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论与实践
- 何燕 唐小晓
- 5228字
- 2021-10-15 20:14:03
以研促教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初探
高校“两课”教学改革的经济学解析
一 高校“两课”教学中存在的困难
“两课”是指我国现阶段在普通高校开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普通高等学校开设的“两课”,是对大学生系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培养他们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具有重要作用。1993年以来,为适应形势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要求,高等学校的“两课”教学在内容和方法上进行了改革,积累了新的经验,取得了较好效果,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方面。目前有些大学生乃至大学教师对“两课”教育不理解、不重视,存在抵触情绪;“两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不够,问卷调查显示[1], 27.52%的“两课”教师和38.92%的非“两课”教师认为,“两课”教育教学较少达到或没有达到教育目的。问卷调查还显示,相当部分的学生学习“两课”的态度不够端正、目的不明确、学习积极性不够,有些大学生把“两课”视为可有可无、可上可不上的副课,并想方设法逃课。在一个多项选择题中,56.96%的学生认为学习“两课”是为了获得必要的学分,37.07%的学生认为学习“两课”是为考研打基础。学生学习“两课”出于很大的功利性和无奈,甚至提出“学习 ‘两课’没有实际意义”“全部作为选修课”“‘两课’的‘政治性’太强”“最好取消 ‘两课’”“讨厌政治宣传”以及“教学已没有意义,不要给我生活增加负担”,这些言论虽然是过激和片面的,但也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出我们“两课”教育教学的现状,反映出“两课”的教育教学还存在很大的问题。
二 “两课”教学面临困难的原因分析
(一)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分析
从小学开始,政治课就是对学生系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培养他们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是每个学习阶段的内容有重复,中学政治课中的内容与本科的内容相差不大,各门马列课之间也有重复,数据显示[2], 73.73%的“两课”教师、52.76%的非“两课”教师和57.93%的学生选择了此项。具体来看,55.74%的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有重复;44.45% 的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有重复;45.68%的学生认为毛泽东思想概论有重复;38.96%的学生认为邓小平理论概论有重复;59.61%的学生认为思想道德修养有重复,15.4%的学生认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有重复,14.87%的学生认为法律基础有重复,10.14%的学生认为形势与政策有重复。这样的灌输违背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所揭示的原则,容易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厌倦情绪。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在其他商品消费数量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是逐渐减少的。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生理或心理的因素,人们对于重复刺激的反应程度是递减的。
尽管这一规律是解释学生厌倦心理原因的依据,但它同时也给我们找到解决办法提供了思路:规律成立的条件之一是连续对同一物品的消费,只要教授的内容与以前有明显的差别,就会避免递减结果的出现,这就对高校“两课”教学在内容上和方法上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二)需求分析
根据需求定理,商品的需求形成一定是以受众的意愿为前提条件的。商品能够售出,能让消费者满意,需要提供者(生产者)了解消费者的需要,并针对性地做出产品设计,从而实现提供方的目标。
“两课”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他们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不动摇,打下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这一目标的达成都是以让学生(受众)真正地接受其理论为前提的,因此就需要了解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需要是什么,他们希望能够从中得到的收获是什么。
例如,作为公共理论课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曾就“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做过一些问卷调查,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原因很多时候是很无奈的,一部分学生明确写道:“因为学校开设这门必修课,所以要学”,“期末要考试所以要学”;也有部分学生是“因为我要考研,政治是必考科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值占得较大,题型较灵活,难度较大,所以要学习”。当然还有部分同学“希望通过学习能更加了解马克思的理论,增加经济学知识,并能指导实践,为以后的学习工作打好基础”,等等。因此就不能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当作一门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来看待,它的目标应该是多元的。一方面要满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是进行关于资本主义部分基本原理的教育,帮助学生理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实质和基本矛盾,懂得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必然为社会主义所替代的历史规律,了解资本主义在当代的新变化、新特点及其国际经济关系,认清当代世界发展的历史趋势,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3]。另一方面,它又是一门理论经济学,需要阐明理论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补充相关的内容和实例,并能够以理论为指导,正确认识社会经济现象。更进一步的,要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真正实现该课程的教学目的,还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想法,在保证其“两课”性质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进行满足学生需求的特色教学,让学生能够学有所获。
(三)供给因素分析
商品能够成交除受众的意愿这个前提条件以外,产品本身的质量也是一个关键的因素。如果消费者对产品本身质量存在疑惑,反过来也会影响他购买的意愿。
在与马列理论相关的领域中,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当前,都存在一些错误观点,这些错误观点不仅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而且否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性。同时马列部分理论与实际联系不甚紧密,现实针对性和时代感不强。数据统计显示[4], 62.46%的“两课”教师、56.36%的非“两课”教师以及75.57%的学生赞成此项选择。这在思想上、理论上容易对学生产生错误的导向和影响,不利于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否定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观点,必须给予旗帜鲜明的讲解和批判,要让学生明确任何真理都是相对的,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行动的指南,而不是教条,同样需要发展和完善。同时,帮助学生理解马克思是在当时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下,依据什么样的理由得出结论的,而今天历史条件发生变化了,结论本身应有怎样的发展,如何与实践结合,以此来扫清学生思想上的疑惑,从而真正接受和信服马克思主义理论。
