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边疆的治理

作为国家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边疆对于国家发展的意义突出而重大,而且还会越来越突出。但是,边疆也会由于在国家疆域中的特殊性而产生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产生并存在于边疆,却会对整个国家产生根本性的影响。这样的矛盾和问题往往具有突出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且难以彻底根除,不仅会长期存在下去,还会在演变的过程中出现新的特点。对于拥有边疆且边疆范围广大的国家来说,如果边疆的矛盾和问题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和处理,边疆问题凸显或泛滥,就会对国家的发展形成拖累。因此,国家必须积极地应对边疆问题,开展边疆治理。只有对边疆进行有效的治理,使边疆问题得到妥善的处置,边疆才能在国家发展中扮演积极的角色。

一 边疆是一个特殊的区域

边疆是国家疆域的边缘性部分。国家之所以将其疆域的边缘性区分出来并界定为边疆,就是因为它相对于核心区来说,具有明显的特殊性,需要采取不同于核心区的专门的针对性措施来进行治理。从这个意义上说,边疆的特殊性是天然的,并且会长期存在。只要边疆存在,这样的特殊性就不可避免。

不论边疆如何定义或具有什么形态,它作为国家疆域边缘性部分的本质特征始终存在。这样一种地理空间位置上特质,是边疆特殊性的本源。然而,在这样一个特殊本质的基础上,边疆的特殊性又在历史发展中被赋予了更多的内容。从边疆的主体即国家自身来看,国家本身也处于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中,并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以不同的形态体现出来。而不同形态的国家,占有或控制疆域的方式并不相同,国家活动的地理空间范围也不相同。从社会历史文化的角度来看,边疆由于处于核心区的外围,远离国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往往形成不同于核心区的文化,以及承载和分享此种文化的人群,因而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方面的特殊性。中国历史上边疆的认定,就十分强调边疆的文化因素。这样的认识和做法还一直影响到今天。从国家治理的角度来看,不同历史时期的国家对于边疆的认识和界定又各有侧重,有时看重的是边疆的军事或战略因素,有时强调的是边疆的经济因素,有时强调的是边疆对于疆域规模的意义,有时强调的是边疆的民族因素。

现实中的边疆,也处于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之中。随着国家疆域形态的变化和日渐多样性、立体化,边疆的形态也越来越多样化,并且还会朝着这个方面继续发展。因此,边疆的形态也逐渐从陆地边疆发展到海洋边疆,从平面边疆发展为立体边疆,在实体边疆的基础上又形成了虚拟边疆,呈现出一个形态日渐多样的过程和发展趋势。各种形态的边疆相对于国家的核心来说,都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同时,各种形态的边疆之间的特殊性也是十分突出的。

在传统形态的边疆中,陆地边疆最为古老和典型。然而,该区域之所以在国家疆域中被划定或界定为边疆,就是因为它具有区别于核心区的诸多特点。陆地边疆形成以后,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长期是唯一的边疆形态。在边疆形态日渐多样化的今天,陆地边疆仍然是主要的边疆形态,并在多样性、立体化的边疆结构中处于基础性的地位。从这个意义上说,陆地边疆的特殊性本身,也具有典型性。

国家的陆地边疆,除了处于国家陆地疆域的边缘以外,还有大量的本国人口生于此,往往形成独特的边疆社会,并生成和流行着不同于核心区的特殊的文化,这样的文化形成和流行于边疆,因而可以界定为边疆文化。同时,这样的文化也是多样性的,分享不同文化的人群又被称为民族群体,因而也可以界定为民族文化。这样文化的因素与地理空间、国家治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结合在一起,就会成为一股深厚的力量,不仅勾勒出陆地边疆的整体面貌,也刻画出了陆地边疆一系列的特殊性。

