚给了乞丐师父的那一份。
乞丐吃完,还是不饱,又要求再给他些。小和尚心想:这要都给他了,我们吃什么呢?这么想着,就有些不情愿给了。
但师父却说:“最后这一份也给了他吧。”
小和尚不敢不听,就给了那个乞丐。师徒两人,只好空手回到庙里。
小和尚忍不住问师父:“师父,我们为什么不能给自己留下一些呢?”师父拿来一面铜镜给他,问:“你从镜子里看到了什么?”
小和尚奇怪地说:“我自己啊。”
师父说:“你还没有达到无我的境界,凡事先想到自己,怎么能够参透佛法呢?”
南怀瑾佛学智慧
“众生不要你度,个个自己会度,有些菩萨们度众生,决不是说法,反而加重众生的苦头,等他吃够了苦头,受不了,他自会回头的,这也是一个度人的法门……一切众生皆是佛,你去度佛干什么?每个众生都是自性自度。所以六祖悟道以后,对他的师父讲:迷时师度,悟后自度。”
佛家主张无我,把自己献给众生,虽然伟大,但作为个体,如果不能解决个人的生存和修养问题,纵使管别人也是没什么效果的。站在佛法的角度,完全送给乞丐,以满足他是对的,小和尚心里还有“我”,说明还要修行,否则不能超脱“小我”,达到“无我”之境。
而平常人呢?我们虽没必要达到佛法中的无我之境,但要想真正活出有价值的人生,同样需要超越自我,在安顿好自我的基础上,给予奉献。
南怀瑾佛学智慧
“真是大成就的人,绝对的谦和,谦和到非常平实,什么都没有。真正的佛不认为自己是佛,真正的圣人,不认为自己是圣人,所以真正的佛法即非佛法。如果你有一个佛法的观念存在,你已经着相了,说得好听是着相了,不好听是着魔了。”
□修炼忍辱的功夫
南怀瑾先生说:“‘忍辱波罗蜜’,意思就是勇敢,自己甘愿受一切罪,这个儒家叫做‘大勇’。忍辱包括三个内涵:一是有形的忍辱,譬如我们活在世界上,随时有艰难、痛苦,有很多挫折,很多不满意,都要忍过去,要原谅别人,原谅环境,转而要求自己。这种修养很痛苦的,要对付自己。二是‘内忍辱’,修养到这个程度,任何人对不起你,甚至要杀害你,都没什么关系,能慈悲他,教化他。三是内涵的忍辱,做到非常自然,也无所谓一个人的不对,看一切众生都一样,心里头都没有事了。”
我们没必要像佛教徒那样,做到爱憎不分地忍辱,但作为一种修养,忍辱确实有必要。
人生在世,没有一帆风顺,也没有那么多如愿,往往是充满了坎坷,而且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世界也没自己想象中那么美好,假恶丑无处不在;而且社会人心是复杂多变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生活方式,很多事情不由自己的意志为转移,作为个人,没办法改变社会和他人,唯一能把握的唯有自己。甚至,有时,作为个人,感觉很无奈、无力,只好随波逐流。这是现实,不得不承认。面对这样的现实,你还能理想主义到底吗?你还能有什么完美的要求吗?理想主义情怀可以有,但不能理想主义;完美可以力争达到,但完美主义要不得。因为理想和现实是有距离的,完美是美的敌人。所以,任何对自己、对他人的完美要求或者说苛求最终都会令人失望。要求自己高标准一点,但也要适可而止。
南怀瑾佛学智慧
“戒者,戒一切坏的行为,恶的行为,此心念念在清净中,无恶亦无善,是名至善。这就是持戒,持戒还好办,忍辱最难办……忍辱并不是完全讲侮辱,大家不要搞错了,一切的痛苦能够忍的都是辱。”
正因为世界的不完美,现实的不完美,社会和其他个体与自己的隔膜和不一致性,我们不能对他人有过高的要求,也不能对自己要求太高,否则就只能是徒劳无功,得罪他人,也给自己平添许多不必要的压力,是一种自苦。人生本来就充满了艰辛和苦恼,也有许多无奈,何必再庸人自扰呢?面对现实,也许你看很多人、很多东西不顺眼,但这是现实,你必须正视;而且,每个人都活得不容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痛苦和烦恼,所以要学会设身处地,学会善解人意。
对于社会和别人不能容忍的人,不仅有理想和完美主义的倾向,而且通常是生活缺少阅历,个人的意志和品质缺少磨砺,个人修养还不到一定程度,当然对人对事,难免苛责。等到他到了三十岁左右时,就自然会感到苛求的幼稚和愚蠢,开始学会宽容和忍耐,并日益提高这方面的修养——这个十分重要!
