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背后的心理学真相

自信,在心理学上有一个名字,叫作“自我效能感”,是由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所谓自信,是一个人对他能够成功应付特定情境能力的评估水平。

有谁不想走路带风,昂首挺胸?

有谁不想追求自己的目标,无所畏惧?

又有谁不想在灰暗的日子里,依然觉得自己光芒四射?

但是,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做那个在角落里默默无闻的人;我们常常在自己喜欢的人和物面前长久徘徊和被动等待;我们也常常在挫败和打击面前一蹶不振,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一事无成。

我们也常常看到,那个什么都很好的人唯唯诺诺不敢上前,而那个并不突出的人却在人际交往中游刃有余。

为什么我们的行为模式和能力这么不一致呢?到底是什么在影响着一个人的自信?

自信的“兄弟姐妹”

很多人都有一个疑问:自信到底从哪里来?要想读懂自信,我们就要先认识一下自信的五个“兄弟姐妹”,分别是自尊、自卑、自恋、自我意识和自我价值。

先说自尊,自尊就像一个人的免疫系统,也是这些“兄弟姐妹”中的老大,如果一个人的自尊水平比较低,他的自我、自信、自我价值一定是很低的。

再说自卑,如果说自信是女孩,那自卑就是男孩,它们是两个完全相反的属性,我们常用自卑来形容一个人不自信的样子。

关于自卑,有两个需要注意的点:一个是自卑情结;一个是自卑感。

适度的自卑感对人是有推动作用的,比如一个学生有一个学习更好的同桌,他就会产生自卑感,这会推动他来提升自己,甚至想要超过同桌。但一旦自卑感太强,就有两个风险:退缩和逞强。

自卑感持续累积,就会形成自卑情结。所谓自卑情结,就是一个人在面对一个棘手的问题时,会感觉自己无能为力。

总结一下,一个有自卑感的人还是能够积极地面对自己的,但是一个有自卑情结的人在困难面前会陷入无助状态,不尝试就会投降。

接着说说自恋,自恋在心理学家阿德勒看来,就是自我优越感,它很接近自信,但我们一定要清楚,自恋不等于自信。

自恋在一定程度上是对自卑的掩饰,生活中,我们常说“一个人越晒什么,就越缺什么”,说的正是这个道理。适度自恋有益于自信的建立,比如能够客观看待自己的优缺点,能看到让自己很有成就的事情。但自恋一旦变成一种炫耀和假装,人就越来越不敢面对自己真实的样子。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说:“自恋是痛苦内化的另一种形式。”

我接触过一个这样的孩子,不管你说什么,他一定要说“我知道”“我吃过”“我跟他很熟”等等。他一定要告诉你,他比你知道得多。

有一次,我跟一个家长说起好朋友送了我一块腊肉,味道不错,这个孩子就说:“老师,我也喜欢腊肉,我们家整天吃,还酸酸的。”

很显然,这个孩子并不了解腊肉。他在课堂上也有这样的表现,只要老师提问,他就会第一时间举手,一旦回答不出来,就开始大哭。其实,这个孩子内心里是不自信的,他需要表面上的强大来掩盖对“自己可能不好”的恐惧。

因此,自信虽好,但不能过头。

再来说说自我意识。所谓自我意识,是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察,即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具体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心理以及自己与他人关系中自己的状态。

自我意识强的人不一定很自信,但一个人如果很自信,一定会有很强的自我意识,因为自我意识会增加我们对自己的掌控感。

最后是自我价值。自我价值就像身体的能量中心,专门维持生命与宇宙能源场的连接。自我价值感高的人,自尊水平也很高;相反,一个人如果自我价值感很低,那他的自尊水平也不高。

要想提升自我价值感,就要在行动中去做事或者帮助他人,就像给车加油一样,自我价值感不断积累后,这个人的自信水平就会变高。

以上就是自信的“兄弟姐妹”,每一个角色都有自己的使命,同时又紧紧关联在一起。弄清这些概念,可以帮助我们看到自信背后的成因。

不自信的后果

生活中,不自信最常带给我们的后果有三个。

第一,强迫性重复——“我很差”。

简单来说,强迫性重复就是我们会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同样的遭遇。心理学上有个这样的笑话,叫“格劳乔·马克斯悖论”。

格劳乔·马克斯悖希望加入一个俱乐部,学点儿东西,也多认识一些人,但找了好久都没找到,他觉得自己真的很差,没有人愿意接纳他。

在他心里一直有两种声音:一种是“如果你觉得我好,就应该主动邀请我”;另一种声音是“你连我都要,你的标准也太低了吧”。

所以你看,要他不行,不要他也不行。其实,他从一开始要找的根本不是心仪的俱乐部,而是那个能够证明“我不好,我一无是处”的俱乐部。

虽然这是个笑话,但生活中这样的人有很多,比如去跟不太可能肯定自己的人要肯定,去向不爱自己的人求证“我值不值得被爱”。其实,生活中从来不缺乏爱你、认可你、亲近你的人,只是你很少让自己看到他们。

