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习惯,解决大问题:流程改进和问题解决能手的10个习惯
- 李震宇
- 5027字
- 2021-08-13 18:39:31
PDCA反复推敲、验证求真
PDCA是自我调整,通过验证来检验认识,不是理论探讨或辩论。每次验证都是对现有认识的提升。
P计划:明确问题,收集数据和分析结果,找出根本原因或障碍,并制定措施;
D行动:执行;
C检查:有效性的验证;
A应用:标准化,横向展开,总结经验。
禁忌
看什么都好
问题解决者最忌讳的一个状态,就是看什么都好,如对问题解决的过程没有质疑,或者看不出问题,非常容易满足,既满足于自己的成果,又满足于他人的成果。可能有人情上的原因,为了维护自己和他人的面子,也可能确实没有疑问。
更糟的情况是,在他人已经指出了过程中的不足之后,还不以为然,认为没有问题。
多数情况下,描述含糊、不清晰的问题是普遍存在的。没有长期地刻意训练,没有投入精力,不可能快速做到信息收集、问题分析的清晰化。所谓的没有问题,大多根本经不起推敲。即便是简单的问题,可能也需要经过几个回合的问答才能澄清,复杂的问题更需要经过多次调整。
等着他人提出问题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自己做的分析,自己看不出问题。”
是不是经常觉得自己画的画都很美,自己做的菜都胜过大厨?
其实只要花点精力在检查自己的分析上,总会发现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不用担心发现太少。只要认真检查,肯定会发现很多问题。
自己不去琢磨,只是等他人提出问题,这么做有偷懒的嫌疑。这是把检查的责任转移给他人,没有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
随意地跳过步骤
即便是工作多年的人,如果没有经过长时间的刻意练习,也可能时不时地跳过问题解决的步骤,显得很随意、无章法。
最常见的情形是原因还不明确,就开始想解决方法;事实还没搞清楚,就开始分析;方案还没说清楚,就开始行动。结果常常是虽然有些成效,但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不经过训练的思考,都是很随意的、不严谨的,对过程的要求也不严格,所以很容易满足于含糊的、模棱两可的描述,着急行动起来。
只注重成果不注重学习收获
以长期的眼光来看,有学习收获比有成果更重要,因为成果只是一次性的,而学习收获却能长久地发挥作用。
在流程改进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习的内容主要有3个层面:一是加深对当前流程和系统的认识;二是加深对方法、工具的认识;三是加深对自己的行为习惯的认识。
对流程和系统的认识,与行为习惯密切相关。认识加深的原因,往往是行为习惯变好了。
通过这3个层面的认识加深和行为习惯调整,就可以培养出问题解决能手,发展灵活、高效、高适应性的团队和组织,建立团队和组织的核心优势。
常见的情形就是,流程改进还算成功,指标有较大的优化,可是当问到参与者从中学到了什么的时候,大家大眼瞪小眼,谁都说不出。
如果管理者把人的能力发展看得很重要的话,肯定不会觉得没有学习收获是可接受的。
这种流程改进或者太粗放、太随便,或者不严谨、不严格。尽管有成果,但带来的学习收获不多。马马虎虎的观察、不清晰的标准,都会被接受。既然做法没有改变,还谈何收获?
也许在过程中存在许多可探讨的收获,但没有很好地回顾和讨论。大家把关注点都放在进展上,没有及时地回顾和讨论收获。
无论出现哪种问题,都是流程改进的明显欠缺。只有成果,没有学习收获的流程改进活动,是一种浪费,浪费了大家利用流程改进活动来学习的好机会。
越成熟的组织,越容易让参与者有学习收获,反倒是不够成熟的组织,会让参与者常常感到没有收获,这是因为组织缺乏关注学习收获的经验。其实只要认真、严格地进行回顾和讨论,即便是在熟悉领域和不断改进中的区域,也一样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
所以教练是很重要的。没有教练来帮助组织提高自我觉察能力,参与者就可能丧失很多学习和成长的机会。教练通过观察和提问,理解参与者的想法和做法,帮助其认识到欠妥的地方,找到更有效的做法。
建议
用结果来验证期望
下一步要做什么?你期望从中得到什么?
