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201.不请自来

搞清楚了自己这个太常寺少卿的来历,玉锦兮就不把它放在心上了,官职大小对于她来说无所谓,尤其是这个官职还是跟信念之力没关系的。

郭明兴一看她那样子就头疼,四品官虽然在京城一抓一大把,可也算是个高官了,不知有多少眼睛盯着。她这个太常寺少卿虽然不管祭祀礼仪的事情,可毕竟是个十分讲究礼仪的地方,可这位偏偏是个极不懂规矩,也懒得守规矩的。

他便对玉锦兮道:“四品官的服饰讲究着呢,你莫要管,我已经给你预备了,这两天就能拿到。还有啊,私下里怎么穿随你的意,可若是和外人相处,衣饰上也须注意着些。你家里也没有个懂行的,珍姐儿又太小,要不要我找个幕僚帮你?”

玉锦兮自然是拒绝了,她这个太常寺少卿就是听着唬人,其实还是干她教谕的老本行,她又没有啥特别的公务处理,要什么幕僚?

郭明兴也知道她的性子,早就做好了两手准备:“那也行,只是这出门在外的衣饰上你莫自作主张,我一体让你嫂子给安排了便是。”

玉锦兮笑道:“那可真是麻烦大嫂了,也不好让大嫂白白这么辛苦。”

郭明兴一摆手:“你就和我的亲弟弟也没有两样,家里也没有个主事的,不靠你嫂子又要靠谁?”

玉锦兮坦然地谢过他的好意,有来有往,两家的交情才能持续下去。

郭驸马和乐怡大长公主见事已解决,便也放了心,只略嘱咐了几句若是有事不可瞒着,家里有许多人可以帮忙之类的话,便回去休息了。

郭明生立刻就把头转向了郭明兴:“大哥您也累了吧?也回去歇着吧?”

郭明兴冷冷一笑:“我不累,不歇,有什么事儿你只管说。”

就连最小的郭敬勤都忍不住捂嘴偷笑,二叔这定是又要做什么坏事了。

郭明生转转眼珠子,对着玉锦兮道:“牧哲兄,珍姐儿回家有没有跟你说,三月三他们这些小的打算去哪儿玩儿?”

玉锦兮秒懂:“不是说十三侄女快要出嫁了,他们兄弟姐妹们要陪她散心么?”

郭明生开心地笑:“对啊,对啊,小四也是要去的,对吧?”

郭敬勤警觉地看了二叔一眼:“二叔您要干嘛?”

郭明兴冷笑道:“不是你二叔要干嘛,定是他想带着你二婶想去干嘛。”

上元节的时候他不管不顾地把怀孕的二夫人带出去玩儿,虽然没累着冻着,回来还是被亲娘给骂了一顿,说他太过孟浪。

嗯,在外头被老丈人骂的那一顿尚且不算。

如今二夫人已经大腹便便,这家伙定是又想带着人出去逛,却又怕挨骂,所以才开口求人的。

郭明生郁闷地看了他亲哥一眼,然后又眼巴巴地看玉锦兮:“牧哲兄——”

玉锦兮差点儿起了浑身的鸡皮疙瘩,没好气地道:“停,我要带他们出去种树,弟妹不适合去。”

种树?种什么树?去哪儿种?

其他人都一脸不赞同地看着她,都是娇滴滴的少爷小姐,知道锄头长什么样儿不?

玉锦兮把责任推给了小辈们:“说是他们自己商量的主意,我就是个跑腿儿的,给东西的。”

真没说假话,郭敬勤给她作证:“是十三姐姐自己说的,说想在出嫁之前留点儿念想,以后也能有个想头。”

十三小姐要嫁的是个鳏夫,还是个年龄能当她爹的鳏夫,嫡庶子女好几个的鳏夫。

这门亲事怎么看怎么委屈了十三小姐,可她那个不成器的爹和冷心冷肺的嫡母在那儿戳着,其他人也不好说什么。好在那人品级还凑合,是个三品官儿。

那也意难平!