试想,人生活在竞争的社会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哪里有那么多的如意呢。如果看到不如意就难受,就着急上火,就耿耿于怀,那岂不是太苦太累了吗?事实上,哪里有那么多的爱憎分明,也没有完美和理想。现实就是如此,看到主流就行了。
随着成长,你会日益发现人生的艰辛和无奈,也会越来越明白自己、社会、人与人,学会做减法生活,学会容忍,学会糊涂些、中庸些做人,有时,不得不做些忍耐,妥协忍辱,这是为人处事的修养,也是生存的智慧。
俗话说;“忍字头上一把刀”,现实往往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很多情况下,自己必须顺从,妥协,甚至是不得不低头,受辱,有时是不可免的。一个人,也只有经历些挫折和痛苦,经历更多的磨砺,才会实现一个个自我突破,得到更快的成长。司马迁受宫刑之辱,写下千古离骚《史记》,韩信受胯下之辱,才成就后来的将相伟业,越王勾贱忍辱,卧薪尝胆,后来才光复故国……一个人只有能忍耐,有忍辱的功夫,才能得到真正的磨砺,成就非凡的事业。
公元234年,诸葛亮率军抵达渭河南岸。此时,司马懿率军渡过渭河,背水筑垒,与诸葛亮相持而战。
诸葛亮准备长期作战,屯田于五丈原。这期间,诸葛亮多次挑战,司马懿死不应战。诸葛亮就给司马懿送来一些妇女的衣服,羞辱司马懿不够男人,其目的是想激怒他,逼他出战。
换做别人,是绝对咽不下这口气的,但司马懿隐忍了,他对形势作了冷静分析:一是蜀国弱小,军力微薄,虽然积累了三年之力伐魏,但蜀道崎岖,距离很远,三十万大军的粮食供给问题不易解决,无法长期应战;二是现实状况对其很不利。诸葛亮六出祁山,士气正强,但在战败后,兵力受损,如果贸然出战,取胜的几率太小了,所以速战速决是蜀国的唯一出路。但魏国则不同,物资雄厚,国大人多,战场离渭水平原很近,补给也很便利,以逸待劳是不错的选择。
这样分析后,他心中有了数,在出师前就与魏主共同制定了以守为攻的作战方略。所以,司马懿强忍激愤,心里愤怒却强作笑颜道:“孔明视我为妇人啊?”边说边接过衣物,厚待来使,继续坚守,静待抗蜀的最佳时机。
由于长期相持,蜀军的军粮供给不足,军心涣散,而且盟友吴军在与魏军征战中,兵败合肥,结果,蜀军只能无功而退。
司马懿懂得忍耐,不逞匹夫之勇,不为辱骂所怒,不争强,不上当,始终保持清醒头脑,进而避免了“小不忍则乱大谋”的后果,这就是智者隐忍守静的智能。
谁都有自己的尊严和原则,都不想受伤,都想被看重,不想妥协。遇有冲突,所以矛盾不断。此时,倘若有一个人主动退让,甚至接受些所谓的“侮辱”,让另外一个的自尊和虚荣心得到满足,成全他的胜利,那么,矛盾化解,自己表面上看来是失败了,但事实上,并没真正失去什么——因为是自己选择忍耐和退让的。所以,忍辱,是对现实状况冷静而客观的把握,是一种进退有据的策略,不会因一时的委屈和失利而失去什么;相反,真正的主动权,自己从来没有失去。
你争胜好强,你不想吃亏,不想丢面子,以维护尊严为第一,不想跌份儿,坚持节操,从不想低头,这固然很好,但面对冲突时,客观上要求你有所让步时,你如果固执坚持,那就未免太是愚蠢的执著了,所谓锋芒毕露必自毙,“枪打出头鸟”,谁如果冲动地情绪化地蛮上,最终的结果是自取灭亡。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很多情况下,都是情绪化作怪,不能忍受,争强好胜,不肯退让,不肯服输的结果。老子说的“守柔”,“示弱”,“藏拙”,有很深的道理,往往是,守中才有攻,能退才有进,不争中得到机会,无为中才能有为,所以,忍辱,也是一种生存的策略和智慧,看起来消极,实则是一种不因小失大的远见和韬略。
佛家的忍辱,是必须的一个基本功修养,这种忍辱,几乎是没条件的,甚至没有是非对象,没有爱憎的。因为佛家认为,天下众生都是一样的,没分别,佛法是普度众生的,度一切善人,也度一切恶人。看透了这点,所以,不会对任何人有成见和偏见,自会对任何人有理解宽容,这样,自能忍辱了。而忍辱,是有志于佛学的人的最大修养功夫。有此,才可能对众生慈悲为怀,不分彼此,普度众生。
我们普通人,没必要这样不分彼此,一视同仁,但至少应从中有所学习,学着宽容忍耐,在必要的情况下,能够忍辱,有忍辱的功夫,这样,才是一个有前途的人。
当然,忍辱,不是消极而胆怯地回避,不是胆小怕事,回避问题,而是一种待人处世的从容,更是一种智慧。
□第一个要学会谦虚
南怀瑾先生说:“真讲学佛,学佛是学空的,而且绝对谦虚。第一个条件要先学会谦虚。谦虚,就是去掉‘我慢’。所以我一辈子不为人师,不做人家的老师。你们都叫我老师,是你们应该的,那是你们的道德,跟我不相干。我也没收过徒弟,也没有承认哪一个人是我的学生。他的道德立场叫我老师,自称学生,是他的道德,我自己不认为这样。我若是真的把自己当做人师了话,完了,那不谈修行,我这个人已经完了。若是自己受了人家的恭敬,就认为‘我真是天人师,了不起’,那就完了……所以,学佛第一个要学谦虚。”
古人说:“谦受益,满招损”,这是我们每一个人从小就受到耳熟能详的教育。道理都明白,但是不是真正体会到了,真正明白了呢?应该说,真正懂的人并不多,而且真正做到的人也很少。