陆地边疆的特殊性是多方面的,比较典型的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边”。它处于国家疆域的边缘地带并紧邻边界,深受复杂的地缘政治形势影响。二是“远”。它远离国家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处于国家经济、政治和文化能量和信息传导的末梢。三是“异”。这里流行着与核心不同的文化,并形成了相关的社会生活方式和人口结构。四是“杂”。这里除了本国居民外,往往还生活着相当数量的他国居民,甚至还会有为数不少的难民,渗透着复杂的境外因素。而且本国居民中又包含着复杂的民族成分,一些民族群体还是跨境而居的,族际关系十分复杂。五是“贫”。边疆地区大多自然条件较差,生态环境脆弱,资源有限,而且国家出于战略安全的考虑在推进其发展方面持审慎态度,所以这里的发展程度大都低于核心区,甚至存在着巨大的差距,经济和文化贫困现象较为严重。六是“特”。边疆社会的社会机制、社会发育程度、社会文化以及面临的社会问题等,都有明显的特殊性,需要采取特殊的措施来加以治理。七是“变”。陆地边疆的范围会因为国家疆域的外部边际线以及边疆与核心区的内部边际线的变动而变化,其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也会经常变动。

传统边疆的其他形态,各自也都显示出突出的特殊性。海洋边疆由国家拥有主权的岛礁、领海和拥有主权权利的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等构成,除了一些岛屿有人居住以外,其他更大的范围是无人居住的茫茫大海。国家疆域的这样一个区域,除了与陆地相区别外,远离国家的核心区是其最为显著的特点。由于如此,它在国家疆域和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往往取决于国家对海洋开发和管控的水平。空中边疆被认识到和确认,都以领空的形成为基础。领空是国家主权管辖之下的领陆、领水之上的空气空间,它被以“边疆”的概念来进行描述和分析,不仅是由于它直接与国家的主权、安全联系在一起,而且它也是国家重要的地理空间资源,在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需要国家的管控。底土边疆,指的是国家的领底土,即国家领土的地下层部分,包括领陆的底土、领水的水床及底土。这样的区域之所以被纳入边疆的视野,是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一个国家的这些区域不仅能够被开发和利用,而且也会受到其他国家的威胁,需要运用国家力量去维护和管控。

利益边疆、战略边疆和太空边疆等新形态边疆,是全球化条件下国家疆域形态变化和多样化背景下出现的边疆样式。随着国家间利益交融程度的加深、国家海外利益的拓展,以及国家活动空间范围的拓展,这些新的边疆形态必然地凸显出来,并成为国家维护自身利益和拓展国家发展空间的有效形式。从总体上看,这些新形态边疆,尤其是利益边疆、战略边疆等,都具有突出的虚拟性,而且其中的相当部分还会与其他国家的疆域或边疆重叠。

二 国家面临诸多的边疆问题

国家拥有了疆域,疆域的各个区域都会产生、存在矛盾和问题,需要政府运用国家权力去加以控制、协调和解决,从而形成了国家治理。国家治理的本质便是运用国家权力去解决国家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边疆作为国家疆域的特殊部分,它不仅存在许多共性的矛盾和问题,也会形成和存在由于自身的特殊性而产生的矛盾和问题,即边疆问题。边疆问题形成并存在于边疆,但它本质上并不是区域性的问题,而是国家全局性的问题;它的影响首先在边疆但又不限于边疆,而是整体性的,甚至直接攸关国家的整体利益和国家发展。因此,任何一种边疆问题,都具有突出的国家意涵,都是国家治理必须面对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所谓的边疆问题,就是国家的边疆问题。

国家的边疆问题难以根除,它往往长期存在并在不同的条件下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需要国家持续地去面对。对于那些拥有边疆的国家来说,边疆问题是多种多样的,依边疆的类型不同而各有自身的特点,并且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具有新的内涵和表现形式。从总体上看,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具有普遍性并持续存在,具有典型的意义,可视为一般性的边疆问题。

1.边疆巩固问题

边疆的巩固问题,即国家如何巩固自己边疆的问题。这是国家面临的首要边疆问题。在传统形态的边疆中,陆地边疆、海洋边疆的某些区域,都有可能在国家间的边疆争夺或边疆战争中被他国夺占。在利益边疆、战略边疆和太空边疆等新形态边疆出现以后,一个国家的新形态边疆由于相关国家的争夺、排斥、挤压和攻击等而失去的情形更是经常出现。因此,对于拥有边疆的国家来说,如何巩固自己的边疆,是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而边疆巩固问题的实质,就是已经拥有边疆的国家能否继续保持对该区域的占有或控制,也就是一个是否有能力保持对现有边疆的占有和控制的问题。

