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姜夔

姜夔(1155—1221),字尧章,饶州鄱阳(今属江西)人。少年时流寓于两湖的汉阳、长沙,后寓居浙江武康,与白石洞天为邻,号白石道人。萧德藻爱其才,妻以兄女,与当时著名文人范成大、张镃等均有唱和。精通音律,曾进《大乐议》。长期依附贵胄张鉴之门,得其资助。张鉴死后,姜夔生活贫困,然品行高洁,不肯屈节以求官禄,遂布衣终身。兼工诗词,但主要以词闻名后世。他是南宋词坛巨擘,善自度新腔,创制新调,词律极为严密。与周邦彦齐名,并称“周姜”。有词集《白石道人歌曲》。

暗香

【导读】

这是一首咏梅怀人的词。宋光宗绍熙二年(1191)的冬天,姜夔在大雪中到苏州探访老诗人范成大,在范的石湖别墅盘桓了一个多月。别墅里有许多玉梅,范成大令姜夔以梅为吟咏对象作词。姜遂吟成了姊妹篇《暗香》《疏影》。

【原文】

(序)辛亥之冬,予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徵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竭,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注释】

①石湖:宋朝文人范成大,自号石湖居士,晚年居苏州西南的石湖。②玉人:美人。③何逊:字仲言,南朝梁代人。他早年做过南平王萧伟的记室,在当时很有名气,在扬州有《咏早梅》诗,此处作者以何逊自比。④但怪得:没奈何。竹外疏花:这里指梅花。瑶席:座席的美称。⑤翠尊:翠绿色的酒杯。红萼:本意是红花,这里是指梅花。⑥千树:宋朝时杭州西湖上的孤山梅花成林。

【译文】

记得那一年,我们曾几次一起沐浴在月光下,在梅花旁边吹笛子。我呼唤着你,与我一同冒着严寒去攀折梅枝。可叹啊,如今我已老了,再没有当年的激情和诗兴了。对于这一切,我也很无奈,虽然我没有从前的诗兴了,但竹篱外梅花的阵阵清香仍随着寒气进入室内,沁人心脾。

江南水乡,此刻应是非常的寂静。我想折枝梅花寄给远方的朋友以表达思念之情,可叹路途遥远,音信难通啊,更何况是这大雪纷飞的夜晚。面对着翠玉酒杯,我很容易伤感流泪,对着酒赏花,更引起了我对她深深的思念。我永远记得曾经与她携手赏梅的地方,那时的湖水,湖面上清冷逼人,岸边千树万树盛开着梅花。那一片片梅花都被风无情地吹落,可我们,什么时候才能被风吹到一起呢?

疏影 仲吕宫

【导读】

在《暗香》《疏影》姊妹篇中,《暗香》抒发的主要是作者个人的感慨;而《疏影》则倾注了作者对国家衰微的关切和感触,把个人的愁和恨扩展到整个家国的旧恨新愁上来。比起上篇,本篇用典更多,也更晦涩,但意蕴也更深广。

【原文】

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下归来,化作此花幽独。

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注释】

①苔枝:指苔梅,梅的一种。范成大《梅谱》记载绍兴吴兴一带的苔梅,“其枝樛曲万状,苍藓鳞皴,封满花身。又有苔须垂于枝间,或长数寸,风至,绿丝飘飘可玩”。②翠禽小小:这里指绿色的小鸟。③佩环:女子身上所系的玉饰,这里代指王昭君的魂灵。④那人:这里指寿阳公主,南朝宋武帝的女儿,世人传说寿阳公主是梅花的精灵变成的,因此寿阳公主成为正月的花神。蛾绿,女子的眉毛。⑤盈盈:仪态美好的样子,这里借指梅花的英姿。⑥早与安排金屋:用汉武帝时阿娇的故事。汉武帝幼时曾说:“若得阿娇作妇,当以金屋贮之。”这里指要爱护梅花。⑦玉龙哀曲:玉龙,古时候的一种笛子。哀曲:这里指《梅花落》。⑧恁时:那时。⑨横幅:画卷。