兄弟姐妹们没有办法帮她找个更合适的亲事,只好努力让她在成亲前轻松一些。

既然是十三小姐自己的意见,那就没什么可说的了。

不过郭明生是打着要带着夫人出去逛逛的主意的,一听他们要出去干苦力活儿,就只能作罢,回去沮丧地跟夫人说,三月三出去玩儿的事儿泡汤了。

二夫人反而安慰他:“我如今这个样子,也的确不好出去的。这是婆婆慈爱,你又对我好,才处处顾着我。我这日子啊,还不知道有多少人羡慕呢。三月三年年有,我以前也是出去的,不过就是这一年而已,有什么遗憾的?”

不但如此,还劝郭明生也跟着出去散散心:“我在家里有吃有喝有人伺候,舒坦着呢,你大可不必这般忧心。好不容易才有个休沐,又都是一大堆晚辈,你是当叔父的,总不好只让玉大哥一个人受累。”

郭明生轻轻地摸着她的肚子:“我就是看着你怀着孩子太过辛苦,就连睡觉翻身都得要人帮忙,还时不时地腿疼,不忍心看你在家闷着。”

二夫人幸福地靠着他:“相公待我如此好,我一点儿都不闷。哪家女人不生孩子啊?你心疼我,我也心疼你,你出去散散吧,也好松快一天。”

自从有了孩子,郭明生比她这个怀孕的还紧张,下了差就回家陪她,为了自己胃口不好还到处找好吃的,见她多吃一口比自己吃了都欢喜,更想尽了各种法子让她舒心,生怕她再孕吐……

二夫人觉得,自己这辈子最大的幸福,就是嫁给了郭明生。

小两口你侬我侬地说了半天私房话,到了三月三出发的那一天,郭明生就被挺着大肚子的二夫人送出了门。

郭明生许诺道:“你放心,我定找棵最茁壮的小树苗种下去,以后每年都带着咱们家孩子去看,说这是爹娘给他种下的。”

二夫人笑道:“要种两棵,一棵给儿子的,一棵给女儿的。”

郭明生同意:“对,给儿子随便种一棵就行啦,没那么多讲究。给女儿的却得好好挑挑,你说种什么好?桃树?丁香?梧桐?”

夫妻两个就一边慢慢地走,一边商量要种什么树。等到了前头的中堂一看,不对,怎么这么多人?

郭明生一句话还没说完,愣生生地吓回去了,伸着手指头指着在场唯一一个他敢不客气的雷宏峰道:“雷三儿,你这是干嘛?”

柿子必须挑软的捏,雷宏峰就是唯一的一个软柿子。

雷宏峰厚着脸皮道:“这不明摆着吗?我带长乐公主来蹭个玩儿。”

听说过蹭吃蹭喝的,没听说蹭玩儿的。

郭明生迅速扫了一眼中堂里五六个太监和七八个宫女,又看了一眼正兴奋不已的长乐公主,压低了声音道:“上元节的时候也就算了,毕竟那是你们家的地盘儿,这回我们可是要去植树,植树!听明白没有?”

能植树的地方,最少也得是乡下,没准儿还是什么荒郊野外,反正不可能是酒楼。就连他都不知道要去哪儿,雷三儿怎么这么大胆子?

雷宏峰也很无奈,拽着他悄声道:“你以为我愿意啊?昨儿夜里这些人就来了,直接就说让我带着孩子来找你们家,和牧哲兄一起出去玩儿,我有什么办法?瞧瞧那些人,你是不是瞎?”

郭明生赶紧迅速地横扫了一遍,一颗心顿时如掉进了冰窟窿里,娘唉,那个衣着毫不起眼的、模样也不起眼的太监,明明是乾清宫里的,还是大太监曲庆保的徒弟。

还有那个宫女,也是乾清宫里的女官。

好在其余的他就不认识了,不过有这两尊大佛在,背后是谁杵着也就不言而喻了。

明明身上穿着春衫,郭明生还是出了一身热汗。

二夫人也有些惴惴不安,他们两口子离得近,出来的也早,家里别人都还没出来呢。

幸好郭明生还想着自己身边还有个大肚子孕妇,人家既然装成个普通太监和宫女,那他就得装着不认识,便稍微抬高了声音道:“你这也太早了,现在才七点半,牧哲兄说八点才过来呢。”

雷宏峰没好气地道:“别跟我显摆你有怀表,看时间精准。李大人如今正忙着盯造船的进度呢,说是下一回出海就去欧罗巴,到时候我看你还显摆不显摆。”