作为国家疆域之边缘地带的边疆,总是处于一个国家经济、政治和文化影响力的末端,并且与其他国家直接接触。因此,拥有该边疆区域的国家,对边疆的管控能力往往会受到挑战,其他国家也往往会抱有侵占其边疆的某些区域的企图,甚至常常将这样的企图转变为实际的行动。在国家疆域的非主权时代,作为边疆之主要形态的陆地边疆,就由于远离国家的传统统治区域或者远离本土而常常处于被其他国家觊觎或以军事力量为后盾而施加的压力之下,边疆得而复失的情况也屡屡发生。在国家疆域的主权时代,甚至在国家主权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公认的情况下,一个国家的陆地边疆、海洋边疆受到其他国家侵占的例子也大量存在。在全球化时代,利益边疆、战略边疆、太空边疆等日渐普遍。但是,在边疆争夺日渐激烈的情况下,一个国家拥有的利益边疆、战略边疆和太空边疆得而复失的可能性始终存在。

对于拥有边疆的国家来说,能否形成对自己拥有的边疆的管控能力,能否将各种形态的边疆置于自己的有效控制之下并使其充分发挥作用,是国家治理中的一个重大问题,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尤其是关系到国家发展的可持续性,以及国家在地区和全球格局中的地位。因此,边疆巩固是一个攸关国家整体性重大利益的问题。

2.边疆安全问题

对于拥有边疆的国家来说,边疆安全问题始终存在,而且对国家的发展产生着根本性的影响。因此,边疆安全往往成为拥有边疆的国家必须审慎对待的重大问题。对于拥有边疆的国家来说,如果自己的边疆并没有受到外部的干扰、威胁并能正常运行和发展,那么,边疆就处于安全的状态。而当边疆的正常发展受到某种外部力量的干扰、威胁而处于矛盾激化或冲突状态,边疆的安全问题就出现了。如果这样的干扰和威胁持续存在、逐渐增强并达到严重的程度,导致边疆安全问题全面升级,就会形成所谓的“边疆危机”。从这个意义上说,边疆的安全问题,就是边疆受到某种力量的干扰、威胁,影响边疆正常发展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显现和激化的状态。

对于边疆来说,安全问题是一个常态性问题。一个国家领土范围内的陆地边疆、海洋边疆,都处于国家领土的边缘。因此,它们也就处于国家力量的末端,复杂的人口结构、异质性的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滞后,以及处于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之中,容易受到外部势力的影响和干扰等,都使边疆地区容易产生安全问题。而超越于领土的利益边疆、太空边疆等,不仅处于相关国家激烈竞争所形成的压力之下,而且超越于国家主权的管辖范围,拥有该边疆的国家要将国家力量施加其上会面临很多的困难,因而更容易产生安全问题。因此,边疆受到威胁、发生军事冲突甚至战争的情况往往比较普遍。从总体上看,边疆的安全风险都会比较高。

对于拥有边疆的国家尤其是边疆范围广大的国家来说,安全问题不仅直接影响着边疆的巩固和发展,攸关国家的领土主权和海外利益、地缘政治利益,直接影响国家发展的进程,决定国家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还影响到本国在地区和全球的地位。

3.边疆稳定问题

稳定问题是长期困扰边疆的重大社会政治问题。边疆地区的社会政治领域难免有矛盾和冲突,但如果边疆地区社会政治领域的矛盾和冲突被控制在一定的度的范围内,社会政治生活保持有序和连续运行,那么,边疆的社会政治就是稳定的。如果边疆地区社会政治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超过了一定的度的范围,出现了成规模的政治动荡和社会骚乱,公民用非法手段参与政治或表达诉求,社会政治生活的秩序被打破,政府必须用强制手段来维护政治和社会秩序,那么,边疆地区的社会政治就处于不稳定之中,就会出现稳定问题。

边疆地区容易出现稳定问题,而边疆的稳定问题常常是困扰边疆和国家的重大问题。边疆的稳定问题,是由边疆地区特殊的社会历史因素造成的。边疆处于国家疆域的边缘,远离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且在边疆形成和演变的过程中往往牵涉诸多复杂的历史因素,区域的文化多样性,人口结构的复杂性,族际关系和宗教关系复杂且对社会生活发挥着根本性的影响,经济社会发展滞后会导致民众普遍性的心理落差,社会现代化过程由于利益关系的调整导致的矛盾不时出现,境外势力的蓄意干扰难以避免,当下的矛盾又往往与历史上的矛盾纠缠,如此等等,都会导致边疆地区出现并长期存在稳定问题。而且稳定问题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消极互动,还会使产生稳定问题的因素更难消除。

