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物理治疗技术

第一节 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

一、概述

1972年,Shealy和Long提出治疗疼痛的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transcua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TENS)的概念,该疗法是为刺激感觉神经纤维而设计的,之所以用“经皮”一词,是为了与植入电极相区分。实际上这种疗法不仅刺激感觉神经,还可以在一定强度下刺激运动神经。目前该方法已经超出治疗疼痛的范围,但仍以治疗疼痛为主。此疗法的局限性在于仅考虑了疼痛的闸门学说,通过刺激粗感觉神经纤维达到止痛的目的。临床上神经疼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神经缺血、损伤、炎症等。止痛的机制也是复杂的,不应限于粗感觉神经纤维刺激止痛,还应包括改善神经血液循环及微循环,提供神经营养,促进致痛物质的吸收及镇痛物质的产生等。从广义TENS的概念来讲,TENS不应限于Shealy和Long提出治疗疼痛的TENS,还应包括经皮肤治疗的电刺激疗法。本节主要介绍狭义的TENS。

1. 定义 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又称周围神经粗纤维电刺激疗法。即通过皮肤将特定的低频脉冲电流输入人体以减少或消除疼痛的电疗方法。

物理特性:

(1)波形:对称双向方波、两种形状不对称的双向脉冲、单向方波。目前尚无证据证明各种波形的优劣。

(2)频率:TENS是为刺激感觉神经纤维而设计,频段低的频率范围为0.5-10-25Hz,频段高的频率范围为90-200-500Hz,一般频率范围为2-160Hz。

(3)脉冲宽度(简称脉宽):其脉宽在9~500μs,常用40~350μs。TENS脉宽和电流强度的选择以尽量兴奋感觉神经的A类纤维,不兴奋感觉神经的C类纤维为宜,这样有助于激活粗感觉神经纤维。窄脉宽可防止传递疼痛的细神经纤维被激活,并可以减少电极下电解产物的产生。

(4)电流强度:一般主张达到感觉阈上,运动阈下或耐受阈,以引起明显的震颤感,而又不产生疼痛和肌肉收缩,患者有舒适感为宜,或强刺激达到耐受阈。

(5)TENS分类:①频率高模式TENS(>50Hz),又称普通模式TENS;②频率低模式TENS(<10Hz),又称针灸样TENS。各种模式有各自的适应证、禁忌证及优缺点,需要临床医生根据疾病不同情况选择性地应用,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表2-1)。

表2-1 TENS的优缺点

2. 治疗原理 治疗机制尚无定论。多数学者以疼痛闸门控制学说为解释依据,认为TENS的窄脉宽电流刺激了有髓鞘的粗感觉神经纤维,向中枢系统发出冲动,兴奋脊髓后角胶质细胞,进而抑制传递细胞的突触前部,使闸门关闭,产生止痛效果;另有学者认为,频率低、窄脉宽对周围神经轴索有直接抑制作用;也有学者主张电刺激所产生的冲动与痛觉冲动同时传入大脑皮质感觉区,在该处形成相互干扰,从而减弱或抑制了疼痛。有研究证明,低频率TENS刺激脊髓和脑干中μ-吗啡受体,使脑脊液和血清中吗啡样物质含量升高,而高频率TENS则刺激脊髓和脑干中δ-吗啡受体,从而认为该疗法的止痛作用与脑啡肽、β-内啡肽等镇痛物质有关。另外,无论频率高低TENS,均可以调节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毒蕈碱、γ-氨基丁酸等物质,从而产生止痛作用。还有研究发现,TENS具有经穴位治疗的特异性,且刺激参数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不同。临床上经穴位治疗应因病而异。

3. 治疗作用

(1)镇痛:①急性疼痛,术后切口痛(包括各类关节手术),术前即可应用,以确定合适参数,术后将电极平行放置于切口两边,缝合后立即通电治疗;急性关节损伤、运动损伤(踝、膝、肩、腰、颈),较早缓解疼痛、减轻水肿,以便早期恢复其相关功能。②慢性疼痛,颈肩腰腿痛、骨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肌肉劳损疼痛、截肢幻肢痛等,一般情况下TENS治疗电极均放置在病灶部位。而有研究报道,电极放在病灶以外的其他部位也可起到止痛的作用,也许与其中枢镇痛机制有关。

(2)促进骨折、伤口愈合:①骨折愈合:20世纪80年代以来,TENS治疗骨折后骨不连获得成功。电刺激不仅可以调控细胞外基质合成,也可调控蛋白多糖和胶原合成,增强软骨内成骨,还可以通过增加细胞内游离钙浓度调控骨形成和骨代谢。为了取得良好的成骨效应,治疗时应选宽脉宽、低频率,电流强度为患者稍有电感。有学者将电极置于骨折端两侧,频率1~2Hz,脉宽0.3ms,感觉阈,每次30~60min,每日3~4次,效果较好。另有研究表明,TENS可明显延缓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in gene related peptide,CGRP)的下降趋势,保持全身及局部CGRP高水平,从而达到促进骨折愈合、改善关节功能的目的。②伤口愈合:采用微电流刺激疗法,10~600μA,以恢复机体“生物电平衡”,达到促进伤口愈合和止痛的目的。但此研究仍处于实验阶段。

(3)促进周围神经损伤修复:周围神经损伤后粗纤维传入亦减弱或消失,TENS可以兴奋未受损部分粗纤维,另外,还可促进施万细胞增殖和髓鞘形成,加速损伤神经的轴索再生,降低神经纤维化,改变细胞内分子的分布,刺激神经生长因子分泌释放,兴奋大脑皮质及脊髓神经细胞,改善神经支配器官功能,从而改善受损周围神经的再生和修复,同时对恢复感觉活动的平衡亦起到积极的治疗作用。由于其脉宽窄,对周围神经再生的恢复比宽脉宽的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效弱。

二、操作方法

前面已提到TENS具有多种模式,需要临床医生根据患者具体病情、疾病发展阶段而选择不同的参数模式进行治疗,但大体操作方法基本相同,现介绍如下。

(1)准备必要的辅助设备,如皮带、导电膏等。

(2)向患者进行必要的解释和说明,包括治疗的注意事项及治疗时的感觉等。

(3)设定相关参数。

(4)电极放置之前进行皮肤准备,以确保良好的导电性。

(5)将电极与导线相连。

(6)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将电极放置于预定刺激部位。

(7)连接导线与治疗仪。

(8)开机,根据患者感觉及不同疾病所需频率、波形、脉冲宽度、时间进行调节,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每日治疗次数及疗程需要根据具体疾病由医生确定。

(9)治疗结束,恢复机器参数为零,关机。

(10)移去电极,清洁患者皮肤和电极。

(11)检查治疗后皮肤状况并进行治疗后评估。

三、临床应用

1. 适应证 急性扭挫伤、急慢性肌肉疼痛、肌肉筋膜疼痛、术后伤口疼痛、伤口愈合不良、颈肩腰腿痛、截肢后疼痛、骨折、各类关节炎、滑囊炎、周围神经损伤、各类感觉运动功能障碍等。

2. 禁忌证

(1)植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须由康复科医生确定是否可以使用,起搏器的发生器不能在治疗仪同一输出通路两个电极回路中。

(2)不能将电极置于心前区,以防引起心律失常;不能将电极置于颈动脉窦处,以防对血压及心率产生影响。

(3)不能将电极直接置于皮肤破溃、化脓性感染及伤口上,以免引起电烫伤及刺痛。不能将电极置于孕妇下腹部及腰骶部,以防引起流产。

(4)对电流过敏者。

(5)不能将电极置于体腔内;认知障碍者不得自行使用该设备。

(6)有出血倾向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者慎用。

3. 注意事项

(1)本治疗仅供外用。皮肤感觉不敏感、感觉缺失的患者治疗时要谨慎,防止烫伤。

(2)电极放置处可发生皮肤刺激反应,若为皮肤过敏,应停止使用。

(3)心脏疾病的患者须由医生确定是否可以使用,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4)治疗过程中被治疗的患者禁止触摸接地的金属物,防止电流经接地的金属物与地面形成回路,对人体产生潜在的危险。

(5)使用中出现电击或明显刺痛,应立即关机或强度返回“0”位,检查电极是否置于破损的皮肤表面。治疗时或调节强度输出时,两电极不能接触,以免短路而损坏仪器。

(6)仪器在使用时,应远离高频设备如超短波、微波等,以免高频电磁场干扰仪器,影响治疗仪输出或损坏仪器元件,或在治疗部位干扰引起电灼伤。

(高月明 王兴林)

第二节 干扰电疗法

一、概述

1. 定义 干扰电疗法(interferential current therapy,ITC)是将两组频率为4000Hz与4000Hz±100Hz的等幅中频正弦电流,通过4个电极交叉输入人体,电力线在体内相互干扰,形成干扰场,在干扰场中按“差拍”原理产生一种“内生”的0~100Hz低频调制的中频电流,达到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一种方法,又称静态干扰电或交叉电流疗法。

ITC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自该疗法使用以来,为了加大干扰电的作用范围,增强其刺激效应,人们对干扰电的研究不断深入,对其治疗技术做了不少改进和发展。先在传统的静态干扰电疗法的基础上发展了动态干扰电疗法,后来又将二维效应的动态干扰电疗法发展为立体动态干扰电疗法。动态干扰电和静态干扰电的主要区别:产生动态干扰电的两组中频电流的幅度自动变化(动态),其电流幅度变化的相位也发生改变。因此,动态干扰电在治疗同时具有内源性刺激和外源性刺激。而静态干扰电仅为内源性刺激,所以动态干扰电电流的刺激作用和范围超过静态干扰电。立体动态干扰电则为三组幅度、相位变化的正弦中频电流。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引进了干扰电疗法技术,并逐步进行推广应用。

2. 治疗原理 干扰电兼有低频电与中频电的特点。最大的电场强度发生于体内电流交叉处,作用深、范围大。不同差频的干扰电的治疗作用有所不同。90~100Hz的差频电流可抑制感觉神经,使皮肤痛阈升高,有较好的镇痛作用。50~100Hz的差频电流可使毛细血管与小动脉持续扩张,改善血液循环,促使渗出物吸收。0~50Hz的差频电流可引起骨骼肌强直收缩,改善肌肉血液循环,也可以增强平滑肌张力,增加血液循环,改善内脏功能。

3. 治疗作用

(1)促进血液循环:干扰电具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的作用。动物实验和人体实验中证明干扰电作用后开放的毛细血管数增多,动脉扩张。50Hz固定差频干扰电作用20min后,皮温升高2℃,若作用于颈、腰交感神经节,可引起相应肢体血液循环加强,皮温升高,从而促进炎症渗出物、水肿、血肿的吸收。

(2)镇痛:干扰电可以抑制感觉神经。单次干扰电作用后皮肤痛阈即刻明显升高,作用后15~30min,仍有显著镇痛作用。有研究发现,干扰电作用于腰骶部,全身的痛阈都会升高,认为这可能是由于干扰电的刺激,激活内啡肽系统的效应。

(3)对运动神经和骨骼肌的作用:干扰电对运动神经和骨骼肌具有兴奋作用,引起肌肉收缩。差频25~50Hz的电流可引起肌肉强直收缩,人体对干扰电易于接受,可用较大的电流强度,使肌肉产生较大的收缩反应,故有治疗和预防肌肉萎缩的作用。对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效果干扰电优于直流电、感应电、调制方波、三角波等。

(4)调整内脏功能:干扰电作用较深,在人体内部形成干扰电场0~100Hz差频,电流能刺激自主神经,改善内脏的血液循环,提高胃肠平滑肌的张力,调整支配内脏的功能。实验显示,干扰电可引起胃肠道平滑肌收缩,比间动电流疏密波强。

(5)调节自主神经:干扰电有调节自主神经功能的作用。有人将干扰电作用于高血压患者的星状神经节部位,可使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下降;作用于闭塞性动脉内膜炎患者的腰交感神经节部位,下肢的皮肤温度上升,肢体血液循环改善,跛行症状减轻。

(6)促进骨折愈合:干扰电能促进骨痂形成,加速骨折愈合。可以治疗骨不连或延迟连接。

二、治疗技术与方法

(一)电极放置方法

1. 固定法 选用4块大小合适的电极,与电极相连接的4根导线分为2组。每组2根导线,一组导线连接至治疗机的一路输出的输出口,另一组导线则连接至另一路的输出孔内。这两组不同频率的电极交错放置,使病灶处于4个电极的中心,即电流交叉处。