三 改革思路
“两课”教学改革的重点在于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根据以上所述,提出改革思路如下:
(一)内容方面
在明确了“两课”各科的教学目标与任务之后,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理论联系实际。例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是一门现实性很强的课程,只有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现代经济现象相结合,才有生命力,对学生才有吸引力和说服力。
首先,要用现实的实际经济事例来论证和说明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正确性。例如,在讲述社会大生产的两大部类生产必须按照一定比例进行这一结论时,可以用苏联和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生产资料的生产与生活资料的生产比例失调导致严重后果的实例,来论证这一结论的正确性。
其次,要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当前的实际经济问题,例如,可以使用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本质和列宁关于垄断资本主义的理论,分析当前美国对内对外经济行为和政策,说明美国霸权主义的本质和经济根源。
最后,要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分析当前国内外经济理论中的错误论点,从而在学生头脑中确立正确的理论观点。例如,“三位一体”的理论及其现代版“边际生产力理论”否定劳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是现代在国内外流行的错误论点。对此,我们应该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为基础,给予深刻的分析,说明其错误所在,说明其对劳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否定是不能成立的。
2.揭示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两课”教育在本科阶段教学的重点除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外,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掌握寓于其中的科学的思想方法。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5]。这也是区别于中学教学的重要部分,可以满足学生更高层次学习的需求,实现学有所获。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抽象法和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科研、工作都有较大的帮助。比如,商品二因素的分析,首先从现象出发分析能够观察到的使用价值,但使用价值本身不同质,不可能作为交换的基础,因此需要发掘现象背后的本质,交换的基础应该是同质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价值。这也是马克思的理论贡献。通过这一示范,可以引导学生在科研写作中,从生活中观察现象,分析现象背后的本质,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又如,马克思的理论以逻辑性强著称,物质资料生产的四个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尽管只是一个很小的细节,但他是严格按照生活中的时间先后顺序来排列的,不能调换。类似的地方还有很多,比如货币的五项职能,剩余价值的两种生产方式,等等。通过这样的讲述,学生容易记忆,同时在学习、写作中也会注意逻辑性,进而增强了马克思理论的魅力。
(二)方法方面
1.“2+1”模式。在教学方法的改革方面,应突出教学方法的优化和创新,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实行“2+1”模式,即实行“两个板块”即“课堂理论讲授板块”和“实践或实际应用板块”(两者的时间安排比例为2∶1)的教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主要是放在“第二板块”,包括课堂讨论、辩论、写作小论文、进行社会考察或调查等方法。其中较多使用的是小论文的研讨式教学法。
研讨式教学法实质上是通过科学探究和平等讨论的方式进行讲授和学习。从一般意义上说,研讨式教学法有利于学生接受已有的知识,增强探索未知的能力。实行研讨式教学法,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足够的资料和信息,而且要具有相当的研究能力。教学方式转变的效果如何,关键在于教师自己是否能够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首先是要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有整体的理解,因为评论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否则就是痴人说梦。因此忽视科学研究,甚至认为“两课”教学不需要科学研究,是绝对不可取的,必须坚持教学与科研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尽管学生写的小论文中有“抄”出来的,而且几乎只是抄袭和浓缩某一篇较有影响的文章;也有“拼”出来的,即将若干篇论文的相关内容按照自己的思路重新进行排列和组合;但也不乏“写”出来的,即在参阅了若干篇论文和一些书籍的基础上加进自己的见解并独立成文。即使是第一种做法,学生也需要去收集材料,大致了解所“抄”内容的观点,知道科研论文写作的大致结构和要求,这也有一定的收获;那么第二种情况的收获就更大了,甚至有的学生写出了新意与特色,锻炼了学生的科研能力。
另外,关于“两课”社会实践,我们认为有必要建立社会实践运行的保障机制。第一,将“两课”社会实践明确纳入学校教学计划,规定课时,确定学分。课时数量不少于课堂教学时数的1/2,学分可根据各学科特点分别给0.5或1个学分。第二,建立“两课”社会实践组织系统,完善对社会实践的组织和指导。组织系统包括领导机构、执行机构、教学研究机构,需要由教务处、学生工作部、“两课”教学单位和各学院年级辅导员等共同参与。第三,建立一套规范的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包括:确定“两课”社会实践教学目标;明确组织管理系统内各单位的职责;制定一套“两课”社会实践管理的规章制度,如对社会实践的组织、实施、检查、评价等环节的操作规定,对优秀组织者的奖励及不负责任者的惩罚办法。第四,建立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社会实践基地可在校内与校外分别建立,校内基地可考虑建立“两课”教育网站、心理咨询中心、爱心服务中心、时事研讨中心等;校外基地建立的困难较大,可以以学校的名义与有关地区和有关单位签约确定。第五,建立“两课”社会实践活动专项基金。该基金一方面用于学生的外出社会实践活动经费,另一方面用于实践基地建设的投入。
2.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优化教学方式方法。要完成“两课”课程的任务和目标,单靠简单刻板的说教是不行的,必须诉诸一切可资运用的形象化手段,以生动活泼的方式开展教学,使抽象的理性内容通过直观的、可视的形象表达出来,化枯燥为情趣,化不解为理解,真正做到让科学的理论“入耳、入脑、入心”,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因此,教师应积极改进教学手段,发挥大众传播媒介、电子网络的辅助功能,积极制作交互性较强的电子教案,对包括文本、视图、音像等教学媒体资源进行合理组合设计,将集电影、电视、录音、录像的多媒体教学运用于课堂。如,在讲授通货膨胀时,笔者收集了国民党统治时期通货膨胀的记录短篇在课堂上播放,另外也有反映相关情况的漫画;在讲授毛泽东思想时,可以以影片和相关图片展示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最终达到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教学效果较好的目标。另外,给学生提供容量较大的电子邮箱,方便学生用电子邮箱与教师联系,对咨询的疑难问题进行个别性的解答。
(与四川师范大学教授李小平合作,原载《探索》2006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