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齿”生无悔:王翰章传
- 吴桦 张宏辉 王允保
- 5117字
- 2021-08-12 14:31:56
导言
距今107年前一个寒冷潮湿的冬天,来自北美的加拿大人林则博士(Ashley W.Lindsay,1884——1968)携新婚妻子来到中国西部的成都,在华西坝开创了中国现代口腔医学,使华西口腔成为中国口腔医学的发源地和摇篮,也使自己成为了中国口腔医学的创始人。43年后,1950年深秋的一个早晨,年轻的王翰章和同事们送别为中国发展口腔医学服务43年的林则回国。那时的王翰章不曾想到,自己将传承“中国现代牙医学之父”林则的薪火,成为林则口腔医学思想的坚定奉行者、继承者,成为中国口腔颌面外科学与整形外科学的开创者之一,成为中国口腔医学教育事业的创建者之一,并作为华西口腔第五任院长(1960——1978),华西口腔医学的重要领导者、开拓者,服务华西口腔长达60余年,直到今天,年逾95岁高龄的他仍关注着华西口腔和中国口腔医学的发展。
王翰章毕生致力于中国现代医学及口腔医学科研、教育及医疗实践事业,擅长口腔颌面损伤与畸形整复的诊断与治疗,是中国口腔颌面外科学和整形外科学从萌芽到创建、从成长到成熟的主要开拓者和见证人,为中国口腔颌面外科学和整形外科学的建立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他自幼便立志当一名医生,把治病救人、救死扶伤、助人为乐作为人生追求,个人的志趣志向、百姓苍生的现实需求、新中国口腔医学创建与发展的时代召唤,给了王翰章献身祖国医学及口腔医学科学、教育及医疗实践事业的无尽动力。他参与创建了我国口腔颌面外科学的工作,在该学科的命名及全国教学大纲的编制、统编教材的撰写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开始致力于口腔颌面损伤与畸形整复的科学研究与临床实践,开展了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及颈淋巴联合清扫手术、牙颌畸形矫正手术、下颌骨切除立即植骨手术,在颌面损伤与畸形整复外科学、颌骨血供动力学、皮肤组织血供、人工骨生物学基础、口腔医学信息学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他还参与创建了新中国口腔医学教育体系,自1956年起参加了历次我国口腔医学教育的方案修订、课程设置、学制等具体内容的制订工作,尤其是我国医学教育三年、五年、七年学制的规划工作,并提出了在教学中“强素质、宽基础,重实践,求创新”的办学理念,是口腔颌面外科学教学实行“医学基础与口外专业并重,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并重”原则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对推动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可以说,王翰章的奋斗历程就是新中国口腔医学和口腔颌面外科学及整形外科学发展的历史缩影。
2013年6月,王翰章被列为“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的采集对象,我们受命负责承担王翰章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作。通过赴京参加采集工作专项学习培训会,我们意识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性、系统性和艰巨性。返蓉回校后,我们立即与王翰章本人、王翰章所在的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以及学校相关单位取得联系,抓紧组建采集小组。采集小组成员涵盖了文学、新闻传播学、口腔医学、档案学、历史学、医学管理、党政管理等领域,大家围绕采集工作赶紧查找资料、热烈讨论、认真思考,经多次修改后最终确定了采集工作任务书,随后我们便根据采集工作任务书。
为了保证采集工作的学术针对性和科学专业性,我们特意聘请了王翰章的弟子、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郑谦教授为学术顾问,从各类资料搜集到年表和资料长编编写、再到研究报告撰写,都得到他的指点和帮助。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们通过口述访谈、实地走访、实物搜集、信函征集、档案查阅、馆藏文献查阅、单位捐赠、网上资源下载等多种形式搜集资料,力求全面反映王翰章的学术成长历程。