2. 抽吸法 采用负压装置与吸附电极。治疗时将吸附电极置于治疗部位的皮肤上,使病灶处于4个电极的中心。先开动负压装置,开始抽气,电极吸附于皮肤上。再接通干扰电流负压装置,以每分钟16~18次的频率抽吸,抽吸的频率可根据吸盘内负压的大小自动调节。此法除了有干扰电流作用外,治疗区局部尚产生负压按摩作用。治疗的差频、剂量、时间、疗程与固定法相同。

3. 运动法 采用两手套电极相当于两级法。一个手套电极的导线连接至治疗机一路输出的输出孔内,另一个手套电极的导线连接至另一路输出孔内。治疗时,操作者的双手分别插入两个手套电极的固定带下,双手下压,务必使整个电极与患者皮肤充分接触。并在治疗区内移动。操作者可通过改变双手压力的大小及电极与患者皮肤的接触面积来调整电流的刺激强度。一般采用50~100Hz或0~100Hz的差频使肌肉发生短时间的显著收缩,以松弛肌紧张,消除局部水肿,或引起肌肉节律性收缩,加强静脉和淋巴回流。痛点治疗时,操作者手套电极的指尖部分分别放在痛点两侧,相距2~3cm;选用50Hz差频,患者自行调节电流强度至引起典型的疼痛为止,持续30~60s,然后停止刺激,此时疼痛将减弱或消失。若止痛效果不显著,可在几分钟后重复操作1~2次。

4. 干扰运动刺激疗法 治疗时电极的放置方法以尽可能大的电流沿着肌纤维的走行方向通过肌肉为原则。刺激肢体较大肌肉时通常可以引起关节运动。进行增强肌力的治疗时,可用较大的电流。为了避免损伤,应适当控制电流的强度。肌肉松弛时,为防止患肢突然无控制地落回原来的位置,要采用适当的支持物支撑患肢。肌肉痉挛时所用电流强度应较小。

5. 干扰电超声联合疗法 操作方法与干扰电、超声疗法相同。探头下需使用能导电的耦合剂。干扰电流采用耐受量,超声强度采用0.5W/cm2,每次治疗10~15min。

(二)差频选择

根据治疗需要选用不同差频,每次治疗选用1~3种差频,每种差频治疗5~15min,总治疗时间为15~45min。每日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不同差频干扰电流治疗作用表见2-2。

表2-2 不同差频干扰电流治疗作用

(三)电流强度

治疗电流的强度一般在50mA内。根据患者的感觉或肌肉收缩的强度,将治疗剂量分为三级;同时还可以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及电极面积调节电流强度。

1. 感觉 ①感觉阈下:刚有电感时再稍调小至感觉消失,但电流表有指示;②感觉阈:刚有电刺激感或麻痹感;③感觉阈上:有明显电刺激感或麻颤感。

2. 运动 ①运动阈下:电流表有指示,但无肌肉收缩反应;②运动阈:刚引起肌肉收缩反应;③运动阈上:有明显的肌肉收缩反应。

3. 耐受程度 也可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来调节电流强度。耐受限是指患者所能承受的最大限度。应在耐受限内进行调节。

4. 电极面积 ①电极面积20cm2时,不宜大于0.8~2mA/cm2;②电极面积50cm2时,不宜大于0.5~0.8mA/cm2;③电极面积100cm2时,不宜大于0.5~0.6mA/cm2

(四)操作程序

(1)根据治疗部位选择适当电极,衬垫用温水浸湿,湿度、温度适宜。

(2)检查两组输出钮是否处在“零”位,差频数值显示开关是否在显示位置上。

(3)接通电源,指示灯亮。先开电源开关,后放电极。此操作步骤与其他电疗仪不同,如果差频治疗仪显示屏不亮,应重新开一次差频数值显示开关。

(4)患者采用舒适体位,暴露治疗部位,按处方要求选择固定电极,使两路电流电力线交叉于病灶处。操作时,同路电极不要互相接触,4个电极之间距离根据部位大小决定,一般不能小于4~5cm。

(5)根据处方要求选用差频,差频在±5Hz即可。然后缓缓调节电流输出钮,将电流量调至医嘱要求规定的略低处,数分钟后再调准。

(6)治疗完毕,将电流输出钮调至“零”位,取下电极,分开放置,使之不能接触,无须关闭电源开关。最后一个人治疗结束后,取下电极,再关闭电源开关。

三、临床应用

1. 适应证 周围神经损伤或炎症引起的神经麻痹和肌肉萎缩,神经痛,骨关节及软组织疾病(肩周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软组织扭挫伤、肌筋膜炎、肌肉劳损、关节炎、狭窄性腱鞘炎、坐骨神经痛),术后肠粘连,注射后硬结,缺血性肌痉挛,雷诺病,闭塞性动脉内膜炎,肢端发绀症,骨折延迟愈合,术后肠粘连,术后肠麻痹,内脏平滑肌张力低下(胃下垂、弛缓性便秘),胃肠功能紊乱,儿童遗尿症,尿潴留及妇科慢性炎症。

2. 禁忌证 急性炎症、出血倾向、孕妇下腹部、局部有金属异物、严重心脏病等。

3. 注意事项 ①电极放置的原则是两组电流一定要在病变部位交叉。同组电极不得互相接触。②在调节电流强度时必须两组电流同时调节,速度一致,强度相同。若设备先进,可分开调节。③使用抽吸电极时,要注意抽吸力量的大小,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20min,以免发生局部瘀血而影响治疗。有出血倾向者不得使用此法。④电流不可穿过心脏、脑部及孕妇腰腹部。

(李红玲)

第三节 脉冲枪治疗

一、概述

1. 定义 脉冲枪治疗是指脉冲枪通过发出有频率的脉冲来刺激关节、肌肉、韧带、关节囊内的机械感受器,来抑制疼痛及交感神经兴奋性,提高肌肉功能,通过改变附着肌肉的力量、紧张度及反应时间,来改善人体肌肉状况和损伤,减缓痛苦并恢复其功能。

2. 治疗原理 正常人的脊柱由32~34块椎骨构成,这些椎骨通过23块椎间盘、134个关节及周围许多肌肉、韧带等软组织连接在一起。脊柱内外还有大量神经纤维,包括传入神经纤维和传出神经纤维。

整脊枪主要用于改变骨骼结构,通过外力促使骨骼结构位移,回到中立位,间接改善肌张力,从而改善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对于一些大肌群,也可直接用于改善肌张力。

整脊枪用了共振(谐振)原理,效率更高,整、推的部位更深,更到位。骨骼、肌肉、神经三方面在运动中互为因果。任何一个方面的病理都会导致另外两方面的病理;同样,任何一方面的恢复也会带动另外两方面的恢复。

整脊枪共有低档(100N)、中档(200N)、高档(400N)3个档位,其第1枪收集了被“调整”部位的位移速度、振幅(位移幅度)及位移峰值,从而计算出第2枪以“共振”原理的最佳速度、振幅、位移峰值,第3枪,第4枪……依此类推,达到关节或骨骼位移最大化。整脊枪可以及时监测持续推力产生的每次位移,当关节或骨骼位移幅度不再增大时,就停止了“机械脉冲”(图2-1)。

整脊枪单头多用于关节旋转位移,双头多用于屈伸位移。如果双头在脊柱同侧,则用于改善侧弯。

3. 治疗作用

(1)调整脊椎、骨关节排列。

(2)改善生理结构及生物力学。

(3)调节神经肌肉兴奋性。

(4)增强本体感觉。

(5)改善关节活动度。

(6)提高整脊效率,改善症状,改良体态。

(7)调节肌肉紧张度。

图2-1 整脊枪

(8)改善整体健康状态。

4. 结构特点

(1)电脑芯片。

(2)指示灯:不亮—红色—绿色。

(3)声音提示:单响—双响—无声。

(4)强度分级:低档(100N)—中档(200N)—高档(400N)。

(5)频率:0.5~6Hz,每2s1~12次。

(6)冲击头:单头—小双头—大双头。

二、操作方法

(一)评估技术与步骤

1. 患者初始评估流程(图2-2)

图2-2 初始评估流程

2. PART评估技术

(1)P:pain(疼痛),用痛觉计来客观量化,或触诊。

(2)A:asymmetry(不对称),俯卧位下观察长短腿、骨盆高低,内外旋。

(3)R:range or motion(运动范围),被动运动,或主动运动范围。

(4)T:tone、texture、temperature(张力、颜色、皮温),指压检查。

3. 测试分析与正骨程序 五步骤测试方法流程(图2-3):

图2-3 五步骤测试方法流程

(1)双侧Nachlas测试:此测试是被动式运动测试。患者取俯卧位,全身放松。检查者屈曲患者的两侧膝关节使足跟尽量靠近臀部,检查时患者无须用力。

测试分析(图2-4):

图2-4 双侧Nachlas测试分析

(2)单侧Nachlas测试:此测试是被动式运动测试。患者俯卧位,全身放松。检测者一只手压在患者骶髂关节上,另一只手放在一侧屈曲的膝关节上,感觉患者的肌肉反应有无痉挛;观察有无任何异常运动,如髋骨是否从床上提起、骨盆是否扭转、膝关节屈曲的程度,并比较左右两侧膝关节屈曲的角度是否一致。

测试分析(图2-5):

图2-5 单侧Nachlas测试分析

(3)髋关节旋转测试:此测试是被动式运动测试。患者俯卧位,全身放松。检查者用一只手压在骶髂关节上,另一只手将腿旋转向右然后向左旋转,检查两方向旋转运动的极限。

测试分析(图2-6):

图2-6 髋关节旋转测试分析

(4)下肢压力测试:此测试是被动式运动测试。患者采取俯卧姿势,全身放松。如上述测试,发现两侧内外旋都相等,无痛觉,无异样,那么就要做下肢肌肉加压测试,采取用手沿着肌肉从上到下施加压力来寻找有无压痛点,骶髂关节损伤会引起部分下肢肌肉过度兴奋。

测试分析(图2-7):

图2-7 下肢压力测试分析

(5)骨盆上方压力测试:此测试是被动式运动测试,患者俯卧,全身放松。腰方肌会因骶膝关节损伤变得过度活跃而劳损,用手沿该肌肉,从下向上滑压,寻找过度反应,如肌痉挛或痛点。

测试分析(图2-8):

图2-8 骨盆上方压力测试分析

(二)具体操作方法

1. 骶髂关节调整

(1)脉冲部位:髂后上棘内侧。

(2)脉冲方向:向外侧。

(3)脉冲设置:中档或高档。

(4)脉冲次数:1次。

2. 髋关节内旋受限调整

(1)脉冲部位:大转子后方。

(2)脉冲方向:向前。

(3)脉冲设置:中档或高档。

(4)脉冲次数:1次。

3. 髋关节外旋受限调整

(1)脉冲部位:大转子前方。

(2)脉冲方向:向后。

(3)脉冲设置:中档或高档。

(4)脉冲次数:1次。

4. 腘绳肌调整

(1)脉冲部位:腘绳肌外侧。

(2)脉冲方向:向前。

(3)脉冲设置:中档。

(4)脉冲次数:1次。

5. 腓骨肌调整

(1)脉冲部位:腓骨肌群。

(2)脉冲方向:向前。

(3)脉冲设置:中档。

(4)脉冲次数:1次。

6. 腰方肌调整

(1)脉冲部位:腰方肌肌腹的敏感处。

(2)脉冲方向:向前。

(3)脉冲设置:低档或中档。

(4)脉冲次数:1次。

7. 腰椎调整

(1)调整腰椎椎间关节。

1)脉冲部位:腰椎棘突。

2)脉冲方向:向上或向前。

3)脉冲设置:中档或高档。

4)脉冲次数:1次。

(2)腰骶关节调整

1)脉冲部位:骶骨基部双侧(双头)。

2)脉冲方向:向前向下。

3)脉冲设置:中档或高档。

4)脉冲次数:1次。

(3)腰椎多裂肌调整

1)脉冲部位:腰椎多裂肌(双头)。

2)脉冲方向:向前或向上。

3)脉冲设置:中档或高档。

4)脉冲次数:1次。

8. 颈椎调整

(1)颈椎测试

1)颈椎压力测试:对前屈后伸运动的范围和抗阻能力的评估。此测试是被动测试,患者俯卧位,全身放松;也可以坐立位。测试者一只手轻按患者头部,另一只手按压患者颈椎,向上逐步检测疼痛点和障碍。颈椎有疼痛的地方和/或有障碍的地方为阳性。

