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庙,千年风霜聚文脉

南国的清晨,清风徐来。耳畔隐约传来美妙无比的丝竹箫弦之声,这悠远古朴的袅袅清音犹如天籁。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音乐活化石”——“泉州南音”吗?疾步寻声而去,果然在一家“夫子泉茶馆”里,正举行一场少儿南音汇报演出。而音乐飘过的前方,在一片遮天蔽日古榕树的掩隐下,高大的红墙扑面而来,这就是泉州府文庙。

②泉州府文庙大成殿内,正中有孔子塑像,两旁有四配十二哲画像。主要文物有传世祭孔乐器、舞器、礼器等。其中三件铸有“乾隆六十一年台湾知府蒋元枢捐造,贡生蒋鸿皋监制”铭文的青铜豆和两件铸有“同治六年五月口日铸,州同衔即选训导郑秉经,郊行李树监铸冶”及“台湾北路淡水同知严金清谨制”铭文的编钟,是研究泉州文庙与台湾文庙的历史渊源关系的实物资料。

文庙,不仅是纪念和祭祀孔子的祠庙建筑,也是儒家文化的研习场所。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教成为古代中国社会居于正统地位的显学之后,历代统治者和地方官员都对孔子推崇备至,修庙祭孔、兴办官学。至明清时期,全国计有文庙两千多座,每个州、府、县都至少有一座庙学合一的文庙。

作为我国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泉州历史上也曾建有多座文庙,但保存至今且与众不同的就是始建于唐开元末年的这座泉州府文庙。它不仅规模居八闽大地之首,亦为闽省文庙之肇端。

泉州府文庙始建于唐开元末年,北宋太平兴国初年移建孔庙于此,太平兴国七年(982)建为州学,后又迁他处,北宋大观三年(1109)迁回,南宋绍兴七年(1137)重建。建筑规模宏大,居于泉州古城的南北中轴线上,现存建筑占地面积超过一万平方米,是闽南地区现存最大的文庙建筑群。很难想象,据说这尚不及它原有规模的六分之一。无怪乎明代晋江理学家蔡清慨叹:“盖举闽之学宫,未有若斯之盛者。”泉州当年“诗书弦诵之风”兴盛可见一斑。

①泉州府文庙是泉州主要文化古迹之一。始建于唐开元末年,北宋太平兴国初年移建孔庙于此,太平兴国七年(982)建为州学,后又迁他处,北宋大观三年(1109)迁回,南宋绍兴七年(1137)重建。府文庙主体建筑大成殿为典型的宋代重檐庑殿式结构。面阔7间35.3米,进深5间22.7米,斗拱抬梁式木结构,以48根白石柱承托,正面有浮雕盘龙檐柱8根,风格古朴,在全国现存文庙中甚属罕见。殿前砌露台,台明嵌有仰莲、覆莲、扶桑、山茶、牡丹、芙蓉等辉绿岩石浮雕。

因泉州府文庙始建时位于衙城右侧,故初名为“鲁司寇庙”,后唐玄宗时的宰相张九龄题写了文庙的匾额。它按照“左学(即府学)右庙”建制,逐渐建起明伦堂、大成殿、东西庑、棂星门等,还建起明伦堂周边的15座先贤专祠,成为荟萃宋、元、明、清建筑形式的庞大建筑群。

主体建筑大成殿为重檐庑殿式结构,代表当时最高的建筑规格,也是泉州目前仅存的孤例。四坡顶五脊,正脊两端雕饰双龙抢珠,其他各脊用泥塑、瓷雕、彩绘装饰着飞禽走兽、农耕狩猎、草木花卉等,极具闽南建筑艺术特色,是宋代中原文化和闽南古建筑艺术有机结合的范例。

大成殿内部为斗拱抬梁式结构。48根承托的白石柱和8根石雕盘龙柱,雄伟而古朴。清康熙皇帝的御书“万世师表”和雍正皇帝的御书“生民未有”匾额,悬挂在横梁之上。历代皇帝御书的还有乾隆的“与天地参”、嘉庆的“圣集大成”、道光的“圣协时中”、咸丰的“德齐帱载”、同治的“圣神天纵”、光绪的“斯文在兹”、宣统的“中和位育”。帝皇的钟爱有加,显示一种极高的规格。

殿内陈列有铜祭器和鼓乐器。穿行在编钟、编磬和各种鼓乐、吹奏乐器中,耳畔如闻鼓乐之声,眼前恍若可见舞者手执玉笛和龙仗羽发翩然起舞。殿前有露台,须弥座束腰嵌有莲花、扶桑、山茶、牡丹、芙蓉等青草石浮雕。台前为拜庭,庭中有半月形泮池,上有梁式石桥。如此规模、如此气势,洗尽铅华,尽显恢宏厚重。

以前曾有一座菜市场蚕食了当年文庙的西庑,而今菜市场已搬迁,还文庙以原貌。喧嚣之声消遁,斯文之地重现。西庑现在是“泉州历史名人纪念馆”,郑成功、俞大猷、李贽、李光地、张瑞图、蔡襄、曾公亮等许多名人在此一一“复活”。东庑则为“古代教育展览馆”,可领略“人文之胜,甲于闽省”的泉州古风。

泉州素有“海滨邹鲁”之誉,自开化以来,文风兴盛,人文荟萃。文庙乃一地之文教温床,历代从府文庙走出来的进士,唐16人,五代11人,宋872人,元3人,明664人,清248人。泉州“人文之胜,甲于闽省”的古风可以说在府文庙中尽显。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时代发展到今天,多元文化依然相互激荡,泉州府文庙经历过漫长历史的风风雨雨,它的文化和精神价值也在扩展与升华。只要这座文庙还在,泉州明天再创辉煌,便是顺理成章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