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西藏地区农田水利事业的发展

1.3.1 西藏农田水利历史

勤劳智慧的西藏人民,不但有悠久的民族文化历史,而且还有悠久开辟农田,引水灌溉,筑堤防洪的传统。

吐蕃时期农业灌溉及导引山泉技术的萌芽已见于元以来诸藏文典籍的追述,之后西藏的水利状况鲜见于载籍。清康熙以来,有关西藏民间争夺农田用水、治水及水磨的藏汉英亲历记载偶有所见。清代至新中国成立,西藏的水利一直由地方官统一管理。但在班禅、萨迦、拉甲日及康区各活佛或土司的辖地,又有独自的水利管理系统。西藏的水利设施集中在农业区,占地面积最大的牧区基本没有水利设施,而农业区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流经的前后藏,尤以雅隆河谷、江孜及康区的水渠灌溉和水磨技术最为完善。另外在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以南有至今被印度侵占的门隅、路瑜和下察隅地区,这里水资源极其丰富,也是西藏最大的水稻种植区,当地的门巴、路巴及橙人有着自己独特的引水灌溉等水利技术,十分古朴。

据《贤者喜宴》《西藏王统记》等藏文古籍记载:早在松赞干布前数代,吐蕃人民就掌握了引水灌溉。但其具体的水利设施无明文描述。在清代以来有关西藏的汉文典籍中也有西藏水利的零星记载。历史上西藏一直有所谓的水官“曲本”,还有所谓的灌溉督察,指旧时管理向农田放水的官员。关于西藏水渠灌溉的资料较多,如清光绪三十三年三月,查办大臣张荫棠提出在西藏设立农务局,其应办事宜包括:设“总办二员、帮办二员、文案二员、劝农官八员、植物园丁十余名,讲求……灌溉……之事。”并要求:“山坡各地宜多掘土坑沟渠以储水。多种树木则雨水必多。”要“研究灌溉……之法”。清测绘官员陶思曾于光绪三十四年底来到江孜中心,发现:“年楚河东西岸……平野夷旷,田亩纵横,土性钻固,空气干燥,故番农皆开渠引水以收灌溉之利。今年楚河东西岸均有长渠一道,各田庄又均有界沟旱溉潦泄,有裨农功。”[5]

1940年,德国人察绒提出一个岗厦至洛增杰参菜地和林卡的灌溉引水计划,得到了在这一带有菜地的尧西郎顿·贡噶旺秋和河坝林一带菜农的支持。当水渠修通一段后,由于地势高低相差很大的地段石料运输和人力不足的问题,只好半途停工。后来,摄政达扎(1941—1950年在任)传示译仓勒空:每年传召大会期间要耗用大量烧柴,为使今后供应无缺,必须营造燃料林基地,但应先修好水渠,以便灌溉林木。为此,译仓勒空的4位仲尼钦莫(四品大僧官)商定:从药王山下西南面的死水塘至聂当大佛山脚间新修一条水渠,请察绒指导施工。察绒经仔细勘察后,提出复修废弃的岗厦林卡旧渠至诺堆林卡的建议。4位仲尼钦莫采纳了他的建议。于是译仓勒空下令:凡拉萨居民,每人支差两天,由察绒负责施工和测量。察绒以“公务繁忙,不能分身”为由,要当时住在他家的两位德国人(即奥夫施内特尔和哈雷)代为料理。水渠修成通水后,人们称之为加尔曼水渠。

西藏和平解放后,进藏部队中的随军水利工作者首先在江孜县车仁坝进行了勘测设计,修建了车仁灌区,后来先后在澎波、林周、易贡、察隅、扎囊等地建农场。1959年后西藏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发展很快,在当时对农业生产的发展、产量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到目前为止还有相当数量的水利工程仍在发挥其作用[6]

