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卷二·中焦篇(3)
- 中医四大名著(第九卷)
- 李楠编著
- 4991字
- 2021-05-24 14:07:26
按:吴又可将承气汤作为温病攻逐病邪的主要武器,若使用方法正确,则可收到很好的效果。但如使用不当,则可导致以下3种弊病:其一,邪热已传入心包,但仍炽盛于阳明。此时若不先用清心开窍的方药解除心包之闭,仅仅徒然地攻下阳明热结,即使大便已经通畅,患者却仍然神志昏糊、谵语妄言,那该如何处理呢?我认为病情发展到这种地步,救治已经很难了。其二,身体素亏、阴液匮乏,或感受温邪后阴液严重耗损的人,单纯用攻下法治疗后,有的可出现战栗、汗出的现象;有的可随着战栗及大量汗出而导致正气外脱;有的甚至仅战栗而无汗可出,并伴有正气外脱的表现。其三,运用攻下法后虽然能作战汗,但由于攻下和战汗时都会损伤人体的阴津与阳气,致使病情转变为上见咳嗽、下见泻泄,夜晚发热而清晨热退的虚损病证,这时既不能温补阳气,又不能滋养阴液,治疗比较困难。有的患者病情拖延几个月后死亡,也有的人拖延至1年多后死亡,总之,不论迁延的时间长短,最终结果大都是死亡。在吴又可生活的年代,正是温疫大流行的时候,温疫与一般的温病有不少差异,而且刚刚创立温病的冶法,因而不可避免地会有矫枉过正、考虑不周的地方,所以,千万不可原封不动地照搬应用于当今温病的治疗。在本书中,对治法方药的可与和不可与,对补法的可用和不可用都详细进行了区分,以便让高明的医生自己决定如何选用。为此,又在本条的后面加了按语,与医学界中对救治该病有研究的人共同商讨。至于张景岳、喻嘉言曾经提出用甘温、辛热作为主要治法,这种治法适用于湿湿病某坠阶段的治疗,但还必须与苦泄、淡渗分利的方法相配合。凡是治疗感受外邪而引起的疾病,都宜通利而不宜留守,以利于病邪外出。然而,像风湿、温热、温疫、温毒等温病,则决不可用甘温、辛热的方法来治疗。
十二、阳明温病,下后汗出,当复其阴,益胃汤主之。
温热本伤阴之病,下后邪解汗出,汗亦津液之化,阴液受伤,不待言矣,故云当复其阴。此阴指胃阴而言,盖十二经皆禀气于胃,胃阴复而气降得食,则十二经之阴皆可复矣。欲复其阴,非甘凉不可,汤名益胃者,胃体阳而用阴,取益胃用之义也。下后急议复阴者,恐将来液亏燥起,而成干咳身热之怯证也。
益胃汤方(甘凉法)
沙参(三钱)麦冬(五钱)冰糖(一钱)细生地(五钱)玉竹(炒香,一钱五分)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渣再煮一杯服。
【解读】
十二、阳明温病,使用攻下法后见到汗出的症状,应采用滋补阴液的治法,以益胃汤治疗。
温热性质的疾病本来就容易损伤阴液,攻下之后病邪外解常可见到出汗。汗液是由津液化生的,大量出汗必然会造成阴液的损伤,这是不用多说的,所以提出要滋补阴液。这里所说的“阴”主要指“胃阴”,因为人体十二经脉之气都来源于胃,胃阴恢复,则胃气和降,患者能正常饮食,所以十二经脉的阴液也就可以恢复正常。想要补益胃之阴液,就必须用甘凉濡润之品。本方名为“益胃”,是因为胃的实体是阳腑,而所起的作用是化生阴液,所以“益胃”就是补益胃体以化生阴液的作用,即补益胃阴。使用攻下后立即考虑补益阴液,是担心以后由于阴液亏虚而出现干燥征象,形成干咳、低热不退等虚损病证。
益胃汤方(甘凉法)
沙参9克麦冬15克冰糖3克细生地黄15克玉竹(炒香)4.5克
上药加水5杯,煮成2杯药液,分为2次饮服,药渣可再煮取1杯服用。
十三、下后无汗脉浮者,银翘汤主之;脉浮洪者,白虎汤主之;脉洪而芤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此下后邪气还表之证也。温病之邪,上行极而下,下行极而上,下后里气得通,欲作汗而未能,以脉浮验之,知不在里而在表,逐邪者随其性而宣泄之,就其近而引导之,故主以银翘汤,增液为作汗之具,仍以银花、连翘解毒而轻宣表气,盖亦辛凉合甘寒轻剂法也。若浮而且洪,热气炽甚,津液立见销亡,则非白虎不可。若洪而且芤,金受火克,元气不支,则非加人参不可矣。
银翘汤方(辛凉合甘寒法)
银花(五钱)连翘(三钱)竹叶(二钱)生甘草(一钱)麦冬(四钱)细生地(四钱)
