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中国电视业的发展概况

1.1.1 全球电视业发展背景下中国电视业的诞生

从整体上而言,全球电视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初创期、发展期、成熟期。第一阶段为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的初创期。1936年11月,英国广播公司(BBC)建立了电视台,在全世界率先定时播放电视节目。1941年6月,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和美国广播公司(ABC)在纽约的电视台分别获得了联邦通信委员会签发的执照,成为美国第一批商业电视台,宣告了美国电视业的正式诞生。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电视产业陷入了停顿期,直至战后重新开始。

第二阶段为20世纪的50年代到90年代期间,被称之为电视产业的发展期,全球电视产业以迅猛的速度和带有地域特色的形态发展起来。20世纪50年代一直被誉为是世界电视大发展的开端。最初的英、美、法、苏、荷、意六个国家办电视的局面在1958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58年底,全球已有近70个国家开办了电视。之后,电视领域还出现了国营机构和民营机构企业并驾齐驱的态势。

第三阶段为进入21世纪以来的成熟期。此时进入到了新世纪的全球传播大发展时期,全球化、数字化成为其最显著的特征。电视媒体集团开始跨国发展并且越来越依赖国际市场。同时,由于受到新媒体的冲击和影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迫使各国电视产业在运营方式等方面不得不相应改变策略。

中国电视业的发展虽稍滞后于英、美等国家,但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建立电视台的提议就曾被列入过国家文教五年计划中。

1952年,新中国成立不久,中国共产党在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时,就已经开始将创立广播电视体系纳入日程安排之中。后来,中央广播事业局通过选调方式,精心挑选了10名大学毕业生集训外语技能,并于1953年赴捷克斯洛伐克以及苏联学习广播电视方面的相关技术。直至1955年2月5日,在向国务院提交报告时,广播事业局首次提出于1957年在北京建立一座中等规模电视台的计划。后来,建立电视台的提议被列入到了国家文教五年计划中。

之后,中国电视业开始自己的建立与发展,其标志性的事件源于1958年5月1日,中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现中央电视台前身)以直播的形式试验播出。同年10月1日,上海电视台问世;12月20日,哈尔滨电视台(现黑龙江电视台前身)试播。三大电视台的先后成立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起步。

1.1.2 中国电视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呈现的特点

从1958年到2019年,中国电视走过了61年。61年来,中国电视从无到有,从蹒跚学步到快速发展,直到现在已经成为文化领域最具影响力的重要载体和中坚产业。纵观61年的发展历程,中国电视业伴随着新中国的成长而不断演变发展,在电视节目体制、电视产业以及电视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呈现出了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

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阶段,英国、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以及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社会主义国家相继开办电视,中国电视业在1958年5月1日正式起步。这个阶段的电视领域最主要的特点是以意识形态作为其主要的建构力量,更主要的作用是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宣传工具。以北京电视台在1958年5月1日19:00试播的内容为例,当天播出的内容主要有“工业先进生产者和农业合作社主任庆祝‘五一’节座谈”的讲话,由当时北京通用机械厂八级钳工佟春来、北京市劳动模范石景山钢铁厂炼钢部二高炉炉长刘万元、北京西郊四季青农业生产合作社主任郝德才介绍所在单位的生产情况和今后的计划,中间还插播了一些生产图表和社员劳动情景的图片;之后,电视台播放了由中央新闻纪录片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到农村去》等节目。当时的电视发展条件比较简陋,整个北京地区只有50多台电视接收机,虽然在试播过程中其中一台摄像机出现故障,但在全体工作人员全力配合下还是较为圆满地完成了试播任务。除此之外,北京电视台第一次播出的国外节目内容为民主德国庆祝“五一”以及北京电视台试播贺词等。

从整体上而言,这一阶段的中国电视在艰难中起步并将意识形态宣传作为主要的阶段特征,北京电视台也承担起中央级别的宣传“喉舌”的功能。之后,1960年1月,北京电视台设立了《电视新闻》这一固定专栏节目,播放新闻片与纪录片。

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初阶段,中国迎来改革开放的大潮,国家的各项事业都得到了恢复与发展。1983年,中国电视体制呈现出了新的格局变化,“四级办电视”——中央、省、地、县四级办电视的方针得以确立,中国的电视事业较之前而言开始呈现出多角度、多层次的变化。一些对于后续电视事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标志性的节目也在这个阶段如雨后春笋般出现。1978年1月1日,新闻节目《新闻联播》正式开播。同年5月1日,经中共中央批准,北京电视台正式改称中央电视台。1982年,明确规定了重要新闻首先在《新闻联播》中发布,由此开始奠定《新闻联播》作为官方新闻发布通道的重要地位,成为了国家级电视新闻发布平台。1983年,“春节联欢晚会”开始登台亮相,同年,大型纪录片《话说长江》经策划横空出世,反响空前。