边疆地区稳定问题的长期存在,不仅会使边疆社会处于某种无序或动荡状态、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状态无法正常进行、人民的安居乐业受到影响的压力之下,而且边疆的稳定问题也会传导到其他地区,甚至引起连锁反应,给整个国家的稳定和发展造成消极影响。另外,边疆的稳定问题还与安全问题直接相关,甚至转化为安全问题,直接危及边疆的安全。

4.边疆发展问题

发展问题与边疆的其他问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边疆的发展问题,是指边疆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之于核心区显得滞后,因而面临着如何推进或促进发展的更大压力的问题。相对于国家的核心区,边疆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往往比较低,甚至严重落后于核心区的发展水平,人民生活水平低于核心区或贫困问题普遍存在,而且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困难或障碍较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明显不足,因此便出现发展问题。

边疆经济社会发展较之于核心区显得滞后,是一个普遍的现实。或者说,边疆的发展问题具有普遍性。而导致边疆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是自然条件的限制。在一个国家的范围内,导致边疆与核心区相区别并需要将其区分出来采取专门措施加以治理的因素中,自然条件的因素始终存在。这就是受制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生产力水平,某些地理因素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障碍,如高山、峡谷、陡坡、草原、沙漠、岛礁远离大陆且被大海环抱等,从而影响了边疆的经济社会发展。二是历史因素的影响。相对于核心区来说,边疆在历史上成为或纳入国家疆域的条件往往十分复杂,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滞后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并且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改变。三是文化因素的影响。边疆地区文化的多样性及其与核心区的差异,不仅导致其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与核心区不同,而且复杂的族际关系、宗教影响又十分深厚,这些因素都会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形成制约。四是国家治理的影响。在国家治理中边疆治理的地位是独特的,国家从整体发展角度的考虑也受制于资源和能力的限制,往往不会将边疆治理置于与核心区同等的地位,投入的资源往往十分有限,甚至常常将边疆治理的发展置于服从和服务于核心的地位。这也是导致边疆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

边疆的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又会成为其他边疆问题凸显甚至激化的背景性因素,对其他的边疆问题发挥着基础性的影响。换句话说,其他边疆问题的产生、存在和发展,都同边疆的发展滞后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而边疆的发展滞后,还会成为国家发展整体格局中的短板,制约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和整体发展水平提高。

5.文化冲突问题

文化冲突是边疆社会的深层次问题。边疆处于国家疆域的边缘地带,存在和流行着多种文化。在长期的交流过程中,一方面,多种文化的涵化、融合在无声息地进行着;另一方面,多种文化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也不可避免。而这样的矛盾冲突往往又以民族群体之间、不同宗教或教派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的形式体现出来,进而给边疆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的稳定和发展造成影响。边疆的文化冲突问题,本质上就是边疆地区的多种文化之间的对立。

生活于不同环境中的人们,在适应环境而生存的过程中创造了自己独特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生活习俗。当人们为适应环境而生存的过程中创造的这些东西,在历史发展的过程逐渐沉淀下来而稳定化并成为深刻影响分享它的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的时候,它便成为所谓的文化。边疆处于核心区的外围甚至远离核心区,自然存在着与核心区不同的文化;边疆自身环境条件也具有复杂的多样性,还深受其他国家文化的影响,因此便形成了复杂多样的文化形态。边疆地区的多元文化之间既有相互影响、相互借鉴和相互吸收的一面,也有建立在差异基础上的碰撞和冲突的一面。这样的碰撞和冲突,常常又以族群矛盾、宗教矛盾或教派冲突的形式体现出来。

隐性的文化冲突,会影响不同文化的人群或族群对国家法律、政策和主流价值观的认知和心态,从而削弱政府的权威和规则的形成。直接的显性的文化冲突,如族际冲突、教派冲突等,会导致边疆乃至国家的不稳定,直接引发社会动荡,甚至成为滋生分裂主义、极端主义的土壤或温床。边疆地区常常出现的民族矛盾、宗教矛盾、分裂主义的行为和势力,都与文化冲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6.国家认同问题