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方论并见前)
【解读】
十三、使用攻下法后,患者没有汗出而脉象浮,应以银翘汤治疗;如果患者脉象浮洪,可以用白虎汤治疗;如果脉象洪大而芤,则应以白虎加人参汤治疗。
本条所述的是温病使用攻下法后里邪已去,但余邪郁结于肌表的病证。温病病邪在人体内的发展传变,往往是向上部发展到极点后就会转而向下部发展,向下部发展到极点后就会再向上部发展。使用攻下法后,在里的气机得以疏通,会出现好像要出汗而不能出汗的情况,从患者脉象浮加以验证,就可以明了此时病邪不在里而在肌表。临床上攻逐病邪的原则是:根据病邪性质的不同,分别采用宣透外泄的方法;按照病邪所在部位的差异,选择能使邪从最便捷的途径排出体外的治法。所以,针对本条所谈到的病证,应投以银翘汤治疗。补充阴液可使汗源充盈,为顺利出汗奠定基础,因此方中用麦冬、生地黄滋养阴液,同时还用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轻宣肌表之邪,因而该方被称为辛凉合甘寒的经剂。如果脉象浮而洪大,则是病邪在里的表现,出于邪热亢炽,津液有迅速消耗殆尽的危险,所以此时必须用白虎汤治疗。如果脉象洪大而芤,是肺的气阴被火热之邪损伤的表现,称“金受火克”证。此时元气大伤,一定要加入人参,此即白虎加人参汤法。
银翘汤方(辛凉合计寒法)
金银花15克连翘9克淡竹叶6克生甘草3克麦冬12克细生地黄12克
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方剂和方论均见前)
十四、下后无汗,脉不浮而数,清燥汤主之。
无汗而脉数,邪之未解可知,但不浮,无领邪外出之路,既下之后,又无连下之理,故以清燥法增水敌火,使不致为灾,一半日后相机易法,即吴又可下后间服缓剂之法也。但又可清燥汤中用陈皮之燥,柴胡之升,当归之辛窜,津液何堪?以燥清燥,有是理乎?此条乃用其法而不用其方。
清燥汤方(甘凉法)
麦冬(五钱)知母(二钱)人中黄(一钱五分)细生地(五钱)元参(三钱)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服。
加减法:咳嗽胶痰,加沙参三钱,桑叶一钱五分,梨汁半酒杯,牡蛎三钱,牛蒡子三钱。
按吴又可咳嗽胶痰之证,而用苏子、橘红、当归,病因于燥而用燥药,非也,在湿温门中不禁。
【解读】
十四、使用攻下法后,患者未见出汗,脉象为数脉而不浮,可用清燥汤治疗。
患者不出汗而脉象数,说明病邪还没有完全解除。而且因为脉象不浮,说明病邪的部位不在肌表,不能采用透散的方法来祛邪外出。同时,因为本证是在使用攻下法之后出现的,又不能再连续使用攻下,所以应当采用清燥养阴的方法,通过滋补阴液来平抑火热,以避免因阴伤火盛而造成病情的恶化。使用清燥滋阴法1日或半日后,要根据病情的变化调整,运用其他方法来治疗,这就是吴又可提出的攻下后宜间断服用缓剂的方法。但是,在吴又可所创的清燥汤中,陈皮辛燥、柴胡升散、当归辛香走窜,都会损伤津液。用性燥的药物来清除燥热,哪里有这样的道理?因此,本条只采用了吴又可的治法,而不使用他的方剂。
清燥汤方(甘凉法)
麦冬15克知母6克人中黄4.5克细生地黄15克玄参9克
上药加水8杯,煮成3杯药液,分3次服下。
[加减法]如因肺阴亏虚而见咳嗽痰黏不爽的,可加入沙参9克、桑叶4.5克、梨汁半酒杯、牡蛎9克、牛蒡子9克。
按:吴又可治疗咳嗽、痰胶黏的病证,用苏子、橘红、当归等,对于因燥而引起的病证,用这些性燥的药物是不妥当的。但在湿温病的治疗中,这些性燥的药物不在使用禁忌之列。
十五、下后数日,热不退,或退不尽,口燥咽干,舌苔干黑,或金黄色,脉沉而有力者,护胃承气汤微和之;脉沉而弱者,增液汤主之。
温病下后,邪气已净,必然脉静身凉,邪气不净,有延至数日邪气复聚于胃,须再通其里者,甚至屡下而后净者,诚有如吴又可所云。但正气日虚一日,阴津日耗一日,须加意防护其阴,不可稍有卤莽,是在任其责者临时斟酌尽善耳。吴又可于邪气复聚之证,但主以小承气,本论于此处分别立法。
护胃承气汤方(苦甘法)
生大黄(三钱)元参(三钱)细生地(三钱)丹皮(二钱)知母(二钱)麦冬(连心,三钱)
水五杯,煮取二杯,先服一杯,得结粪,止后服,不便,再服。
增液汤(方见前)
【解读】
