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实施乡村振兴的理论基础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给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带来重大战略机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贯穿始终,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遵循,是乡村全面振兴的一种保障,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新发展理念既切中了当前乡村发展要害,也指明了新时代乡村发展方向,明确了乡村发展新思路。要将新发展理念始终贯穿于乡村振兴战略之中,就要深入分析研究新时代下的乡村建设和发展的理论基础,从不同的理论视角探索和分析乡村振兴新理念的内涵和思路,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一、创新发展

创新是农村发展的根本动力。当前,我国发展站到新的历史起点上,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在广大农村地区更为明显,解决的关键就是为农业农村发展寻找新动能,使乡村具有强大的自我发展能力。乡村创新发展不仅需要政府主导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更需要因地制宜通过对各项配套制度进行改革,彻底改变长期以来农村简单的保障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从而调动全员参与全要素创新的积极性。有哪些促进农村创新的路径和范式?现有的理论哪些可以应用于乡村创新系统的建设?这些都是提升乡村创新能力的重要话题。

(一)改造传统农业理论

改造传统农业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的。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引入现代生产要素,加大人力资本投资以及为引入现代生产要素创造有利条件等手段,改造传统农业,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发展质量,进而推动经济进步。这是优先乡村农业发展的理论基础,有助于为新时代下的乡村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新时代下乡村建设的重中之重是优先发展农业,这是十九大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和关键所在。优先发展农业的最终本质是要实现农业现代化,而实现农业现代化就需要对乡村传统农业进行升级改造,以提升农业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适度规模经济,进而助推乡村经济振兴。特别是在五大发展理念指导下,乡村农业产业发展迎来新的结构性变革,要持续加大对传统农业领域的现代生产要素的投入,改变乡村农业发展方式和管理模式,尤其是加强互联网技术、农业生产技术、农村人力资本、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理念等新的要素投入,实现乡村农业生产技术创新、管理模式创新、经营理念创新,有力促进乡村传统农业产业优化升级,实现乡村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而深入推进乡村建设。因而,改造传统农业理论是新时代下优先发展乡村农业,推进乡村建设的理论基础。

(二)产业融合理论

农村产业融合是产业融合在农业领域的特定概念。农村三产融合是新型经营主体经利益驱动,以农业为基础,通过产业集聚、要素流动、技术渗透、体制创新等方式,优化资源配置,使农村一二三产业紧密联结、协同发展,并最终实现农业横向、纵向双向发展和农民增收。农村产业融合的模式总体可分为四类,包括农业内部整合型、农业产业链延伸型、农业与其他产业交叉型和先进要素渗透型。

1.农业内部整合型

通过对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改革,促进农业内部各子产业的融合,形成循环农业和庭院经济的新型业态。例如:某家庭农场主要从事奶牛养殖、饲料种植、有机肥生产、鲜奶加工销售。奶牛粪便为饲料提供肥料,饲料为奶牛提供食料,在家庭农场内部即构筑了一条有机循环产业链,实现了“以养带种,以种补养,种养结合,提高效益”的良性循环。

2.农业产业链延伸型

以农业为中心向前后产业链条延伸,包括以农业为基础向农产品加工业和销售、农产品物流等农产品服务业的顺向延伸融合,以及依托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企业,向建设优质、绿色、安全的农产品原料基地的逆向延伸融合,或者构成产、加、销的完整农业产业链条。农业产业链顺向延伸的融合经营主体逐步形成影响农业产业链的技术开发能力,扩大了对资源、要素,甚至农产品品牌的整合能力,带动农户参与到农业产业化的经营中,使得农业产业链增值。而农业产业链的逆向延伸可为农产品的加工和流通提供数量稳定、质量安全的农产品原料。有的超市或者大型零售商,结合优质农产品原料,发展自有品牌,形成新的商业模式,促进农业产业链升级,推动农业产业化由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