认同问题即政治认同问题,是涉及边疆能否保留于国家整体中的重大问题。“政治认同”是20世纪中叶政治学家分析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概念。[48] 政治认同,指的是人们对某种政治对象的归属感,具体表现为人们对某个政治共同体的归属和效忠。但政治认同成为一个普遍关注的问题,无疑与塞缪尔·亨廷顿对美国的国家认同问题的研究直接相关。而在政治学们的眼中,政治认同都是以“问题”的形式出现的。[49] 边疆的认同问题,是指边疆人民对国家的认同出现了问题,主要表现为边疆人民对国家认同的程度处于较低的水平,或者对自己民族群体的认同与国家之间处于某种对立状态,甚至保持着对其他国家政治共同体的认同。

边疆之所以会出现并普遍存在认同问题,与多种因素有关,但其中的三个方面显得十分突出:一是边疆流行的文化与核心区或国家占主导地位的文化之间存在差异,甚至存在一定程度的冲突;二是边疆地区在历史上曾经建立过自己的政权,或者曾经受到其他民族群体的统治,甚至曾经属于其他的政权或国家;三是边疆远离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处于国家政治统治以及各种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传导的远端,历史上曾长期游离于国家的政治核心。

边疆的认同问题长期存在并持续发挥影响,轻则会削弱民众对国家的法律、政策的接受和支持,给国家法律、政策在边疆地区的实施造成障碍,增加国家政治统治的难度和成本;重则会酿成民族分裂主义或地方分裂主义的思想和行动,对边疆的稳定造成严重的影响,对国家的统一形成直接威胁。

三 国家须对边疆进行治理

国家的边疆问题与边疆的特殊性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是边疆特殊性的具体表现。边疆的特殊性是边疆存在的基础和前提,边疆或其中的某个区域一旦失去了特殊性,就不会被作为边疆看待了。边疆问题总是存在并与边疆始终伴随。这样的情形表明,边疆对于国家的意义和作用的发挥并不是绝对的和无条件的,边疆对国家发展的作用的发挥是有条件的。只有在边疆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得到有效处置,或被控制于一定的度的范围之内的情况下,边疆才能维持和谐稳定,并发挥其蕴涵的积极作用。反之,如果边疆问题得不到有效的控制,边疆处于衰弱状态或危机频现,那么,边疆的意义就无法得到发挥,甚至会成为国家发展的累赘,持续消耗国家力量,迟滞国家的发展进程,甚至还会将国家拖垮。因此,为了解决各种边疆问题,促进边疆的巩固和稳定,充分发挥边疆的积极作用,国家就必须将自己的力量施加于边疆,充分运用国家权力并广泛动员和调配资源,着力解决各种突出的边疆问题。这样的行为和过程,就是边疆治理。

“边疆治理”概念,是描述性的也是分析性的,是边疆研究中的一个基础性概念,也是边疆研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概念工具。边疆治理概念的基本含义是:国家运用政权的力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动员和调配资源,专门去解决或控制国家面临着并凸显出来的边疆问题,以实现边疆的巩固和稳定,保障边疆的正常运行,并促成边疆对国家发展意义的最大化。

边疆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有机组成部分。现实的边疆治理,是由国家发动的,目的在于解决国家面临的边疆问题。国家是边疆治理的基本主体。不过,在治理变革不断拓展和深入的当下,企业、社会组织甚至公民都会参与到各种治理活动之中,成为治理的参与者甚至是治理的主体。边疆治理自然也会将这些因素纳入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并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以实现边疆治理效益的最大化,从而使边疆治理主体多元化。但是,国家政权或政府始终是边疆治理的发动者和主导力量。没有国家力量或政府的推动和主导,边疆治理就不会形成。在既定的边疆治理行动中,如果国家或政府力量不足或缺失,边疆治理就无法取得应有的效果,更不会达成既定的目标。