2)颈椎侧屈:主要对第3~7颈椎的运动性进行评估。测试者一只手轻按患者头部,另一只手按压患者颈椎并向左右侧屈,观察左右侧屈是否对称,哪一侧受限。

3)颈部旋转:对第1~2颈椎枕骨处运动性的评估。此测试是被动测试,患者俯卧位,全身放松,测试者一只手轻按患者头部,另一只手按压患者颈椎,旋转检测颈椎活动度,若旋转测试仍然受限制,调整该侧的枕骨部。

(2)第2颈椎调整

1)脉冲部位:第2颈椎关节突关节(双头)。

2)脉冲方向:向前向上。

3)脉冲设置:低档。

4)脉冲次数:1次。

(3)枕骨调整

1)脉冲部位:枕骨(双头/单头)。

2)脉冲方向:向前向上。

3)脉冲设置:低档。

4)脉冲次数:1次。

(4)第2~7颈椎横突调整:

1)脉冲部位:第2~7颈椎横突。

2)脉冲方向:向前向上。

3)脉冲设置:低档。

4)脉冲次数:1次。

(5)颈椎关节突关节调整

1)脉冲部位:颈椎关节突关节。

2)脉冲方向:向前向上。

3)脉冲设置:低档。

4)脉冲次数:1次。

(6)第1颈椎横突调整。

1)脉冲部位:第1颈椎横突(单头)。

2)脉冲方向:向内侧。

3)脉冲设置:低档。

4)脉冲次数:1次。

(7)枕部的肌肉调整:斜角肌、肩胛提肌。

1)脉冲部位:斜角肌/肩胛提肌(单头)。

2)脉冲方向:向内侧。

3)脉冲设置:低档或中档。

4)脉冲次数:1次。

9. 胸椎调整

(1)胸椎测试步骤:

1)脊柱侧弯检查:检查者站在患者的正后方,让患者弯腰,视诊及触诊患者的整段脊椎,留意是否有脊柱侧弯、脊柱后弯。

2)棘突初步检查:让患者坐在椅子上并微屈胸部,检查者用食指与中指分别触摸每一节胸椎的棘突,并留意是否有疼痛、压痛或异常的结构排序,再将每一节棘突往旁边推并留意活动度。

3)神经根病症检查:患者仰卧位,用双手钩住后颈部并用力将头部撑起,如做仰卧起坐的动作,测试者注意看患者肚脐的移动。

4)胸骨检查:触摸整块胸骨、肋骨边缘及胸锁关节,并留意有无压痛或异常形状及移位。若因外伤所造成的疼痛或压痛,可能是胸骨柄骨折或肋软骨损伤。

5)肋骨与肋间区域检查:由脊柱的外侧向外触摸每一根肋骨直到腋下,然后触摸每一个肋间区域。

6)胸椎压力测试:此测试是被动测试,患者俯卧位,全身放松。测试者一只手轻轻按压胸椎一侧,另一只手由上而下触摸胸椎,并留意有无压痛或异常形状及移位。

(2)胸椎疼痛:调整胸椎横突。

1)脉冲部位:胸椎横突。

2)脉冲方向:向前向上。

3)脉冲设置:低档或中档。

4)脉冲次数:1次。

(3)胸廓疼痛:调整中后肋骨。

1)脉冲部位:中后肋骨。

2)脉冲方向:向前向上。

3)脉冲设置:低档或中档。

4)脉冲次数:1次。

(4)胸腔疼痛:调整前肋骨。

1)脉冲部位:前肋骨。

2)脉冲方向:向前向上。

3)脉冲设置:低档或中档。

4)脉冲次数:1次。

三、临床应用

1. 适应证

(1)头痛、颈痛、颈椎病。

(2)颞颌关节功能紊乱。

(3)肩痛、肩周炎。

(4)上臂痛、网球肘。

(5)手腕痛、腕管综合征。

(6)下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

(7)脊柱侧弯症。

(8)髋、膝、踝痛。

(9)肌肉痉挛疼痛。

(10)疲劳不适。

(11)其他。

2. 禁忌证(相对的)

(1)骨折未愈部位。

(2)骨质破坏:肿瘤、结核等。

(3)严重的骨质疏松症。

(4)局部炎症急性渗出期。

(5)局部皮肤溃疡部位。

(6)治疗后出现不适或恐惧者。

(7)不宜冲击震动部位。

(8)其他。

3. 注意事项

(1)无评估,不治疗。

(2)颈椎治疗时强度为低档。

(3)治疗后多喝水。

(4)多有后遗效应。

(邓景元)

第四节 红外偏振光疗法

一、概述

1. 定义 红外偏振光疗法是指利用红外偏振光通过对神经节、神经干、神经根和病灶的局部照射,对人体炎症性、神经性和创伤性疾病进行有效治疗的方法;是将最新光电技术与解剖学、神经学及中医经络学和针灸原理结合在一起,用于治疗慢性疼痛及其相关症状的高科技疗法。

2. 偏振光的产生 光的本质是电磁波,是一种横波,光的传播方向与振动方向垂直。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的不对称性称为偏振,具有偏振性的光则称为偏振光。一般的自然光在各个方向振动是均匀分布的,是非偏振光。通过反射、多次折射及选择性吸收的方法可以获得平面偏振光。可采用具有选择性吸收的偏振片产生平面偏振光。将波长600~1600nm光透过偏振片后产生红外偏振光(光透过具有吸收的偏振片产生平面偏振光。偏振光的轨迹在传播过程中为一直线,故又称线偏振光,图2-9)。600~1600nm的光透入人体组织的能力较强,这一段光被称为“人体透射窗口”,特别是近红外部分穿透人体可达10mm,是穿透人体组织最强的光。红外偏振光可穿透人体5~7cm。红外偏振光的波形及穿透深度见图2-10,图2-11。

图2-9 红外偏振光的产生

图2-10 红外偏振光的波形

图2-11 红外偏振光的穿透深度

3. 治疗原理

(1)光热效应:可以促进血管扩张,改善微循环,增加组织营养,加速各种炎症产物和致痛物质排出,减轻肿胀,缓解疼痛和抗炎的作用。还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刺激组织再生,促进创面干燥、结痂和愈合。

(2)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偏振光作用于周围神经,可以抑制疼痛信息的产生,降低神经兴奋传导速度;调节自主神经系统,促进淋巴系统循环,稳定机体的内循环,提高机体免疫力。

(3)生物刺激作用:偏振光作用于细胞膜类脂双分子层,从而影响膜表面特性,如电荷分布的变化及膜的通透性;继而可能影响与细胞膜有关的生理过程,如细胞新陈代谢、免疫和酶的改变等。

(4)光针效应:偏振光照射穴位,具有针灸治疗效果,可以调整体内阴阳平衡和气血运行,改善脏腑功能。

4. 治疗作用 红外偏振光疗法通过对人体神经节、神经干、神经根、穴位和疼痛处局部照射,起到以下治疗作用。

(1)抑制神经兴奋,松弛肌肉,使疼痛部位充分进行有氧代谢,阻断疼痛的恶性循环,达到解除肌肉痉挛、缓解疼痛的目的。

(2)加速组织活性物质的生成和疼痛物质的代谢,促进炎症和水肿的消除。

(3)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改善局部微循环,加强组织营养,促进创伤愈合。

(4)调节自主神经系统,促进淋巴系统循环,稳定机体的内循环,提高机体免疫力。

(5)星状神经节的照射可“代替”星状神经节阻滞,操作简单,便于临床推广。

(6)穴位照射具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的作用。

5. 治疗特点 红外偏振光治疗特点:①无损伤;②无痛苦;③无感染危险;④治疗时间短;⑤无副作用及并发症;⑥适应范围广泛;⑦可作为神经阻滞的辅助疗法或替代疗法;⑧穿透性强:偏振光对人体的有效作用深度可达5~7cm,普通理疗仪器一般只能达1~3cm。⑨多种照射探头和治疗模式:具有偏振光治疗头(集射头)、红外光治疗头(散射头)、星状神经节治疗头三种照射探头,五种治疗模式,可根据病情选择,照射疼痛支架式,可任意伸缩旋转,无须手持。⑩可与各种药物合用。操作者无须较高的医疗技术,在医生指导下即可完成局部普通照射操作。

二、治疗技术

1. 常规操作方法

(1)患者坐位或卧位,暴露治疗部位,全身放松、安静。

(2)按照病情选择需照射的痛点、穴位、星状神经节,或照射部位的体表投影区(在投影区上、下、左、右选取4~5个点照射,并在照射点上做标记)。

(3)按病情与部位,决定照射功率(以总功率的百分数计算,如60%、80%等)。

(4)照射前检查电线是否连接好,各旋钮是否在零位上。接通电源,将光源对准照射部位,治疗头距皮表2mm左右,再开输出功率和脉冲比例,每日1次,每次照射3~5个点,每点5min,总治疗时间不超过30min。

(5)治疗完毕,移开光源;也可继续照射另一患者,直至工作完毕再关闭电源。

2. 偏振光治疗头的选择 根据患者病史及检查,明确诊断,对疼痛点及疼痛部位的相应神经支配区进行照射。按照射部位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治疗头:①照射痛点和穴位时用偏振光治疗头(集射头)接触照射,时间设定为5~6min;②照射星状神经节时用星状神经节治疗头(最小的治疗头)接触照射,时间设定为7~10min(一般设为10min);③疼痛面积较大者用红外光治疗头(散射头)非接触照射(治疗头距病灶部位1~2cm,患者有热感为宜),连续照射,时间设定为20~30min。

(1)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网球肘、三叉神经痛、颈背肌筋膜炎选择椎旁、痛点及穴位照射。一般选3~5个点,每个点照射5~6min,每日1次,7~10d为1个疗程。

(2)神经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骶尾神经痛、枕大神经痛、偏头痛、失眠症、面神经麻痹选择星状神经节、局部痛点照射为主,依据病情加选穴位照射为辅。一般选择3~5个点,每个点照射5~6min。

(3)周围性面瘫:选择穴位照射,如地仓、颊车、颧体、合谷等,每穴照射5~6min,每日1次,7~10d为1个疗程,治疗1~2个疗程。

(4)左下肢脉管炎:选择左股动脉、痛点照射,每个点照射5~6min,每日1次,7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

(5)自主神经功能紊乱:选择星状神经节照射,部位为胸锁关节上2.5~3cm与前正中线旁开1.5cm交界处(胸锁乳突肌内侧缘)垂直照射,每侧照射10min,7~10d为1个疗程,治疗1~3个疗程。

(6)急慢性盆腔炎、卵巢炎及痛经、斑秃、神经性皮炎、过敏性皮炎、湿疹性皮炎、皮肤溃疡、褥疮、痤疮连续照射,时间和功率可适当增大,照射时间为20~30min。

三、临床应用

1. 适应证

(1)疼痛科:非典型面部痛、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坐骨神经痛、雷诺病、不定陈诉综合征、术后痛、肋间神经痛等。

(2)骨科:各种慢性肌肉痛和关节痛、腰痛、神经痛、肌腱痛、腱鞘炎、颈肩综合征、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跟腱周围炎、肩周炎、肱骨外上髁炎、髌腱炎、足底肌膜炎、鹅足滑囊炎、静脉炎、急性扭挫伤等。

(3)康复科: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各种外伤后遗症等。

(4)神经科: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血管性头痛、紧张性头痛等。

(5)皮肤科:带状疱疹、斑秃、压疮、组织坏死、刀口不愈合、慢性皮肤溃疡、过敏性皮炎、湿疹性皮炎、痤疮等。

(6)口腔科:颞颌关节炎、复发性口疮、牙龈炎、口腔内膜炎、唇炎等。

(7)耳鼻喉科: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突发性耳聋、耳鸣、扁桃体炎、咽喉炎、腮腺炎、中耳炎、特发性声门痉挛等。

(8)妇科:盆腔炎、附件炎、痛经等。

(9)其他:失眠、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更年期综合征等内分泌失调性疾病、哮喘、交感神经依赖性疼痛、交感神经非依赖性疼痛、高血压、高血脂、支气管炎等。