2013年秋冬,我们的采集工作主要围绕各类馆藏资源、网上资源等外围渠道进行,重点是全面检索、查找、搜集并研阅王翰章有关传记回忆性资料和其各类著作及学术论文,完善案头分析工作。在此基础上,采集工作主力成员抓紧时间研究王翰章一生的成长特点和规律,潜心拟定和细化对王翰章的访谈计划和访谈提纲,并拟定其他相关走访对象和走访范围。2014年1月,采集小组初访王翰章,就采集工作任务、采集线索等方面专门咨询和征求其意见;2月,采集小组将1万多字的访谈提纲交给王翰章过目,请他提出意见并做好接受访谈的准备;3——4月,采集小组先后8次到王翰章家进行访谈,通过整理获得了关于其学术成长历程的直接口述文字资料12万余字。此后,我们还多次到其家中就资料的采集、年表和资料长编编写、研究报告的撰写等事项与他沟通交流。与此同时,小组成员还多次到四川大学档案馆、四川大学图书馆、四川大学校史馆、四川大学华西医学展览馆、中国口腔医学博物馆以及四川省图书馆等处认真查阅王翰章的人事和技术档案、著述成果、手稿图纸、照片影像、科研报告、项目资料等,并全力搜集关于他的各类报道、书刊和其他有关资料。在一年时间里,采集小组立足成都,同时奔赴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深圳等地采访有关专家学者共17人,整理获得间接口述文字资料13万余字。此外,采集小组还赴其出生地北京顺义、其少时母校北京通州潞河中学、原私立北京育英中学旧址等处专门搜集有关王翰章家庭背景、求学经历等方面的宝贵资料。一年多来,采集小组主要成员分工协作,定期或不定期交流工作进度,不断争取各方的支持和帮助,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共采集到与王翰章学术成长有关的各类音频资料1200多分钟、各类视频资料1800多分钟以及传记类、手稿类、信件类、档案类、照片类、著作类、专利类、学术评价类、报道类、图纸类、证书类等各类实物资料480余件,其中350余件为原件,另外还数字化资料700多件,应该说这些资料比较全面、完整地反映了王翰章一生的学术成长历程。在此基础上,我们编写了王翰章年表1.7万余字、王翰章学术成长资料长编近16万字。
采集工作的一个重要目标和任务就是有关王翰章学术成长传记的撰写,也就是这里所呈现的《“齿”生无悔:王翰章传》的撰写。关于王翰章学术成长传记的撰写,从思路的拟定、纲目的编排到资料及参考文献的搜集分析、再到落笔成稿,其实贯穿了我们整个采集工作始终,前后历时一年多,自2013年秋冬开始至2014年11月方才完稿,并交予王翰章本人及有关专家审阅、提出意见。为避免资料采集和传记撰写“两张皮”的现象,确保能通过传记完整理解、深入把握并向世人交代清楚王翰章一生成长的内在脉络,特别是他一生的不同阶段、不同关键点之间的内在关系,采集小组特意将传记的主撰人员同时作为对王翰章各个成长时期各类资料进行采集的主力成员,与大家一起全程参与和推动整个采集工作,边采集边整理,确保传记主撰人员能在第一时间对采集到的各类资料进行认真有效的分析、研究和消化,努力发掘对王翰章学术成长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的关键因素。在对资料及文献的消化、分析和梳理中,我们尤其重视与王翰章有关的已有各类传记性回忆资料。王翰章在2013年便出版了其回忆录——《翰墨荃馨——一个医生的历程》,该书比较系统、完整地回忆了他一生的成长经历和重要事件,是他历时8年(2005——2013)精心撰写的“自传”。在该书的自序中,王翰章写道:“……没想到写回忆录是如此艰辛,和写一本业务专著大不一样,要挖空心思地去想、去追忆、去查找、去提炼、去评价、去核实”,因此,该书虽然仅是个人回忆,但其中所涉及的方方面面的故事、史实可以认为是真实严谨的,也是采集小组所借重的基础资料和采集线索。另外,王翰章本人撰写的文章《走进华西坝》(载于《华西琐谈》)、《我与中国口腔颌面外科学》《我所知道的林则博士》,侯仁选的《口腔颌面外科专家王翰章教授》、杨璐的《战火岁月中的华西协合大学——访退休干部王翰章》、舒瑶和黄雪莲的《我的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老院长王翰章华西求学记》、朱振国的《林则:开中国现代口腔医学教育先河》、王翰章与黄雪莲合著的《揭开历史的秘密》和《风雨门诊楼》、雷文景的《穿过华西坝的大街小巷》以及《九十载人生精彩 六十年德艺辉煌——庆祝王翰章教授九十寿辰暨从医执教六十周年》(刊于《时尚牙医》)、《王翰章:博学多艺,精彩人生》(载于《2011牙科博览》),还有网络和报刊关于华西抗美援朝手术队的博文、《最后的志愿军精神患者》《朝鲜战争患者》《华西坝的老建筑物》等文章,都是历史回忆性文本,具有不同程度的参考价值。其中,《我与中国口腔颌面外科学》一文系王翰章应中国口腔颌面外科网的邀请对自己从事口腔颌面外科工作60多年历程的回顾,对把握王翰章学术成长脉络很有价值。同时,王翰章主编的《华西口腔百年史话1907——2007》和四川大学有关单位各类校史书籍也具有重要的传记性参考价值。
