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南水北调工程:前期工作卷
- 《中国南水北调工程》编纂委员会编著
- 1581字
- 2021-10-22 20:06:23
第三节 实施南水北调工程是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有效途径
大量事实以及研究成果表明:黄淮海流域水资源的严重短缺,已成为制约其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 “瓶颈”。
地表水开发利用率已经过高,尤其海河流域多数河流干涸,增加供水的能力有限。2000年,黄河流域河川径流的可供水量为370亿m3,黄河地表水的实际消耗量已达350亿~380亿m3,对生态环境产生了较大影响,基本上没有扩大供水的潜力。在黄淮海流域范围内再进行区域间或流域间的调水,只能是“以贫济贫”“效益搬家”,会进一步激化地区间、行业间的用水矛盾,绝非长久之计。
地下水严重超采,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必须加强有效控制。虽然地下水是较稳定和便于调剂的重要水源,但作为正常水源的浅层地下水,只有在维持开采量和补给量平衡的情况下,才不至于引发地质灾害和生态环境问题;深层地下水由于其赋存条件的特殊性,一般不应作为正常水源。当遇到严重干旱或连续干旱时,为减少干旱缺水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可适当超采地下水,以解燃眉之急,但只能是临时性的应急措施,被超采的地下水应在以后的丰水年里得到回补,实现采补平衡。海河平原主要靠大量超采地下水来缓解缺水矛盾,持续时间过长,超采数量巨大,已经带来一系列严重的地质灾害和生态环境问题,增加了水资源危机的严重性。因此,应该尽快以新的水源替代过度超采的地下水。
石油、水资源和粮食是我国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三大重要战略资源,需要有战略储备。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战略储备。但是,黄淮海平原超采地下水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水资源的战略储备已消耗殆尽,应该尽快调水补源,扭转这种被动局面,并实施严格控制地下水超采的措施,使地下水资源得到恢复,成为可靠的战略储备,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发展空间。
必须继续加强节水治污工作,要坚持不懈地把黄淮海流域建设成节水防污型社会。1980—2000年,许多地区都逐步加强了节约用水、污水处理再利用、调整供水与用水结构、限制高耗水工业发展等方面的工作,并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特别是海河平原及胶东地区的节水工作一直处于全国领先水平。黄淮海流域农业实际灌溉定额的下降幅度为27.7%,超出全国平均下降水平14个百分点。黄河、淮河和海河流域的农业灌溉渠系利用系数分别为0.43、0.64、0.61,均高于全国0.4的平均水平;工业万元产值取用水量平均下降8.7%,比全国平均下降幅度约高2个百分点;工业取用水量为41~75m3/万元,也低于全国78m3/万元的平均水平。但地区间也存在不平衡,浪费水的现象仍然存在。据分析,进一步加大节约用水力度,可以降低7%~9%的需水量。近年来,各地还加强了污水处理与再利用工作。截至2000年,黄淮海流域的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已达22%左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8个百分点,污水处理再利用量达15亿m3左右。由于尚未建立节水、治污的有效机制和体制,仍然存在直接排放大量未经处理废污水的现象,其中相当一部分被当地或附近农业灌溉利用,污染了农产品;还有一部分直接渗入地下,污染了地下水。
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人民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社会各界要求尽快解决缺水问题的呼声越来越高,人们普遍认为实施南水北调工程是实现21世纪黄淮海流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黄淮海流域水资源短缺与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是仅靠节水和挖掘当地水资源潜力难以解决的。因此,必须在持续加大节水力度和污水资源化的同时,尽快实施南水北调工程,以水量丰沛的长江为水源依托,进行大范围的水资源合理配置,缓解黄淮海流域日益尖锐的水资源供需矛盾。
国内外许多已建调水工程的实践证明,建设跨流域调水工程是缓解缺水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促进地区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也是支撑缺水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南水北调关系国计民生、社会稳定,惠及子孙后代,有利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增强发展后劲,应尽早开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