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本是节气,后来怎么成了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唐·韩翃

清明作为一个节气,其实本身并没有什么特别,地位上也赶不上二分二至那样重要。那它后来怎么就变成了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了?接下来我就跟大家聊聊作为节日的清明节的来历。现在我们一般都认为,清明节是融合了很多传统的节日或纪念活动,最后形成了现在这样的一种综合性节日,这其中最重要的两个节日就是上巳节和寒食节。所以要讲清明的来历,就绕不开这两个节日。

上巳节

首先说一说这个上巳节。巳就是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中的“巳”。这是一个比较古老的节日,春秋时候就已存在,而且和原始的巫术关系比较密切。早期的上巳节日期其实不太固定,是三月的第一个巳日,总之是在初春。最早上巳节的习俗主要是三个:会男女,祓禊(fú xì),招魂续魄。会男女就是男女约会、求偶这些,所以也有人把这个节日说成是中国古代的情人节,但现在认可的人不太多,因为在最早期的会男女还包含了一些如“野合”之类的做法。

上巳节最主要的一个习俗还是祓禊。祓禊主要是到水边进行沐浴,驱除过去一年中积下的污秽和各种不祥。当然这个沐浴,并不是说大家脱了衣服跳到河里去洗澡,它更接近于一种宗教或者巫术上的仪式,所以还要用到各种熏香等材料。除此之外,这种祓禊活动也包含了求子的意思,所以后来跟高禖(也就是生育神)的祭祀结合在了一起。

经过汉代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上巳节的巫术色彩逐渐转淡,像祓禊、求子、招魂这些习俗西汉时期还比较多,到魏晋的时候就逐渐消失了。临水祓禊变成了临水宴饮,会男女逐渐演变成了春游,而且日期也逐渐确定在农历三月三。我们都知道魏晋的名士风度,除了河边饮酒,还发明了曲水流觞的活动。像王羲之所著的《兰亭序》,实际上就是记载了一次上巳节活动。随着上巳节的节俗只剩下春游这一项,那它作为一个固定的节日的必要性也就逐渐地消失了。到了唐宋以后,上巳节就逐渐地融入到了清明节里。所以我们说清明节春游的习俗,包括踏青以及各种适合春季的体育项目,其实有相当一部分是继承自这里。

寒食节

寒食节,字面上的意思就是这一天不能生火,大家都吃冷的东西,所以叫寒食。这几年随着提倡恢复传统文化,人们才开始重新发现这个节日。实际上它的历史也很悠久。

关于寒食这个节日的起源,说法非常多,有说起源于古代改火习俗、禁火习俗,也有说起源于介子推传说。这几种说法都比较流行,所以我简单介绍一下。

首先说禁火。禁火的说法是说在周代,每年的春季因为干燥,容易发生火灾,就禁止大家点火,不能生火当然也就只能吃凉的了。这个说法主要是源自《周礼》等文献,但对文献其实也有不同的解读。

其次说改火。实际上世界上很多民族都有改火的习俗,比如英国学者弗雷泽在《金枝》里,就讲到欧洲一些民族的篝火节,其实也有原始的改火习俗的遗存。改火的习俗能一直追溯到原始社会,当时的人有一种观念,认为长时间燃烧的火,会带来某些不祥的东西,所以,每当火燃烧一段时间之后就需要把它换新火,这样能够祛除各种不祥各种疾病,诸如此类。同时,在改火的过程中一般都有一个禁忌,就是新火和旧火不能碰面,所以这个过程当中要有一个不能生火的阶段,导致人们寒食。

还有一个说法认为寒食节源自纪念介子推,这个说法出现于西汉后期,同时也是最早的关于寒食的文献记载。文献记载说,在山西太原附近有一种区域性的习俗,当时人们在每年的春天,要禁火寒食一个月。同时文献中也说,之所以禁火寒食是为了纪念介子推,因为介子推在民间传说中最终的结局,是被晋文公放火烧山烧死了。