1.3.2 西藏地区的农业水利工程

1.3.2.1 概况

截至2017年,西藏灌区共有6315座,包括满拉、墨达、雅砻、拉洛在内的76个万亩以上的大中型灌区,初步形成集中连片耕地灌溉用水的保障系统。

其中,灌区数最多的是日喀则地区(2416座),其次是山南地区(1957座),那曲地区最少(15座)。灌区规模在2000亩以上灌区数最多的也是日喀则地区(155座),其次是拉萨市(68座),那曲地区最少(3座)。林芝地区和昌都地区只有河湖引水闸(坝、堰),分别为17座和8座。具体情况详见表1.3.1。

目前,西藏总灌溉面积为504.12万亩,其中日喀则地区总灌溉面积最多(211.38万亩),其次是山南地区(131.51万亩),那曲最少,只有1.41万亩。西藏高效节水灌溉面积仅有1.26万亩,2011年实际灌溉面积488.15万亩。西藏各行政分区灌溉面积见表1.3.2。西藏大型灌区(设计灌溉面积超过30万亩)占西藏总灌溉面积的0.02%,中型灌区(设计灌溉面积1万~30万亩的灌区)占西藏总灌溉面积的0.97%,小型灌区占西藏总灌溉面积的99.01%。其中,重要的灌区工程有拉萨市的墨达灌区、澎波灌区,山南地区的江北灌区、雅砻灌区和日喀则的满拉灌区等。西藏各行政区主要灌区工程见表1.3.3。

表1.3.1 西藏各行政分区灌区工程类型 单位:座

表1.3.2 西藏各行政分区灌溉面积 单位:万亩

表1.3.3 西藏各行政分区主要灌溉工程

西藏灌区灌溉渠道中流量为1.0m3/s及以上的渠段数共有122处,渠道总长度共有1263.40km,衬砌长度487.60km,渠系建筑物2766座。灌溉渠道流量为0.20~1.00m3/s的渠段数共有864处,渠道总长度共有2178.90km,衬砌长度1269.20km,渠系建筑物4168座。其中,流量为1.00m3/s及以上长度的渠段数,日喀则地区最多(53处),昌都地区最少(1处),流量为0.2~1.0m3/s规模的渠段数,拉萨市最多(238处),那曲地区最少(3处)。

西藏灌区灌排结合渠道中流量为1.0m3/s及以上长度的渠段数共有12处,渠道总长度201.80km,衬砌长度133.60km,渠系建筑物630座。灌排结合渠道中流量为0.20~1.00m3/s的渠段数共有148处,渠道总长度共有234.60km,衬砌长度43.80km,渠系建筑物402座。其中,流量为1.00m3/s及以上规模的渠段数,拉萨市的最多(6处),占总数的一半,那曲和阿里为零。流量为0.20~1.00m3/s规模的渠段数,拉萨市的最多(74处),占总数的一半,昌都、林芝和阿里为零[7]

1.3.2.2 重要灌区

1.满拉灌区

满拉灌区位于西藏日喀则境内,灌区受益范围涉及包括日喀则地区、白朗县和江孜县,属于年楚河流域,是满拉水库的配套工程,坝址距江孜县28km。

灌区范围内有日喀则、江孜水文气象站。据统计,日喀则站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2mm。降水的年际变化较大,日喀则站最大降水量为752.1mm。最小降水量为210.5mm。降水的年内分布也极不均匀,主要降水量在汛期,6—9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90%左右。日喀则站多年平均气温6.30℃,最高月平均气温14.50℃,最低月平均气温-3.80℃,极端最高气温为28.20℃,极端最低气温为-25.10℃,多年平均湿度为42%。

灌区主体工程始建于2002年9月,完工于2003年8月。设计灌溉面积34.60万亩,总灌溉面积19.71万亩,其中耕地有效灌溉面积16.49万亩,园林草地等有效灌溉面积3.22万亩。灌区控制范围为满拉水库下游至年楚河河口两岸可自流及提水灌溉的土地,灌区总人口为16.2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为9.79万人),灌区内耕地面积为51.15万亩,主要作物及播种面积为47.00万亩。