第二,低价值感——“我不好”“我不配”。

所谓价值感,就是一个人对自我形象、成就及他人是否喜欢自己的评价。

低价值感的人往往会在人际关系中呈现讨好的相处模式,而且任何会让自己感到舒服、愉快、享受的东西,都会觉得受之有愧,有一种“我不配得到别人的爱,我的目标不会实现”的心魔。

在我的课程里,有个学员很优秀,长相不错,工作也很好,还在北京买了一套小房子。

但她总觉得身边的人嫉妒她,有的是领导,有的是同事。此外,她和大姐的关系一直很差。在她看来,大姐总是想要联合二姐攻击她,在爸妈面前贬低她,甚至用各种各样的方法诅咒她。她甚至认为离婚和孩子的升学问题都是大姐的诅咒造成的。

这听起来有点儿像被害妄想症的表现,不过也没那么严重,但她最大的心魔是“不配得感”。

不配得感是指可以付出,却没法儿坦然地接受别人对他好,甚至别人对他的友善会给他造成压力,让他的内心充满焦虑。

我问她大家在诅咒什么?她说大姐嫉妒她的学历、长相、身高和聪明的儿子,同事嫉妒领导对她爱护有加。当我让她说说爸妈时,她哭着跟我重复:“我爸妈就是爱我,非常非常爱我,是真心的。”

所以,她在生活中不断地找到好的那一面,比如长相、身高、儿子的聪明、领导的爱护,同样,她也一定要找到所谓嫉妒和诅咒她的人。

其实,她说不出来任何具体的被欺负的经历,只是“我不配”这个念头一直让她无法坦然地享受生活中美好的一切,只有制造一个被大姐和同事诅咒的念头,她才有“我配”的理由。

当然,低价值感在生活中的体现非常多,比如给老公、孩子或者父母买很昂贵的东西,但不舍得给自己买;每当得到一个好东西,总要出些问题。

说到这里,我想到了另一个学员,每发一次工资就要生一次病。毫无疑问,这也是低价值感在作怪,借用外界攻击或者自己的情绪波动来实现内外平衡,来获得可以拥有的资格。而这终究不是自信的状态。

第三,低情绪安全感,一触即发。

情绪安全感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戴维斯与卡明斯提出,是指个体的情绪调节、活动趋向以及对自身威胁的评估,而它源于早期的家庭经历。

简单来说,低情绪安全感会有两个方面的突出表现。

表现一是敏感多疑,会因为很小的事情陷入负面情绪中,而且难以释怀。

比如这样一对夫妻,妻子兴高采烈地准备晚餐,而丈夫回来时,脸色不好看,关门的声音也有点儿大。妻子问他:“怎么了?”丈夫回应道:“没事。”然后独自进了卧室。

妻子想来想去,一定是因为自己借钱给弟弟,老公生气了,她忍了忍,还是冲进卧室呵斥道:“大热天,我辛辛苦苦做饭,你摆个臭脸给谁看?”

丈夫无奈回复:“你赶紧出去吧,没你啥事。”妻子还是不依不饶地说:“明天我就给你要回来,你少给我摆臭脸。”

可想而知,夫妻俩大吵一架,而吵架原因根本不是因为借给弟弟钱,只是老公的客户被同事抢走了。

生活中,拥有这样低情绪安全感的人有很多,他们会把生活中发生的任何事情都与自己联系在一起,然后用愤怒、指责、抱怨的方式发泄出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点就燃”。

这是情绪安全感不足的外倾型表现,还有一种表现是内倾型,也是最难察觉和改变的。

表现二是带上社交面具,佯装坚强,以笑和“都行”示人。

这种人不是没有感受,而是不允许自己有感受,更不允许自己有脆弱的一面,因为那意味着“我会被抛弃”“我不被爱”“我不受欢迎”。

曾经有一个同事,她最常说的话是“都行啊”“嗯,好的”,说实话,我一点儿都不愿意和她合作,虽然她反馈给我的都是赞美和温和,但我们无法共频讨论事情。

她真的什么都不在乎吗?当然不是,她只是害怕冲突而选择隐藏自我。

总结一下,低情绪安全感带来的不自信,要么攻击别人,要么伤害自己。说到伤害自己,就要说说“假性社交”了。杜克大学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那些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大多是一些很容易愤怒的人,但让人意外的是,那些假装微笑的人和愤怒的人同样患有心脑血管疾病。

所以,不要欺骗你的身体,它会惩罚你的。

不得不说,自信不是积极活泼那么简单,不自信会带来低价值感、低情绪安全感等问题,而且长期不自信会伤害自尊。

在接下来的内容里,让我们一起走进自信,从多个方面了解自信,找到适合自己的自信提升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