2. 禁忌证

(1)眼睛、性腺、孕妇腹部。

(2)恶性肿瘤局部。

(3)心脏安放起搏器者不宜照射星状神经节。

(4)对光线过敏的患者。

(5)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

(6)新生儿、婴儿。

(7)高热。

(8)炎症的急性期。

(9)严重免疫系统疾病如红斑狼疮、血管闭塞性脉管炎。

3. 注意事项

(1)同一治疗部位可连续照射,但一般不超过15~20min。

(2)治疗头不要直接接触皮肤,以免过热烧伤,照射部位有黑色素病、褐斑时,谨防烫伤。

(3)避免用黑颜色标记照射部位,光斑应在标记之外,不要将光斑与标记重叠。

(4)开机后,应根据临床治疗需要设置相应参数。

(5)根据病情需要配置相应的照射头。

(李红玲)

第五节 全身振动疗法

一、概述

1. 定义 振动疗法是一种将振动作用于人体来治疗疾病的物理治疗方法。振动疗法是近20年才出现的一种治疗方法。近年来,振动疗法被广泛应用于骨关节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等疾病的康复治疗中。根据振动作用于人体的范围,可将振动疗法分为全身振动疗法、区域型振动疗法及局部振动疗法。根据振动作用于人体的方向,可将振动疗法分为垂直振动疗法、横向振动疗法、侧向振动疗法。根据振动的能量来源,可将振动疗法分为机械振动疗法、电振动疗法、磁振动疗法。根据振动的方式,又可将振动疗法分为同步振动模式和交替振动模式。全身振动疗法是指由人的足部或臀部接触振动器械,通过下肢或躯干将振动传导至全身的治疗方法。

2. 治疗原理 振动疗法的作用可分为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两类。直接作用为振动波直接传递到器官、组织、细胞等结构而产生。间接作用为机械振动波刺激后通过神经、体液的反射、调节而获得。

(1)直接作用

1)对骨骼系统的作用:全身振动疗法能在提高下肢肌力、收紧韧带和增加膝关节稳定性的同时,缓解软骨上的压力集中,从而减轻炎症反应或肿胀的程度。振动疗法对关节软骨细胞也具有调控作用。研究表明,全身振动造成的体内压力方向与肌肉纤维、软骨承力、骨骼骨小梁分布完全相同,对肌肉纤维、软骨承力、骨小梁的正常功能恢复同时发挥作用,可以增加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同时缓解骨痛,增强肌肉力量。

2)对神经系统的作用:人体姿势的控制与平衡主要依靠感觉系统、运动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来维持。人体皮肤及深部组织均有不同类型的机械感受器如触觉小体、环层小体等均能接受触压觉和振动觉的信息,而深部感觉器官肌梭则是引发牵张反射的基础。全身振动疗法借此触发人体感受器,通过触压觉、本体感觉的输入,进一步引起身体相应的适应性及神经肌肉兴奋性的改变。全身振动疗法还可对足底的传入神经产生刺激,而这种传入神经引起的冲动在姿势控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3)对肌肉、肌腱、关节的作用:振动疗法可促进肌肉内毛细血管开放,增加局部血液供应,同时增强韧带、肌腱的弹性和活动性,促进关节滑液的分泌与流动,加速关节周围的血液、淋巴液循环,消除关节囊的挛缩和肿胀,增加膝关节稳定性等。

4)对呼吸系统的作用:振动可直接刺激胸壁而使呼吸活动加深,同时也可通过反射使呼吸活动加深。还可直接促使组织坏死,细胞脱落,黏液稀释,因而可促进排痰。

5)对心血管的作用:全身振动疗法可使处在高血压前期的绝经后妇女压力波反射和大动脉收缩压降低,可降低臂、踝脉搏波的传导速度,从而降低其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低幅相控的胸壁机械振动疗法可直接调节左心室弛缓率,特别是在合并心肌肥大或心力衰竭时。振动还可引发局部血管收缩。

6)对血液循环和淋巴系统的作用:振动疗法能促进血液和淋巴液的流动,并可通过神经反射引起血液成分的变化。

(2)间接作用:振动疗法对神经系统的作用是一种机械物理刺激,它以一种交替挤压、松弛的形式构成对神经末梢的刺激,进而引起神经反射。振动疗法还可以调节大脑的兴奋与抑制过程。间接作用的主要生理效应:通过神经反射使呼吸加深,引起血液成分变动后反射性使排尿量增加,刺激皮肤感受器后反射性地使局部皮温升高,振动颈后或腰背区时可反射性地引起颈部或腰部自主神经支配的器官的相应变化等。

3. 治疗作用 根据生物谐振规律,适宜的外部机械振动作用于人体,可最大限度地激活神经肌肉系统,最大限度地接近生物学谐振,使得病理状态下的神经肌肉能够恢复至正常生理状态。振动作用的基础是通过机械振动刺激肌梭、腱梭等本体感受器,诱发有神经支配的骨骼肌的牵张反射来增强其神经肌肉的功能。Ⅰ型和Ⅱ型肌纤维在振动训练中被同时激活,在募集更多的运动单位参与活动、改善肌肉协调性的前提下,提高了对Ⅱ型纤维的训练效应,增加了肌肉的爆发力。振动训练还能激活拮抗肌的Ⅰa抑制神经元,使拮抗肌的兴奋受到抑制,增强肢体活动的灵活性和协调性。研究发现低频振动训练可加速患侧下肢腘动脉血流速度,降低血管阻力指数,改善肢体血液循环。振动训练还可刺激细胞外基质快速释放生长激素和细胞因子,调控神经肌肉的生理功能。在以上多种治疗作用下,全身振动疗法可有效地改善肌肉力量和治疗骨骼肌减少症。机械振动作为一种低强度的力学刺激信号,其所产生的压力直接或经由肌肉传导产生的挤压力和剪切力间接作用于骨组织,当局部的有效机械应力足以引起骨组织发生形变时,即可刺激骨祖细胞-成骨细胞活性;另外,振动过程中,骨骼肌的频繁收缩在大量增加肌肉血液供应的同时,也增加骨皮质的血流量,加速骨细胞钙离子和其他营养物质的供应和吸收,促进骨形成;同时,将一定限度地振动沿肢体的纵轴传至骨折的断端,使其接触更加紧密,从而减少断端间血肿的形成,促进骨密度的增加和骨结构的改善。对于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全身振动训练可增强双下肢肌力和爆发力,改善膝关节有效活动范围及各项功能表现,同时有效缓解症状。全身振动训练可有效增强运动功能、本体感觉、姿势控制及平衡功能,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机械振动刺激肌梭、腱梭等本体感受器,诱发有神经支配的骨骼肌的牵张反射来增强其神经肌肉的功能,因此,对平衡功能的重要感受器——本体感觉康复具有明显的效果。

二、操作方法

(1)治疗前向患者说明仪器的使用和训练方法,并要求患者积极配合。

(2)将治疗仪固定放置,接通电源。

(3)开机,检查并确认工作正常。

(4)根据医嘱、患者情况、调整速度、时间或程序模式,选择合适的体位,通常患者站立或坐位于振动治疗仪平台上,双手握住扶把,并用悬吊带固定。

(5)点击“启动/暂停”键。

(6)确认强度、方向、时间设置无异常。

(7)操作完毕关机;整理、清洁治疗仪,放回指定位置。

(8)治疗时间与疗程:每日1次,每次2min,组间休息2min。4周为1个疗程。

三、临床应用

1. 适应证 振动疗法的主要适应证如下。

(1)骨关节系统:骨折、骨质疏松、颈椎病、骨性关节炎、关节挛缩、肩关节周围炎、腰痛(姿势性)、肌肉肌腱等软组织损伤、肌肉疲劳综合征(运动过度)、肌肉痉挛等。

(2)神经系统: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脑瘫患者、脊髓损伤后射精障碍、特发性射精障碍、周围神经损伤后遗留浅感觉障碍、空间忽略症等。振动疗法还可改善平衡功能。

(3)呼吸系统: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胸部(心、肺)手术后呼吸困难等。

(4)心血管系统:高血压、心肌病(心肌肥大、心力衰竭)等的辅助治疗。

(5)其他:老年性消化不良、便秘、胆囊炎、胆道结石等。此外,还可用于肥胖症、消除疲劳、肌痉挛、泌尿系结石、炎症与瘢痕软化等的辅助治疗。

2. 禁忌证

(1)心血管系统:心肌梗死急性期、高血压不稳定期、支架或起搏器植入、主动脉、外周血管疾病、下肢静脉血栓。

(2)肌肉-骨骼系统:下肢关节置换术后、腰椎间盘突出、关节炎及骨折急性期。

(3)神经系统:认知功能障碍、癫痫症。

(4)其他:恶性肿瘤、大小便失禁、术后早期、局部皮肤创面或瘢痕。

3. 注意事项

(1)进食半小时内不可进行治疗。

(2)使用时留意仪器表面的各种指(警)示,确保操作人员安全和仪器正常工作。

(3)运行过程中,若需调整时间、速度,必须先按“启动/暂停”键,待调整完毕方可继续治疗,若需终止操作,请按“停止”键,不可直接拔除电源。

(4)在仪器周围应留有20cm以上的空间,方便仪器正常散热。

(5)仪器维护或维修前,必须先切断电源。

(6)仪器使用中出现故障,应立即检查原因,同时通知设备科检修,已坏或有故障的仪器不得出现在固定位置。

(7)全身性振动副反应主要有运动病又称晕动病(即晕车、晕船)等,临床表现为前庭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如面色苍白、眩晕、平衡失调等。

(陈健)

第六节 深部肌肉刺激疗法

一、概述

(一)定义

深层肌肉刺激(deep muscle stimulator,DMS)是应用电动深层肌肉刺激仪通过冲击与机械振动将产生的能量作用于深层的肌肉组织和筋膜,从而缓解肌肉疼痛,改善肌肉功能。它不是电刺激,是一种手持设备,是一种深部的机械振动及冲击,在可触及的独立肌肉或肌群使用。在运动前后使用可以缓解肌肉疼痛和软组织损伤。电动深层肌肉刺激仪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批准生产的医疗设备,由Jake Pivaroff医生设计(图2-12)。

图2-12 电动深层肌肉刺激仪

(二)治疗原理

电动深层肌肉刺激仪材质为不锈钢和钛,其5cm圆形振动头移动频率为2200RPMs,可提供自治疗接触部位起5~10cm深度的振动感。通过冲击与机械振动,将产生的能量作用深层的肌肉组织和肌筋膜,刺激本体感觉功能,直接机械效能可以显著提高血液、淋巴循环速率,对神经感受器的刺激引起血管扩张,促进血液流动,改变细胞外基质,修复肌筋膜的机械卡压,从而改善因各种原因(如应变、乳酸堆积、扳机点、瘢痕组织等)导致的肌肉疼痛。

(三)治疗作用

(1)DMS疗法可以缓解肌肉软组织疼痛。

(2)DMS疗法可以促进血液及淋巴循环。

(3)DMS疗法可以松解局部肌肉粘连(包括肌筋膜粘连)。

(4)DMS疗法可以通过对关节周围组织功能的改善增加关节活动度。

(5)DMS疗法可以帮助松弛紧张的缩短的肌肉,还可以刺激松弛、较弱的肌肉,从而改善肌肉张力。这种肌肉“平衡”有助于摆正姿势并产生更有效的动作。

(6)DMS疗法可以促进和提高做更多运动和训练的能力,强健肌肉并增强控制。

(7)DMS疗法可以加强肌肉及其周围起支持作用的结缔组织完成缓慢牵拉动作的能力。

(8)DMS疗法可以促进损伤修复,如扭伤和拉伤的软组织的康复,这极有可能是因为组织的生长和修复通过损伤区域高效的代谢及其得到的刺激而加速。

二、操作方法

1. 第一步 准备治疗所需物品:一张治疗床或软椅,一张可以放电源箱的桌子或柜子,以及一块柔软干净的毛巾。

2. 第二步 治疗前向患者讲明治疗的目的及治疗时产生的治疗感觉。与患者充分沟通获得患者理解及配合后,选择适应治疗操作的床或软椅,使患者处于合适的治疗体位。电源箱不能放在地面上,而应该放置在一个安全的位置(桌子或柜子的表面上)。将软毛巾折叠成适宜的大小及厚度,用作DMS治疗时电动深层肌肉刺激仪与患者中间的介质;通常最好折叠两次,但也可以折叠到使患者感觉舒适并适应DMS治疗的厚度。