现实生活中,由于西方文化的影响,我们讲个性,讲自由的多,而对传统文化中的谦虚美德越来越隔膜了。你夸她一句漂亮,她也学着像西方人那样说:“谢谢。”毫不掩饰自己的自豪之情。你说他表现得很棒,做出了不小的成绩,他会得意地说:“谢谢。我为自己骄傲。”在各种比赛和秀场中,人们以表现自我,张扬自我为能事。演员站在台上,还没表演,就开始大言不惭地要掌声鼓励。岂不知,观众的掌声是那么廉价的吗?如果说是一种活跃气氛的幽默和调侃,那这种格调也是庸俗的,低级趣味的,对于观众是一种不尊重和误导,说到底是一种不正之风,真正扎实有能力的人,是不会来这套的。种种现象,其实反映了一种浮躁而不谦虚的心态。
所谓“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越是没水平的人,越表现得张扬;越是真正有学识和能力的人,真正的高人,越表现得谦虚而低调,不轻易显山露水。什么叫高下之别,什么叫人品高低?区别就在这里。
你有没有能力,不在于自己表现,而在于你是否有真才实学,你的机遇是否已经到来。虽然现在商品社会,时兴广而告之,酒香也怕巷子深,那终究是一种不自信的着急心态。而如果有真才实学,根本不必自己着急表现,只管一步步谦虚做来,出了成绩,自然有人捧你,来为你宣传。
南怀瑾先生从不以老师自居,也从不宣传自己,但这并不影响那么多人崇拜他,称他老师,自称是他的弟子;也并不妨碍他成为人们公认的国学大师。
积累就是力量,一切都要扎扎实实积累而来,有没有真本事,能否功成名就,不必自己咋咋呼呼地叫卖自己,自己的本分,只在于脚踏实地,谦虚好学地努力。等到了一定程度,自然会有人来捧你。如南先生所说:“不必害怕没人了解你。”有时,越宣传自我,越显得没层次,没格调,反而适得其反。古人有“终南捷径”,现代人有自我炒作,哪种做法更聪明,你应该知道。任何刻意为之的行为,终不能得到让人敬重的结果。
作为个人,不过是茫茫宇宙渺小的一粒;生命本身也十分有限,个人超越不了生老病死。纵使个人的天资有多高,能力有多强,但也有自身难以摆脱的缺点和局限。而且,“山外有山,楼外有楼”,“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强中自有强中手,任何的强势也只是暂时的,没有永远的。虽然优胜劣汰,中国自古就有“胜者王败者寇”的理念,但就人生的本质来说,不能以成败论英雄,真正的成功也许更在于内在的充实和幸福。所以,我们认识到这点,就会认识到自己有无法超越的极限,才可能做到谦虚。
古人早就明白了这点,所以,法天效地,提出“乐天知命”、“天一合一”、“顺其自然”等生存观念,正是来自于对宇宙之“大道”的发现,来自于对人生无常的发现,所以对上天,对生命充满敬畏。正是因为有敬畏,认识到自己的渺小和不足,所以要保持谦虚谨慎,这是十分深刻的道理。古人说的谦虚,源于此,体现在平常的做人做事上,而不仅仅是通常所理解的“胜不骄,败不馁”那个表面层次上的。
古人的谦虚不是矫情,不是虚伪,而是安身立命必须有的品质,体现在生活的各个细节中。自信当然要有,傲骨当然要有,但一定是藏在骨子里,而不是表现在外面,刺人眼光,招人妒嫉,引人不满,总之,骄傲外露,张扬自我,是会让人不舒服的,这种不舒服会妨碍他人的自尊,也是对他人的一种不尊重。一个人可以自私,但更要顾及他人,有集体观念,有家国情怀,所以,一个人的言行举止,不只是他个人的事情,还关联着周围的和谐。为什么说,中华民族历来与人为善,和谐共处呢?主要也表现在这里。
中国的传统文化很人本,很尊重天性和个性,但同时更注重对立统一,追求和谐。这同样是一种谦虚,一种顾他思想。所以老子提出了要“守柔”、“示弱”,要人们谦卑处下;儒家提出君子有“三畏”,恪守中庸和知足知止之道。佛家提出“忍辱”,“无我”之境,虽然角度不同,无不告诉个人要有自知之明,要心有敬畏,做人要谦卑的道理。
纵观古代的先哲,还是高僧大德,无不是虚怀若谷的高人,他们无论天分,还是道德以及能力,都远远高出平常人,但越是比一般人谦虚,也因此,他们得到众人的拥护,得以轻松地驾驭别人,为自己的伟大事业甘心效犬马之劳。而那些历来怀才不遇的所谓才子,大多因为锋芒毕露,或者恃才傲物,行动辄俾倪天下,老子天下第一的人物,因为他缺少了谦虚,且不知保护自己,所以处处遭到排挤,或者招嫉恨。除了现实的原因,他们个人的悲剧不能不说与他的骄傲个性有关。三国时的杨修,多言且出言不逊,最终招杀身之祸;唐代的李白,因太过风流洒脱,傲视权贵,缺乏低调,为权贵所不容,最终难以实现“济沧海”之远志……
国外的伟大人物同样如此,越是有成就的越有品质,越有水平的越谦虚。
牛顿是一位世界闻名的物理学家、自然哲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当他成名后,曾有人问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他说:“假如我有一点小小成就的话,没有其他的什么,只有勤奋;假如我看得远些,没有其他的什么,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上。”
作为20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及他在物理学上的杰出成就,给世界留下巨大的财富。但就是这样一个人,从来不自以为是,而是好学笃思,求知若渴,不断向未知领域探索。他76年的生涯,就是在不断学习和研究中度过的,真正做到了活到老,学到老。
