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寺:见证包容开放的气度

行走在涂门街上,一抬眼就可以看见开元寺高高耸立的两座泉州标志性建筑——中国迄今现存最古最高的东西石塔。这两座饱含千年沧桑的古建筑犹如两位历史老人,目睹了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与荣耀,也昭示了当时泉州作为对外窗口海纳百川、包容开放的胸怀和气度。

一走进这座唐代古刹,只见莲宫梵宇,焕彩鎏金,刺桐掩映,古榕垂荫,景致之美不可言状。开元寺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文物古迹,也是福建省内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始创于唐初垂拱二年(686),初名莲花道场,开元二十六年(738)更名开元寺。

在宋元两代,由于海上丝绸之路的繁盛,开元寺所处的泉州作为重要的港口城市而盛极一时,不仅为泉州带来了经济繁荣,也为泉州的文化与宗教营造出多元化、国际化的胜景。

泉州开元寺正是体现这种多元宗教文化因素并存的集大成者,促进了佛教密宗的传播,全面地反映了佛教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在中国传播的历程,见证了海上丝绸之路带来的多元文化和平相处交融互鉴的局面,对东亚、东南亚佛教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作为南国泉州佛教丛林之冠,开元寺内不仅有众多经典的佛教佛像和建筑,还有许多异域神祇形象和海外宗教建筑元素使人疑窦丛生:为什么它们会出现在传统的中国佛教建筑群中?其中到底隐藏着多少鲜为人知的秘密呢?

在开元寺保存完好的众多佛像中,有一尊印度风格的男性观世音菩萨显得格外与众不同。其双腿交叉盘坐,头戴华冠,冠中刻有阿弥陀佛像,面带柳曲胡须,身着印度式袈裟,胸佩法轮,身戴璎珞(即现今佛教的念珠),故称为“璎珞观音”。据说这位璎珞菩萨雕刻于北宋至和年间(1054—1056),“她”是伴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船队从海外船运至泉州的。

②开元寺东西两侧各有一塔,与大雄宝殿成“品”字形布局,两塔均为仿木构八角五层楼阁式石塔。东为“镇国塔”,始建于唐咸通六年(865),西为“仁寿塔”,始建于五代梁贞明二年(916)。开元寺双塔是中国最高的一对石塔,经明万历年间泉州八级地震以及多次台风的考验,仍屹立不倒。双塔塔身布满精美浮雕。

大雄宝殿(即紫云大殿)前方露台须弥座上的狮身人面像,传递着古老而神秘的气息。这种雕塑题材可以追溯到古埃及,后经波斯传至印度,并最终伴随着印度教传入中国。它们和印度风格的石柱本来都是元代婆罗门教寺内的石雕。在明初的排外风潮中,异教寺庙几乎都化作了残垣断壁,但这些石雕艺术品却逃过浩劫,机缘巧合地被保存在了开元寺内,得以流传至今。

①清净寺占地面积2184平方米,整体为石构建筑,仿照叙利亚大马士革伊斯兰教礼拜堂的建筑形式,具有伊斯兰教清真寺在功能空间上大分散、小集中特点。现留存主要建筑为门楼、礼拜殿、明善堂等部分。

位于大雄宝殿的飞天斗拱,其横梁之上。神女身间不见飘逸的缠带,皮肤略显黝黑,背生双翼。这些飞天的形象源自印度教中的妙音鸟。虽源于异域,却也在寺中被赋予了浓重的中国色彩。大殿中的飞天共有二十四尊,象征中国的二十四节气。其中十二尊翼如大鹏鸟,取大鹏负日之意,象征白昼,手持文房四宝;另外十二尊翼如蝙蝠,象征黑夜,手持泉州古老的南音乐器。

大雄宝殿又名百柱殿,大殿四周近百个中国式石柱上浮雕着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中记述的神话传说。甘尼巴与基斯那角力等传说,都被细腻刻画,栩栩如生。

还有用于藏经和保存舍利子的印度阿育王塔,塔身的雕刻题材也多取自印度教传说,其风格与汉传佛教有着明显区别。深目高鼻的天竺高僧,獠牙怒目的阿修罗,全部出自古泉州的当地匠人之手。

历史曾选择泉州,刺桐古港架起了东西方文明交融互鉴的桥梁,铺开“梯航万国”的辉煌长卷。离别之时,我仰望着塔身布满精美石雕的东西石塔,岁月沧桑,这双宝塔历经地震、台风、战火的考验仍屹立不倒,这难道不就是泉州精神的象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