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书海微澜

高山上的生活虽然险难,但李宏仍觉得其乐融融。他曾戏改前人诗句以自娱:

远上南山石径斜,

白云净处是我家。

弈棋观书多情趣,

神游山海亦豪侠。

李宏何以能有如此乐观豁达的胸襟?这可能源于他对书籍的热爱和从古代仁人志士的思想精神中汲取的精华。

工作之余,李宏最爱逛书店,看书和买书,也因此而与时任书店营业员的周静兰熟悉了。

周静兰这年21岁,长得眉清目秀,皮肤白晰,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充满青春光彩的脸上透着股聪慧文雅的气质。她前年参加高考,仅以1.5分之差折翼而归。心性好强又酷爱学习的她,本想复读来年再考,但因家境清贫,她又是长女,便只好先参加工作,再觅深造的机会了。

这段时间,周静兰看到李宏常来店里看书,还买了不少名著,便对他产生了好感,有时也应邀或主动地为他推荐一些刚上市的好书。随着这种帮助次数的增多,两人似乎形成了一种习惯或默契,只要李宏进店,周静兰当班,那咨询与解答的程序是必不会少的。

这天,李宏下班回城,照例直奔书店:“静兰!最近有什么好书?”

“都是好书,自己看呗!”周静兰在柜台里含笑应答。

“嗨,‘近水楼台’,你就别卖关子了!”因为熟悉,话也就随便了,李宏有时就直呼周静兰为“近水楼台”。

“我看新到的《花城》上,这篇小说还不错。”周静兰边说边俯身到就近的一面宽阔的玻璃卧柜里取出了那本《花城》期刊,翻开目录,指给李宏看。

李宏看那标题是《浅水湾之恋》,便微笑点头道:“嗯,这题目很有诗意,内容应该不赖,我要了!”同时,又朝周静兰眨了眨眼,故作神秘地轻声道:“不过,是借不是买,明天归还!”

此时书店尚未开架售书,读者通常只能看看简单的内容提要,一般不允许长时间翻阅,更不用说借阅了。因为李宏是常客,有爱护书籍的习惯,何况,为一篇文章而买一册书,的确有些划不来,所以,周静兰也就默许了。

第二天,李宏就在归还的书中夹进了一缕因《浅水湾之恋》而引发的情思,并在开头别开生面地题了一首诗:

自古求真路,

曲折又艰险。

高处不胜寒,

攀越非等闲。

信徒遍环宇,

遂愿终有限。

请君细思忖,

举足需稳健。

李宏的举动让周静兰着实吃了一惊:这人怎么这么冒失?才认识不久,相互间还不怎么了解,就发起攻势了!我虽然对你有好感,但也不至于这么快就可以同你确定什么关系了。你信上不也说“举足须稳健”吗,那咱们就走着瞧吧,如果我们有缘,你又真的在乎我,就不会轻易放弃!这样想着,她就在李宏预设的“同意就点头,不同意就摇头”的“选择题”之外,独创了第三种回应方式——微笑与沉默。

对于遭遇拒绝,李宏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真遇上了,心里还真不是滋味!然而,为了自己那句“我知道‘强扭的瓜不甜’,不成,我们还是朋友”的许诺和周静兰的优雅作答,他也只得强颜微笑,然后迅速转身离去。他不想让周静兰瞧不起,更不想让别人看笑话。

本来,这件事到此该画上个句号了,但谁曾想,几个月后,这按常理无疑是各奔东西的“陌路”人,却又神话般地并辔而行了近两年的时光——成了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书店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