十五、使用攻下法后已有几日,患者热势仍然未见减退;或者身热虽有减退但尚未完全退尽,并伴有口渴及咽喉干燥,舌苔干而色黑,或呈老黄色,如果脉象沉而有力、可以用护胃承气汤轻下以调和胃气;如果脉象沉而弱的,应当用增液汤治疗。
温病用攻下法后,如果病邪已经彻底祛除,必然表现为脉象平和而没有发热。若攻下后邪气尚未净去,有的经过几日之后病邪又会渐渐炽盛于胃肠,此时必须再用攻下法疏通里气,有时甚至要连续使用攻下才能把病邪祛除干净。这种状况,就像吴又可所说的那样。但是,随着病变的发展和攻下法的反复使用,正气将一日比一日虚弱,阴津的消耗也会一日比一日严重,此时特别要注意顾护机体的阴液,不能有丝毫的鲁莽行事。最重要的是,医生应根据患者当时的病情及邪正的虚实,仔细斟酌而采取相应的治法。吴又可治疗攻下后邪气复聚而再度形成的热结证,仅仅以小承气汤为主治疗,而本条提出,对这种病证应区分不同的情况分别立法制方。
护胃承气汤(苦甘法)
生大黄9克玄参9克细生地黄9克牡丹皮6克知母6克麦冬(连心)9克
上药加水5杯,煮成2杯药液,先服1杯,如果肠中结粪能排出,则不用再服,如不大便,再服1杯。
增液汤(方剂见前)
十六、阳明温病,下后二、三日,下证复现,脉下甚沉,或沉而无力,止可与增液,不可与承气。
此恐犯数下之禁也。
【解读】
十六、阳明温病,运用攻下法后两三日,患者又出现可用攻下的适应证,如果脉象不太沉,或者脉象虽沉但按之无力,此时只可用增液汤治疗,不可使用承气汤。
本条所提出的,是恐怕犯屡用攻下错误的禁忌。
十七、阳明温病,下之不通,其证有五:应下失下,正虚不能运药,不运药者死,新加黄龙汤主之。喘促不宁,痰涎壅滞,右寸实大,肺气不降者,宣白承气汤主之。左尺牢坚,小便赤痛,时烦渴甚,导赤承气汤主之。邪闭心包,神昏舌短,内窍不通,饮不解渴者,牛黄承气汤主之。津液不足,无水舟停者,间服增液,再不下者,增液承气汤主之。
经谓下不通者死,盖下而至于不通,其为危险可知,不忍因其危险难治而遂弃之。兹按温病中下之不通者共有五因:其因正虚不运药者,正气既虚,邪气复实,勉拟黄龙法,以人参补正,以大黄逐邪,以冬、地增液,邪退正存一线,即可以大队补阴而生,此邪正合治法也。其因肺气不降,而里证又实者,必喘促寸实,则以杏仁、石膏宣肺气之痹,以大黄逐肠胃之结,此脏腑合治法也。其因火腑不通,左尺必现牢坚之脉(左尺,小肠脉也,俗候于左寸者非,细考《内经》自知),小肠热盛,下注膀胱,小便必涓滴赤且痛也,则以导赤去淡通之阳药,加连、柏之苦通火腑,大黄、芒硝承胃气而通大肠,此二肠同治法也。其因邪闭心包,内窍不通者,前第五条已有先与牛黄丸,再与承气之法,此条系已下而不通,舌短神昏,闭已甚矣,饮不解渴,消亦甚矣,较前条仅仅谵语,则更急而又急,立刻有闭脱之虞,阳明大实不通,有消亡肾液之虞,其势不可少缓须臾,则以牛黄丸开手少阴之闭,以承气急泻阳明,救足少阴之消,此两少阴合治法也。再此条亦系三焦俱急,当与前第九条用承气、陷胸合法者参看。其因阳明太热,津液枯燥,水不足以行舟,而结粪不下者,非增液不可。服增液两剂,法当自下,其或脏燥太甚之人,竟有不下者,则以增液合调胃承气汤,缓缓与服,约二时服半杯沃之,此一腑中气血合治法也。
新加黄龙汤(苦甘咸法)
细生地(五钱)生甘草(二钱)人参(一钱五分,另煎)生大黄(三钱)芒硝(一钱)元参(五钱)麦冬(连心,五钱)当归(一钱五分)海参(洗,二条)姜汁(六匙)
水八杯,煮取三杯。先用一杯,冲参汁五分、姜汁二匙,顿服之,如腹中有响声,或转矢气者,为欲便也;候一、二时不便,再如前法服一杯;候二十四刻,不便,再服第三杯;如服一杯,即得便,止后服,酌服益胃汤一剂(益胃汤方见前),余参或可加入。
方论:此处方于无可处之地,勉尽人力,不肯稍有遗憾之法也。旧方用大承气加参、地、当归,须知正气久耗,而大便不下者,阴阳俱惫,尤重阴液消亡,不得再用枳、朴伤气而耗液,故改用调胃承气,取甘草之缓急,合人参补正,微点姜汁,宣通胃气,代枳、朴之用,合人参最宣胃气,加麦、地、元参,保津液之难保,而又去血结之积聚,姜汁为宣气分之用,当归为宣血中气分之用,再加海参者,海参咸能化坚,甘能补正,按海参之液,数倍于其身,其能补液可知,且蠕动之物,能走络中血分,病久者必入络,故以之为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