3. 第三步 根据压痛部位及扳机点选择治疗部位。

(1)肩颈部位治疗(图2-13):

图2-13 颈肩部位治疗示意图

1)颅底(枕部与颈静脉窦的横截面处)使用电动深层肌肉刺激仪做治疗时应轻柔,患者双眼闭合。

2)颈部(两侧)使用电动深层肌肉刺激仪时应轻柔,患者双眼闭合。

3)肩部(扳机点,斜方肌)患者将右臂置于左肩上方。针对右侧的冈上肌、冈下肌、菱形肌进行治疗。用同样的方式进行对侧治疗。

4)将患者的右手置于头顶部,将手肘轻轻地扳向背部,使用电动深层肌肉刺激仪在患者的腋下和斜方肌上来回移动进行治疗。

5)治疗任何目标区域都需反复刺激。

6)务必再次强调患者多饮水,加快新陈代谢。

(2)手臂部位治疗(图2-14):让患者伸展手臂,掌心向下,将折叠好的毛巾放在手臂上方。让患者放松手臂,以便治疗师轻轻托住。在使用电动深层肌肉刺激仪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手臂部位应分为两个步骤进行治疗:

图2-14 手臂部治疗示意图

1)使用电动深层肌肉刺激仪作用在三角肌后方及肱三头肌上,从肩部到肘部。转动手臂使掌心向上,使用电动深层肌肉刺激仪作用在三角肌的前部、肱二头肌,向下止于肘部。

2)前臂的内外侧使用。注意:不要将电动深层肌肉刺激仪碰到肘关节。稳住手臂,患者掌心向下,在前臂压痛点使用,向下直到手腕处。转动手臂使掌心向上,在前臂内侧使用,向下直至手腕处,避免碰到腕部骨骼。张开手掌,深层肌肉刺激仪作用在掌心面使用,向下直至手指。

(3)腹侧躯干及下肢治疗(图2-15):让患者保持放松,舒适的体位仰卧于治疗床上,以便能更好地接受治疗。

1)使用电动深层肌肉刺激仪作用在腹肌时应从右到左(顺时针方向),两侧都距离肚脐1英寸(1英寸≈ 2.54cm)。

2)大腿部治疗时,由腿根及侧面向下移动至膝盖上方。注意不要作用在股骨头或膝盖。

3)治疗小腿部位时,注意避过胫骨和踝部,同时治疗前要询问患者是否发生过小腿甚至足趾的骨折病史,避免在骨折部位使用电动深层肌肉刺激仪。

4)从踝部区域向下到足趾处使用。

5)可以在重点部位反复地移动进行治疗。

图2-15 腹侧躯干及下肢治疗示意图

(4)背侧躯干及下肢治疗(图2-16):让患者翻身,俯卧在平坦柔软的台面上。确保其感觉舒适。

1)将电动深层肌肉刺激仪从斜方肌的底部开始进行治疗。

2)将电动深层肌肉刺激仪多停留在臀肌和梨状肌处使用。沿腘绳肌向下并止于腘窝处停留。

3)将电动深层肌肉刺激仪沿小腿肚向下到跟腱处使用,在足跟上方10cm左右处停止。

4)使用电动深层肌肉刺激仪作用在足底至足趾处。由足底向足趾反复移动,避开足跟部。一定要询问足趾是否有骨折的病史。

图2-16 背侧躯干及下肢治疗示意图

5)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在一次治疗中可反复作用于扳机点上。

三、临床应用

1. 适应证

(1)肩周炎、颈椎病、腰椎病、关节慢性劳损等导致慢性疼痛。

(2)肌肉过度疲劳、肌肉过度紧张、痉挛(截瘫、脑瘫、偏瘫、外周神经损伤)。

(3)肌肉拉伤。

(4)骨折术后及松解术后的关节肌肉挛缩。

2. 禁忌证

(1)不要在眼睛、牙齿、肺部、头部、脊柱、生殖器官、隆胸等部位上使用电动深层肌肉刺激仪。

(2)风险人群禁用:如恶性肿瘤患者、16岁以下人群、孕妇。

(3)有人工植入物如起搏器、假肢、置换关节、体内置入电子设备、螺钉等金属物的患者禁用。

(4)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禁用。

(5)避免在水中或湿润环境中使用。

(6)深静脉血栓患者禁用。

(7)对于糖尿病患者,只能在足底和手部使用电动深层肌肉刺激仪。

(8)患严重心脏病患者慎用。

(9)背部、肾区部位慎用。

3. 注意事项

(1)治疗中注意事项:患者不需要脱去任何衣物,但是要摘除腰带、钱包、首饰等附属品。治疗局部时需要垫一块柔软的折叠好的干毛巾。操作者应该避免在脊柱区域及突出的骨性结构附近使用电动深层肌肉刺激仪。肌肉或软组织的修复没有规定的时间。永远以较小的压力开始,并逐渐增加压力。使用电动深层肌肉刺激仪治疗应该注意强调患者增加水摄入量。只在软组织上使用电动深层肌肉刺激仪,避免停留在脊柱部位。

(2)设备管理注意事项:设备可使用医用乙醇擦拭清洁。每30d旋开震动头,进行内部清洁,并在旋钮内滴入2~3滴润滑油,使用设备配套润滑油,启动电动深层肌肉刺激仪使润滑油充分浸润旋钮纹路,停下机器并擦去溢出的润滑油,最后将震动头重新旋入旋钮中。电动深层肌肉刺激仪在非治疗期间一定要按要求将设备和配件装入保护箱中。

(乔鸿飞)

第七节 超声波疗法

一、定义

超声波是指频率在20kHz以上,不能引起正常人听觉反应的机械振动波。超声波疗法是应用超声波作用于人体以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方法。

二、治疗原理

1. 机械作用 超声波的机械作用是超声波在介质内传播时介质质点交替压缩与伸张形成交变声压,不仅可使介质质点受到交变压力及获得巨大加速度而剧烈运动,相互摩擦,还能使组织细胞产生容积和运动的变化,引起较强的细胞质运动,从而促进细胞内容物的移动,改变其中空间的相对位置,而对组织内物质和微小的细胞结构是一种“微细按摩”作用。

2. 温热作用 超声波作用于机体时,探头作用部位组织可产热,在机体内热的形成主要是组织吸收声能的结果。由于人体各组织对声能的吸收量各有差异,因而产热也不同。一般超声波的热作用以骨和结缔组织为显著,脂肪与血液为最少。

超声波的热作用的独特之处是除普遍吸收之外,还可选择性加热,主要是在两种不同介质的交界面上生热较多,特别是在骨膜上可产生局部高热。这在关节、韧带等运动创伤的治疗上有很大意义。所以,超声波的热作用(不均匀加热)与高频及其他物理因子所具有的弥漫性热作用(均匀性加热)是不同的。另外,超声波产生的热量将有79%~82%由血液循环带走,18%~21%的热量由邻近组织的热传导散布,因此,当超声波作用于缺少血液循环的组织时,如眼角膜、晶体、玻璃体、睾丸等,应注意过热,以免发生损害。

3. 理化作用 超声波的机械作用和温热作用,可继发许多物理或化学变化。氢离子浓度的改变,炎症组织中伴有酸中毒现象时,超声波可使pH向碱性变化,有利于炎症的修复;另外,超声波能使复杂的蛋白质解聚为普通的有机分子,能影响到许多酶的活性。

三、治疗作用

1. 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小剂量超声波能使神经兴奋性降低,传导速度减慢,因而对周围神经疾病,如神经炎、神经痛,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大剂量超声波作用于末梢神经可引起血管麻痹、组织细胞缺氧,继而坏死。

2. 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治疗剂量超声对血管无损害作用,通常可见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低强度超声作用下,血管扩张;较大剂量作用下,可引起血管收缩。更大剂量的超声可使血管运动神经麻痹,血管内皮肿胀,血液循环障碍,从而造成血液流动停止。

3. 对眼睛的影响 由于眼的球体形态的解剖结构特点,层次多,液体成分和血循环等因素容易产生热积聚导致损伤。小剂量(脉冲式0.4~0.6W/cm2治疗时间6min以下),可以促进吸收,改善循环,对玻璃体浑浊、眼内出血、视网膜炎、外伤性白内障等有较好疗效;大剂量超声可引起结膜充血、角膜水肿,甚至眼底改变,对晶体可造成致热性白内障。还可以引起交感性眼炎。

4. 对生殖系统的影响 生殖器官对超声波较敏感,治疗剂量超声波虽不足以引起生殖器官形态学改变,但动物实验可致流产,故对孕妇下腹部禁用。睾丸组织对超声波很敏感,高强度作用可引起实质性睾丸损害和不育症。

5. 对骨骼的影响 小剂量超声波(连续式0.1~0.4W/cm2、脉冲式0.4~1W/cm2)多次投射可以促进骨骼生长,骨痂形成;中等剂量(3W/cm2以下5min)超声波作用时可见骨髓充血,温度上升7℃,但未见到骨质的破坏,故可用于骨关节创伤;大剂量超声波作用于未骨化的骨骼,可致骨发育不全,因此,对幼儿骨骺处禁用超声。

6. 对结缔组织的影响 结缔组织对超声波的敏感性较差,对有组织损伤的伤口有刺激结缔组织增长的作用;当结缔组织过度增长时,超声波又有软化消散的作用,特别对于浓缩的纤维组织作用更显著。在临床上,超声波主要用于瘢痕治疗。

四、操作方法

(一)治疗设备和辅助准备

1. 治疗设备 超声治疗设备由高频振荡器和输出探头两部分组成。

2. 输出形式 连续超声波: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探头连续不断地辐射出声能,作用于机体,它作用均匀,产热效应较大;脉冲超声波:在治疗过程中间断地辐射出声能,作用于机体,它的热效应较小。

3. 接触剂 要选择其声阻接近于人体组织者,以减少其与皮肤界面间的反射消耗。常用的有煮沸过的水、液状石蜡、凡士林等。

(二)操作方法

1. 直接接触法 将超声波探头直接与治疗部位的皮肤接触进行治疗。此时在皮肤与探头之间应加接触剂液状石蜡或凡士林等。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四种:

(1)移动法:该方法最为常用。治疗时探头轻压皮肤,在治疗部位缓慢移动,移动速度以每秒1~2cm为宜。常用强度0.5~1.5W/cm2。每次5~10min,大面积移动每次可适当延长至10~20min。

(2)固定法:将超声波探头以适当压力固定在治疗部位。此法易致治疗部位过热而发生“骨膜疼痛反应”。故治疗剂量宜小,常用强度为0.2~0.5W/cm2,每次3~5min。一般治疗次数6~8次,慢性病10~15次或更多。每日或隔日1次。疗程间隔1~2周。

(3)超声药物透入疗法:将药物加入接触剂中,利用超声波对媒质的弥散作用和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将药物经过皮肤或黏膜透入机体的治疗方法。该疗法超声和药物综合作用,不仅能将药物透入体内,同时保持原有药物性能,药物分子透入体内,所用药源较广,不限于电离和水溶物质,可以根据药物性能配成水剂、乳剂或药膏等作为接触剂被透入,操作简便。

(4)超声雾化吸入疗法:该疗法是气雾及吸入疗法的一种,利用超声的空化作用,使液体在气相中分散,将药液变成雾状颗粒(气溶胶),通过吸入直接作用于呼吸道病灶局部的一种疗法。应用超声雾化器产生的气雾,其雾量大,雾滴小而均匀,吸入时可深达肺泡,适合药物在呼吸道深部沉积。该疗法可以使药物直接作用于呼吸道局部,局部药物浓度高,药效明显,对呼吸道疾病疗效快。

2. 直接接触法

(1)水下法:治疗时将超声波探头和治疗肢体一起浸入36℃~38℃温开水中,探头与皮肤距离1~5cm,剂量要比直接接触法稍大。此法常用于不规则的体表、局部痛觉敏感的部位或探头不便直接接触的部位如手指、足趾、踝关节、肘关节、溃疡等。