【译文】

苔梅像美玉一样点缀在枝头上,在树枝上依偎歇宿的,还有一只翠色的小鸟。客居在此的我,又和梅花在他乡相逢了,在暮色弥漫的篱笆旁,梅花正倚着挺拔的竹子默默无语地绽放,就像孤独高洁的美人一样。远嫁匈奴的王昭君不习惯漠北的风沙,只能暗自思念着大江南北秀丽的故乡。昭君远嫁异国他乡,十分思念故国,可最终也只能化作月下的梅花,魂归故土。

我还记得寿阳宫中的一段旧事,当时寿阳公主正在梦中,有一朵梅花飘落在她的娥眉中间。梅花这么娇美,要爱护梅花,不要像春风那样无情地将花吹落,应像汉武帝对待阿娇那样珍爱梅花,把她早早安排在金房子中。唉,当一片一片的梅花落下随风而去时,我却只能抱怨那玉笛吹奏的《梅花落》太过哀伤。等到春风再次吹过时,又能再去哪里寻觅梅花的幽香呢?我现在能做的,也只有在那小窗边的画卷上看看梅花了。

淡黄柳 客合肥

【导读】

这首词大约作于光宗绍熙二年(1191)姜夔客居合肥时。全词由实写所闻所感所见,再化实为虚,转之为情;由写今日转到明朝,再转为拟行之事与幻想之景,表现出了姜夔运笔善于转折,毫无板滞。

【原文】

(序)客居合肥南城赤栏桥之西,巷陌凄凉,与江左异。唯柳色夹道,依依可怜。因度此阕,以纾客怀。

空城晓角,吹入垂杨陌。马上单衣寒恻恻。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

正岑寂,明朝又寒食。强携酒、小桥宅。怕梨花、落尽成秋色。燕燕飞来,问春何在,惟有池塘自碧

【注释】

①江左:本意是指江东,这里泛指江南。②恻恻:即“侧侧”,形容清寒单薄的样子。韩偓《寒食夜》诗:“侧侧轻寒剪剪风。”③鹅黄嫩绿:早春柳条的嫩绿色。④岑(cén)寂:沉寂。⑤怕梨花、落尽成秋色:只怕梨花一旦落去,转眼就变成秋天的景象了。化用李贺《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梨花落尽成秋苑。”⑥池塘自碧:这里指只剩下池塘的水还保留有碧绿的颜色。

【译文】

(序)客居合肥南城赤栏桥之西,感觉这里的巷陌无比凄凉,与江南大有不同,唯有两边的柳色青翠,摇曳婆娑,楚楚可爱。因此写下此阕,以此来抒发客居他乡的情怀。

寂静空寥的城中,清晨的号角声弥漫在垂杨柳繁密的道路上。我穿着单薄的衣衫,骑着马从街上穿过,感到了一阵阵袭来的寒意。我尽情地欣赏着早春时节嫩绿色的柳条,这一抹婆娑的嫩绿,都是以前我在江南时所见到过的景色。

此刻的我感到十分寂寞无聊,明天早上开始又是一年一度的寒食节了。我强打精神带着新买来的酒,来到了我在小桥下寄宿的一处房舍。我最怕看到梨花绽放,而绽放过后必然会凋零,梨花一旦落尽,转眼就变成了秋天萧瑟的模样。当燕子已经双双飞来筑窝,试问春天你在哪里,眼前只有一片萧索的空城,唯有那池塘里的水还保持着一如既往的碧绿。

小重山 湘梅

【导读】

这首词是作者于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在潭州(今湖南长沙)所作。本词借咏写潭州红梅,抒发思念恋人之苦。

