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论与实践
- 何燕 唐小晓
- 4348字
- 2021-10-15 20:14:03
新课改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情况调查
——对四川省骨干教师及国培学员调查情况分析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8]高等师范院校人才培养体制的改革对培养基础教育战线的一流师资有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与国家的基础教育要求特别是新课程的推进还有距离。高校师范生的职前教育由于诸多原因还不能完全跟上新课程改革的步伐,这不利于各门专业的长期战略发展。我国新课程改革对思想政治教育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增强本专业的社会适应性和市场竞争力,积极探索构建新形势下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实际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业已成为高校政治思想教育专业不容回避的重要课题。
对四川师范大学目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进行改革和建设,把握当前的新课程的实施与人才培养状况尤其重要,广大基础教育战线上的教师们对这个问题才有真正的发言权,他们从大学校园到中学讲台,在大学的职前教育后如何适应角色的转变,如何应对新课程的诸多问题和变革,自身如何得到专业化的成长与进步,在此过程中面对的困难和问题是什么,对当前思想政治人才培养有什么更好的建议和意见,这些对于高校的人才培养改革是最为宝贵的和最有说服力的。
一 调查情况简介
由于四川师范大学政治教育学院承担了四川省高中思想政治骨干教师(2008—2010)及2010年“国培计划”—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初中思想品德)的培训工作,为更好地对大学的人才培养进行改革和建设,我们对四川省高中思想政治骨干教师(2008—2010)及2010年“国培计划”—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初中思想品德)进行了问卷调查,对新课程的实施情况及人才培养状况进行了调查。
高中思想政治骨干教师大多年龄在40岁左右,他们分布在全省各高中,有中学高级教师职务和本科以上学历。他们的教学业绩优秀,在市(州)级以上范围内上过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辅导课、专题讲座等,获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在市(州)级以上刊物上有论文发表。具有较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较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一定的教育技术能力,在教育教学和教研中起到示范和指导作用,积极承担培养、指导青年教师工作,在培养提高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能力方面成绩突出。对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中的问题有最真切的感受。2010年“国培计划”—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初中思想品德)来自农村县以下的镇中学,四川省各市(州)县级农村初中思想品德骨干教师,他们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较强的学科钻研能力,在学科中起学术带头作用,年纪在40岁以下,有10年以上初中思想品德课教龄,这两个对象群体的选择都有代表性和针对性。
我们在2010年11月两次培训中,在课题组的组织下对培训教师发放了调查问卷,并做了当面的选填式的调查了解。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共发放了问卷180份,收回163份,有效问卷率90.5%。
二 调查问卷分析
(一)对象有代表性,调查内容能较好地反映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生在中学教育战线的基本情况
为分析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我们设计了以下问题:
您的教龄( )学历( )职称( )毕业专业( )
在这项调查中,163名被调查对象中,有20年以上工作经历的有35人,占21%; 10年以上20年以下的共有153人,占73%; 10年以下的有10人,占6%;其中,5年以上的有8人,5年以下的有2人。学历中本科占87%,专科占13%,专业中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占86%,其他专业占14%,职称中有中学高级118人,中学一级的有29人,中学二级及以下的有16人。
从调查对象的这几组数据分析,这部分群体是各县市及镇中学最骨干最精英的政治课一线教师,他们绝大多数都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10年以上的教龄,有过担任新教师的指导教师的经验,对新课程的认识更为透彻,最能代表师范生从教后的认识和感受。但这部分调查对象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大多数教师都有较长的工作经历,从业后的感受不如新教师深刻,对教育事业的热情不如年轻人,对新课程实施与人才培养有较多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与制约。
(二)教育和教学思想相对落后,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完全跟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新课程改革进程中,各基础教育战线的中学政治教师们,也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不断地调适着自己的教学方法,以跟上新课程改革形势发展的需要。但仍有许多问题存在,为了解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参加工作后的社会适应能力,我们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
您毕业后用了多长时间来适应中学政治教师这个职业
在这项调查中,有56位教师选择了三个月,18位教师选择了半年,27位教师选择了一年,62位教师选择了一年以上,有近55%的教师认为,师范生到工作单位需要一年及以上的时间才能适应中学政治教师的职业。但随着社会对教育的重视,人们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要求师范生一参加工作就能最快地转变角色,能承担学科教学,并能胜任班主任工作,师范生在中学中被培养和成长的时间太短,所有的教师素质和技能,学科专业素质都需要在大学中完成,这对高师院校的师范生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您个人的教师素质专业化成长主要是侧重于依靠什么方式得到
在此项调查中,79%的调查对象选择的是“在工作中自觉钻研”,而选择“运用大学所学”“指导教师指导”“各级各类培训”的仅有21%。此项调查表明,大学的教育与实践较为脱节,各中小学也没有完全建立和健全科学而有效的导师负责制,国家提供给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培训和学习机会太少。绝大多数师范专业毕业学生走上讲台后,提高自己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的方式主要是靠自己的领悟与摸索,靠自己的经验积累和实践的体验。社会对新教师提出了全方位的要求,却并没有给他们准备充足的成长环境和专业发展空间,新教师只有靠个人的禀赋与能力在实践中去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摸索教育方法和技巧,得到成功或肯定才能树立起对教育事业的信心,不然,有的青年教师甚至会放弃这门职业另谋生路。