(2)辅助器治疗法:常用的有水漏斗法、水枕或水袋法。后者是用薄橡皮膜制成袋,灌满煮沸过的温水,然后再涂接触剂进行治疗,用于面部、颈部、关节、前列腺、牙齿、眼等不平之处。

(3)聚集照射法:利用凹面镜和声透镜将超声波高度集中在某一部位而获得大能量超声波的作用,如肿瘤治疗。

五、临床应用

1. 适应证

(1)运动创伤性疾病:腰痛、肌痛、挫伤、扭伤、肩关节周围炎、增生性脊柱炎、颞颌关节炎、腱鞘炎等。

(2)瘢痕、粘连、注射后硬结、硬皮症、血肿机化。

(3)作用于局部及相应的神经节段时,可治疗神经炎、神经痛、幻肢痛、慢性荨麻疹、带状疱疹、湿疹、瘙痒症、消化性溃疡、支气管哮喘、胃肠功能紊乱。

(4)其他:脑血管病偏瘫、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眼视网膜炎、玻璃体混浊、营养不良性溃疡。

2. 禁忌证

(1)恶性肿痛(超声波抗癌药物透入时除外)、孕妇腰腹部、小儿骨骺部、出血倾向、急性炎症禁用超声波疗法治疗。

(2)眼与睾丸等部位疾病慎用超声波疗法治疗。

3. 注意事项

(1)保持探头和皮肤之间良好的接触,探头在治疗部位做均匀的小范围移动,探头移动缓慢加压,用力均匀。

(2)在关节部位治疗应采用脉冲波。

(3)探头清洗只能用肥皂水,禁止使用乙醇。

(4)禁止反复加热探头,禁止使用冰水、冰袋冷却探头。

(5)不能用增大强度来缩短治疗时间,也不能用延长时间来降低治疗强度。

(6)超声药物透入时,禁用患者过敏和对探头有腐蚀性的药物,慎用对皮肤有刺激的药物。

(7)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及仪器的工作状态,若治疗部位过热或疼痛,应暂停治疗。

(8)定期测定超声治疗仪输出强度,确保超声治疗的剂量准确。

(9)治疗结束及时关闭仪器,严禁空载。

(张锦明)

第八节 冲击波疗法

一、概述

1. 定义 冲击波疗法是利用液电、压电、电磁、气压弹道等发生器产生的一种具有高压强性、短时性和宽频性的脉冲声波。声波的直接机械冲击效应以及空化作用间接产生的机械效应等引起人体组织和细胞的变化而达到治疗作用。

冲击波的波源有聚焦和散焦两类。聚焦类包括液电式、压电式和电磁式。液电式波源是利用火花塞放电原理;压电式波源是利用反压电效应使石英晶体产生振动。电磁式是与扩音器一样的原理,通电使金属膜片振动。散焦类有气压弹道式。

2. 治疗原理

(1)机械效应:冲击波可以穿过体液和组织到达患处,当它进入人体后,由于其所接触的介质不同,如脂肪、肌腱、韧带等软组织以及骨骼组织等,不同声阻抗组织的界面处会产生不同的机械应力,表现为对组织产生不同的压力和张力。张力可以诱发组织间松解,促进微循环;压力可促使细胞弹性变形,增加细胞摄氧,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2)空化效应:由于在声波张力作用下,液体爆裂而形成大量的水泡或气泡,当气泡表面的压力快速下降时,气泡突然破裂,从而产生高速液体微喷射现象,以达到治疗目的。空化效应是冲击波独有的特性。

(3)压电效应:冲击波的牵张和应力均引起压电效应,从而改变受冲击部位组织的细胞电位,产生电荷变化带来的生物效应,治疗疾病。在应力等因素作用下,液体发生流动就会产生流动电位。一般认为,在应力作用下产生的生物电表现为压力侧的负电荷和张力侧的正电荷。负电荷通过激活成骨细胞、抑制破骨细胞而促进骨形成,正电荷通过激活成骨细胞促进骨吸收。ESW引起的压电效应对骨组织的影响与ESW的能量大小有关。许多动物实验都发现高能量的ESW可以引起动物的骨骼骨折,低能量的ESW可以刺激骨的生成。

(4)镇痛效应

1)由于体外冲击波对人体组织的作用力较强,可直接抑制神经末梢细胞,从而缓解疼痛。

2)体外冲击波可改变伤害感受器对疼痛的接收频率,由此缓解疼痛。

3)体外冲击波通过改变伤害感受器周围化学介质的组成,抑制疼痛信息的传递。

(5)代谢激活效应:冲击波可改变局部细胞膜的通透性。一方面,压力波可以改变离子通道,致使细胞膜分子间距增大;另一方面,代谢反应可以使细胞内外离子交换过程活跃。代谢过程中,代谢分解的终产物被清除和吸收。

3. 治疗作用

(1)高密度组织裂解作用:这是由冲击波的机械效应造成的。由于高密度组织内部结构的非均一性,压力和张力形成复杂的应力场,使高密度组织从外向内破裂,在多个界面上形成破裂。

(2)组织损伤再修复作用:慢性软组织损伤受侵袭的组织接受冲击波治疗发生微创伤,机体产生愈合反应,愈合过程引起血管生成和增加局部营养供应,刺激修复过程。

(3)镇痛及神经末梢封闭作用:高强度的冲击波在较小的范围对神经末梢产生超刺激,特别是对痛觉神经感受器的高度刺激,使神经的敏感性降低,神经传导的传输受阻,从而缓解疼痛。

(4)炎症及感染控制作用:代谢反应可以使细胞内外离子交换过程活跃。在代谢过程中,分解终产物被清除和吸收,有利于慢性炎症减轻和消退。

(5)组织粘连松解作用:高能冲击波在液电能量转换及传递过程中,造成不同密度组织之间产生能量梯度差及扭拉力,达到分离粘连、伸展挛缩等目的。

(6)扩张血管和血管再生作用:体外冲击波的空化效应有利于疏通闭塞的微细血管并扩张血管,恢复正常血液循环。同时对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作用,促进血管新生,增加局部损伤组织的血供,促进局部组织代谢,缓解或治愈相关疾病。

二、操作方法

(1)检查确定病变软组织或骨组织。

(2)找准痛点冲击,再对病变部位冲击。对于软组织选择较高能量,骨组织选择较低能量。并由低到高能量微调,低频率冲击。以患者能耐受为准。

(3)对主动肌采取放松状态下低能量高频率冲击。对功能障碍的拮抗肌采取高能量高频率冲击。

(4)对病变骨组织进行低能量低频率冲击。

(5)冲击次数控制在2000~4000次以内,治疗时间间隔5~6d。

(6)每2~3个月随访1次,复查患者症状、体征并与治疗前做比较。

三、临床应用

(一)适应证

1. 骨组织疾病

(1)骨折延迟愈合:ESWT具有成骨作用,在治疗骨折延迟愈合方面应用越来越广泛,治疗胫骨、趾骨、股骨等骨折延迟愈合时,总体有效率为70%~90%。

(2)骨折不愈合:根据临床及X线的证据,骨折治疗后超过一般愈合时间且再度延长治疗时间仍达不到骨性愈合,显示骨修复已停止,可诊断为骨折不愈合。ESWT治疗骨折不愈合的原理与治疗骨折延迟愈合类似,且具有良好的效果。

(3)成年人早期股骨头坏死:ESWT可以治疗成年人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延缓股骨头坏死的进展,其疗效与钻孔减压类似。

2. 软组织慢性损伤性疾病

(1)钙化性肌腱炎:为肌腱组织内有钙盐沉着的无菌性炎症的病变,是造成肩部疼痛和运动障碍的原因之一。ESWT治疗钙化性冈上肌腱炎的有效率为78%~91%,治疗后能减少钙化斑面积,减轻疼痛。

(2)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由于解剖和功能特点,容易遭受损害,它几乎参与肩部的所有活动,容易导致肌腱慢性损伤,发生创伤性炎症。此外,肩袖的损伤、钙盐沉着、肩关节内的病变,均可累及此腱鞘而造成腱鞘炎。ESWT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的有效率为80%~91%。

(3)肱骨外上髁炎:是一种发生于肱骨外上髁处,伸肌总腱起点附近的慢性损伤性炎症,而骨质并无实质性损害。ESWT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有效率为68%~91%。

(4)肱骨内上髁炎:指前臂屈肌总腱肌腱的起始部位疼痛和压痛的慢性劳损性疾病。凡能使前臂外旋和屈腕运动的工种都易发生此病。目前应用ESWT治疗肱骨内上髁炎的疗效存在争议,研究表明有效率大于90%。

(5)足底筋膜炎:肥胖、长时间负重站立、扁平足等是常见的诱发因素,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负重时足跟部疼痛。患者通常在晨起下床或经过一段时间静止不动后,足跟着地站立时感到足跟部疼痛,最初迈步时疼痛加剧,行走数步后有所缓解,但随着步行距离或站立时间的增加,疼痛加剧。ESWT治疗足底筋膜炎的相关文献报道很多,有效率为34%~88%。

(6)跟腱炎:是以局部疼痛,足跟不能着地,踝关节背伸疼痛加重等为主要表现的无菌炎症性疾病。ESWT治疗跟腱炎的有效率为70%~95%。

(二)相对适应证

1. 骨性关节炎 骨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疾病。多见于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ESWT能明显缓解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疼痛症状。

2. 距骨骨软骨损伤 ESWT是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的一种非侵入性、疗效显著的微创治疗方法。

3. 腱鞘炎 肌腱在腱鞘内长期、过度用力摩擦后,即可发生肌腱和腱鞘的损伤性炎症。ESWT能减轻腱鞘水肿,缓解疼痛症状。

4. 肩峰下滑囊炎 肩峰下滑囊炎亦称三角肌下滑囊炎,为人体最大的解剖滑囊,它能保证肱骨大结节顺利地在肩峰下进行外展活动。引起以肩部为中心的广泛疼痛,肩关节运动受限,局部压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疾患,治疗方法主要是镇痛、松解粘连和恢复肩关节的功能。

5. 髌前滑囊炎 髌前滑囊炎多见于髌前皮下囊,由于反复摩擦、挤压、碰撞等机械因素均可引起,主要表现为髌前局限性肿块,触之有波动感,柔软,界限清楚,有轻度疼痛或无痛,膝关节功能不受限。

6. 髌腱炎 髌腱炎是运动损伤中常见的一种慢性损伤,在运动员中发病率尤高。ESWT治疗肌腱炎的有效率为73.5%~87.5%。

7. 肌痉挛 肌痉挛是脊髓损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常累及双下肢,易导致关节挛缩、压疮及内收肌痉挛所致的会阴清洁困难等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康复治疗效果。

8. 其他 股骨大转子滑囊炎、月骨坏死、距骨坏死、舟状骨坏死等。

(三)禁忌证

1. 整体因素的禁忌证

(1)绝对禁忌证

1)出血性疾病: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可能引起局部组织出血,未治疗、未治愈或不能治愈的出血疾病患者不宜行ESWT。

2)血栓形成患者:该类患者禁止使用ESWT,以免造成血栓栓子脱落,引起严重的后果。

3)生长痛患儿:其疼痛部位多位于骨骺附近,为避免影响骨骺发育,不宜行ESWT。

4)严重认知障碍和精神疾病患者。

(2)相对禁忌证:以下疾病在使用电磁、压电式冲击波治疗机时为相对禁忌证,而气压弹道式冲击波治疗机不完全受以下禁忌证限制。

1)严重心肺功能失常患者。

2)严重高血压且血压控制不佳者。

3)安装有心脏起搏器者(避免造成心脏起搏器工作异常)。

4)恶性肿瘤已多处转移者。

5)妊娠作为ESWT的禁忌证无疑是合理的,因为绝大部分患者可以等待分娩后接受治疗。

6)感觉功能障碍者。

7)其他。

2. 局部因素禁忌证

(1)肌腱、筋膜断裂及严重损伤患者:组织损伤急性期一般都会伴有明显的损伤修复过程,ESWT可能会干预这一过程,不利于组织损伤的修复。

(2)体外冲击波焦点位于脑及脊髓组织者、位于大血管及重要神经干走行者、位于肺组织者,不宜使用体外冲击波,肺组织是一种实质性含气器官,当暴露于ESWT时,肺内气体比肺组织声阻抗小得多,所以在两者界面处会发生强烈的相互作用,造成肺组织严重损伤。