每次对期望的验证,都是一次PDCA循环。
期望方法的实施能产生效果,就用实际效果来验证;期望收集的数据能说明某个问题,就去看数据是否具备说服力。达到期望,说明之前的假想被证实了;未达到期望,则说明之前的认识不够准确,应该去修正认识,然后再采取下一步的行动,明确期望,进行下一个PDCA循环的验证。
明确期望,这一步很重要。
随意性会导致人们可能不愿去清晰化期望。其实,对于下一步行动,每个人的心里都是有期望的,只是未必经得起推敲。一旦明确期望,人们会立即质疑下一步的行动是否与这个期望相匹配,或者这个期望是否可行,从而进行调整。
验证措施的有效性
措施实施后,需要验证其有效性,进行必要的调整,然后才可以实施。
措施的实际效果,很可能与预期效果不太一致,出现小问题是正常的,这也是为什么快速动手做是重要的,因为我们需要验证之前的认识。之前料到会出现的问题,通常不再是障碍,因为我们已经考虑到对应的方案和措施。影响大的,往往是之前被忽视的、没有挖掘出的障碍,也就是“七成”把握之外的那“三成”风险。这也正常,因为透彻分析需要更多的时间,投入产出比不高;而且即便认真分析了,也会由于当前认识上的不足和现实的复杂性,导致难以预见这些问题。所以,可以在验证阶段观察到底会出现什么问题,这些通常都是比较容易解决的小问题。这些小问题,可以引导我们看清楚什么是新的障碍。
如果在验证中发现大问题,或者方案被证明不可行,就说明之前的分析质量太差,或者之前的认识存在很大的偏差。
对分析内容严格要求,反复推敲、积极质疑
要对分析内容严格要求,不放过任何含糊不清的地方,遵循PDCA的步骤,对各步骤严格把关。
非常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把关不够,还自我感觉良好,把含糊不清的分析内容当作清楚的。
真正清楚的分析过程应该特别简单、易懂。让人不容易理解的内容,其中必然有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的地方。
如何避免上面的问题?
虽然他人的反馈有帮助,但对分析内容负责的不是他人,而是自己,所以严谨程度更应依赖自我质疑。要花时间反复推敲,分析内容不要有废话,不要含糊不清、模棱两可,要强烈地相互关联,事实和数据支持要有力。
你见过有人呆呆地看着报告,自言自语许久吗?
这个状态就差不多了!
如同美食家对美食格外挑剔一样,问题解决者对问题解决的过程也要格外挑剔,永不满足,只要有时间,就会再改一改,因为漏洞和不足在他们看来是那么刺眼和丑陋。
假如自己是这个问题的局外人,那么当听到有人这么介绍分析过程时能听懂、能信服吗?
这样想,你就会发现自己的问题分析可能有许多让人听不明白、难以信服的地方。有的可能只需要添加一些背景知识的介绍,有的可能确实是个不清楚的漏洞,自己没看到只是因为自己身陷其中,觉得理所当然了。
“预测不准导致物料短缺。”
“有道理!”
这样就合理、没问题了吗?
预测是偏多了,还是偏少了?
缺的是哪种物料?
如果预测偏多的物料也短缺,那么还是预测不准的问题吗?
预测的波动幅度多大?设置的安全库存有多少?
貌似合理的结论,其实多数情况下还只是个假设,往往都经不起推敲。
清晰度差、难以令人信服的问题分析,无论如何也不应当被通过。
反复推敲不代表过度分析,只要方向对、大体能成功,就应抓紧时间行动起来。但行动的前提也应是满足基本的要求、经得起基本的推敲,否则,连基本的问题都回答不清楚,怎么行动?
当然,反复推敲也是一种完美主义的倾向,追求清晰化、客观性、关联性、一致性。这也可以理解,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当然应尽可能做得更好。
一推敲,通常就会产生大量的疑问,有的需要收集更多数据来证实,有的需要检查数据的合理性,有些需要现场确认,有的需要处理数据,有的需要了解现有流程。
先对自己“下狠手”
积极质疑,首先要对自己“下狠手”,然后再去质疑他人。
如果对自己都做不到积极质疑,怎么能对他人这么做?对自己网开一面,而对他人积极质疑,怎么能让人信服?是否涉嫌故意打击他人?
不怕改动多,就怕没改动
不要舍不得改动,也别怕改得面目全非,最初的分析内容或应对措施,与最终的相比,通常都变化很大。
变化小反倒会让人质疑:怎么会这么巧,这么高效,没走一点弯路?恐怕没有这么好的运气吧!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是不是根本没有花费精力?会不会质量非常差?
要把当前所有的分析内容、措施都当作临时的,记住写下的都有可能是错误的:或者缺乏相关性;或者只是表面的认识,不够深入。不要把自己之前的总结当个宝,不愿意去改动。要知道它只是个半成品,而不是成品!