有位年轻人问爱因斯坦:“您都这么有成就了,何必还要这么辛苦地学习呢?舒服地享受生活多好啊?”爱因斯坦并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他找来纸笔,在纸上画上一个大圆和一个小圆。然后,他对那位年轻人说:“就目前来说,在物理学这个领域里可能我比你懂得多一些。就像你所知的是这个小圆,我所知的是这个大圆。然而整个物理学的知识是无穷尽的。对于小圆,它的周长小,即与未知领域的接触面小,他感受到自己未知的少;而大圆与外界接触的这一周长,所以更感到自己未知的东西多,会更加努力地去探索。”
所谓愈学愈感到自己的无知,爱因斯坦是有真正体会的。正因有此体会,他才真正做到了谦虚好学,生而有涯而求知心无尽。
1929年3月14日,当爱因斯坦过50岁生日时,当时世界各地的媒体都对他做了专题报道。祝福这位伟大科学家的信件也如雪片一样,从四面八方飞来,装满了他家里的好几个大篮子。然而,此时的爱因斯坦,早就到郊外一个花匠的农舍里躲了起来。
他9岁的儿子曾天真地问他:“爸爸,您为什么那样有名呢?”爱因斯坦哈哈大笑,他对儿子说:“你看,瞎甲虫在球面上爬行的时候,它并不知道它走的路是弯曲的。我呢,正相反,有幸觉察到了这一点。”在爱因斯坦自己看来,他只是做到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也不想被名所累,所以,他名气越大,就越谦虚。人们从他身上看到的不仅是伟大的智慧,更有高尚的品格。
有才华的人难免骄傲意气,但往往也因此遭受更多来自外界的阻挠。现实生活中,不也是吗?虽然如此讲个性和张扬的年代,但在中国,有些经历的人都有体会,骄傲最终会自食其果,而谦虚本分,往往会得到更多的机会。“枪打出头鸟”,谁不懂谦虚低调,谁会为此付出代价。
所以,学会谦虚,懂得低调,中庸处世,是一种成就的标志,也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圆融智慧。
南怀瑾佛学智慧
“所谓大般若经,智慧高到极点,一点痕迹不留,讲过以后,马上推翻。”
□“不识本性,学法无益”
南怀瑾先生说:“我们中国的禅宗,五祖告诉六祖两句重要的话:‘不识本性,学法无益’。你没有见到空性,你就白修了。不见空性,修法无益,这个也不是密,六祖也不看经教,所以他是古佛再生,他就告诉你,见道以后是修道们,修菩萨道。最后是‘究竟位’,成佛。”
在这里,南先生是说佛教徒必须要达本性自空才能修行到位,而作为法外俗人,这句话可给我们另外的启示:回归天性,本性,让心保持纯净,保持一份超脱和忘我,这样,在纷扰的世间,才能获得一份宁静,在宁静中修养出自己人生的高境界,活出自己的洒脱人生。
孟子说“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生下来,都是干干净净的可爱赤子。但后来的发展却使各人间产生不同,产生了高下之分——这个高下不仅表现在能力的大小,地位的高低,更表现在品位和层次的不同。而品位和层次,当然出于修养和境界。
南怀瑾佛学智慧
生死无端别恨深,浪花流到去来今。
白头雾里观河见,犹是童年过后心。
——南怀瑾
同样是人,虽然天性各异,但起点并没多少不同,为什么到后来却产生了那么多的差异?虽然都走着各自不同的路,但为什么有的人活出了自我,活出了成功和意义,而有的人却只能庸碌而活,甚至有的人步入歧途?除了时代的、社会的和客观的因素,更多的原因是出于自己——人生路上迷失了方向,迷失了自我,也就是迷失了本性。因为本性迷失,以致没能把握住自己,甚至让人性恶的一面得到发展。可想而知,他的人生之路自然会发生扭曲,生命的质量自然会打了折扣。
可见,人的本性不能失去,守护好它十分重要。古人对于天性和个性有充分的认识和尊重,所以十分呵护,坚持守护好自己的本性,守护好自己的精神家园,不迷失本性,如此才能修身、齐家,然后才可能治国、平天下。为了保持本性,道家把人作为大自然的产物,他们崇道敬天,坚持“抱朴归真”,追求“天人合一”的自然之道;儒家追求“性本善”,追求自我的不断完善,既“独善其身”,又希望能“兼济天下”;释家更是追求“自性空”的“无我”境界,并认为“人自性本空”,只要守住“空性”,就可达到修养的高境界,做到超越自己,超脱人生之苦。纵观历代的圣贤高人,他们无不是坚持本性,并努力对自我天性挖潜革新,最终成就非凡人生的。
现代社会,物质金钱至上,人心不古,生活节奏快速,压力变大,情绪失调,心情浮躁;经济利益面前,道德和信仰危机呈现,人们普遍感觉到一种无价值感,但又无法改变现实,只能随波逐流,像被大浪裹挟着的流沙,完全不能自主。面对令人眼花缭乱的现实和各种诱惑,人们往往难以把持自己,不知道做何选择,突然间人生方向失控,一不小心,就找不到自己了。每天行色匆匆,在无情的钢筋和水泥构成的楼群中忙忙碌碌,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忙,要走向何方……很多人,在多元的社会面前,在特定的时期,迷乱了自己,本性迷失,曾经坚持的道德、原则以及操守,都在现实面前显得不堪一击。可是,为了某种利益而迷失自己,并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和幸福,所以,更多的人,在迷失后发现,自己变得越来越痛苦。为什么?因为本性迷失,如同丢了灵魂一样,怎么能不痛苦呢?