在出海进程这件事情上,雷家自然是消息最为灵通的。雷家二哥这两回都跟着出去了,是李海宝的得力助手,下一回没有不跟着的道理。

郭明生轻轻地给了他一拳头,算是个感谢。

两个发小儿简单交流了几句,就把心思放在了长乐小公主身上,不理她不成,小姑娘没耐性,兴奋劲儿过去之后,就开始东问西问,什么时候出发啊,去哪儿啊,还有谁同去啊等等,逮啥都问。

幸好大长公主府里的下人机敏,飞速地跑到后院报了信,郭明兴夫妇亲自赶了过来,这才没有失礼。

雷宏峰知道自己这事儿做得不够地道,找了个机会对郭明兴道歉。

郭明兴一眼就看到了下人群里那俩不一般的,哪里还不明白?只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此事也便过去了。

等玉锦兮来的时候,中堂里的下人们都已经挪到外头院子里去了,谁叫郭家的人多呢?

玉锦兮一看满屋子人就笑了,这是全家出动外加亲朋好友?

反正都已经这么多了,那就不妨再加上几个好了。

她直接就道:“带上几个壮仆挖树坑,再带上俩厨娘。”

这么多人,光行舟绿水俩丫头可不够用。至于从宫里出来的那十几个,谁知道他们会不会做饭?!

好几十口子人就这么在郭家消失不见了,因为有了长乐小公主的意外加入,就连本来没打算去的郭明兴夫妇也不得不跟着了。那可是皇家的小公主,必须得有个身份过得去的人压场子。郭明生和雷宏峰身份虽然够了,可是年龄和资历都不够格。

玉锦兮把人带到了早就看好的一处山谷,此处位于群山之中,四周高山围绕,是个人迹罕至的地方,正符合他们的要求。

山上有野生的山杏树,因为比外头的时令晚一些,正是盛开的时候,远远的一看,便是一片云蒸霞蔚的盛景。

怕万一有早苏醒的蛇虫,玉锦兮先把大乖它们放出来清了一遍场地。此处地形平坦,中间还有一条不大不小的溪流可以取水,正是一个不错的悠闲场地。

众人对这个地方十分满意,郭明生和雷宏峰这样的,还指点着周围的高山判断了一番此处位于何处。两个人谁也说服不了谁,去找玉锦兮求证。

玉锦兮扫了一眼石碑地图,给出了一个十分精准的答案:“白石山,距离京城四百里。”

敢情两个人说的都不对,不过相比之下,郭明生说的清凉山更接近,他有怀表,可以通过时间变化来推测距离。

只是他说的地方还是近了些,谁让他对玉锦兮的速度判断不精准呢?

雷宏峰半晌才找到自己的声音:“我干嘛要问这个?!”这不自找不自在么?还不如那些小辈们,人家正兴高采烈地围着大乖它们挨着摸狗头呢。

玉锦兮见大乖它们如此受人欢迎,干脆把空间里的驯鹿也放出来,让他们一人骑了一只跑着玩儿。

驯鹿这种鹿吧,大月没有。

长乐小公主有些害怕地看了看那些高大的鹿,它们的角好大啊!

珍姐儿很有主人的风范,拉着一个小姑娘的手道:“别害怕,这鹿叫驯鹿,可温顺了。”

那小姑娘看着也不过就是五六岁的样子,眼睛大大的,一张小脸长得十分讨喜,奶声奶气地问:“珍姑姑,真的能骑吗?没有马鞍啊!”

玉锦兮不由捂额,问郭明生:“那个管珍姐儿叫姑姑的,是哪家的孩子?”

郭明生扫了一眼:“哦,是我大哥的孙女儿。”

玉锦兮头疼:“说准确点儿。”他家的人太多,还有许多种排行,一般人弄不明白。

郭明生:“哦,是我大堂哥敏国公的世子家的,在他们家排第二。”

指着正勇敢地摸一头鹿角的另一个八九岁的女孩子道:“那是老大。”

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都是嫡出。”

然后又想起来一个信息:“听十四侄女说,珍姐儿跟二侄孙女玩儿得最好。”

玉锦兮已经不想说什么了,这家的人怎么这么多?!

还是自家清净,就俩。

不过在看到拉了长乐小公主往大乖身上爬的小五之后,玉锦兮决定把刚才的想法从脑海里抛出去,就他们家这一个,顶得上别人家七八个淘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