3.农业与其他产业交叉型

农业的发展需要二三产业的扶持,不断创新产业业态。如第二产业中农业机械设备、科学的反季节生产条件、农产品精细化包装、长途保险运输设备对农业的投入都优化了农产品生产,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农业可借助第三产业的金融支持和其他服务业引进农业技术、获取市场供求信息、推广农村特色文化和地域性产品。在这一过程中,二三产业也得到业务的扩展与业务量的增加,三产在产业融合中效益都得以提高。例如:某小镇以水为主题,规划建设“一核六区”,着力打造集水产养殖、渔业科普、农业体验、湿地观光、特色餐饮于一体的休闲旅游胜地,通过农业与休闲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4.先进要素渗透型

先进要素渗透型是指先进要素在农村推广与农业结合,如互联网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以及先进的支付方式等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的应用,使得农业与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第三产业深度融合。大量涌现的淘宝村即为典型代表,淘宝村或淘宝镇依靠互联网平台实现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直接对接,减少了中间环节,保护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同时,即时显示的交易物流情况,也有利于农民了解市场,调整生产结构。但同时这种模式也受限于一些条件,如产品知名度、稳定供应能力以及质量安全保证等,对经营者的网上营销能力也有一定的考验。

二、协调发展

协调是农村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目标。我们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协调发展是补齐发展短板、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必由之路。这不仅包括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更重要的是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为此,需要建立城乡之间要素合理流动的长效机制,统筹谋划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引导城市各项生产要素流向乡村,助力乡村振兴。

(一)系统理论

系统是由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要素,按照一定结构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按照系统理论,城乡融合系统包含地域、市域、县域“三域”层次,通过城乡基础网相联通、相融合。地域包括城市群区域、城市连绵区和城市化新区,呈现以都市区为主的城乡地域格局;市域包括特大城市、超大城市、大城市和中等城市、小城市,呈现以建成区为中心、城乡平等的区域格局;县域包括县域及其中心镇、农村社区,呈现以大乡村为特征、城乡一体的地区格局。城乡是一个有机体,城乡融合体是由城镇地域系统和乡村地域系统相互交叉、渗透、融合而成的城乡交错系统,由中小城市、小城镇、城郊社区及乡村空间等构成。

村镇是乡村综合体要素集聚、空间组织的重要载体,村镇建设格局是乡村地域系统空间重构、组织重建、产业重塑的形态表征,其核心是优化乡村地区县城、重点镇、中心镇、中心村(社区)的空间布局、等级关系及其治理体系,通常以迁村并居、撤乡设镇、园区建设、空间集聚为特征,通过明确村镇地位、调整空间结构、强化中心功能,实现城镇与村庄的空间融合、功能契合,促进人居空间整洁化、田园化,产业空间集约化、园区化,生态空间文明化、优美化,文化空间地域化、多样化。

(二)点轴理论

点轴理论由波兰经济学家玛利士和萨伦巴提出。点轴开发模式是增长极理论的延伸,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来看,经济中心总是首先集中在少数条件较好的区位,呈斑点状分布。这种经济中心既是区域增长极,也是点轴开发模式的点。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中心逐渐增加,点与点之间,由于生产要素交换需要交通线路以及动力供应线、水源供应线等,相互连接起来就是轴线。这种轴线首先是为区域增长极服务的,但轴线一经形成,对人口、产业也具有吸引力,吸引人口、产业向轴线两侧集聚,并产生新的增长点。点轴贯通,就形成点轴系统。因此,点轴开发可以理解为从发达区域大大小小的经济中心(点)沿交通线路向不发达区域纵深地发展推移。

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在于强化城乡地域系统化作用的基础上,提升扩散效应,形成城乡命运共同体,构建城乡发展的立体空间和网格体系结构,乡村振兴战略就基于城乡融合发展和三产业融合。城乡融合是乡村振兴的目标和途径,乡村综合体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村镇有机体是乡村振兴的载体。乡村振兴战略,要逐步实现产业振兴、乡村文明、文化振兴等目标,从边缘到中心由城乡基础网、乡村发展区、村镇空间场、乡村振兴极等构成“网—区—场—极”的多级目标体系。