【原文】

人绕湘皋月坠时,斜横花自小,浸愁漪。一春幽事有谁知?东风冷,香远茜裙归

鸥去昔游非,遥怜花可可,梦依依。九疑云杳断魂啼。相思血,都沁绿筠枝

【注释】

①湘皋(gāo):湘江岸边。②香远茜裙归:指红梅花瓣凋落之景。茜裙:红色的裙子,这里代指红梅花瓣。③可可:隐约、依稀。④九疑:九嶷山,在湖南宁远县南。传说舜葬于此,舜妃娥皇、女英思帝悲痛,泪洒竹上,竹身皆成斑,谓之斑竹。⑤绿筠(yún)枝:绿竹。血泪沁入成斑竹,借指红梅之色也是血泪所染。

【译文】

我沿着湘水边上徘徊,直到月亮坠落之时,月光似水,只见梅枝疏影横斜,枝头上点缀着小小的花朵,仿佛浸在湖水的涟漪中忧伤地漂荡着。此时的梅花,应该是既孤独又寂寞吧?坠入整个春天的幽幽情怀与难言之事会有谁能懂得?略带寒意的东风,害得梅香飘远弥散而去,红色的花瓣零落满地。

陈年往事已经随着江鸥飞去,今日在此游览时所观赏到的景象,早已不同于往昔,只是我远远地望着那惹人怜爱的梅花,即使在梦中,仍能见到她不惧东风的美丽、楚楚可依。九嶷山上云雾深远迷离,那杜鹃鸟儿断魂般鸣啼。看这眼前斑竹,想是那娥皇、女英前来奔丧时的一腔泪痕血迹,如今都浸透在了这翠绿色的竹枝里。

惜红衣 吴兴荷花

【导读】

这是一首咏物词,是作者在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在湖州所作。这是作者的自度曲,不过他并不单纯去咏物,而是借咏荷花抒写作者客居他乡孤苦寂寞、思念故乡和亲人故旧的情绪。

【原文】

枕簟邀凉,琴书换日,睡余无力。细洒冰泉,并刀破甘碧。墙头唤酒,谁问讯、城南诗客。岑寂。高柳晚蝉,说西风消息。

虹梁水陌,鱼浪吹香,红衣半狼藉。维舟试望,故国渺天北。可惜柳边沙外,不共美人游历。问甚时同赋,二十六陂秋色

【注释】

①吴兴:即今浙江湖州。②簟(diàn):竹席。③琴书换日:指借弹琴读书而去打发白日时光。④并刀:古时并州(今山西太原)出产的剪刀,以锋利著称。⑤虹梁:指精美的桥梁。⑥狼藉:此指荷花凋零纷乱的景象。⑦维舟:停下小船。⑧同赋:这里作“同赏”。二十六陂(bēi):这里指众多的水塘。王安石《题西太一宫壁》诗:“三十六陂春水,白头想见江南。”

【译文】

我每天坐在竹枕席上乘凉,依赖弹琴和读书来打发白天的时光,每天昏昏沉沉的,即使睡醒了也觉得浑身疲惫没有力量。我汲取清凉的泉水细细冲洗,再用锋利的并州快刀将甘甜碧绿的瓜果切劈。我每天精心地安排着自己的生活,心中却总是孤独寂寞,不能像杜甫那样寂寞独居时隔着墙头把酒索,又有谁会来问候我这个城南诗客呢?孤寂清冷的家,窗外萧瑟。高高柳树之上哀鸣的老蝉,似乎在将秋天就要到来的消息诉说。

眼前精美的拱桥就像月牙一样,长长的湖堤下,鱼儿随波嬉戏,吹送花香,可水中那红色的荷花却在哀伤中凋落。我停下小舟,系船登岸遥望故乡,我的故乡就在那茫茫的天际北方。只可惜在这水岸沙滩边,不能与旧时的美人一同游览。想问问你,什么时候我们才能携手同赏,眼前这水乡湖塘的秋日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