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路径研究
- 魏旺拴
- 3669字
- 2021-09-09 18:46:50
第三节 我国乡村发展现状
乡村是广大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的重要承载空间,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40多年,我国农村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农业综合生产力不断提高,城镇居民和农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改善。但在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过程中,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衰落等问题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背景下,加快推动农村地区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
一、城乡发展的不平衡愈加突出
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当前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城乡发展差距正是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农村产业发展质量亟待提高
我国是农业大国,耕地面积广大、农业人口众多、有着悠久的农耕文明,但农业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的问题更加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供给侧结构不合理,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深度不够,农业供给质量和效益亟待提高。二是农产品产业链条短,农产品加工行业大而不强,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已经达到70%以上,但目前我国尚未达到60%,到2020年底有望提高到68%。三是主导产业不明确、规模偏小、经营分散、缺乏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业品牌。四是农业补贴制度不够完善,补贴金额小、补贴类型单一、补贴性质变质等问题依然存在,美国农民收入40%来自政府补贴,而中国却远低于此水平,导致农村产业发展缺技术、缺资金、缺人才,农村产业发展质量不高。
(二)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欠账较多
长期以来,伴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取得较大进展,但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和广大农民群众的期待相比,仍存在不小差距,尚未有效支撑起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发展需求。一些农村地区供水、排水、道路、电力、信息网络等建设严重滞后于城市,出行难、安全饮水难、网络慢、教育资源缺乏、医疗条件差、社保养老标准低等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特别是农村空巢老人赡养和留守儿童看护问题,已成为当今制约农村稳定、发展和繁荣的主要障碍。一些农村地区农田缺乏有效灌溉设施,农业机械化总体水平有待提升,农产品物流设施相对落后,40%以上的村庄卫生厕所仍未普及,16%以上的行政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仍未覆盖,高寒地区和严重缺水地区农村改厕技术和模式还不成熟,农村人居环境仍未得到根本改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更加突出。这既是民生堵点痛点,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
(三)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依然较大
从城镇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看(见表1-5),2012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出16648元,除2013年为-2873元外,2014—2019年依次高出18355元、19773元、21253元、24427元、23347元、24855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且呈现日益拉大趋势,城乡二元结构突出。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高出10766元,2013—2019年依次高出11003元、11585元、12169元、12949元、13490元、13988元、14735元,可见城乡消费差距之大,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使城乡居民消费水平也呈现巨大差距。由此导致农村地区经济愈加低迷,城乡发展不协调,农村发展潜力和活力远低于城市。
表1-5 2012—2019年我国城镇及农村居民收入及消费支出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二、乡村衰落的现实不容忽视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推进,在生产要素配置追求效率最大化这一经济规律的支配下,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代表的较高质量生产要素由农村向城市集聚是一个必然,可以说农村衰落是市场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一个客观后果。在广大农村地区人多地少、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农村衰落的客观后果难以避免。
(一)农村人口结构失衡
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中,我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虽然加快了城市的发展,但农村居住人口和农业从业人员将大幅下降,导致农村地区空巢村、老人村、留守儿童村和贫困村大量出现,土地撂荒、农业衰退、村庄凋零甚至消亡的现实情况屡见不鲜。2019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140005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84843万人,农村常住人口55162万人(见图1-3),城镇化率为60.60%。与改革开放之初的1979年相比,城镇人口增加了66348万人,乡村人口减少了23885万人,城镇化率提高了41.68个百分点(见图1-4)。在流入城市的农村人口中,大多是为了追求更好生活、提升收入水平、有一定文化的青壮年劳动力。同时,这一群体在逐步适应城市生活后,返回乡村的意愿降低,导致农村地区人口结构进一步恶化,加剧了农村的衰落。