有的认识仅从理论上就可以推翻,有的需要收集事实来佐证,有的需要进一步分析,有的需要实验来验证。我们追求的是不断进化的认识,是使正确的认识变得更深入、更精确,并识别出不准确的认识。这关乎问题解决的质量和效果。
对分析内容和细节的质量严格要求,保持追求完美的态度,同时充满好奇心,多观察、多质疑、多推敲,直到得到让自己信服的结果。
要进行尝试性挖掘
观察、理解和分析相关流程,不能期望每次深入挖掘都是有成果的。许多探究的发现就是此处无异常,或者此处与问题无紧要关联,这也是收获。
先确认一个环节肯定有问题,再进行深入探究,这是种奢望和懒惰。期望谁来通知你此处有“雷”呢?如果只需等人通知即可,那么还需要问题解决者做什么呢?
要去收集事实,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探究,如发现某处与问题的关联程度低,或者没有异常发现,那么就停止在该处的探究,转移到下一处。
若发现某处与问题有关联,则需要深入探究,进一步去了解流程、操作、指标、异常状态等。
逐步细化而不是一步就澄清完毕
有人喜欢在流程改进的初期就抛出各种复杂情形,希望立刻得到明确的处理方案,如果得不到,就认为流程改进没有可行性。
谈整体,就有人挑战局部细节问题;谈局部细节,就有人挑战其他局部的问题,不在一个频道上,难以交流和讨论。
许多因素是相关的,需要进行整体性考虑。整体性考虑也需要一步步地去做。在没有细化方案之前,无法回答很细节的问题。
可能目标状态中的每个标准都和现实冲突,单独看似乎每个都不能实现,但当几个标准一起改变时,就都有可能实现。
讨论有先后,既要把整体分成局部来讨论,又要拼在一起来讨论整体,这两种方式都需要。只分开谈,或者只一起谈都是不行的。改变是几个相关因素的系统改变,需要通盘考虑,必须花这个时间。一个局部没讨论完就急着讨论另一个,或者假定其他因素不变来讨论每个局部从而否定整体,在顺序和逻辑上都欠考虑。
正确的做法是先总体设计目标状态,再讨论各局部细节,形成细化方案,最后将细节拼在一起,把整体描述得更加清晰,同时考虑关联性,对局部的设计进行调整。
答疑
什么?这不是事实,而是观点,还需要验证
多数人面对不断的质疑都会感到有点懊恼:
“怎么不清楚了?”“这就是事实啊!”
这是因为他们心中对清晰的要求太低,把观点和事实混为一谈。
“改进物料供应的方式,提高产线产量。这很清楚啊!”
“你说操作者离岗补料,造成产量损失,你是怎么知道的?”
“我看见了啊!”
“你看见产线停了,是因为操作者离岗补料?”
“那倒没有,我看见他离岗补料了。产线倒是没有停,因为工位上还有些缓冲的库存。”
“那你为什么说,要改进物料供应的方式来提高产量?”
“按道理讲,这是会有影响的!”
“有多大的影响?”
“这不好说。不过根据这两天的观察,似乎影响不大……”
“那你还认为这是目前提高产量的障碍吗?”
“应该不重要吧,不改也可以……”
疑问可不可以一次说清楚,一次改到位
清晰化是分多次进行的,每次都基于当前的最佳理解,也就是书面的梳理报告。
你是否觉得多次改动有些麻烦,想跳过中间的步骤,一步到位?
期望自己这么做,那对自己的要求也太高了,你能做得到吗?
期望他人这么做,是不是太贪心了?
而且许多内容是相互关联的,一个部分的调整会影响到对其他部分的理解。所以一处的改动是否合理,需要先看整体再做决定。说不定一处的改动会引发对其他部分的调整。哪能脱节地把一处“改到位”,再改下一处?
这些我都懂!我需要学习的是新方法、新工具
经常被提及,而实际上很少发挥作用的,就是新方法、新工具。多数问题的解决,并不是依赖新方法、新工具,通常能够做到有效利用已知的方法、工具就可以了。障碍通常不在于方法和工具。
为什么大家会这么在意新的方法和工具呢?
因为他们看不到内在的差距,尤其是在行为习惯上的差距,或者看见了,但觉得不重要。
如果已经看到行为习惯上的差距,就需要多加练习、实践,而不是反复索求新的方法和工具。
方法、工具容易复制,不能建立竞争优势。只有养成好的行为习惯,才能真正建立起竞争优势。
自评
在解决问题时,我会不断地挑战自己或他人,推敲每个步骤,力求严谨、准确、无疏漏。
A 这就是我
B 有一点像
C 这不是我
D 我排斥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