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五线谱记谱法的产生与发展

音乐在产生后,为了便于创作、演奏、演唱和流传,出现了乐谱。乐谱就是对音乐进行记录的文字,而记录乐谱的方法便是记谱法。古今中外使用过和正在使用中的记谱法有很多,其中使用最普遍、最广泛的是五线谱记谱法。

一、五线谱的产生与重要性

在记谱法的发展过程中,最早出现的一种记谱法是符号记谱法。符号记谱法就是用符号对声音的走向进行模仿,以便人们能够再次发出相同的声音。到了古希腊时期,人们开始使用字母记谱法来代替符号记谱法。在经过很多年的发展后,字母记谱法不断完善,在当今仍有使用。之后,记谱法的发展中又出现了文字记谱法和有量记谱法。其中,有量记谱法是用一条线表示F音的固定音高,用高于、低于该线的符号表示不同音高。到了11世纪时,意大利音乐家规多对有量记谱法进行了发展,将将一条线增加到四条线,音域为八度左右。这便是四条线。四线谱的出现不仅使音高记谱更为准确,而且为五线谱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大约在16世纪末,能够对音乐进行完整记录的记谱法——五线谱诞生了。五线谱记谱法相对于其他的记谱法来说,有很多优点:一是能够呈现清晰的旋律线条;二是能够清晰地展现音高,并较为容易地对音的高低进行区分;三是和声的立体感强,并能够对多声部以及和弦进行同时记录;四是能够自由灵活地进行调性转换。

由于五线谱记谱法具有以上优点,因而其在产生后传遍了世界每一个角落,已成为音乐界通用的记谱法。同时,正是由于五线谱记谱法的出现,很多伟大的音乐才能够和时间一起保存下来,继而极大地推动了人类音乐事业的发展与繁荣。因此,五线谱的发明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与文字的发明具有同样的历史价值和意义。

二、五线谱的构成

五线谱就是五条长度相同、间距也相同的平行横线。五线谱的线与线之间会有一定的空隙,通常称为间。五线谱的五条线和由五条线所形成的间都是自下而上计算的,分别是第一线、第二线、第三线、第四线、第五线和第一间、第二间、第三间和第四间(见图1-1)。

图1-1 五线谱的构成

三、五线谱的谱号

在五线谱上,每条线上或每个间内都代表一个音级。同时,在五线谱上,高位置的音要高于低位置的音,而且位置越高,音也越高。反之,位置越低,音也越低。不过,音的高低具体是多少,在五线谱上是无法显示出来的,此时就会用到谱号。谱号就是写在五线谱的最左端,用来对音的高低进行确定的符号。

(一)谱号的类型

当前,常用的谱号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G谱号,也叫高音谱号,其由字母G的花体字演变而来,记在五线谱的第二线上,表示小字一组的g;第二种是F谱号,也叫低音谱号,其由字母F的花体字演变而来,记在五线谱的第四线上,表示小字一组的f;第三种是C谱号,也叫中音谱号,可记在五线谱的任何一线上,表示小字一组的c(见图1-2)。在五线谱上使用谱号时,既可以单独使用一种谱号,也可以连接起来使用多用谱号。

图1-2 三种常用的谱号

(二)谱号的作用

谱号在五线谱上的使用,除了能确定音的高低,还能避免过多地加线,以便更加方便地写谱和读谱。加线是为了表示过高或过低的音,在五线谱的上面或下面加上的小短线。上面的加线叫上加线,下面的加线叫下加线。

两条加线之间形成的间叫作加间,上加线之间形成的加间叫上加间,下加线之间形成的加间叫下加间。从理论上说,加线可以无限添加。但是,过多的加线会导致识谱困难,因而原则上加线不能超过五条。

(三)五线谱与谱号的结合

五线谱与谱号相结合,就形成了谱表。谱表的使用,主要是为了避免记写过高或过低的音时出现过多的加线,从而影响人们读谱。此外,谱表以用途为依据,可以细分为以下两类。

1.单行谱表

所谓单行谱表,就是只有一行五线谱的谱表。一般来说,单行谱表又可以细分为以下三类。

(1)G谱表

所谓G谱表,就是G谱号与五线谱相结合而形成的谱表。在G谱表中,G谱号常常记在五线谱的第二线上,由此形成的谱表被称为高音谱表。在某些情况下,G谱号也会记在五线谱的第一线上,由此形成的谱表被称为古法国式高音谱表。

(2)F谱表

所谓F谱表,就是F谱号与五线谱相结合而形成的谱表。在F谱表中,F谱号常常记在五线谱的第四线上,由此形成的谱表被称为低音谱表。在某些情况下,F谱号也会记在五线谱的第五线上,由此形成的谱表被称为倍低音谱表。

(3)C谱表

所谓C谱表,就是C谱号与五线谱相结合而形成的谱表。一般来说,C谱表又可以细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在C谱表中,C谱号常常记在五线谱的第四线上,由此形成的谱表被称为中音谱表。