介子推的故事可能很多读者都听说过,这是一个很经典的忠臣的形象,最早应该是见于《左传》的记载。在这个故事里面最经典的两个桥段,一个就是割肉,另外一个是烧山,但实际上这两个故事在《左传》里面都是没有的。烧山的故事最早见于屈原的《楚辞》,但这已经是介子推死后300年以后的事了,而割肉的故事出现的时间更晚一些。而且这些故事,如果细究起来,不合常理的地方很多。所以一直以来很多研究寒食节的学者,对这个说法都比较排斥。但实际上如果仔细去研究这个说法的话,作为寒食的起源其实也有道理。首先从空间上就能够对应,因为寒食的起源最早是在太原那边,也就是山西,而介子推是春秋时期的晋国人,实际上也就是在现在的山西;而且按《左传》的记载,介子推死后,晋国官方是在太原附近封了一座山作为他祭奠的籍田籍田,最早指周代井田制下征用奴隶义务耕种的公田。这里是指晋国从国有土地里分出固定的一块,用于祭祀介子推。的。也就是说,官方对他的祭奠,保持了很长时间。那么在这个过程中,经过几百年的祭奠,介子推从一个普通的忠臣逐渐地被神化,这是完全有可能的。至于关于他的故事里面后来附加的一些东西有情节上的不合理,这个反倒很正常,因为民间传说从产生来讲,通常都是一点一点地构建出来的。这个构建的过程,更多的是体现了民众对忠诚、忠义的一种念想。

不管怎么说,寒食的这种习俗,最早在文献上见到是在汉代,而且早期也比较简单,它就是一个区域性的习俗,内容就是禁火、吃冷饭。从整体气氛上来说,最初的寒食节也是给人一种比较寒冷肃穆的感觉。而且最早的时候,寒食节的时间很长,长达一个月,所以其实给民众造成了很大的负担。所以后来在一些地方官的限制下,寒食节逐渐缩短到三天的时间,这在史书里是作为循吏治理地方的政绩来夸耀的。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民族的融合,寒食这种习俗也从区域性的习俗扩展到了更广的地方,而且时间和内容都有变化。汉代的寒食其实并没有特别固定的日子,只是在冬天或者在初春,那么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日期逐渐地被固定到了冬至之后105日,后世关于寒食百五节的说法也是从这里来的。而且随着范围的扩展,寒食节过去那种肃穆的气氛逐渐没有了,开始加入了一些斗鸡之类的娱乐活动,吃的东西也更丰富。

我们现在清明节最主要的一个祭祖习俗,就是源自唐朝,这可能跟寒食最早纪念介子推这样的一个源头有一定的关系。而且寒食在唐朝的时候,还经历了一个从民间到官方再返回民间的过程。寒食祭祖,这最早是一个民间的习俗,后来官方觉得这个东西比较符合孝道,然后通过诏令的形式给予了承认,再后来还通过制定假期的形式进一步提升它的地位。唐中后期,寒食节放假颇多,前后加起来有7天,赶上现在的“黄金周”了。

到了这个时候,寒食节的内容又有变化。除了祭祖,在祭祖之后还加入了各种适合春季的户外活动,包括蹴鞠、放风筝、荡秋千等等。饮食方面虽然还是凉的,但花样也比过去丰富了很多,比如稠饧稠饧:一种厚的饴糖。、麦糕、奶酪、乳饼等等,还有寒具(也就是馓子)。而且因为寒食节的日子就固定在清明节之前的一到两天,所以这个时候的清明节,实际上就已经是寒食节的一部分了。而且寒食节是放假三天都不生火,所以日期上自然就把清明节涵盖进去了。

再往后,寒食节就逐渐地被清明节取代了,基本上所有的习俗也就都被清明节继承,我们逐渐地就只知道清明节,不知道寒食节了。要说寒食节为什么被清明节取代呢?我觉得时间上的因素是最主要的。因为两者的日期挨得非常近,但清明的日子非常固定而且好记,因为它本身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而寒食节的日子在冬至之后105日,记起来相对麻烦一些。