三、绿色发展

绿色发展是乡村发展面临的紧迫任务。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断增长,乡村成为有别于城市钢筋水泥和各种污染的一种稀缺资源,田园风光、农家风情成为人们重要的精神寄托。然而,在当前农村农业综合开发规模和乡镇工业对资源的利用强度日益扩大的同时,农村脆弱的生态环境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如何最大限度维系人与自然、人与生态的和谐相处,不断恢复和提升农村生态环境,成为建设美丽乡村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以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为三大基本原则,最终达到共同、协调、公平、高效、多维的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之一在于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生态宜居”从字面来看就是“生态+宜居”,意味着构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两型”乡村。“生态”就是要保护乡村生态环境,在不危害乡村生态环境以及在乡村生态环境承载力范围内发展乡村经济。“宜居”就是要进行乡村综合治理,改变村庄村容村貌,对乡村生活环境进行有效治理,为乡村居民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无论是“生态型乡村”建设还是“宜居型乡村”建设,都需要以实现乡村绿色发展为前提。只有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才能实现乡村社会、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实现乡村绿色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两山理论

“两山”,顾名思义,指向“两座山”,一是“绿水青山”,二是“金山银山”。“两山理论”是关于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形象化表述,自2005年第一次被习近平同志在浙江提出,至今已得到丰富发展。具体表述为:如果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那么绿水青山也就变成了金山银山。它既阐明了经济与生态的辩证统一关系,也体现了可持续、可循环的科学发展观,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二者不可分割,构成有机整体。这既是坚决拒绝“只要金银,青山不再”的片面的经济发展观,也是践行“既有金银,青山常在”的辩证的科学发展观,还是努力追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双赢的生态发展观。

由于历史传统、现实形势、发展水平、资源禀赋等不同,我国乡村既呈现东中西部发展基础的地区差异,也表现出乡村资源禀赋内部性差异,而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滞后、布局不均衡、发展不充分等问题尚未真正解决。在此背景下,“两山理论”为解决乡村经济发展与环境营造、文化建设之间不均衡不充分问题提供了价值导向。“两山理论”既强调保护自然生态,尊崇生态规律,又关注在自然资源承载力有限条件下探索创新融合的发展之路。“绿水青山”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生态环境和生态产品,“金山银山”带来财富或财产的充裕,两者只有有机结合才能从根本上为人民带来民生福祉。统筹经济价值和环境价值,让人们既看得见山、望得见水,又能提高收入水平、享受优质的环境带来的审美享受,真正实现生态惠民、人民富有、环境美丽。

四、开放发展

开放是乡村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当今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日益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推进互联互通、加快融合发展已经成为促进共同繁荣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农村土地宽广、地域辽阔,许多地方拥有独特的土壤气候条件,对外开放既有利于发挥我国资源多样的优势,发展在世界上有比较优势的乡村产业,又有利于充分吸收借鉴国外乡村发展经验,增强自身发展实力。因此,促进乡村振兴,必须要有开放的胸襟和国际视野,绝不能闭门造车。当前,我国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加上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重冲击,必须通过改革开放释放内需潜力、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内生动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则是今后一段时期更好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一)开放经济理论

开放经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开放经济就是指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经济。1945年,中共七大报告提出了对外资的吸引和利用是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措施。此后,我国将马克思主义开放经济理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不断进行中国化创新发展。在我国发展过程中,过去僵化的自给自足的模式日益被打破,对外开放发展战略不断巩固,进出口贸易实现平衡,对外开放打开新局面。

四十多年的实践经验表明,坚持开放发展是中国经济取得高速增长的关键一步。从一开始的“四个特区”战略发展到近几年的中国自由贸易区和自由港,从依靠税收等大规模优惠政策进行招商引资到实现大部分制造业开放发展,从加入WTO和关税降低甚至取消等到逐步推动投资贸易便利化、推动“放管服”等改革,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程度不断走向深入,开放领域不断得到拓展,开放范围和广度也前所未有。在开放型经济高速发展的推动下,我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数一数二的贸易投资大国,未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一定会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进行。中国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将为世界各国通过扩大对华贸易投资合作、分享中国发展红利创造更多机遇。

