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对联简史
对联,作为一种独立文体的产生、使用、发展和流行,在我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先秦文献中就有了对偶因素的句子,如:《诗经》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后来,在《汉赋》和魏晋南北朝时流行的四、六句“骈文”里,奇偶相配的句子渐多。特别是到了隋唐时期,随着五七言“律诗”的兴起,不仅“绝句”诗中多含工整的对仗句,“律诗”中的第三、四句(颔联)和第五、六句(颈联)均为对仗工整的联语。例如,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七言“绝句”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五言律诗“春望”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七言律诗“江村”中的“自来自去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等等,若单独摘出来,均为一副对仗工整的对联。由于诗词中对仗联语的大量涌现,这就为对联的产生和形成奠定了坚实的文学基础。
关于对联的实际使用应源于古代的“桃符”。据汉代《论衡·订鬼》记载:上古时候,在东海度朔山下,有“神荼”“郁垒”二神,专管查看万鬼,遇到为祸作祟的鬼,就用苇索绑起来喂老虎。后来黄帝作礼时,就用桃木做成二神之像立于虎形门旁,以驱凶魔。于是,民间百姓便效而仿之,除夕时便用桃木板画二神之像挂在门旁,用以驱鬼避邪,称作“桃符”,也叫“门神”。后来,有人干脆在桃木板上写上二神的名字,以字代像,简单方便,其实这正是最早出现的二字式“春联”。
到了五代末期,“桃符”在意义上有了重大突破。据《宋史·蜀世家》记载:后蜀主孟昶于公元964年除夕亲自在“桃符”板上题写“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十个字,一举突破了“桃符”专为驱鬼避邪的封建迷信思想的局限,一变而成为欢度新春佳节的喜庆式春联。当时,文人群起效仿,从此,春联便流传开来。因此,史料一致认为这是我国第一副具有实际意义的“春联”。
据《玉壶清话》记载:早在后唐时期,进士范质曾在扇子上题过“大暑去浩吏,清风来故人”的联语,这副“扇联”也是实用对联的先驱。
到了宋朝,宋太祖赵匡胤乾德二年(公元964年),除夕贴对联之风开始兴起。北宋第三代皇帝赵恒把十副联语题在屏风上,这是继“春联”“扇联”之后最早出现的“屏联”。北宋康公韩绛亡故时,天文学家苏子容曾题“三登庆历三人第,四入康宁四辅中”的联语悼亡,人们公认这是我国第一副标准的“挽联”。南宋初年,金军攻破建康(南京),汉通判杨乂坚贞不屈,咬破手指在衣襟上写下“宁做赵氏鬼,不为他邦臣”十个血字,开创了“言志联”的先河。宋朝宰相贾似道曾于上元日在灯笼上题写“天下三分明月夜,扬州十里小红楼”;黄耕庾夫人百岁寿诞时,黄叔经曾题“天边将满一轮月,人间还钟百岁人”的联语贺寿,这也成为“灯联”“寿联”的先驱。
到了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十分看重对联的宣传教育作用,竭力利用对联这一文学工具歌功颂德,烘染太平,号称“对联天子”。据《簪云楼杂话》记载:“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朱元璋在微服视察时,还亲自为一家不识字的屠户题写“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祖传技艺”的春联。据《明史·陶安传》和《金陵琐事》记载:朱元璋曾亲手题写“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的联幅赠给翰林学士陶安;题写“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的联幅赠给中山王徐达。这不仅开创了“题赠联”的先例,同时也突破了过去五言、七言对联的模式,开创了多字联的先河。朱元璋的重视、倡导和示范,对明代对联之风的盛行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到了清朝,贴对儿之风进入全盛时期。由于乾隆皇帝对对联情有独钟,不仅皇宫中设专人专为皇帝撰写“应制联”;而且每逢除夕,都要让翰林学士们大撰春联,挂满皇宫各殿;每逢寿诞,还要大搞献联祝寿活动;平时也常同臣僚学士们口头唱和,斗智斗乐,趣联佳作层出不穷。据《春明采风志》和《随园诗话》记载:京师进入腊月“塾师学长多卖对联者”;“沿途听爆竹,逐驿读春联”。清代对联之风的盛况可见一斑。
对联从五代创始,宋元兴起,明清大盛,这就是对联在我国古代发展流行的历史概况。
清朝末年,当我国进入民主革命时期以后,在孙中山、毛泽东等革命领袖的倡导下,对联这一文体不仅仍被广泛使用,而且在内容和形式上也都呈现出全新的特色。不仅在内容上彻底摒弃了古代“应制联”那种歌功颂德、粉饰太平的腐朽思想,使对联变成了宣传革命思想、鼓舞人民大众参加革命斗争的有力武器,而且在形式上也由过去的文言体改用口语白话体,通俗易懂,一目了然。例如:
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仍须努力
(孙中山)
坚持抗战,坚持团结,坚持进步,边区是民主的革命根据地;
反对投降,反对分裂,反对倒退,人民有充分的救国自由权。
(毛泽东)
新四军拼命抗日 老百姓安心过年
(解放区春联)
对联同其他文学作品一样,都是反映时代精神面貌的晴雨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人民当家做主,革命意气风发,对联也呈现出焕然一新的面貌,成为鼓舞人民大众奋发向上、勇往直前的巨大动力。例如:
听毛主席话 跟共产党走
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发展体育运动 增强人民体质
鼓足干劲 力争上游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对联更成为人民大众庆节贺喜、抒情言志最常用的文学工具。举国上下,城镇乡村,各行各业,家家户户,逢年遇喜,必贴对联,这已成为我中华民族的一大民俗。当代,对联之风盛况空前,联语的意境之新是自古以来历朝历代所不能比拟的。例如:
破千年旧俗 立一代新风
破旧立新毛泽东唤睡狮醒 改革开放邓小平教蛰龙飞
树雄心披荆斩棘创大业 立壮志发家致富奔小康
春风暖神州改革花开香万里 红日照大地开放旗展映千秋
昌盛时代彩笔绘出新天地 大兴年头赤县变成极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