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中原防秋兵

唐代史籍明确记载,中唐以降的关中“防秋”,为平卢军兵马使邢君牙部,安史之乱爆发后,追随侯希逸涉海至青齐。宝应元年(762),田神功节制兖郓,“使君牙将兵屯好畤防盛秋”。随后则是曲环,他随陈郑节度使李抱玉“移军京西”。[7]永泰元年(765)九月,仆固怀恩“纠合诸蕃”,“南犯京师”。[8]中央急调诸军赴京驻防,当时“郭子仪自河中至,进屯泾阳,李忠臣屯东渭桥,李光进屯云阳,马璘、郝玉屯便桥,骆奉仙、李伯越屯盩厔,李抱玉屯凤翔,周智光屯同州,杜冕屯坊州,上亲率六军屯苑内”。[9]检诸史籍,可知李忠臣系当时的淮西节度使,李抱玉为陈郑节度使,他们所领的防秋兵当然来自中原地区。

大历八年(773)二月,朝廷“召防秋兵”,滑亳节度使狐彰“遣士三千,自赍粮”[10]而奔赴关中。九年二月,田神功卒,“汴宋兵防秋者千五百人,盗库财溃归”。[11]八月,“诏诸军分统防秋将士,其淮西、凤翔防秋兵士,马璘统之;汴宋、淄青、成德军兵士,朱泚统之;河阳、永平兵士,子仪统之”。[12]十年二月,“河阳军士防秋者归”,河阳三城使常休明出城劳军,“防秋兵与城内兵合谋攻之”。[13]十二年,邠宁度支营田副使段秀实率朔方军防秋于泾州,时泾州大将焦令谌巧取豪夺,段秀实“取骑马卖,市谷代偿”。为此,“淮西寓军帅尹少荣”[14]深为不平,痛斥之。十四年,淮西节帅李希烈颇为恭敬,唐廷赞“淮宁军将士等,顷自平卢,来赴国难,涉溟海不测之险,灭凶贼作乱之徒。其后分镇淮西,防秋陇上”。[15]

考诸大历八年二月的滑亳,九年二月的汴宋,九年八月的淮西、汴宋(即宣武)、淄青、河阳、永平,九年末的宣武,十年二月的河阳,十二年、十四年的淮西(即淮宁军),其防秋兵均来自中原。

贞元元年(785),“陈许戍边卒三千自京西逃归”,陕虢观察使李泌派兵“尽诛之”。[16]三年,宣武兵马使刘昌率部“自坊州赴灵台,既次三原,遂纵掠一夕,时淮西散兵百余人隶于昌,及是昌归罪淮西兵,尽杀之”。[17]不久,以刘昌为泾原节度使,《资治通鉴》胡注曰:“刘昌以汴兵防秋,为行营节度使。”[18]随后,宣武军“遣兵三千备秋于京西”。[19]九年十二月,宣武兵变,“逐节度使刘士宁……以宣武军节度副使李万荣为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汴宋等州观察使……”。[20]鉴于此人十二年七月亡故,可知其遣兵防秋应在贞元九年末至十二年间。十三年,陈许大将高崇文率部随节帅韩全义“镇长武城”,时“神策、淮南、陈许、浙右四军同戍”。[21]即贞元元年的陈许(即忠武军),三年的宣武、淮西,其后直至十二年的宣武军以及十三年的陈许镇均是防秋兵的来源之地。

元和十四年(819),戡平淄青李师道之乱,宪宗“诏分许州兵戍于邠,以(王)沛为都将,救盐州,击退吐蕃”。[22]当时因“西蕃入寇”,李光颜移授邠宁节度使,当时“盐州为吐蕃所毁”,令“充勾当修筑盐州城使”,“仍许以陈许六千人随赴邠宁”。[23]长庆元年(821)正月,灵武帅李听奏:“请于淮南、忠武、武宁等道防秋兵中,取三千人衣赐月粮,赐当道自召募一千五百人马骁勇者以备边。”[24]长庆年间,穆宗鉴于部分中原藩镇频繁防秋,负担过重,出于“交番上下,使其劳逸得均”的考量,颁布德音,要求“诸道旧有防秋兵马已在边上者,自依年限替代。……其河北诸道,及山东兖郓、淄青、汴宋、陈许、徐泗、泽潞、河阳、郑滑等道,并边上诸镇,并不用抽”。[25]《旧唐书·列女传》还载其后的“孝女王和子者,徐州人。其父及兄为防秋卒,戍泾州”。[26]

考诸元和、长庆之际的防秋,元和十四年的陈许(忠武),长庆元年的忠武、武宁,长庆年间的兖郓、淄青、汴宋(宣武)、陈许(忠武)、徐泗(武宁)、河阳、郑滑以及其后的徐州(武宁)均派军防秋于关中。

会昌初年,回鹘因离乱寇边,宰相李德裕虑其“逗留塞上,谋陷丰州”。当时河东兵力寡弱,“缓急点集至难”,而上疏“请发陈许步军三千人,郑滑步军三千人,令至太原屯集”。[27]朝臣中有人不以为然,认为唐廷征召的防秋兵多属乌合之众。李德裕则称,“陈许、淄青等兵,并是节制之师,久经战伐,但令一处指挥,自然号令齐一”,[28]武宗表示支持。会昌二年(842)二月,回鹘寇天德军,朝廷“以太原之师讨之”。八月,“征发许蔡、汴、滑、汝、徐等六镇之师”,连兵讨击。[29]

乾符元年(874),“感化军发兵诣灵武防秋”,以南诏寇蜀,“敕往救援”。该部回师,“至凤翔,不肯诣灵武,欲擅归徐州”。宦官王裕本与都将刘逢及时弹压,斩为首八人,“众然后定”。[30]唐朝灭亡后,后唐长兴四年(933)二月,凉州大将拓跋承谦及耆老上表,请以权知留后孙超为帅。明宗问:“超为何人?”对曰:“张义潮以河西来归……朝廷以天平军二千五百人戍凉州,自黄巢之乱,凉州为党项所隔,郓人稍稍物故皆尽,超及城中之人皆其子孙也。”[31]

考诸会昌至乾符时的防秋,会昌初,陈许(忠武)、郑滑(义成),陈许(忠武)、淄青;会昌二年“六镇之师”除襄阳(山南东道)外,许蔡(即忠武)、汴(宣武)、滑(义成)、汝(畿汝)、徐(武宁)五镇属中原藩镇军;乾符元年的感化军(即武宁)与大中三年(849)的天平军,系大中后在西北防秋的中原藩镇兵。

概言之,从安史之乱后的宝应元年,到黄巢起义爆发时的乾符元年,中原藩镇频繁参与关中地区的防秋,如果以每镇(次)参与的行动进行统计,中原藩镇共参与防秋44次,几乎各镇均不同程度地参与了这一活动,其中陈许(忠武、许蔡)8次,汴宋(宣武)7次,淮西(淮宁)6次,武宁(感化、徐泗)、河阳(永平)、义成(郑滑)各4次,淄青、陈郑各3次,兖郓2次,滑亳、天平、畿汝各1次。从中不难看出,忠武、宣武、淮西、武宁、河阳、义成六镇是防秋关中较为频繁的中原藩镇,而其中尤以忠武、宣武为最。需要说明的是,在中唐前期,中原藩镇的辖区尚未定型,陈郑、郑滑、滑亳先后割属忠武、宣武、河阳等镇,若加上这些藩镇,其出兵的频次理应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