近代以来的清明节

前面说的就是清明节的历史,但实际上清明节基本的习俗都渗透在其中。一直到现在,在大的方向上也没有太多的变化,主要的节俗活动还是祭祖。在饮食方面,各地有各自的地方性的特点。像我们现在特别流行的青团,最早应该是浙江那边的一个地方性的食品。而到东北那边,在清明节吃各种饽饽、鸡蛋糕、饺子等比较常见。其他的还有春饼(台湾)、糍粑(广西)、子推燕(山西)、大馍馍(陕西)等各种地方性的吃食。

清明节还有一个比较常见的习俗就是“用柳”。中国传统文化里有“用柳”的习俗,比如折柳告别。同时,人们往往认为柳树、柳条有驱邪治病之类的作用,甚至也有一些地方认为柳枝有某种通灵的效果,有招魂的作用。在关于介子推的传说中,最早就有柳枝出现(“抱柳而死”)。在早期的寒食节的习俗里,也有人们用柳枝给介子推招魂这样的做法,甚至这个做法现在在某些地区还有留存。当然更多的地方还是把柳条插在门上或者戴在头上,起到一个驱除不祥的作用,跟我们端午节所插的艾草的功能其实是比较类似的。

其他的就是一些娱乐活动,包括聚餐以及各种户外活动的春游、放风筝、荡秋千等等。聚餐一般是在祭祀祖先之后,祭祀的供品,大家可以一起把它们分一分然后吃掉,这其实也是我国古代很多祭祀活动通行的一种做法,称为“福余”。按照今天的俗语来说,吃什么其实也不太重要,重要的是跟什么人在一起。于是清明祭祖后的聚餐,也变成了亲族之间加深感情与联系的一个场合。

海外华人的清明节

在2019年清明节前后,我在梳理相关文献的时候,无意中看到了一些南洋华人过清明节的记载。南洋华人的清明节,从情感到节俗上跟我们大陆人既有相似,也有些不同,很值得一看。所以在这一部分的最后,跟大家介绍一下。

让我们首先从一个故事讲起吧。

马来西亚马六甲市,三宝山,宝山亭福德祠。

雷雨刚过,空气中尚未散去的闷热与潮湿,提醒着人们,这里是热带。

漫山是星星点点的香火。

老人姓魏,九十多岁了,身体尚算硬朗,身边环绕着子子孙孙,最小的已是第四代。面前的墓碑前,摆放着各色供品,墓碑上书:“考财美魏公,妣玉柔胡氏”,墓碑两侧有对联:“日月精英聚,山川秀气钟”。一家人祭祀完毕,又给周围几座墓碑上了点香火供品,缓缓转身,下山去了。

老人缓步下山,默默地看着身边的儿孙,抬眼是漫山祭祀的同族,山下是异国现代化的城市。脑海中不觉又响起从小听过的那首,在南洋华人群体里流传甚广的《迁流诗》来:“驿马匆匆过四方,任君随处立纲常。年深异境犹吾境,日久他乡是故乡。”

“呵,日久他乡是故乡。”

阳光透出云层,映照在老人略显浑浊的眸子里,光影流转,映出的仿佛又是当年那场,波澜壮阔的,下南洋。

•下南洋:千万人的跨海远征

南洋,是中国明清时期对东南亚一带的统称,地理位置上包括现在的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和印尼等国,而广义的南洋还包含当今的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附近的太平洋诸岛。

中国与这一区域的移民往来,历史相当久远,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1世纪左右。但大规模的移民还是从明末开始,一直到新中国成立这段时间。我们通常所说的下南洋,也就是指这几百年间的移民。据统计,在17世纪到20世纪的300余年中,累计的移民人数超过千万。而这几百年的下南洋,又有两个高潮时期。