一个人如果本性丧失,就没办法安顿好自己的心灵,难免会失魂落魄,就像没有根的浮萍,一切是漂着的,任由东西,进退失据,不辨方向,也不知所终……这样的人生,怎么会有力量呢?
而那些尊重自己天性,一直坚持本性的人,无论遭遇顺逆,无论幸与不幸,无论成败得失,他都能坦然面对,把它当作生命中无可回避的现实来应对;无论苦忧喜乐,他都会坚持自我本性、原则和操守,守护好自己的精神家园,安顿好自己的心灵。这样,他面对复杂纷扰的社会,自能保持一份独立不倚,以不变应万变,充满弹性和张力地生活,这样的人生,绝不会迷失自己,只能是越活越有力量。
南先生说学佛,要坚持本性,回归空性,自性迷失,学也无益;而普通人的做人做事,修心养性,又何尝不是呢?一个人如果迷失了自己,学习多么高深的知识,如何专心修养自己,也是没有用的,因为所有的努力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个人失去了赤子之心,也就失去了灵性,再大的努力也是徒劳。
枯木禅源于临济宗。唐代黄檗希曾经教导学僧们“如枯木石头去,如寒灰死火去,方有少分相应”。关于枯木禅,《五灯会元》里有这样一段公案:
一位虔诚向佛的老婆婆,为了积善行德,她建起了一间茅庵,专供一位和尚在此修行,这和尚一住就是二十年。平时,给和尚送饭的,是一位年轻貌美的姑娘,和尚也习惯了。
一天,老婆婆对姑娘说:“待会儿你送饭去时,抱住他,试试他修行的功夫。”
姑娘应诺。于是,她按照老婆婆说的,趁和尚吃饭时,冷不防抱住了和尚。和尚果然有些不防备。姑娘挑逗地问他:“师傅感觉如何呢?”
不料,那和尚很快镇定自若,平淡地说:“枯木倚寒岩,三冬无暖意!”
然后,姑娘告诉老婆婆,引得她愤然大怒:“不想我二十年供养他,结果竟只是一个俗汉!”
然后,老婆婆赶走这个和尚,还一把火把茅庵烧掉了。
老婆婆为什么这么做呢?问题就出在“枯木倚寒岩,三冬无暖意”这句诗中。按理说,这和尚也算修得可以了,都到了无情无欲的地步。但是,老婆婆却不以为然,仍然觉得他不过是个“俗汉”。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在这句诗里,老婆婆看到和尚有“死”心但没有“活”意。
佛教中有“大死一番”的说法,什么意思呢?就是要使心中的妄念尽灭,从而回归本元真如的境界,就是所谓“先死后生”,“死去活来”。这是一种修养的境界,它需要相当长的修养功夫。
光心如死灰不够,还必须活过来,如同枯木逢春,呈现出这样的生机,枯木禅的真正旨趣正体现于此。平常我们鄙夷地说和尚是“行尸走肉”,是讽刺真正的万念俱灰又毫无生气的出家人,他们多半修行没到位。
真正修行到位的,是死灭一切妄念,但同时不失本性,能融会贯通,修行佛法达到圆融之境的。如果去掉分别心,如木石一般,纹丝不动,但“真性”尽失,那就是真死了,修行也了无意义。
如行尸走肉,完全死寂状,本性皆失,自性不再,怎么能得大自在?