(3)骨缺损> 2cm的骨不连患者。

(4)关节液渗漏的患者,易引起关节液渗出加重。

(5)其他。

(三)注意事项

(1)向患者及其家属耐心讲解冲击波治疗骨骼系统疾病的原理,进展及效果,消除患者的忧虑,取得患者合作。

(2)了解患者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3)能量由轻至重,患者适应后再逐渐加大至其最大耐受程度。

(4)治疗前不宜空腹,如有疼痛性眩晕,应立即停止治疗,让患者平卧休息,给予温开水,如症状缓解,休息片刻即可。

(5)治疗后检查局部治疗区域皮肤情况,向患者说明可能会有肿胀,不用给予特殊处理。

(范建中 江志锦)

第九节 石蜡疗法

一、概述

(一)定义

石蜡疗法(paraffin therapy)是指运用医用石蜡为热导体作用于人体皮肤表面,通过其物理作用、机械作用、化学作用而达到治疗人体相关疾病的方法。石蜡是石油的蒸馏产物,是白色无味的固体,且无毒无腐蚀性,熔点在47~64℃,因其在冷却时缓慢持久地释放大量热能,所以是比较理想的蓄热物质。石蜡透热作用可深达皮下组织0.2~1cm,且热容量大,导热性小,散热慢,保温时间长。

(二)治疗原理

1. 物理作用 石蜡疗法的物理作用主要是温热作用,其透热至皮下0.2~1cm,凝固后的石蜡在15~20min内保持40~45℃,温热作用可以使局部小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血流量增加,加强静脉和淋巴回流,增强局部抵抗力,加快炎症(但不适于早期炎症)组织新陈代谢,消除肿胀和促进周围毛细血管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改善血液循环、代谢和放松痉挛的肌肉。石蜡的温热作用可以缓解因炎症反应引起的疼痛,并抑制大脑对阿片类疼痛物质的释放。

2. 机械作用 石蜡的可塑性、黏滞性使其与治疗部位肌肤紧密接触,在后期缓慢持久的冷却过程中与肌肤接触的面积缩小10%~20%,产生对损伤肌肉柔和的机械压迫,这种机械压迫能缓解肌肉组织的肿胀,减轻组织水肿。与此同时,石蜡的温热作用与机械作用同时促进石蜡的热能向患处深层组织渗透和传递,增加原有胶原纤维组织的可延展性,软化肌纤维瘢痕,松解粘连的肌肉结缔组织,缓解挛缩关节的紧张度,增加患处关节的活动度,为进一步的康复功能锻炼增加可能性。

3. 化学作用 石蜡为石油蒸馏的产物,具有一定的润滑作用。可以促进患处上皮组织的生长,同时改善伤口皮肤的干燥发痒。

(三)治疗作用

(1)缓解疼痛,消除炎症,改善肿胀。

(2)软化瘢痕,松解粘连,放松肌肉,提高关节活动度。

(3)改善新生皮肤的干燥情况,缓解瘙痒。

二、操作方法

石蜡疗法分为刷蜡法、浸蜡法、蜡饼法等,目前临床上多用蜡饼法治疗疾病。

1. 石蜡饼的制作方法 为了使蜡块表层与底层同时凝固,可以往盘内加些冷水,水比蜡重,沉入盘底。等到表层与底层的蜡差不多凝固后,把水倒掉擦干,在桌上或床上铺一块塑料或橡皮布,把蜡块倒在布上,并裹住需要治疗的部位。外用毛毯保温20~30min,然后把石蜡剥下,可反复使用。以前采用传统的手工方式制作蜡块,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目前多采用全自动智能蜡疗系统制作理想的蜡块模型,可以严格控制蜡块的大小、厚度、温度等参数情况。

2. 石蜡饼的治疗方法

(1)根据人体治疗部位的身体结构特征选用不同尺寸的蜡饼,蜡饼要大于患侧皮肤部位3~10cm。石蜡的温度宜控制在40~45℃,治疗前清洁治疗区域的皮肤,包括擦污渍、擦汗液、剃除毛发或涂擦凡士林等润滑剂。

(2)将准备好的蜡块紧紧贴敷于患病处皮肤,不留空隙,利于保温。贴敷20~30min,每日1次,以每10~20次为一个疗程进行评估。

(3)石蜡疗法结束后取掉已凝固的蜡饼,擦拭治疗部位的汗液,整理好患者衣物,嘱患者休息片刻后,出汗较多者给予补充水分后方可离开。

三、临床应用

1. 适应证 包含骨折手术后组织粘连和瘢痕挛缩,外伤性关节疾病,肌肉、肌腱和韧带的扭挫伤,腱鞘炎,滑囊炎,肌炎,肩周炎,肩手综合征,肱骨外上髁炎,退行性骨性关节炎,各型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扭伤,周围神经损伤,神经炎,神经痛等疾病。

2. 禁忌证 高热、恶性肿瘤、活动性肺结核、有出血倾向的疾病、重症糖尿病、伤口未愈合、严重的内科疾病、感染性皮肤病、严重的感觉功能障碍,以及孕产妇、婴儿等。

3. 注意事项

(1)儿童进行治疗时,应特别注意。因儿童不合作,且皮肤细嫩,容易发生烫伤,因此治疗温度应低于成人。

(2)治疗有严重感觉功能障碍的神经损伤患者时,应严格把控温度,防止烫伤。

(3)刷蜡法应准确掌握蜡的温度,蜡垫应以其接触皮肤表面温度为准,涂刷时要均匀,动作要迅速,否则容易流出而烫伤皮肤或损伤衣物。若治疗时患者有疼痛感,应立即检查。做蜡疗时必须先向患者交代清楚,再次浸入蜡液时均不得超过第一层蜡膜的边缘,以免灼伤皮肤。

(4)蜡垫冷却后变硬,应轻拿轻放,防止碰撞或是用力折叠,避免蜡垫破裂。加温后要先擦净蜡垫表面的水分,再行治疗。

(5)在治疗过程中,必须注意观察和询问患者治疗部位的皮肤情况,若发现有皮疹,应立即停止治疗。其原因多见于蜡质不纯或变质(如高温后引起氧化),也有对石蜡或胶布(油布)过敏者,应暂停治疗并处理。

(赵亮)

第十节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

一、概述

(一)定义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NMES)是应用低频脉冲电流刺激神经、肌肉,使肌肉产生收缩,以达到促进周围神经再生、促进中枢神经功能及肌肉运动功能恢复的方法。

NMES在神经肌肉骨骼疾病康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凡是应用各种电流刺激神经或肌肉的方法均属于NMES范畴,主要指低频电刺激,包括功能性电刺激、偏瘫低频电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电刺激、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等。低频电刺激周围神经及肌肉对中枢神经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NMES的主要刺激部位为神经或肌肉运动点,其在人体肌肉表面某一点或神经解剖部位最接近皮肤的某一点,用较小的电流强度刺激就能引起较强的肌肉收缩反应。一般情况下,浅层肌肉运动点在肌腹中央,而深层肌肉运动点在覆盖其浅层肌肉下外露处。

(二)物理特性

1. 波形 理想的电流应能够选择性刺激病肌而不波及邻近正常肌肉,常用波形为不对称双相方波和对称双相方波,三角波、指数曲线波、锯齿波三种波形也可以选择。希望利用正常肌肉适应能力好而病肌适应能力差的特点,达到选择性作用于失神经肌肉而避免刺激正常肌肉的目的,临床应用比较困难。

2. 脉冲宽度和频率 为了兴奋运动神经或肌肉,除必要强度的电流外,尚需一定的脉冲持续时间,即脉冲宽度(或称脉宽)。对于运动神经或肌肉,脉冲持续时间应分别超过0.03ms或1ms(由运动神经或肌肉兴奋后不应期决定)。频率决定肌肉收缩的状态,在人体当脉冲频率大于20Hz时,肌肉发生不完全性强直收缩;当频率上升至50~60Hz时,肌肉则发生完全性强直收缩。对于完全失去神经支配的肌肉,电刺激脉冲宽度则需高于正常(1ms)的50~100倍,频率可以选择低至10Hz以下的刺激;对于部分失神经支配肌肉,脉冲宽度一般较小,频率一般为10~25Hz。

3. 电流强度 引起神经肌肉兴奋的刺激需要达到或超过组织兴奋阈值,另外,刺激强度变化速率也需大于一定数值,若刺激强度变化速率过小,刺激神经肌肉则无反应。治疗时应以见到肌肉收缩,且患者感觉舒适为宜。

4. 治疗时间、次数及疗程 中枢性神经损伤或病变脉冲宽度窄、频率高。周围神经损伤程度不同,对不同的脉冲宽度反应是不同的,脉冲宽度窄,需要的作用电流大,易产生电烫伤;脉冲宽度宽需要的电流强度弱,通常选择脉冲宽度宽的电刺激,电刺激治疗强度应根据治疗处神经损伤的轻重程度、肌肉收缩的强弱来确定。选择脉冲宽度宽时注意防止直流引起的化学烫伤,每次治疗10~15min,每日治疗3~4次。应注意每次的治疗时间不要过长,以防止肌肉疲劳及产酸引起局部不适。部分变性或部分失神经支配,需6~12周才能恢复。完全变性或完全失神经支配,需6~12个月。治疗过程中应定期进行临床检查,特别注意观察肌力微小的变化,有条件可以(每3~4周)做I/t曲线检测或肌电图。

(三)治疗方法分类

1. 单极刺激法 用一个小的电极(2.5~3cm2)作为主电极和另一个较大的电极(100~200cm2)作为辅助电极,等量电流通过两电极时,面积较小的主电极,电流密度大,作用强。

2. 双极刺激法 应用两个等大电极(5×8cm2或3×6cm2),其电流强度相等,根据电极不同的摆位而产生效应,此法适用于多部位刺激,如肌群或较大肌肉。

(四)治疗原理

1. 对中枢神经的影响 神经传导系统由两大传导通路组成:感觉(上行)及运动(下行)传导通路。感觉传导通路是获得信息来源的途径,包括本体(深)感觉,痛温觉、粗触觉和压觉(浅)传导通路,视觉传导通路和瞳孔对光反射通路,听觉传导通路等。运动传导通路为实现目的的通路,包括躯体及眼球运动、语言。运动传导通路中的锥体系由二级神经元组成:上运动神经元及下运动神经元。人体运动力的大小及方向主要是由上行传导感觉神经调节的。NMES产生肢体运动,特别是神经相应频段通过本体觉等感觉传导通路对运动中枢具有激活及调节作用。目前我们过多地强调了视觉反馈、听觉反馈,而忽视了电刺激产生的本体觉等感觉传导反馈,而这种反馈途径对中枢的运动恢复是最直接的。

感觉神经控制人体运动力的大小及方向,对运动神经的恢复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特别是本体感觉的刺激,降低运动神经的兴奋性,易于启动运动功能。有实验证明了感觉神经的控制作用,他切断猴脊神经后根,即感觉支,结果肢体所有的运动消失,证明人类的运动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感觉的冲动反馈,运动即为感觉,感觉和运动相互依赖。通过电刺激人体肢体等产生的感觉信息只能沿着感觉神经传递,因为神经传递间有一个连接处——突触,保证了神经信息的定向传递。

2. 周围神经损伤或瘫痪 臂丛神经损伤、喉返神经损伤、Guillian-Barree综合征等损伤的特点是随意运动障碍,表现为损伤神经支配区域的运动障碍,肌张力降低,肌肉萎缩明显,反射消失,应采用脉冲宽度宽的电刺激治疗。作用机制:①增加受损神经血供,促进神经再生,降低神经纤维化。神经营养的血供主要来源于神经周围微小血管,而不是靠组织液的渗透,即神经膜上纵向走行的微血管网,而这些微血管网与周围肌肉及筋膜组织的血管网相连接。这些血管网血流量的多少决定了神经血供的量。脉冲宽度宽的低频电刺激可以有效刺激神经肌肉收缩,增加了局部血流,神经膜上的微血管血流量增加有助于神经再生。有研究采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与清华大学研制的NMR-Ⅰ型神经肌肉康复仪治疗臂丛神经损伤,交替刺激患侧肢体屈、伸侧,患侧肢体血供明显增加,治疗后甲床红润,患肢温度增加。②防治肌肉萎缩,减少肌肉束间的粘连,促进神经再生。③促进再生神经轴突与靶器官的连接。④感觉神经的反馈作用。