自满拉水库以下,依次有6条较大支流汇入年楚河,与满拉水库共同组成了满拉灌区的灌溉水源,满拉灌区设置帕贵、车仁、达孜、重孜、幸福、巴扎、团结、下觉、任钦岗、解放、联阿等11处取水口工程,对11条干渠进行供水,其中江孜5条、白朗4条、日喀则2条。其中,流量1m3/s以上的灌溉渠道9条,总长度208.30km,其中,衬砌长度78.0km,渠系建筑物661座。满拉灌区干支渠总长279.30km,其中,渠道衬砌长度135.60km。

满拉灌区最大取水流量为42.83m3/s,总用水量为1.49亿m3,综合毛灌溉定额为300m3/亩,灌溉用水量为1.49亿m3,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30~0.70。

2.墨达灌区

墨达灌区东临林芝地区,南接山南地区,西至拉萨市,北与林周县相依,范围涉及拉萨市的墨竹工卡县、达孜县和城关区蔡公堂乡。属于拉萨河流域水系,位于东经91°18′~91°51′和北纬29°38′~29°51′。

灌区属于独特的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具有太阳辐射强烈、日照时间长、气温偏低、日温差较大、干湿季分明等高原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为4~8℃,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48~544mm,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1400~1600mm。

灌区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貌属高山河谷平原,南北高山林立,中间河谷平坦宽阔,平均海拔3850m左右,相对高差150~160m。灌区土壤类型大多是亚高山草甸土、土壤养分含量低、表层土黏粒含量低,砾石、砂粒含量高,抗旱能力弱。常年受旱面积占总耕地的10%以上,干旱年份高达50%,严重影响农作物的高产和稳产。

灌区主体工程始建于2004年8月,2010年10月完工。规划设计灌溉面积为29.40万亩,2011年灌区实际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4.63万亩,其中,耕地有效面积11.21万亩,园林草地的有效灌溉面积3.42万亩。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始建于2007年5月,完成于2012年6月。

灌区沿拉萨河下游直通至拉萨大桥以及支流墨竹玛曲扎西岗以下两岸皆呈条带状分布,受益范围涉及包括墨竹工卡县3个乡镇和达孜县6个乡镇,灌区总人口3.7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49万人。现有灌溉面积14.52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0.20万亩、林草4.32万亩。灌区主要种植作物有冬小麦、青稞、油菜、豌豆等。

该工程水源取水于拉萨河-墨竹玛曲,渠首引水流量为23.30m3/s,加大流量为30.10m3/s,包括格桑、劳东、青果岗、雪达、拉章、克日、邦堆、桑珠林、加吉、墨工等10处主要引水工程。灌区渠系灌排设计流量均小于5m3/s,渠系及其建筑物按5级设计。灌区共布置干渠10条,长177.66km。支渠189条,长度214.82km,其中流量1m3/s以上的灌溉渠道8条,长度97.30km(衬砌长度93.50km),渠系建筑物388座。流量1m3/s以上的灌排结合渠道2条,长度50.90km(衬砌长度50.90km),渠系建筑物245座。流量3m3/s以上的沟道长度44.10km,沟道建筑物数量69座。

灌区年总用水量7.29万m3,其中灌溉用水量1.07万m3,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35。

3.江北灌区

江北灌区位于西藏山南地区境内,灌区受益范围涉及贡嘎、扎囊、乃东、桑日4个县、37个行政村,位于雅鲁藏布江北岸地区,东西长170km,南北宽10km,与拉萨仅一山之隔。灌区位于雅鲁藏布江北岸高山河谷地区,地势平坦海拔3600~3800m,降水量370~498mm,蒸发量2200~2400mm,年平均气温8~12℃,年无霜期150d左右,自然条件、人类居住条件相对较好,适合粮油作物生产,主要自然灾害为旱灾和风沙灾害。

江北灌区工程总控制灌溉面积52.40万亩,林地灌溉面积29.22万亩,草地灌溉面积6.63万亩。灌区内分布有9条雅鲁藏布江一级支流,地表水资源总量6.34亿m3。灌区灌溉水源主要引用各子灌区新建水库中的蓄水。该灌区灌溉用水主要立足于灌区内各级支流的水资源利用,集水面积和水资源量相对较小。