如同没有根据地,一个迷失自我的人,即使活着也如同一只无头苍蝇,只能到处碰壁,前后失据,到处晃荡;再努力也会因不扎实而陷于徒劳无功。状态堪忧,自己如果不努力回头,是无可救药的,别人帮不了你,只有自己把自己找回来。
一个不失本性的人,即使先天禀赋差些,后天的机遇少些,但因坚持自我,也终会活出自己的精彩。本性不失,就聪慧不失。比如六祖慧能,不识文字,但本性自空,能颖悟佛法之高深,不立文字,但自能宣扬佛法,实在是本性所致的聪明使然。
有一个小沙弥问师父:“师父!您说好人坏人都可以度,可是坏人已经失去了善良的本质,就不应该去度化他。”
师父没说话,只是在纸上写了个大大的“我”字,但却是反写的。
然后,师傅问他:“这是什么?”
“是个字啊。”小和尚说。
师父问他:“这是什么字呢?”
小沙弥脱口而出:“‘我’字啊!”
师父步步紧逼地问道:“写反了的‘我’字算不算字?”
小沙弥犹豫着说:“好像不算吧!”
师父又说:“写反的字既然不算字,你为什么说它是个‘我’字?”
小沙弥似有所悟,大声说:“算字!”
“既然写反了也算是个字,你为什么说它写反了呢?”师父又问道。
小和尚一时无言以对。
师父耐心地解释说:“正字是字,反字也是字,你说它是‘我’字,并认得出那是反字,就是因为你认识它;相反,如果你根本不识字,就算我写反了,你也无法分辨,恐怕当人告诉你那是个‘我’字,你记住了,然后再遇到正写的我字,你倒要说写反了!”
师父继续说:“世间事是同样的道理,好人是人,坏人也是人,关键在于你须识得人的本性。认识到此,当你遇到恶人时,你仍然能看到他的‘本真’天性。本性不失,就不难度化了!”
南怀瑾佛学智慧
“明心见性之见,可不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青蛙扑咚一声跳进水……要一切见无所见,一切山河大地,宇宙万有,都虚空粉碎,大地平沉,那可以谈禅宗了,明心见性有点影子了。”
□真付出是无私,没有对立
有人问南怀瑾先生:“据我所观察到的,很多在社会上做慈善的基金会,他们的观念主要是与恶相抗,跟不好的,坏的东西或人对抗作战。无形中形成了对立,是一种愤怒性的观念,你对此有何看法?”
南先生回答:“真正的布施是无私的,不应该对立,要都能够忍受。像忍辱,就是原谅一切邪恶。从道德上来讲,若有‘我在做好事’的观念,那就错了,已经对立起来。真的做功德,是没有这个观念的。你收养一个孩子,把他留在身边带他,你并没期待着这个孩子长大能赚钱供你吃穿,这个就是对的。这就是无私的付出了。社会上有些基金会,资本家,做功德的理由都不够格的。但他们总算还是做了一点。虽然是假的,也做了一点。”
现实生活中,确实有些慈善家,在为别人做好事的同时,也为了给自己作秀。他们做好事的同时,要求自己也要有所得,而且要得到的是实际的名利,所以,这样的做好事,因为有目的性,显得不够纯粹,所以往往引来人们的质疑,有些人也因此没有达到目的,反而破坏了自己的“光辉形象”。可见,做好事,如果不纯粹,最终也不会因为付出而得到真正的收获。
现在想要人们像雷锋那样,做好事不留名,甘当无名英雄的人越来越少了。这个社会就是一个急于张扬自我,追名逐利,时兴自我炒作的社会。信息爆炸的时代,而且信息多元,信息也是有价值的,所以,信息也作为一种商品在流通。这种情况下,做了好事,如果低调处理,悄无声息,没人知道,岂不是太亏了吗?怎么着,也得让这事儿成为一条新闻,广而告之,至少让自己的令名得以彰扬,否则,岂不是白做了吗?所以,很多有钱人,捐献了钱,是耐不住寂寞的,必要以某种渠道让自己的这种善行得到宣传,美其名曰是为了带动更多人,所以有必要做宣传云云。
事实上,真正做好事,是不求回报的,目的十分纯粹;而且就是无私的,心甘情愿地付出,并以助人为乐,乐在其中。做好事,是他自然而然的一种选择,或者已经成为他的一种生活方式,他觉得这是自己很自然的行为,没必要宣传,自己也不需要炒作。这种善举,才是真正的慈善;这样的做人,才是真正的低调,真正的有风格,有品。雷锋,就是这样的人,所以,他能成为时代的一个标杆。他做好事与今天做慈善的那些人们有着根本的区别,是真正的不留名——但也正因为这种不计名利,而成就了他无上的荣光和不朽的名誉。
佛家的善举,要求更纯粹。不仅对人生,对整个世界心怀慈悲,而且要身体力行做好事,普度众生,不论好人坏人,只要人性善不失,都是佛家度化的对象。所以,佛家认为,做好事,行善,就是自己的本职所在,不可推卸的责任,是真正超越了“小我”“小爱”,转向一种爱所有人的博爱,所以,佛家主张的做好事,是真正的无私也无我的,甚至有时放弃自我,所谓无私而无畏也,所以,这样的做好事,没有对立,只是一心的,而且是心甘情愿地付出,并以此本分,及为人生的旨趣。与现代人在行善的同时,有所针对性,或者是对立性,是有根本的区别的。
所以,南先生说:社会上一些对立着,有倾向的行善,不是真正的行善。相当于假慈悲,是有某种目的性,为了专门与另一方对立,这其实已经不是善举,而是一种行为斗争了。