总体来看,这一时期最显著的特点是一系列带有文化特质的电视节目迎来创作高峰,精英知识分子、艺术创作者与电视媒介形成了“拥抱”之势,将更为多元、开放的社会思潮通过电视平台予以展现。

20世纪90年代至2010年,广播电视领域的改革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而持续推进。电视节目精品化、电视栏目的个性化以及电视频道的专业化成为90年代以来的发展要求。之后“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与“栏目带广告、广告带栏目”等电视行业社会化与市场化并存的运作机制进一步提升了电视产业的竞争力,中国的电视业得到了飞速发展,湖南广播影视集团作为中国第一家省级广播电视集团于2000年成立。之后,浙江、江苏、上海、北京、山东等省市也相继成立省级广播电视集团。

因为机制的改革以及产业化的发展,这个时期的中国电视业由最初的政治宣传、公共服务为主的功能逐渐转变为参与市场化竞争的文化产品,加之经济转型时期的大众对于文化娱乐的需求日益提升,一批娱乐化、平民化的电视节目取得了不俗的表现。1997年,湖南卫视的王牌节目之一《快乐大本营》开播并延续至今;1998年,央视推出的一档互动益智闯关节目《幸运52》,大胆融入素人嘉宾元素;2004年,被誉为“现象级”选秀节目鼻祖的《超级女声》问世,助力平凡人的音乐梦想。与此同时,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也使得这一时期中国电视行业在不断“引进来”的同时,也致力于使中国电视产品“走出去”,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局面。

2010年至今,中国电视行业进入到了全媒体高速融合的发展阶段。信息技术的飞速前进使得互联网与人们的生活更加密不可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加便捷、渠道更加广泛。移动互联网的异军突起对传统电视业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但又为电视受众所观看的内容和渠道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据不完全统计,受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的影响,传统电视领域的年轻观众群体大批量流失,以上海地区为例,在传统电视平台收看节目的人数较前5年下降了近七成,电视观众“老龄化”趋势明显。在传统电视平台观众骤减的同时,中国网络平台的电视节目热度日益剧增。据2018年艾瑞网中国网络广告市场年度监测报告显示,2017年的网络广告收益是同年电视广告收入的近四倍。越来越多的广告商将目光投向了网络平台节目,“先网后台”甚至是网络独播的形式越发普遍,这也显示出从前被比喻成“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传统电视媒体在现如今的传媒格局竞争中已经失去了主导地位。

竞争引入危机的同时也带来了发展。近些年,各大电视媒体开始寻求转型,同时进一步追求制作内容题材丰富、类型多样,传播渠道多元融合、立体互补。以湖南卫视旗下的“芒果TV”为例,通过打造版权内容独播的方式提升竞争力,不再进行互联网版权分销,打造资源整合下服务观众到服务用户的华丽转身。新媒体环境下对于电视媒体格局的重塑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电视产业的再发展,为后续的进一步变革积聚力量。

1.1.3 中国电视业节目形态的变迁与演变

中国电视业从初创时的艰辛到如今的百花齐放,探索与创新精神始终贯穿在这61年的历程中。而在不同阶段电视业发展整体特点的指引与影响下,中国电视节目的形态也经历了从宣传为主、作品为主发展到产品为主的演变过程。

1.1.3.1 宣传为主导的喉舌作用

这个时期的电视节目更多的是围绕党和政府各项重点推进的工作来开展电视形式的宣传,主要的节目形态有电视新闻、电视文艺。

电视新闻主要是简明报道各类新闻事件,分别有口播新闻、电视新闻片以及图片报道三种形式。口播新闻是以口播广播稿的形式进行新闻报道,口播稿大部分来源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例如沈力播报的《简明新闻》;电视新闻片的形式更多的是以新闻纪录片加解说的模式进行制作,讲究报道内容的真实性与原生态;图片报道新闻主要是选取来自官方媒体,例如新华社的图片配以解说词的形式进行新闻报道。

电视文艺是这一阶段另外一种主流的节目形态,并与电视新闻同时进入到大众视野中。例如在195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第一次试播的当晚,诗朗诵《工厂里来了三个姑娘》《大跃进的号角》以及舞蹈《四个小天鹅》《牧童与村姑》等文艺节目就伴随着电视新闻一同播映。之后,1958年6月26日,北京电视台还将残疾军人的文艺演出进行了首次剧场形式的实况转播;1959年10月1日,北京电视台进行了天安门广场新中国成立10周年文艺晚会的实况转播。除了晚会、戏曲、舞蹈等文艺形式之外,这一时期的电视文艺还拓展了语言类的文艺节目。1961年8月30日,北京电视台播出了以相声表演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晚会——“笑的晚会”。之后,又拓展出的独角戏、无实物表演小品以及话剧选段等,进一步丰富了相声艺术的表演形式,受到了当时观众的欢迎。