工程主要由10个独立子灌区组成。工程主要建筑物包括结巴水库等12座小型水库工程,包括森步日、留琼、昌果、阿扎、松卡、桑耶、洛沟、多顾章、降乡引水枢纽工程,各灌区东、西干渠和干渠以下支(斗)渠以及相应渠系建筑物等。江北灌区灌溉总用水量2.87亿m3,综合毛灌溉定额274m3/亩,灌溉水利用系数0.30~0.60。农业灌溉保证率为75%,林、草灌溉保证率为50%。

4.雅砻灌区

雅砻灌区工程位于雅鲁藏布江南岸的山南地区境内,雅砻河及支流琼结河贯穿整个工程区,工程受益范围涉及泽当镇、乃东县、琼结县等重要城镇、人口相对稠密,经济相对发达。

灌区于2001年7月开工建设。设计总灌溉面积20.02万亩,林草地有效面积11.62万亩。雅砻灌区工程如下:

(1)渠首工程:10处渠道取水口工程,4处截流工程,145处机井(大口井)。

(2)渠系建筑物工程:干渠工程有10条即雅砻东、西干渠、琼果主干渠和琼果东、西干渠等,总长89.80km,支渠88条,总长度39.60km,另有干渠作为配套交叉建筑工程。

(3)田间工程:喷灌农田面积1.50万亩,林木草地灌溉面积11.62万亩,总计灌溉面积31.64万亩。

(4)水土保持工程、治理河道工程40.00km。

1.3.3 西藏农田水利存在的主要问题

1.水利工程建设缺少必要的整体和细部规划前期论证工作

西藏地区现有水利工程总体缺乏统筹规划,工程布局不尽合理,已建的引水工程,在渠系布置、水量分配和进水口设置等方面,相互干扰的现象较为普遍。在确定调蓄工程梯级选择、开发目标、建设时序和规模等方面则缺乏合理论证,也缺少必要的控制性调蓄工程。

由于水文测站的密度稀疏、观测系列较短,内容短缺,西藏地区的基础资料缺乏,不符合工程前期论证的要求。此外本区的各种地质地貌活动十分活跃,对水利工程的安全性与合理布局影响也非常显著,而针对这些现象的分布、活动强度和发展规律等方面的研究、评价和基本图件编制等工作则非常薄弱,从而使一些关键性的水利工程不能如期上马,增加了工程的风险性和不必要的建设投资。

2.工程标准偏低

由于缺乏资金、缺少按应有的程序进行建设和经过必要的前期论证和设计工作,大部分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标准低,比较简陋,引水工程渠系建筑物的配套率较低。

蓄水工程的库区淤积严重,例如,林周县的虎头山水库,是拉萨市重要的中型水库,但由于渗漏和淤积。水库的效益仅及设计能力的28.5%,以致不少水库、塘坝不能蓄水。

3.水利机构不健全,工程缺乏管理

到目前为止,除极少数工程有专门人员管理外,多数工程处于谁用谁管,无偿使用的状态。由于无专门机构和专人管理,重修轻管的现象十分普遍。加之交通不便,工程的维修配套困难,不少工程完工不久,即陷入难以维系运行的状况。

农牧业在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但西藏仍有大量农田不能有效灌溉,截至2014年年底,有39%的农田缺乏灌溉设施。西藏农田灌溉田间工程配套率低,渠系建筑不配套,支渠以下渠道很多没有开通或仍然沿用老式土质渠道,渠道冻融破坏、淤积、破损、老化失修现象严重,现状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仅为0.404。西藏节水灌溉发展缓慢,由于节水灌溉一次性投入大,目前仅大中型灌区有几个节水灌溉示范点,农牧业灌溉属于粗放模式,2014年西藏的农田灌溉用水占全社会用水总量的66%,而同期全国农田灌溉用水占全社会用水总量的55%。

西藏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有天然草地12.3亿亩,占全区国土总面积的68%,占全国天然草地总面积的1/5,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积9.9亿亩。西藏牧区由于草场水利灌溉设施建设滞后等原因,实现灌溉的草地只有0.18%,水利配套灌溉的饲草料基地面积人均仅为0.05亩,载畜和抗灾能力比较弱,农牧业靠天吃饭的现状没有根本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