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略参谋:写出管用的战略报告
- 蔡春华
- 624字
- 2021-07-07 16:26:12
四、利益相关者视角
利益相关者理论(StakeholderTheory)由来已久,是20世纪60年代左右在美国、英国等国家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与传统的“股东至上”企业理念(如今,“股东至上”越来越为人所扬弃)最主要的区别是,该理论认为任何一个公司的发展都离不开各种利益相关者的投入与参与(例如股东、债权人、雇员、消费者、供应商等)。企业不仅要为股东利益服务,还要保护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这是“价值分配”认识上很大的突破。弗里曼于1984年出版的《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方法》是其中的代表作。
“利益相关者”一词在管理文献中出现,是在1963年斯坦福研究院的内部备忘录中。后来,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利益相关者”做了不同的界定,在其中一个获得较多认可的定义中,将企业利益相关者划分为三个独立的群体:组织的利益相关者(企业内部的)、经济的利益相关者和社会的利益相关者(企业外部的)。三方利益相关者组成了一个以企业及其组织利益相关者为中心的同心圆,形成一个表示企业经济利益相关者的更大的圆环。
利益相关者视角是一个全新的视角,对战略管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大大拓宽了战略管理研究的广度,并可能促进其他理论的诞生。虽然利益相关者理论并不完善,在发展过程中经常受到主流战略管理学者的质疑。但是,利益相关者理论在质疑声中不断发展,并与当时西方国家已经兴起的企业社会责任的观点不谋而合,早期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为利益相关者理论提供了重要的伦理支持。随着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发展,企业社会责任反过来又在企业战略中找到自然归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