1.1.3.2 作品为主导的文化功能

作品为主导阶段的电视节目更多的是伴随着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等多方面改革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百废待兴的中国电视业也开始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电视发展之路。1978年元旦,新闻联播正式开播;同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正式更名为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领域的第一批观众逐渐形成。冲破原有模式化、追求个性与原创成为这一时期电视节目形态的主要特点。

电视专题片的节目形态在20世纪80年代成为电视屏幕上的主流,它既不完全隶属于国外的纪录片的形式,同时也不单纯地只做新闻报道,在策划与编创的过程中更加追求文化、历史以及社会等方面的价值属性。电视专题片的节目形态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文化题材专题片 重点展现祖国历史文化方面的宝贵财富,以《话说长江》节目为代表。它最大的突破创新就是将中国古典小说中的章回体结构嫁接到节目创作中,展现中华民族积淀已久的自然与人文风貌。

(2)政论片 视角独特、主题鲜明,将宏大的思想宣传与节目编创的思考表达相结合,以《让历史告诉未来》等为代表。

(3)电视风光风情艺术片 以展现自然风光、地域民风等为主要内容,例如《西藏的诱惑》,不仅有旖旎的自然风光,更有艺术家在西藏这片土地上探索挖掘的人文精神。

这个时期的另外一种电视形态为电视综艺与文艺,包含的组成部分种类繁多,如音乐电视(MTV)、电视小品、电视散文等。这种电视形态的形成发展主要得益于1983年春节联欢晚会的成功举办,多种文艺形式能够在电视这一载体上呈现,激发了当时的电视人将更多形式的综艺节目搬上电视屏幕的强烈愿望。

除此之外,这一时期电视媒体的节目主持人也成为一种特殊的“作品”被发掘出来。例如被誉为是“中国电视改革先河”的节目《东方时空》中走出的主持人白岩松、敬一丹、水均益,综艺节目《快乐大本营》的主持人何炅、李湘等都成为具有影响力、深入人心的节目品牌标识。

纵观这一时期的电视节目形态,呈现出了创新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特点,形态也较之前有了新的探索与创新。而电视节目形态能够在这个时期呈现出较大的变化,也与当时出现的电视节目理念息息相关,总结下来即为“频道专业化,栏目个性化,节目精品化”。

1.1.3.3 产品为主导的多元形态

在多种媒体力量的交织融合下,中国电视业伴随着产业化、市场化、经济效益、收视率、受众需求、广告营销的演变而开始正式进入到以产品为主导的多元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电视制作者将原有的大众需求进一步细化为分众需求,针对不同观众的需求细分,呈现出了多元形态类型的电视节目。

(1)谈话类节目 以即兴、双向为主要特色,以谈话为主要形式,由主持人作为引导的围绕某一特定主题进行阐述和讨论的节目。从《杨澜访谈录》《鲁豫有约》《艺术人生》,到后来的《超级访问》《波士堂》《圆桌派》等,谈话类节目契合了时代发展下人们对于掌握信息、了解世界、交流观点、参与管理等方面的心理需求,进一步关注当今大众的生活状态。

(2)真人秀节目 在以产品为主导的电视节目发展阶段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呈现形式也日趋多元,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型:a.选秀类真人秀节目,以参与者的表演为主要呈现形态,设定评委以及观众进行评判,例如《超级女声》《中国好声音》等;b.野外生存类真人秀节目,参与者在有限时间、条件以及环境中完成设定的各项任务,如《跟着贝尔去冒险》《生存大挑战》等;c.职场类真人秀节目,参与者根据特定的自我展现、观点交流或是游戏模式等方式进行求职体验,由评委做出选拔决定,如《职来职往》等;d.婚恋真人秀,以婚恋情感为依托,邀请嘉宾、明星、素人等以多种方式探讨当今时代中的婚恋之道,如《非诚勿扰》《相约星期六》《我们相爱吧》等;e.游戏竞技类真人秀,按照指定的规则进行双方对抗性展示,如《奔跑吧,兄弟》《极限挑战》等;f.偶像养成类真人秀,如《创造101》等。

这一时期的电视节目形态贴近受众需求,细分更加全面,全方位多角度地打造各类题材的节目形式,满足大众除了衣、食、住、行之外的精神领域的需求与体验。在融媒体时代碎片化传播与分众化需求的大力驱动下,以“产品”形式为创作核心的理念对品牌化、精品化、可持续化的要求进一步提升,迫使电视创作者不断提升节目的制作水准和呈现的品质、创新节目的形式,以满足消费大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领域需求。