第一个高潮出现在明末清初。随着明朝的灭亡,有大量的明军遗部、明朝遗民或因战败,或因生活所迫向南洋迁移。比如马六甲青云亭庙《甲必丹李公博懋勋颂德碑》记载,李为经“因明季国祚沧桑,航海而南行,悬车此国”,就属此类。这些移民在进入南洋社会之后,与早先已经生活在南洋的华人结合,以明朝遗民自居,结成相对稳定的华人社团。在当地工作谋生的同时,与故土的反清复明运动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像清初天地会起义失败之后,部分余部流落南洋建立的洪门,就是这类社团的代表。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这些孤悬海外的明朝遗民甚至采用了一个叫“龙飞”的年号,以表达期待前朝再起的希望,同时也是对自己和后代明朝遗民身份的一种强化。

第二个高潮出现在清末民国时期,以外出务工的贫民为主。这一时期的中国国势日衰,战乱频仍,东南沿海大量在故土生活不下去的贫苦人民选择前往海外,谋求一线生机。

下南洋务工潮的起因是在18、19世纪,随着荷兰、英国等国家对南洋的开发,当地存在大量的劳动力缺口。于是这些欧洲的殖民者就把主意打到了中国人身上。他们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包括给予土地、免费的粮食和食盐、临时的房屋等等,吸引中国人前去做工。当时的广东、福建地区地狭人众,同时封建社会末期土地兼并也非常严重,大量底层人民生活十分困难,看到洋人提供了不错的条件,他们就登上了前往南洋的货船。开始的时候,洋人承诺的优惠基本还能落实。但到了后来,随着清政府国势日颓,华工的状况也就每况愈下,最终沦为“猪仔”猪仔:清末民国时期,海外对契约华工的蔑称。,备受欺凌。

•他乡与故乡:南洋华人的清明节

大量的华人涌入南洋社会,带去了充足的劳动力的同时,也带去了家乡的文化习俗,清明节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个。不过,南洋华人的清明节,因为所处的地理环境、社会环境的变化,自然和故乡有了一些不同。

清明最早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一个基于自然环境变化而制定的,主要用于指导农业生产的时间节点,本来并没有太多的人文内涵。后来到了唐宋时期,清明节逐渐融合了时间相近的上巳节、寒食节等具有人文内涵的节日,这才有了后世我们熟悉的清明节习俗,包括祭祖、踏青、插柳、寒食等等。至此,清明节正式成为了一个自然内涵和人文内涵相统一的重要节日。

然而,在地处热带的南洋地区,自然环境与中国是大不相同的。这里的气候常年湿热,没有明显的春季。公历的四月初,正是南洋的雨季,暴雨、雷雨时常来袭。同时,作为外来移民的华人,身处异国他乡,面临的社会环境是比较严苛的。当地人的猜忌甚至敌视,使得南洋华人不得不抱团组织在一起,并且始终处于一种比较紧张的生存状态。这样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使得早期的南洋华人没有精力去进行踏青、插柳等带有娱乐休闲性质的节俗活动。所以,在南洋华人群体中,清明节的很多习俗都逐渐消失,唯一得以保留下来并不断强化的,就是祭祖的习俗了。

南洋华人的清明节祭祖,除了保留了故土的祭祀家族祖先习俗外,还发展出了以宗祠或同乡组织为单位,年年为祭祀与告慰先人而展开的集体扫墓活动。这是南洋华人清明节最有特色的地方。

万里“跨海远征”是极为艰苦的,南洋的重体力劳动环境也非常恶劣。在当时的环境下,一朝远离故土,此生回去的希望都比较渺茫。孤悬海外,一朝身死又无人祭祀,这便成了孤魂野鬼。这样的恐惧可以说缠绕在每一个南洋华人的心头。正是因为存有这样的恐惧,早期的南洋华人社团便制定了公祭和义冢的规矩。所有社团的华人成员,彼此通过结拜的方式形成了拟制血缘亲属,成员的身后事,由社团的全体成员共同解决。不论你是否留下了后代血脉,都可以在身后进入社团的义冢,每年的清明节可以享受到全体社团成员供奉的香火祭祀。

