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语言的心理学意义

逻辑学是人类最古老的一门学科,它的内容非常丰富。一直以来,它都是作为科学的基础,最主要的应用是对客观世界的分析,但是大多数人并没有认识到逻辑具有重要的心理学意义。

逻辑学的发展已经非常发达。所有的逻辑都可以用语言来表示,在这些语言中包含了像数理逻辑中的数学语言等,但是在新理论中只讨论自然语言和书面语言,也就是一般意义上的语言形式。逻辑语言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包括形式逻辑、传统逻辑、辩证逻辑等。没有人真正地统计过到底有多少内容,但是逻辑既然是一门关于思维的科学,那么它的绝大多数内容都可以应用到心理学中去。

逻辑语言是一种功能性语言,在神经水平上起到了功能或功能间联结的作用。它也是所有语言在神经水平上的本质特征。当然,我们知道逻辑语言不同于一般的语言。一般的语言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都有某种所指,但是逻辑语言则起到了一种联结的作用。如果在神经水平上分析的话,一般的语言指的是具体的功能/范畴,如感觉功能、情绪功能等。逻辑语言是以一种有效的方式组织这些具体的功能/范畴,如在感觉行为中我们用因果关系进行组织:如果你觉得这里的苹果很甜(感觉),那么你可以再吃一个(行为)。在这句话中,我们用“如果……那么……”这样的逻辑语言来组织感觉功能和行为功能之间的因果关系。

功能联结理论的基础之一是等效原理——用语言刺激大脑功能和直接刺激大脑功能是等效的。我们知道逻辑语言也是语言的一部分,所以它同样适用于等效原理。感觉行为之间在神经水平上是以反射的方式联结在一起的,当然这是一种强有力的本能性联结。人类还有大量的心理过程的联结并不像本能性联结那么强有力,例如,类本能和自由意识(我们按照神经联结的强度依次将心理过程分为三种联结:本能、类本能和自由意识)。感觉行为是一种强有力的本能,需要逻辑语言来组织,类本能和自由意识也需要逻辑语言进行组织。例如,小白鼠不需要知道逻辑语言就知道食物和按压杠杆之间存在联系,这是本能性的感觉行为的联结。同时,作为人类如果你不使用逻辑语言,你永远也不知道苹果为什么会掉到地上,因为苹果和地面之间有万有引力。这种就是自由意识的联结。在人的心理过程中,自由意识和类本能比本能更加需要逻辑语言进行组织。事实上,逻辑语言的发明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极大地开发了人的大脑。逻辑语言在人的心理和行为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功能性作用,在本能、类本能和自由意识中都能够有效地发挥组织作用。

在欧洲有很多哲学家和逻辑学家都试图发现逻辑学和心理学之间的关系。这些努力令人敬佩,但是结果并不理想。他们大部分的努力都是在语言中进行,并不知道语言和神经功能之间存在对应关系,也不知道等效原理的存在,当然主要原因还是当时对大脑的认知还很落后。每一个科学理论的产生都是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人的努力离不开知识的积累和前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