图1-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人口变化趋势
图1-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率变化趋势
(二)农村生态环境退化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严峻。由于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没有统一有效的收集处理系统,大部分生活垃圾和污水随处倾倒,严重污染了耕地、空气、水源,进而影响农作物生长环境,影响粮食蔬菜等农产品质量,最终影响到城市居民的“米袋子”“菜篮子”。地方政府环保工作重城市轻农村,农村环保方面的人力、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一些地方受利益驱使,把环保不达标、污染严重的工业项目从城市转移到农村,尤其是城市近郊的农村,使工业污染和城市污染在农村蔓延,加剧了农村环境的恶化。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农产品产量,不惜过量使用化肥、农药,造成土壤板结、有机质含量减少、土地质量下降,使有益的鸟类和昆虫死亡,破坏了生态平衡,在畜禽养殖的过程中,动物粪便随意排放堆积,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
(三)农村乡风文明建设衰落
农村地区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一项重要的内容,是乡村振兴之“魂”,乡村振兴既要“塑型”,又要“铸魂”。但是长期以来,农村地区偏重于经济发展,农民对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并不高,乡风文明的发展也很不平衡,不少地区传统文化衰落,邻里矛盾突出,干部群众关系紧张,物质富裕而精神空虚的现象广泛存在,尽管一些村庄已经建立了文化站、图书室和活动中心,但是它们没有有效地履行其职能,存在重建轻管和闲置现象。一些农村地区有文化、有劳动能力和技能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导致农村出现凋敝、衰败现象,传统文化的传承失去附着物,有的就此失传,对传统文化遗存和传统文化形态传承保护力度不够,具有时代特征和文化记忆的牌坊、戏楼、古建筑等被人为拆除和遗弃,一些婚丧礼俗仪式、节庆礼仪、传统工艺等因无人继承渐渐消失,乡村文化记忆逐渐模糊。特别是一些农村普遍存在封建迷信思想、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风气,甚至存在“厚葬薄养”的现象,传统文化教育作用和传统美德的内涵缺失。
三、乡村振兴的条件已经具备
经过近70年的发展,我国农村地区建设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发展新动能基本形成,农村居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发展明显加快,城镇面貌发生巨大变化,推动乡村振兴的基础设施条件已经具备。
(一)农业现代化建设跃上新水平
2019年,我国GDP总量达到99.1万亿元,接近100万亿元,占世界经济比重15.9%,稳居世界第二,全国粮食总产量达66384万吨,比1949年(11318万吨)增长4.86倍,年均增长2.56%,2019年成为中国历史上粮食产量最高的年份,中国也成为世界第一大产粮国,肉蛋菜果茶鱼等产量稳居世界第一,国家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农业发展方式深刻转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7.5%,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8%,农民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正在成为历史。农业经营方式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各类新型农业主体超过300万,新型职业农民超过1500万人,带动广大小农户迈向农业现代化。
(二)农民生活水平踏上新台阶
2019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389元,比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133.6元)增长107倍,年均增长12%,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从1978年的67.7%下降至30.0%,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由1978年的116元增加到2019年的13328元,农村消费品零售额达60332亿元,农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增加近40平方米。脱贫攻坚成效举世瞩目,农村贫困人口由1978年的7.7亿减少到目前的不到551万人,贫困发生率0.6%,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史上的辉煌篇章,亿万农民群众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城乡融合发展迈出新步伐
改革开放以来,截至2019年末,全国农村医疗卫生机构达96.0万个,乡镇卫生院床位138万张,乡镇有幼儿园、托儿所、小学、图书馆、文化站,普及率达96.5%以上。全国通公路、通电、通电话、通宽带互联网的村占全部村的比重分别是99.3%、99.7%、99.5%、90.9%。农村基础设施显著改善,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农民社会保障从无到有,并与城市逐步并轨,农村基层党建和乡村治理不断加强,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7.92%提高至2019年的60.0%,提高42.08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就业占比由70.5%下降到27%,城乡居民收入比由3.3∶1下降到2.7∶1(见图1-5)。1978—2019年,工业增加值从1621.5亿元增加到386165亿元,年均增长14.3%,中国在制造业领域成为世界最具竞争力的国家之ー。伴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构建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已经进入关键时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恰逢其时。
图1-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居民收入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