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件反射

反射是神经联结的一种形式。在所有的心理和行为过程中,大多数的联结是非常弱的,但反射则是一种强有力的联结,大部分的反射是一种本能。当我们将食物放在狗的面前,它就会分泌唾液。这是因为食物在大脑中表征并唤醒了记忆,刺激了狗的味觉、嗅觉以及腺体,这是一种反射。我们将味觉和嗅觉统称为感觉功能,并认为它具有动力性,能够引起其他功能。

在所有的反射中有一种反射叫作逻辑反射,逻辑反射是指人的感觉、情绪、认知和行为在意识(或思想)水平存在一系列无须学习的联结,同时我们以逻辑规则来组织和表现的反应。在逻辑反射中一般功能性表征和逻辑表征描述了一个完整的心理反射过程。现在我们要重新研究条件反射的各种组成要素。功能主义条件反射是以功能间联结为基础进行研究的。在条件反射过程中,除了反射,还有刺激、条件和反应。这三个要素都可以成为功能间联结的一部分。我们先从功能与刺激的关系开始说明。

环境性刺激在大脑内有与之对应的环境性表征,如实物葡萄与表征“葡萄”。在机体表征中有一部分属于功能性表征,如来自感觉功能的表征“甜”。表征“葡萄”作为无条件刺激表征能激发感觉功能中的味觉,并使“甜”这样具有动力的功能表征进一步激发心理和行为。

我们知道条件刺激一般都是中性刺激。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相匹配,通过动力性功能间联结产生反应。在表征理论中,条件刺激可以是表征或语言。条件刺激依赖于功能间联结的发生,所以一定要注意功能性表征或词汇。

在行为主义中,无条件反应一般指的就是行为。在表征主义中,除了实际行为,也包括行为表征。不过,在表征主义理论中,除了感觉行为、情绪行为和认知行为等以行为作为最终的“反应”之外,还有感觉情绪、情绪认知等以情绪或认知作为最终的“反应”。这些功能间联结满足所有关于条件反射过程的要素。有人曾经做过研究,只有5%左右的心理过程最终会成为行为,所以这些所谓的没有外在“反应”的心理过程事实上是心理的主要内容。

新条件反射理论是以功能间联结为基础,并将条件与动力性功能相匹配,由此产生完整的心理和行为过程。根据逻辑反射的定义我们知道,逻辑反射也是以功能间联结为基础建立的。逻辑反射将反射的概念扩展到意识水平,并用逻辑语言来表示生理学水平的反射作用。

条件反射和逻辑反射有很多相似之处,其中之一就是它们都有动力性功能的参与。根据表征联结理论我们知道,有动力性功能参与的生理过程在心理上一般表现为因果关系,所以条件反射在心理学意义上也是一种因果关系。

心理上的因果关系一般可以由逻辑语言来表示,如“因为……所以……”等。条件反射就是在这种因果关系的“因”中匹配一些“条件”,使之与动力性功能联结,经过反复匹配,这些“条件”就能随着反射产生我们想要的“反应”。

在进行纯粹的语言分析时,我们会发现条件反射只是在逻辑反射中加入一些条件。由于逻辑反射和条件反射很多时候是一种复合命题,不容易区分,所以一定要认真对待。语言分析的情况比较复杂,根据条件反射和逻辑反射的关系,要辨认出条件反射必须辨认出逻辑反射。逻辑反射的辨认有三个要点:

(1)有具有动力性功能意义的词汇,主要来自感觉、情绪和认知三个功能。

(2)是一个完整的功能间联结,如感觉行为、情绪行为和情绪认知等。

(3)在心理学水平一般表现为因果关系,有因果关系的逻辑词汇。

条件一般和逻辑反射中的动力性功能相联结,条件反射理论也是一种动力学理论。新条件反射理论的建立使行为主义的核心理论统一在功能主义的范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