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前言
- 感悟:南怀瑾讲人生修养
- 徐枫编著
- 1758字
- 2021-11-20 18:00:16
南怀瑾先生是一位学贯古今、富有学养的大师。他出生在一个诗书世家,家族中代有高僧出现。南先生自小深受家风影响,立志不凡。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精研儒、释、道及诸子百家等国学经典,以自己的博学和传奇经历实践着他对于儒、释、道的理解。他曾积极奔忙于世界各地,传播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以他深入浅出的方式阐释着博大精深的中国国学文化,深得人们喜爱,影响深远,被誉为一代国学大师。
而有关佛学,他曾寻访高僧奇士,在名寺闭关研修,且得多位著名高僧、活佛传授,深得佛学精髓。他认为,佛学首先是一门学问,一门教人如何做人做事的学问,其次才是宗教学说。而修习佛法,实质是在修习一种境界,一种大境界,只有拥有了这种境界,才为学佛之大得。
可当下一提到佛学,很多不明其理的人都认为,修习佛学,或者信仰佛教,就是一个人由于心灵空虚,没有了精神寄托,这才与“佛”结缘。或是因为一个人境遇不佳,为了逃避现实,寻求一种解脱,也才将心皈依于“佛”。
然而,持这般想法的人,大多是不明晓佛学的义理而对其产生误解。要知道,佛学作为古老文化的一脉,所以能流传到今天而不衰,自有它昭然之处,绝非似常人所理解的那般简单。
心之向善,追求一种境界,提高自身的思想品质和生活质量,这应该说是佛学中倡导的最基本的思想。南怀瑾先生对佛教深有研究,解读了众多的佛学典籍,他不但从中获得了身心的修养,同时对于人的灵魂境界也有极大领悟,并写下了诸多著作。他说:“社会需要佛学,需要这样一种引人向上的力量。修习佛学,可以让我们更容易地看清自己,认清现实,并从现实中求得心灵的启迪,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对于佛学,可以说南怀瑾先生有着自己深刻的体会与洞察。在他看来,今天的人们都应当走进佛学,了解佛学,以端正的心态去领悟佛学。这样,人们不仅在心灵上能获得开示和慰藉,而且在社会生活中,心态也能变得安静与祥和。
但世道人心,眼下很多人学佛,往往求的不是自身的修养与人生的境界,而是想借佛光的保佑大发其财,大成其事。当然,安身立命对一个人来说,固然重要,可如果将学佛赋予了功利性和目的性,那便偏离了佛学的要义。其次还有一些人,因遭受某种磨难或打击,而对生活失望,想以学佛来获得解脱。甚至还有的,因一时心血来潮,完全是为了赶时髦,见别人学佛信佛便也跟风,以此彰显自己的境界。岂不知,如此这般具有功利性和目的性地学佛,不但已背离佛学的主旨,同时也很难对佛学有真正的领悟和体察。
再有,佛学本身讲的就是修心,但如果心态不对,即使学佛,能得其道也是枉然。而对于那些想求佛来解救自己的人,佛也终不能解救你,因为能够真正解救你的,其实还是你自己。要知道,真正修习佛学的人,不是因为自己没办法安顿自己,也不是万念俱灰寻找解脱,更不是为了求得佛的保佑来发财。他们之所以修习佛学,或者信佛,完全是在一种积极的心态作用下,抱着修心修身的态度,才走进佛学,走进佛教,从而在领悟博大精深的佛理之后,而使自己在人生的境界上再一次获得提升以及加深对生命本真的理解和把握。
究其根源,所谓的修习佛学,其实就是学习佛陀的智慧。在人世之中,虽然万事万物无可穷尽,但人的智慧却永远强大。倘若一个人拥有了万千智慧,那么你自身就会拥有强大的力量,从而达到禅的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此外,南怀瑾先生还如是说:“真正修习佛法,并不是叫你崇拜偶像,也不是叫你去迷信,而应无所住而行布施,是大解脱。一切事物,物来则应,过去不留。”也就是说,学佛的真正目的应该是面对世界的一切,安顿好自己的灵魂,提升自己的智慧,无论对待什么事情,都要做到轻松自然,事来则应,事过之后不要再耿耿于怀。
本书收录的是南怀瑾先生在不同时期关于学佛、修行、参禅等佛学方面的语录。但本书不是对南先生佛学语录的一种简单收集,而是以南先生的语录为引,站在一个全新的角度,解读其中的佛学思想,领受佛学智慧。同时,并以此延伸开去,对相关的社会、人生、人性与佛性等问题做出另一种独特的理解和思考,及在书中充满了诸多探讨性的扣问。相信读者通过阅读本书,能获得一个全新的感受,并对佛学有一个积极的认识,从而通过学佛提高自身修养与人生的境界。
因为时间和能力有限,本书在编写过程中难免会有不妥或失误之处,还望方家指点,也恳请广大读者和同仁给予我们诚挚的指正和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