一位老禅师在门外栽了一株玫瑰。在他的精心培育下,玫瑰长得枝繁叶茂,很快,绽放出硕大而鲜艳的花朵,香气怡人。
秋天到了,玫瑰花也都谢了。老禅师把玫瑰树的枝干剪下来,插在了一片肥厚的土壤。
他小心翼翼地插好玫瑰枝,然后浇水。为了给玫瑰枝一个温暖保湿的环境,他又为它们覆盖上一层塑料薄膜,以利于玫瑰枝的生根发芽。
毕竟因为年迈,老禅师干起这些力气活来,还是有些吃力,但他不放弃。
就这样,玫瑰枝在他的培育下,很快变成了玫瑰树。他又把玫瑰树栽在寺庙里。
然后,又剪下玫瑰枝,插在地里,小心覆盖好,浇上水。来年,又长成了枝繁叶茂的玫瑰树。
南怀瑾佛学智慧
“佛的境界谦退到极点,他要度尽了一切的众生,而心胸中没有丝毫教化人、度人之念。所以,佛同其他宗教解释的教主是不同的,佛没有权威性,非常平凡,很平实,只说你的成就是你的努力。”
……就这样,一年复一年,三年下来,寺庙里到处都是玫瑰树,花香四溢,也飘到了山下的小村里。
很快,就有一位村民寻香来到寺庙观赏,看到美丽香芬的玫瑰,啧啧惊叹于它们的美丽。
这位村民,为这花痴迷了,看个没完。然后,他请求老禅师给他一棵玫瑰花,他也想让自己的家门口变得美丽起来。
老禅师欣然答应,让小沙弥给他移了一棵。
村民高兴地回去了。不久,他家门口的玫瑰树就开了好几朵鲜艳的玫瑰花,惹得左邻右舍都来观赏品评。
我国有句俗话说:“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人们听说玫瑰树是从附近的寺庙里讨要来的,也纷纷来到寺庙,找老禅师要玫瑰花。
老禅师来者不拒,吩咐小沙弥刨玫瑰树给村民们。一个僧人走过来,问老禅师:“好不容易才培育出这些玫瑰花,怎么这么随便就送人了呢?”老禅师笑而不答,只是吩咐他帮小沙弥挖玫瑰树给村人拿走。
这年春天,玫瑰花都被村人拿去了,寺庙里一棵也没有了。
老禅师的弟子们不免抱怨起来。有个僧人说:“往年这时候,满院的玫瑰花香,信徒们都流连忘返,现在一棵玫瑰花也没有了,真是扫兴!”
老禅师笑着对弟子们说:“你们想想,玫瑰花每年插枝,不断培育,三年以后,山下整个村子都是玫瑰花啊!”
弟子们终于明白了:是啊,一村子的玫瑰花香!他们理解了老禅师的良苦用心,这正是佛祖化身千万亿的精神,即使自己什么也没有了,可是,整个世界变得更美好了,不是很值得吗?
现在,真正做好事的人不多了,因为普遍的自私自利,普遍的浮躁。因为社会风气所致,人心不古,有些人做了好事,却被人误解,甚至反倒为自己引来祸事,这也导致有些人害怕做好事,怕费力不讨好。
真正善良的心灵,真正以做好事为乐的人,是不会因此而退缩的,他相信公道自在人心,人间自有真情在,不会因为一时被人误解而停止做好事,而是一如既往,无私无畏,不为他人和周围所左右,也不会与谁对立争锋,所以,他们最终仁者无敌,得到人们普遍的赞扬。
南怀瑾佛学智慧
“简单地说,你做了一切善事而不执著,执著了就是凡夫的事,不执著才是菩萨道。利人、救世、修一切善行,并没有特殊之处,是做一个人义所当为,是本分的事。”
□完善道德,才能实现自我
南怀瑾先生说:“现在教育不同了,我们过去中国文化,还有外国文化,基本上人类文化过去在无形中都相信因果,注重道德。而现在人,观念不同了,现在年轻人讲‘价值论’,价值观念,看一件事,先看‘有没有价值’啊,其实他不知道,道德就是价值。”
一件事情有没有价值,不是从它的物质层面讲的,更主要是精神和道德层面,所以,南先生认为,现在人所说的价值,其实就是一种道德。
古人重视道德,就是遵守天道、地道和人道,认为“大道归一”“道者无形”,但存在于万物中,所以古人敬畏“道”,认识到大道不可违,所以顺道而行。说现代的哲学观点,就是要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按规律办事,才能抓住机遇,发展自己。而“德”呢?就是心怀良善,让天下万物各“得”其位,使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先济别人,让别人得到,自己才能得到,这就是“德”。德,是体现了一种博爱精神,有一种成人之美,对自我却有所要求和规范,必有所操守,这种操守必须符合道。所以,德,是有一种自我约束的,有原则性,往往与人格、节操、品质相连。
有德之人,必顺道而行;有道之人,必执行于德。而有道德之人,往往会把这种无形的道德付诸于仁、义、礼、信等具体的言行中,所以,儒家追求“仁、义、礼、信”等,这其实就是一种道德的规范和外化。一个讲仁义,有礼节的人,必是一个道德庄严的人;一个道德追求较高的人,也必然会以仁、义、礼、信等规范自己的言行,不断完善和修养自己。如此,才能安身立命,先修身,再齐家,然后才可能治国、平天下。传统社会十分重视道德教化,上自君主,下到百姓,每一个人,都要以道德为第一追求,在这种追求下,做好自己,立好身,安身立命,然后,才可能建功立业。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有着一个较完整的道德体系的,几千年来,作为人们的行为规范,完善个人,协调社会,推己及人,共同达到一种和谐或是“大同社会”的理想状态。这是先人的追求,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最人本、最温暖的地方,当然,它也是最有力量的;否则,不可能延续这么久,并福泽后代。