3. 增加肌力及肌张力 此治疗在吞咽障碍的患者中疗效明显。上运动神经元瘫痪的表现形式:单侧支配部位的上运动神经元一侧损伤,如肢体、伸舌、面部表情运动,表现为偏瘫、单瘫。双侧支配部位一侧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如吞咽肌、咀嚼肌、躯干肌,表现为肌力及肌张力降低。而吞咽肌为双侧支配,出现吞咽障碍的患者大部分表现为吞咽肌力及肌张力降低,失用性肌萎缩及肌张力降低,表现为吞咽运动不到位,出现饮水呛咳。NMES对于失用性肌萎缩可以通过电刺激增加肌力及肌张力,有效改善神经肌肉功能,治疗吞咽障碍。实验证明,肌肉受NMES刺激收缩后,肌纤维增粗,肌肉体积、重量增加,肌内毛细血管变丰富,琥珀酸脱氢酶和三磷酸腺苷酶等有氧代谢酶增多,慢肌纤维增多,并出现快肌纤维向慢肌纤维转变的现象。

4. 增加局部血液循环 对于骨折、慢性炎症及关节纤维化的患者,增加局部血液循环,有助于骨折愈合,炎症吸收及促进纤维化组织吸收。对于关节纤维强直的治疗,主要采用关节运动及热敷,如蜡疗等治疗,而腕关节强直因疼痛难以完成。采用NMR-Ⅰ型神经肌肉康复仪治疗腕关节骨折后的关节纤维性强直患者,电刺激患侧前臂屈、伸肌肉,改善腕关节血液循环,促进纤维组织吸收,降低纤维化,腕关节强直明显好转,比关节运动疗法的优势是疼痛不明显,疗效好。

(五)治疗作用

1. 促通中枢神经瘫痪恢复 如偏瘫、脑瘫、吞咽困难等,NMES有助于神经功能及吞咽困难患者的恢复。其治疗机制:提供本体等感觉的反馈,增强肌力及肌张力,预防失用性肌萎缩,刺激拮抗肌,抑制屈肌痉挛,代替矫形器或代偿肢体已丧失的功能,保持或改善关节活动能力,促进外周循环,减轻肢体肿胀等。

2. 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及病变恢复 刺激失神经支配的肌肉收缩,可促进血液和淋巴回流,增加受损神经血供,提供神经再生的营养,降低肌纤维变性,减缓肌肉失神经后萎缩。

3. 增加局部血液循环 刺激神经肌肉收缩,产生类似肌肉泵的作用,增加局部血液循环。

4. 增加肌力及肌张力 NMES刺激肌肉收缩,达到锻炼肌肉,增加肌力及肌张力的作用。

二、操作方法

1. 刺激方法 ①单极法:面积较小的主电极放在肌肉运动点上或支配该肌的神经上,另一个较大电极作为辅助电极置于相应的位置上。适用于单部位刺激肌肉收缩的患者。②双极法:两个电极分别放置于肌肉的肌腹或运动点上及支配该肌的神经上。适用于神经瘫痪的患者,上运动神经元瘫痪选择频率高,电刺激时肌肉收缩明显;周围神经病变或损伤选择脉冲宽度宽、频率低的电刺激,NMES刺激时肌肉收缩较弱。

2. 治疗前准备程序 仪器使用前,检查仪器电源、电极的导电性及清洁、导线等,确保使用安全;清洁治疗部位,除去金属、装饰物等;治疗时保证电极贴敷平整,两电极间距离不能太近,以防短路。

3. 操作方法

(1)治疗前向患者进行必要的解释和说明。

(2)检查患者治疗局部皮肤是否有破损和感觉缺失。

(3)根据不同病情,选择不同的频率及脉冲宽度。治疗时可以让患者尝试与刺激同步主动运动,达到与生物反馈相同的作用。

中枢性瘫痪如偏瘫、脑瘫、脊髓损伤等,一般选择脉冲宽度窄的电刺激,频率通常高于30次,使肌肉产生平滑、强有力收缩,出现完全性或不完全性强直收缩。增加电流强度可以观察到明显的肌肉收缩。周围神经损伤或病变时,根据神经损伤或病变累及的部位治疗,需要脉冲宽度宽的电刺激,一般应大于100ms的刺激时间。增加电流强度至观察到肌肉收缩,神经损伤重者肌肉收缩弱,可以看到微弱的肌肉收缩,肌肉收缩的幅度比中枢性神经瘫痪弱。治疗时间10~15min,不要一次治疗时间太长,避免过长的电流刺激引起肌肉疲劳,每日2~3次,每次间隔2~3h。

(4)治疗结束时,降低电流强度至零,移去电极,清洁皮肤。

(5)观察治疗部位的皮肤反应状况,进行评定。

三、临床应用

1. 适应证

(1)中枢性瘫痪:偏瘫、脑瘫、吞咽困难、脊髓损伤等,通过感觉神经的刺激对运动神经产生促通作用,增加肌力及肌张力,抑制肢体的屈曲挛缩。脑功能MRI实验证明,用NMR-Ⅰ型神经肌肉康复仪刺激正常人腓总神经,脑功能MRI显示,在脑内的相应部位产生兴奋区,说明电刺激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激活作用。

(2)周围神经损伤与病变:神经损伤及神经修复术后、周围神经炎、Guillian-Barree综合征等损伤的神经支配的肌肉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萎缩、神经肌接头退化、膜电位改变、肌张力下降或消失、反射减弱或消失。病理学可见溶酶体增多、肌肉体积减小、肌纤维直径变小。用NMR-Ⅰ型神经肌肉康复仪刺激患处,使肌肉收缩,明显增加受损神经血供。这种治疗有助于神经再生,防治神经纤维化,增加神经吻合处再生轴突的数量及速度,加速神经传导速度的恢复,增加运动神经轴突同肌肉重建的数量;刺激失神经肌肉收缩,防治肌肉萎缩,减少肌肉间的粘连,改善肌肉血液循环、减轻水肿,防治肌肉纤维化。基础研究电刺激还可产生某些生化物质,如神经生长因子、生长相关蛋白、阿片样肽、γ-氨基丁酸、生长激素抑制素等,对于促进神经纤维再生、缓解慢性病理性疼痛具有重要作用。NMES刺激肌肉收缩防止肌肉萎缩,并通过感觉神经的反馈作用促进神经再生。选择脉冲宽度宽、NMES刺激受累部位产生肌肉单收缩的运动模式。

(3)失用性肌萎缩:可改变肌肉横切面积,NMES虽然不能完全阻止肌萎缩,但可延缓肌萎缩发生,增强萎缩肌肉的肌力,使长期制动的肌肉分解代谢减弱,蛋白降解产物减少。肌肉严重萎缩时可选择1~30Hz频率的电刺激,每次治疗5~10min,每日3~4次;轻度萎缩时可选择30~50Hz频率的电刺激,每次治疗15min,每日1~2次。

(4)脊髓损伤

1)中枢性瘫痪:通过感觉神经冲动,对脊髓损伤有直接的促通作用。通常对脊髓损伤出现的中枢性瘫痪肢体进行电刺激,需要刺激的电流比脑病变引起瘫痪肢体的电流大。

2)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可以刺激肌肉收缩,防治肌肉萎缩。电刺激下运动神经元损伤的肢体或受累部位所产生的肌肉运动较弱。

脊髓损伤后出现的神经源性膀胱是临床存在的棘手问题。由于排尿中枢和/或下运动神经元病变或损伤,从而引起的膀胱和/或尿道括约肌以及排尿功能障碍,进而引发一系列下尿路功能障碍及相关并发症。目前NMES是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的一种重要方法,包括逼尿肌直接电刺激、括约肌电刺激、骶神经电刺激等。其机制为刺激相应的肌肉或支配它们的神经纤维,防止肌肉萎缩,增加肌肉张力,反馈促通神经中枢恢复,调节神经兴奋性与抑制性,从而对效应器产生直接作用或对神经通路的活动产生影响,改善储尿或排尿功能。研究表明,脊髓损伤低频电刺激后,损伤局部神经生长因子表达明显增加,也可促进脊髓及背根节的运动、感觉轴突再生。另外,电刺激在短期内能减少星形胶质细胞增生,降低炎症因子,从而能够创造出有利于运动功能恢复及神经再生的微环境。

(5)增加或维持关节ROM:关节周围软组织或关节挛缩、痉挛,纤维性关节强直,使ROM受限,NMES可增加或维持ROM。有研究使用NMR-Ⅰ型神经肌肉康复仪治疗腕关节骨折后纤维性强直2年,每日治疗2次,1个月后关节活动度明显增加。NMES与被动牵拉、主动运动等运动疗法有相互辅助的治疗作用。

(6)肌肉运动再学习和易化:患者治疗中可感觉到“轻触、拍打”等感觉,类似神经促通技术;另外,刺激产生肌肉运动的本体感觉等信息可以向中枢传递感觉信息,从而帮助患者建立正常的运动模式。治疗过程中,患者最好随着刺激冲动自主运动,以达到生物反馈疗法的效果。

2. 禁忌证

(1)电极不能放置在心前区,禁忌在心脏投影的心前区和背后相应位置(图2-17,阴影部分)放置。电极靠近心脏有增加心律失常的风险。

(2)避免电流流经心脏,以心脏为界将身体分为上、下半身,同一输出通道内的两个电极不能一极置于上半身,另一极置于下半身(图2-17为错误操作,阴影处为心脏投影区)。

(3)植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需在医生的指导下慎用,起搏器的发生器不能在同一输出通路的两个电极回路中。

(4)不能将电极置于皮肤破溃、化脓性感染处,以免引起刺痛及电烫伤。

图2-17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的错误操作

(5)在治疗过程中,被治疗的患者禁止触摸接地的金属物,防止电流经接地的金属物与地面形成回路,对人体产生潜在的危险。

(6)不能将电极置于妊娠者下腹部,以防流产。

(7)有出血倾向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者慎用。

3. 注意事项

(1)治疗中枢性瘫痪:电刺激应产生节律性肌肉收缩,其收缩强度应为间歇性强直收缩,出现关节或肌肉明显的运动为宜。

(2)治疗周围神经损伤或瘫痪:应选择脉冲宽度宽的电刺激,有效地刺激肌肉收缩,电极应置于肌腹上,而不应放在肌腱上。若怀疑神经病变或损伤,应尽早进行此治疗,失神经支配后1个月内,肌萎缩最快。进行电刺激治疗之前,应初步判断神经是否有恢复的可能,若神经完全性断裂,应采用手术治疗,术后进行电刺激治疗。若不能准确判断神经是否完全性横断,治疗中应定期观察其变化,主要观察细微的肌力变化。有条件可做时间强度曲线检测或肌电图检查。大部分神经损伤为部分损伤,NMES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3)皮肤感觉缺失或不敏感的患者治疗时要谨慎,防止烫伤。

(4)电极不能直接置于开放性伤口上及皮肤破溃处,开发性伤口及皮肤破溃处由于缺乏高阻抗的角质层,电阻值低易使电流集中于伤口处,引起电烫伤及刺痛。

(5)避免出现过度刺激,刺激时间过长,局部肌肉疲劳及产酸增多,治疗后数小时内仍有僵硬及不适时,应适当减少治疗时间及刺激时的电流强度,少量多次为宜。

(6)使用中出现电击或明显刺痛,应立即关机,或强度返回“0”位,检查治疗部位电极是否置于破损的皮肤表面或直接接触了皮肤。治疗时或调节强度输出时,两电极不能接触短路,防止损坏仪器。

(7)仪器在使用时,应远离高频设备如超短波、微波等,以免高频电磁场干扰仪器,影响治疗仪输出或损坏仪器元件,或在治疗部位干扰引起电灼伤。

(8)若使用硅橡胶或金属电极通过湿的棉衬垫直接接触人体皮肤,不同患者之间使用时应清洗后高压消毒,或100℃煮沸30min。患传染病患者的棉衬垫及硅橡胶电极应专人专用,硅胶电极应浸泡消毒,棉衬垫高压或煮沸消毒,避免交叉感染。硅橡胶电极使用一段时间后,电阻值增高,刺激电流增大,称为老化。电阻值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应更换新的电极片。

(高月明 王兴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