(三)新课程改革与推进对大学的课程设置与培养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
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表明我国教育教学改革将面临一次全新的突破,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它表现为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都要发生重大改变,对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解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师范院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我们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
您认为在大学的培养与教育中,最为重要的是
选择“专业知识的学习”的占13%,“教师素质与技能的培养”的占51%,“综合能力与素质的提高”的占27%,“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占9%。
您认为在大学课程设置中最大的问题是
选择“专业学科知识偏多偏重”的占45%,“社会实践类课程偏少”的占15%,“与就业衔接不上”的占11%,“与中学课程教学断链”的占29%。
您认为在大学中开设哪些课程最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
选择《中学政治课程标准分析》的占35%,《中学政治课程教材分析与解》的占25%,《中学政治课堂教学艺术》的占23%,《中学政治课程教学论》的占17%。
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您认为自己遇到的最大的困难和问题是什么
选择“学科知识的欠缺”的占1%,“教师的综合能力不足”的占56%,“课程资源缺乏”的占38%,“时间不允许”的占5%。
通过对以上四个问题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教师们认为在大学中师范生最应该培养的是教师素质与教学技能,课程设置更重视与中学教学实践的衔接,大学中开设的对中学课堂教学相关的课程标准、教材分析,课堂教学艺术及课程教学论均受到教师们的认同。这对大学的课程设置提出质疑,到底什么样的课程和教学才是师范生真正需要的,才能真正对他们有用,我们到底该为新课程培养什么样的教师?
(四)新课程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
教育部关于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通知对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中提出“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应建立融合、开放、发展的课程观,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人文教育功能,优化教学资源组合,有效地实施课程目标。”[9]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就是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开发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一方面,学生的发展将受益于大量丰富的、具有开放性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另一方面,学生的生活经验、感受、兴趣、爱好、知识、能力等构成课程资源的有机成分。学生可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的资源,为自身的学习、实践、探索活动服务。
课程资源开发还在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课程资源的开发对教师提出了新的专业能力要求,即课程开发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开发者。教师必须具备根据具体的教学目的和内容开发与选择课程资源的能力,充分挖掘各种资源的潜力和深层次价值。我们在问卷中设置了这样一个选项:
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您认为自己遇到的最大的困难和问题是什么
选择“学科知识的欠缺”的占1%,“教师的综合能力不足”的占56%,“课程资源缺乏”的占38%,“时间不允许”的占5%。
结果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除了对“综合能力不足感到困难”外,对“课程资源的缺乏”占了38%,充分说明教师们对什么是课程资源,其开发和利用的方式方法还没有掌握。
除了这些情况外,我们还对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了调查,如:
您在进行中学政治课堂教学设计时,最关注的是
选择“传授知识的科学性”的占25%,选择“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的占18%,选择“学生喜欢并容易接受”的占15%,选择“考试大纲的要求”的占42%。这些选择反映了教师们课堂教学中的教育理念和对学生的关注程度,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把握程度,也反映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灵活调控水平。
三 建议
根据四川师范大学近几年来为提高师范生教学技能和教师素质所做的具体举措,针对调查问卷中所反映的情况和问题,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和职业责任感的教育,有针对性地开设面向中学基础教育的课程,精选对学生的专业化成长有利的课程,使学生在职前教育中就能较好胜任教师这一职业。
2.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对新课程的认识和理解,开设对课程标准、教材、课堂教学设计相关的课程供学生选修,营造良好的课程学习氛围。
3.开展各种锻炼和培养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能力,如演讲、辩论、书法、说课、试讲等,让学生在大学中得到充分的锻炼。
4.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从微格、试讲、实践教学、教育实习各环节保证师范生得到足够的培训和锻炼。着重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师范生技能和素质,特别是作为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5.担任课程教学法的教师深入基础教育一线,把握新课程实施的情况,掌握最前沿的动态和发展方向,将大学教学与中学教育结合起来。
6.加强中学教师的在职培训,进行在校师范生的顶岗实习和在职教师的相互置换,使学习成为一种习惯和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