现代社会,物欲横流,存在道德和信仰危机,道德值几个钱?道德管什么用?有道德能如何?道德并不能代替经济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等等理论,让人们与道德日渐隔膜,谁要是谈道德,无异于痴人说梦,虽然高尚,但与现实距离太远,几乎就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奢侈幻想。大家都忙着赚钱呢,哪里有那么多束缚人发财的条条框框,真是不必要。只要能发财,就是本事。所以社会上唯利是图成为一种风气,老板和大款成了人们膜拜的新宠,美女都争相嫁大款。美女们都睁大双眼,个个想嫁入豪门。如果你现在没车没房没钱,纵使你理想有多大,道德有多高,人品有多好,想追求我吗?免谈!所以,那些安贫乐道,有志于学问道德的年轻男子,在当下的社会,要想获得美女的垂青,可能性是很小的。这样一来,社会上想安贫乐道的人就只能是越来越少了。面对清贫和寂寞,有几个人能够耐得住呢?有几个敢于自告奋勇地发出“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呼声?那他必然是一个大怪物!
这是一个多么浮躁的社会,让穷人不平,而富人也并没感恩。所谓“端起碗来骂娘”,由于精神和道德建设滞后于经济,导致整体道德观念不强,一心为己,无论穷富,都有不平不满;文明发达了,物质昌盛了,但人们的生活的快乐和幸福指数并不高,这确实是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就要靠道德建设来解决。因为经济建设到了一定程度,有了一定基础,如果道德建设跟不上,势必会出现发展的失衡。而道德的力量,看似无形,无力,但实际上却起着承前启后,连接古今文化命脉,提升国民素质,凝聚人心,增强精神力量的强大作用,所以不能忽视。
与先人相比,现代人的道德追求越来越少,转而追求一种实惠的利益;道德的责任和使命感越来越弱,与利己主义相连的名利追求甚嚣尘上,弥漫在日益浮躁和不安的灵魂中。除了实际的、看得见的,可以享受的实际物质利益,人们对道德之类的虚的东西视若无睹,因为整个社会并没形成这个氛围,所以个人只能随波逐流。
南怀瑾佛学智慧
“一个人修道,或者读书,一步有一步的不同境界……修道人有一分的成就,境界就有一分的不同,有两分的成就,就有两分的不同。换句话说,人修到了某一种境界,人生的境界就开朗到某一种程度。”
社会是如此,个人无从改变,但对于一个有志于道德和学问,在这方面寻求自我价值的人来说,他不会甘心随波逐流,也不愿被人左右,而是选择自主自己的人生。一旦他认定了自己的道德追求,就会坚持不懈,百折不挠;做好一切吃苦的准备,像古之哲人那样,安贫乐道,清贫自守,不失自我,不迷失人生的方向。他始终坚持道德追求,无论成败得失,无论顺逆,都不会改变自己的原则、节操,不会降低自我生活的质量,无论幸与不幸,他都能坦然地面对,达观地看待,恬淡地接受,能吃苦也能享受人生,积极而平淡地活着;他坚持自由的思想和独立的精神,独立不倚,不卑不亢,实现自我价值,活出自己的风格。
真正有道之人,他站在人生的边上,洞察社会和人生,审时度势,保持一份宁静、淡定和从容。不遇时,他会如古人那样,“潜居抱道,以待其时”;得遇时,他会应时而动,积极行动,抓住机会,一展身手;而成功后,他更善于持盈保泰,知足知止,中庸中正,功成身退,善于自保,心怀平常心,回归平淡生活。
历史上的曾国藩,虽是一个成就了不朽伟业的人物,但他更坚持做一个有道德自守的儒者,无论得意与否,他都能保持一颗平常心,成也不骄,功成身退,保全名节,安养一生,成为后世一个道德与功业双全,为人所学习的楷模人物。
一个人,没有道德,不会有品质和品位,不会可爱;一个民族,缺乏道德,不会有国民的高素质,不能铸就坚不可摧的民族灵魂,国家不会得到长足发展。正因为道德的作用,如细水长流,润物无声,给人以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道德教育不能忽视。
而今,正是由于整体的道德水准在下降,人们内心其实在呼换传统道德精神的回归,所以,我们才更应该大力进行道德建设。这正是一个重建道德精神,重塑民族灵魂的绝好时代,有志于此的仁人志士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只管专心致志,做好自己的事情,以行道济世,实现自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