1.1.4 电视领域相关概念解析

1.1.4.1 电视

一直以来,电视都被誉为世界上最先进的传播媒介、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方汉奇教授在1990年编著的《中国电视史》的序言中就曾提到:“电视这种借助于现代电子技术发展起来的传播媒介,从20世纪30年代问世起,就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到目前为止,它已经成为深入社会、深入每一个阶层、每一个家庭,影响逐渐超过报纸、广播的重要的大众传播媒介。”学术领域对于电视进行了多种解读,本书以学者阎玉在1990年出版的《中国广播电视学》中对于“电视”的解释作为标准:“电视是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向特定范围播送由图像和声音构成的节目的大众传播媒介。”诚然,电视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其突出的地位和关注度并未与生俱来,而是一代代电视人的努力、探索直至发展成熟的结果。除此之外,电视还多方借鉴了文学、戏剧、舞蹈、音乐、电影等多种艺术形式,与电视技术交叉融合创新,最终成为当今时代极具影响力的媒介手段之一,改变着大众的生活。

1.1.4.2 电视频道

所谓电视频道,从技术层面上理解就是传送电波信号的波段,传送每套电视节目使用无线电波的频率范围称为电视频道。简言之,电视频道就是作为一类或几类节目与栏目的电视机构播出和观众收视的载体,是一类或几类节目形态呈现的播出和收视窗口。大众通过频道,可以收看到电视上播出的各类节目。

按照类别,我们又可以将电视频道分为综合性频道和专业性频道两大类型。所谓综合性频道即播出平台上既播放新闻节目,同时也播放电视剧、真人秀等其他节目,种类涵盖多方面;专业性频道跟综合性频道比起来更为“专一”,而央视堪称专业化频道的标准文本,对于频道的细分相对比较成熟,例如CCTV-2(财经频道)、CCTV-3(综艺频道)、CCTV-4(中文国际频道)、CCTV-5(体育频道)、CCTV-6(电影频道)、CCTV-7(国防军事频道)、CCTV-8(电视剧频道)等。

1.1.4.3 电视栏目

电视栏目这一概念最初是借鉴于纸媒中的“专栏”。“栏”本是报纸或杂志编辑中的一个基本构成单位,意为将杂志或报纸中内容相似或具备联系的内容编排在一起,用线条加以包围引起读者的注意。之后,电视领域在发展中逐步借鉴了这种专栏性质的编排形式,将那些具有固定的名称、片头,固定或者相对固定的主持人,相对稳定的定位宗旨并且在固定时间内播出的节目称之为电视栏目。

电视栏目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它的出现与当时电视发展环境背景息息相关。一方面,早期电视业发展并不成熟,在管理以及节目编排方面急需一种较为稳定的模式。电视栏目的出现使得电视台的各个节目编排、播出以及管理更为规范有序,运作也更为顺畅。电视栏目系统中设置制片人岗位作为整个栏目的主要把控者和负责人,对栏目直接负责。另一方面,电视栏目的出现也有助于对节目的目标受众形成收视习惯,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相对固定的电视栏目,收视群体的固定也在一定程度上为电视栏目品牌化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因而,电视栏目本身也具备了较为明显的特性。稳定性是电视栏目最基础、最为显著的特性。除此之外,系统性也是电视栏目的特性之一。电视栏目体制要求节目的内容及类型更为系统、时长控制更为规范、节目策划编排风格统一、条理清晰,从整体上保证栏目的系统性。

1.1.4.4 电视节目

对于电视节目的含义,我们一般理解为电视台或制作电视节目的相关机构(如广告公司、文化传播公司、影视制作公司等)为了传播、交换和销售而制作的,具备一定文化属性,可供人们感知、理解和欣赏的视听作品。电视节目是电视系统中最小的传播单位,是组织、播出的各类内容的基本单位和基本形式,同时也是中国电视发展史上最早出现的一种形态。可以说,我们打开电视观看到的所有视听制品都是节目。因而电视节目一般被理解为兼具技术与艺术、融视听语言于一体的传播媒体形式,其基本构成要素主要为图像与声音。

1.1.4.5 电视编导

编导这一概念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两种含义,第一种作为动词用,专指编剧与导演;第二种作为名词用,指做编剧与导演工作的人。编导是伴随着中国电视领域的发展而逐步形成起来的一种职业岗位,承担着电视行业中较为重要、核心的工作内容。一般而言,电视编导要负责选题策划、采访文案、拍摄提纲、现场执行等方面的相关工作,其职责贯穿于电视节目的全流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