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不畏死”是啥信号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第七十四章这句名言,是有背景的。先来看看它后面的一章: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七五)

◎食税:靠赋税收入吃饭。◎有为:这里指在位者政令烦苛,胡作非为。◎轻死:不在乎死,不怕死。求生之厚:追求奢侈的生活、丰厚的供养。

这一章其实是补充说明“民不畏死”的原因。——百姓为什么饿肚子?还不是因为君主收税太多、吃得太撑,百姓才吃不饱?百姓为什么难治理?还不是因为君主无事生非、胡乱指挥,百姓难以支应?百姓为什么不在乎死?还不是因为君主生活太奢侈、享受太丰厚,百姓缺衣少食,活着毫无乐趣,死也就变得无所谓了!百姓连生死都置之度外,更别说威压恫吓了。在“民不畏死”章的前面,老子还有“民不畏威”的论述:

民不畏威,大威至矣。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七二)

◎威:威压。大威:大祸乱。◎狎:同“狭”,指狭窄。所居:居室。无厌其所生:此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厌”同“压”,意为不要压榨他们的生活;另一种解释是,“厌”即厌恶,意为不要让百姓厌倦生活。◎夫唯不厌,是以不厌:也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前一个“厌”同“压”,后一个“厌”即厌恶;另一种解释,两个“厌”同为厌恶意。

这一章是说,百姓不畏惧当权者的威压,是因为活得太苦、了无生趣。所以权势者施压时,他们并不畏惧,索性铤而走险,于是便有大乱(“大威”)发生!老子警告当权者:不要再挤压百姓的居室,要让他们活得舒展些;不要让百姓失去生活的欲望,要让他们感受一点生活乐趣。只有他们不再厌倦生活,才能不厌恶他们的君主!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老子讲了“民不畏死”这番话: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七四)

◎惧:恐吓。◎为奇者:作恶的人。奇,奇诡,邪僻。◎司杀者:负责杀人的,这里指天道。大匠:木匠,能工巧匠。斫:砍削。

老子说:老百姓不怕死,你干吗用死去恐吓他们啊?假如百姓一向怕死,那么只要我把敢于“作恶”的抓起来杀掉,看谁还敢出头?——话头一转,老子又说:即便要杀人,冥冥之中自有专管生杀的神灵,你不过是个人,却要代替天神去剥夺他人的生命;这就如同代替能工巧匠砍削木头一样,很少不伤着手的!

老子的话说得够明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谁若把百姓逼到生不如死的份儿上,那后果可不止“伤其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