边疆治理的对象或客体,就是国家面临着的并凸显出来的各种边疆问题。边疆问题的存在是长期的,边疆问题还会依环境的变化和自身的逻辑而不断地演变。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边疆问题都会在同一时间段内突出出来。相反,虽然边疆问题会长期存在,但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某些边疆问题会处于潜在的或隐性的状态,而某些边疆问题会突出出来并发挥其影响。在这样的条件下,国家的边疆治理就是运用国家力量,调配国家资源,去解决或控制那些突出出来并对边疆的巩固和稳定产生现实影响的矛盾和问题。

面对着突出的边疆问题,国家或政府往往依托国家权力并采取多种手段来推进和实施对边疆的治理。比较常见的边疆治理手段主要是这样几种:一是政治的方式。这是国家或政府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制定边疆治理的国家战略,推动出台边疆治理的法律,制订并实施边疆治理的政策,把更多的国家力量引向边疆治理的一种边疆治理方式。二是行政方式。这是政府在实施边疆治理的法律和政策的过程中,运用行政力量去具体地动员、调配和使用国家资源,具体地解决边疆问题的方式。三是经济的方式。这是在国家或政府有力量或可能直接调配经济资源的条件下,运用直接投资、财政、税收和金融手段去解决边疆问题,促进边疆发展的方式。四是外交的方式。这是在边疆治理涉及相关国家的情况下,国家或政府通过外交途径和手段与相关国家协调,共同解决本国所面临的边疆问题的方式。五是军事的方式。在边疆治理中,军事的手段很少使用,但却不能排除。在国家维护边疆和边界的安全,打击国外或境外敌对势力对边疆安全和稳定进行的破坏,维护领土主权的安全和维护海外利益聚积区和节点环节的过程中,都难免会动用军事手段或以军事力量为后盾。国家运用军事力量来解决边疆问题,就形成了边疆治理的军事方式。

随着国家疆域的变化和疆域形态的多样性,边疆的形态也呈现一种日渐多样化的趋势。每一种具体形态的边疆,其蕴涵着的和凸显出来的边疆问题又各有特点。因此,国家针对这些边疆问题进行治理的方式和手段也有所不同。从大的或基本的方面来看,国家主权管辖范围内的边疆治理与超越于主权的边疆治理就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别。

在民族国家时代,国家疆域的主要形态是在国家主权管辖之下的领土。国家的边疆,首先是在领土的范围内确定的,由此形成的边疆为主权性的领土边疆。在国家可以行使主权管辖的领土的范围内,不论是陆地边疆还是海洋边疆,国家都可以充分运用自己的国家权力来进行治理。这与前主权时代的边疆治理并无根本性的不同。边疆治理研究,也主要是针对民族国家的边疆治理。

但在全球时代,随着超主权疆域的出现,以此为基础的利益边疆、战略边疆、太空边疆等新形态边疆日渐凸显。而这些超越于国家主权的新形态边疆,它并不在将其作为边疆来看的国家的主权管辖范围之内,对其进行治理就面临着一系列复杂的问题。从现有的情形来看,拥有这些新形态边疆的国家在对其进行治理的过程中,主要是运用国家力量(包括硬实力、软实力和巧实力)去进行强力影响,以维护国家的现有利益并实现利益最大化。

对于拥有边疆的国家来说,边疆治理既是国家治理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也体现为一个长期的过程。一个国家在治理的过程中把疆域的边缘性部分区分出来并采取专门的方式进行治理,就将这个特定的区域界定为边疆。而只要有边疆存在就会有边疆问题,就需要开展边疆治理。一劳永逸地解决边疆问题的愿望虽然美好,但却难以做到,甚至完全不现实,因而只能是一个良好的愿望。

那些拥有边疆尤其是边疆面积广大的国家,不论是历史上的罗马帝国、中国历史上的王朝国家,还是近代以来的西方列强,以及今天的西方大国和以民族国家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当代中国,都充分地运用国家力量去对自己的边疆进行治理。

古往今来的大国,边疆治理在国家治理中都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诚然,在规模庞大和复杂的国家治理中,边疆治理并非处于核心和主导地位,事实上它总是处于从属的地位,要服从于国家治理的总体规划和安排,但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尤其是在边疆危机爆发并对国家的整体发展造成直接影响的时候,国家也会提升边疆治理的地位,或将边疆治理置于国家治理的突出位置,集中力量进行边疆治理。边疆治理的水平,体现着国家治理的水平,并对国家发展发挥着直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