第二,在C谱表中,C谱号有时会记在五线谱的第三线上,由此形成的谱表被称为次中音谱表。

第三,在C谱表中,C谱号某些情况下会记在五线谱的第一线上,由此形成的谱表被称为女高音谱表。

第四,在C谱表中,C谱号某些情况下会记在五线谱的第二线上,由此形成的谱表被称为女中音谱表。

第五,在C谱表中,C谱号某些情况下会记在五线谱的第五线上,由此形成的谱表被称为男中音谱表。

2.多行谱表

所谓多行谱表,就是有两行或两行以上五线谱的谱表。在五线谱上写音乐作品时,通常会涉及数行五线谱上。此时,需要用连谱号将这数行五线谱连接起来。连谱号是由扩线和起线两部分组成的,同时扩线又有花扩线与直扩线之分(见图1-3)。

图1-3 连谱号的构成

通常来说,多行谱表又可以分为两类,即大谱表和联合谱表。

(1)大谱表

高音谱表与低音谱表相结合所形成的谱表,便是大谱表。由于大谱表的中间或者高音谱表与低音谱表之间隐藏着一条线,因此大谱表也被称为“十一线谱表”。

(2)联合谱表

联合谱表就是用于多个声部同时演奏或演唱的记谱,也可称为总谱。用直括线连接同种类的声部。有时还会在直括线的外侧加上辅助扩线来连接相同的乐器或人声。当独奏(唱)只有一个声部时,则独奏(唱)声部不用扩线,但要用竖线连接。

四、五线谱的音符

所谓音符,就是表示长短不同的音的进行符号。音符在五线谱的位置,表明了该音符所代表的音高。

音符一般是由符头、符干和符尾三部分构成的(见图1-4)。当多个符尾连接在一起时,叫作符杠(见图1-5)。此外,音符有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三十二分音符、六十四分音符等之分(图1-6)。

图1-4 音符的构成

图1-5 符杠

图1-6 音符的划分

对于两个相邻的音符来说,上面一个音符的时值是下面一个音符时值的2倍,或者说下面一个音符的时值是上面一个音符时值的1/2。因此,一个全音符等于两个二分音符,一个二分音符等于两个四分音符,依此类推(见图1-7)。

图1-7 单纯音符时值比例关系

在五线谱中书写音符时,并不能随便书写,而是要遵守一定的要求。具体来说,在五线谱中书写音符必须遵守以下几点要求。

第一,在书写符头时,既可以写在线上,也可以写在间内,而且要略向右上倾斜(全音符除外);当两个相邻的符头共用一个符干时,则左边是低音,右边是高音;当三个或三个以上相邻的符头共用一个符干时,可不遵守左边是低音、右边是高音的规则。

第二,在书写符干时,若符干朝上则要写在符头的右侧,若是符干朝下则要写在符头的左侧,而且符干的长度通常为八度的距离。若是符头在五线谱第三线以上,则符干的方向朝下;若是符头在五线谱第三线上,则符干的方向要与相邻音符的符干方向保持一致,若是相邻两个音符的符干方向不同,则默认符干方向朝下;若是符头在五线谱第三线以下,则符干的方向朝上。当一个符干被多个符头共用时,符干的方向以离第三线最远的符头为准,而且符干的长度通常为符头间的距离加上八度的距离。当符尾相连变成符杠时,符干的方向也是以离第三线最远的符头为准,而且符干的长度要保证最短的一条是八度距离。

第三,在书写符尾时,要确保其始终写在符干的右侧,并且要弯向符头。

第四,在书写符杠时,要保证符杠的数目与符尾的数目保持一致;符杠有两条以上时,要保证符杠之间是平衡关系,宽度为间的一半,而且方向要和音符的走向大体一致;符干方向不一致或是跨小节的音符,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用符杠进行连接;符杠连接的同组音符中,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将休止符插入其中。

五、五线谱的变音记号

在五线谱中,表示升高或降低基本音级的记号便是变音记号。

(一)变音记号的类型

通常来说,变音记号可以细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升记号——♯,表示的是将基本音级升高一个半音。

第二,降记号——♭,表示的是将基本音级降低一个半音。

第三,重升记号——×,表示的是将基本音级升高两个半音(一个全音)。

第四,重降记号——♭♭,表示的是将基本音级降低两个半音(一个全音)。

第五,还原记号——♮,表示的是将已经升高或已经降低的音还原。

(二)变音记号的书写

在五线谱上书写变音记号时,需要遵守以下两个要求。

第一,在五线谱上书写变音记号时,既可以写在线上,也可以写在间内。

第二,在五线谱上书写变音记号时,不同的国家会有一定的差异。就我国而言,在五线谱上书写变音记号通常要写在基本音级的左上角,如F、×C。不过,也有一些不遵守这一规则的情况,或是将变音记号写在基本音级的前面,如♯G、♭C。而英美体系中,在五线谱上书写变音记号通常要写在基本音级的后面,如C♭、F♯;德式体系中,不是用♯、♭等来表示变音记号,而是用基本音级加后缀的方式来表示音级的变化,如Cis表示升C,Ces表示降C,Cisis表示重升C,Ceses表示重降C。

(三)变音记号的使用

变音记号一定要活学活用,在五线谱上使用变音记号时,需要遵循以下几个规则。

第一,基本音级变成变化音级时,可以直接写出新的变音记号。

第二,升音级继续升高半音时,用重升记号。

第三,降音级继续降低半音时,用重降记号。

第四,重升音级降低半音时,用升记号。

第五,重降音级升高半音时,用降记号。

第六,升音级降低半音时和降音级升高半音时,都用还原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