这样的义冢遍布南洋的许多地方。比如前面故事里魏姓老人一家前往的马六甲三宝山义冢,祠堂的《建造祀坛功德碑》上记载,就是为了安顿“骸骨难归”的魂魄。碑文上写到“先贤故老有祭家之举,迄今六十余载,然少立祀坛,逐年致祭,常为风雨所阻”,又提到“值禁烟令节,片褚不挂,杯酒无供,令人感慨坠泪”,可见当时建立义冢,就是为了延续故土集体祭冢的习俗。同时,“禁烟令节”也表明,南洋华人其实也延续了故土清明与寒食二节合二为一的习俗。一直到今天,在马来西亚太平市的广东会馆辖下,还有都拜区的广东义山、旧山、新山及岭南古庙后部左侧百年坟场等几处义冢。每年春秋二祭,会馆成员都祭祀不辍。

公祭义冢的习俗延续到今天,依然影响着每一个南洋华人。如今南洋华人清明祭祖,即便是私祭自家祖先,在祭祀之后也会给临近的几座坟墓上点香火。开篇的故事里,描述的就是这样的情形。

•对原乡的渴望

南洋华人的清明祭祀,除了表达对先祖的祭奠之外,从其习俗的产生和发展中,我们还能看出更深层次的东西,那便是对原乡的意识和渴望。

前文说过,早期的南洋移民,多是明军的遗部或明朝遗民。他们以“龙飞”为年号,天然地带有对故土、故朝、故国的情感认同。这样的一种情感认同,是华人群体在海外的天然凝聚力,激励着早期的南洋移民在海外生存、发展,开枝散叶,以求有朝一日能够收复故土。

但是,这样一种基于共同生活体认而形成的情感认同,是有时效性的。当早期的一代、二代移民逐渐老去,当“反清复明”的原始目标已经宣告破灭,如何让生于南洋、长于南洋的后代继续维持这样一种民族认同,在海外保留下华人的“香火”?这便是个大问题了。

韩愈曾说:“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就像前文故事里魏姓老人唱的那首《迁流诗》:“驿马匆匆过四方,任君随处立纲常。年深异境犹吾境,日久他乡是故乡。”能够使得“他乡是故乡”的,是纲常,也就是“仁义礼智信”这五常。

《论语·学而》中有云:“入则孝,出则悌,泛爱众,而亲仁。”孝是仁的根本,对父母祖先的祭祀,是孝的重要表达形式之一。通过清明节的祭祀活动,早期移民的子孙后代和后来的移民,在年复一年的重复的仪式中,在带有某种神圣性的特定时空环境下,反复进行着这种情感的体验和感悟。这种方式,对维系甚至强化华人群体共有的“原乡情感”,维系彼此的民族认同,有着重要的意义。

从明末的第一代下南洋至今,已经三四百年了。如今的南洋华人,早已开枝散叶,遍布东南亚的各个国家,很多甚至在当地已经取得了很高的经济、政治地位。但南洋的华人,始终能够不忘自己的华人身份,说华语、行华俗,并未被当地民族文化所同化。这其中,像清明节这样反复被进行的传统节日活动,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的。

回顾南洋华人的清明节,以及背后数百年波澜壮阔的南洋移民历程,不免心生感慨。我们总说民族自豪感、民族认同感,可民族到底是什么?说“想象的共同体”或许极端了些,可对某个对象的情感和认同,不能是凭空产生的吧?民族的认同,是需要某些共同的记忆和情感作为依托的。同时,这些记忆和情感,又是需要一些仪式去反复强化的。

看一看南洋华人的清明节,以及背后延续数百年的原乡意识,这在如何对待我们的传统节日上,或许是个启示吧。

注释

[1]也有说法认为:用手摇簸箩滚出的叫“元宵”,和面包出来的叫“汤圆”,可备一说。

[2]籍田,最早指周代井田制下征用奴隶义务耕种的公田。这里是指晋国从国有土地里分出固定的一块,用于祭祀介子推。

[3]稠饧:一种厚的饴糖。

[4]猪仔:清末民国时期,海外对契约华工的蔑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