传记以王翰章个人回忆录为原始参照系,但进一步突出对其学术成长脉络及成就的把握,从而把王翰章的学术成长置于中国口腔医学特别是口腔颌面外科学创建与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考察分析,按照其人生重要时间节点纵向结构研究传记,同时按照中国口腔医学特别是口腔颌面外科学的发展历程横向结构研究传记,在重点记述和诠释王翰章求学历程、师承关系、学术工作环境、学术成果等的同时,注意突出当期有关重要人物、事件,并注意探讨他少时家庭和包括绘画在内的传统人文艺术爱好对他成长、成功的影响,从而多侧面、多角度、完整而点线面结合地呈现王翰章的学术人生。按照这样的思路,传记较为翔实地介绍了影响王翰章学术成长的关键人物,深入挖掘了王翰章学术成长的五个重要主题或五个关键点:第一是从中学到大学的求学与立志;第二是参与创建新中国口腔颌面外科;第三是推动华西口腔的建设与发展;第四是精心培养口腔医学的后辈人才;第五是退休后主持编撰大批重要的学术专著。
传记取名为《“齿”生无悔:王翰章传》,合计20余万字,正文共分九章。
第一章“北望燕山”,主要记述王翰章故乡——北京顺义基本情况、王翰章的家世、王翰章的幼年启蒙教育、王翰章的兄弟姐妹。
第二章“运河哺育”,主要记述王翰章在潞河小学、中学的学习生活以及他从司徒雷登的演讲中第一次了解华西协合大学牙学院的情景。
第三章“北平成长”,主要记述王翰章在30年代后在北京5年间的成长经历,包括在北京私立育英中学校念高中的情况、在北京生活的业余爱好、立志从医的来源以及就读齐鲁大学医学预科和借读辅仁大学生物系的经历。
第四章“求学华西”,主要记述王翰章到成都及华西协合大学牙学院的学习生活。
第五章“宏愿初成”,主要记述王翰章在华西学校毕业留校初期的情况,包括他与盛尔荃的婚姻家庭生活以及参加华西抗美援朝手术队的经历。
第六章“寄情口腔”,主要记述20世纪50年代华西协合大学调整后,王翰章作为学术带头人和行政领导在50、60年代华西口腔医学建设特别是口腔颌面外科学创建等方面的努力与成绩。
第七章“道阻且长”,主要记述王翰章在“文革大革命”期间不畏艰难开展医疗、教学及学术研究工作的情况。
第八章“重任再肩”,主要记述改革开放初期至1989年正式退休前,王翰章在科研、教学、临床和研究生培养以及分管四川医学院外事工作的情况。
第九章“老骥伏枥”,主要记述王翰章退休后20多年如一日,继续情系口腔医学,辛勤耕耘而著作等身的情况,还有他目前的生活、工作情况。
“做医生是我幼年时期的梦想,我一直觉得医生是个高尚的职业。从1949年我成为一名医生,到80岁时我都一直站在手术台上。几十年来,我不仅把医生当成一种职业,更多的是把它当成一种信念,为患者解除病痛是一件让我由衷感到快乐和充实的事情。”这是王翰章在回顾自己过去几十年的从医、从教生涯时的肺腑之言。王翰章作为一名口腔医学和口腔颌面外科学家,他的学术成长、科研历程是与他的救死扶伤的医疗服务实践事业、与他从事的医学教育和医学管理事业密不可分的,如果说医疗卫生实践事业是推动他学术成长的重要动力的话,那么医学教育及管理事业则是拉动他学术成长的重要引擎。20世纪初,“中国现代口腔医学之父”林则在牙医学的办学指导思想上,明确提出中国牙医学“培养出来的学生首先是医学家,然后才是专科医生,而不是匠人。”作为林则口腔医学思想的坚定奉行者、传承者,为培养造就新中国新一代“医学家”,王翰章始终以潜心学术、努力成长为医学科学家而不是简单的专科医生、医疗匠人为标准来要求自己,因为他知道只有这样才能做好一名医生,才能做成一名优秀的医生。正是“做好一名医生”这样一个朴素的信念,正是培养新一代“医学家”这样的自律和自觉追求,正是深深扎根于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和祖国口腔医学事业的急切召唤,造就了王翰章这位新中国第一代口腔颌面外科与整形外科学家、口腔医学教育家及管理家。
我们希望通过本传记,以翔实准确的史料为依据,力求客观真实地诠释王翰章作为新中国第一代口腔颌面外科与整形外科学家、口腔医学教育家及管理家的学术成长历程,反映中国口腔医学特别是口腔颌面外科学及整形外科学的创建发展历史。希望王翰章先生的人生经历和精神面貌能够为世人特别是广大青年提供有益的人生感悟、借鉴和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