(二)“一带一路”倡议

“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最初由习近平总书记于2013年9月和10月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提出,指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陆续推出基建、交通的互联互通及贸易投资的便利化等措施。“一带一路”为新时代国际合作、大国和平崛起和多边共赢提供了新的模式,其作用既符合现代经济发展内在通过对外开放进行资源市场配置和比较优势提升的要求,又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现实途径,已经成为新时代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核心内容。

农业交流和农产品贸易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路的主要合作内容。新时期,农业发展仍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发起国,既从自身的发展考虑,也积极促进世界各国共同发展。从2015年开始,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会提及“一带一路”建设,其中4年都提到要培育一批跨国农业企业集团。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农业国际合作成为沿线国家共建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最佳结合点之一。相关数据显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与沿线国家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农业合作,在各参与国开展农业投资合作的项目已经超过了650个。推动建设“一带一路”将为中国对外农业合作提供难得的历史机遇,“走出去”与“引进来”将进一步为扩大农业农村开放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五、共享发展

共享是乡村发展的根本目的。共享理念实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让广大农民分享振兴和发展成果的重要体现。共享发展不是平均主义,也不是“吃大锅饭”,而是更加科学、更有效率的差异化共享。站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如何实现农村的共享发展?如何让农民共享发展成果?“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理论为推动乡村治理良性互动、发展成果共享提供了新思路。

(一)共享经济理论

共享经济是指将大量、闲置性资源通过优化组合和配置,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进而实现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经济活动形式。共享经济的要义可以概括为资源的使用而非占有以及资源的不使用即造成浪费等经济理念。2016年3月,“共享经济”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随后,国家陆续出台《关于促进绿色消费的指导意见》《推进“互联网+”便捷交通促进智能交通发展的实施方案》《关于促进分享经济发展的指导性意见》等相关文件,引导和支持共享经济的健康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在共享经济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出“发展乡村共享经济、创意农业、特色文化产业”。

农村共享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共享经济+互联网+农业发展”体系可以消除乡村与城市的固有界限,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的共享农业,可以打通乡村供应端和城市需求端,创造出融合农业、旅游、文化的新业态,创新共享农庄、共享物流等产业模式,吸引更多人才、技术、资金入驻乡村,乡村也可以对接城市资源,疏通城乡要素流通渠道,更好地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对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共享经济理念浸入乡村振兴战略,让农民切实感受到时代发展的进步和生活的便利,让更多人投身乡村建设,以共享经济理念为核心的新业态、新模式持续涌现并保持高速增长,成为新时代中国农村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动能,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理论支撑。

(二)合作经济理论

合作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劳动者自愿入股联合,实行民主管理,获得服务和利益的一种合作成员个人所有与合作成员共同所有相结合的经济形式。自愿、民主、互利和惠顾者与所有者相统一的合作经济,是其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中所具有的共性,合作社则是这种合作经济关系的一种典型组织形式。国内外关于合作经济的理论均为当前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农村合作社经济组织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有益探索。

合作经济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组织形式,一直是中国特色农业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2006年10月31日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确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法律地位,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组织振兴要“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进一步明确“农村合作社就是新时期推动现代农业发展、适应市场经济和规模经济的一种组织形式”,“农业合作社是发展方向,有助于农业现代化路子走得稳,步子迈得开”,“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带动农民增加收入、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组织形式,要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把合作社进一步办好”,为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农业是合作经济最活跃也最重要的一个领域。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着转型升级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形势、新任务,合作经济在这一大背景下,通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将大有可为,充分发挥省市县乡四级农合联组织体系的作用,不断将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改革推向深入,促进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进一步发展壮大,引领合作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