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华文教育转型升级之建议

第一,加强华文教育政策沟通。从中国人移居海外的漫长历史来看,和平友好始终是不变的主题。由华侨华人创办的华文学校,也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外人文交流互鉴,增进中外民众的了解与认知,并为此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然而,历史上,受政治因素的影响,东南亚地区的华文教育曾遭受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打压。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开始重新认识华文教育的价值与属性,并逐步放宽华文教育政策,使之日渐回归到正常的发展轨道上来。可见,政策环境是左右华文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新形势下,加强华文教育政策沟通,既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应有之义,更是华文教育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前提。

2016年,共有16个国家的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主动出台政策措施,强化汉语教学及中文人才培养。[6]有5个国家取得了汉语国际教育与传播的实质性突破:亚美尼亚教育科学部正式颁布《〈亚美尼亚初级汉语教学大纲〉批准令》和《亚美尼亚中小学汉语教学许可证书》,这标志着汉语被正式纳入该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马耳他教育部决定将在全国公立中小学全面推广汉语课程,并把汉语作为马耳他高中毕业考试(SEC)的外语科目之一;芬兰教育委员会将汉语正式列入高中外语教学大纲,这是芬兰首次将汉语正式列入高中教学大纲;斯洛伐克中部城市班斯卡-比斯特里察米库拉沙·科瓦蔡中学正式启动“中斯双语教学试点项目”,这是斯洛伐克首家以汉语和斯洛伐克语作为教学语言的双语学校;孟加拉国国立达卡大学现代语言学院正式设立中文系,这是孟加拉国高等院校的首个汉语本科专业,该专业的设立在孟加拉国乃至南亚国家和地区开了先河,是汉语国际教育进入孟加拉国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标志,也是汉语国际教育在孟加拉国迈出的具有突破性的实质性的一步。[7]

许多国家的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主动出台政策或措施强化汉语教育与中文人才培养,大大促进了汉语在这些国家的传播。俄罗斯已经决定将汉语作为国家统一考试的科目,正在加紧制订实施计划和实施方案,实验性的测试也在开展,预计两年后全面展开;美国纽约州教育厅、纽约市教育局多管齐下,丰富包括汉语在内的多语言教育资源,推进多语言教学,这些措施包括为同等学力考试者提供中文试卷、提出更为科学的阅读建议,推荐阅读书单、提供便利的阅读资源、开设9门过渡性的双语教育课程和29门扩充性双语教学课程等;澳大利亚的南澳大利亚州政府与中国山东省教育厅签署协议,共同建设该州首所中英文双语学校;南非制订了国家层面上的汉语教学推广计划,未来5年内,要在9个省500所学校推广汉语教学,每年派100位教师到中国接受汉语培训,针对警察系统的汉语培训也要同步展开;印度尼西亚政府为了适应中国游客日益增多的形势,旅游部与该国多所大学签署联合培养中文导游人才的协议,位于巴厘的乌达雅纳大学也将开设中文专业;越南教育与培训部出台新计划,将汉语列为该国的第一外语,与英语享有同等地位;韩国首尔教育厅、德国法兰克福地方政府出台政策,培训汉语师资,增加中文课程数量;新加坡政府在O水准考试中增加华语口语考试,旨在提高高级母语的华语口语水平;新西兰政府设立专项奖金,拨付巨款,资助63所中小学拓展或新设亚洲语言(包括中文)教学。[8]

马来西亚华人社会努力为华文教育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为宽松的政策环境。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2016年全面检讨2005年发布的《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教育改革纲领》,并将拟定新的教育改革纲领,新纲领强调多语平衡,强调与国际接轨,强调改革统考方式。同时,董事联合会总会也宣布3年内拟定出《马来西亚华文独立教育蓝图(2018~2027)》,该文件将引领未来10年华文独立中学教育事业。马来西亚行动方略联盟改制中学委员会、马来西亚国民型华文中学发展理事会及马来西亚国民型华文中学校长理事会决定联手推动《国民型华文中学行动路线图》,为国民型华文中学的未来发展描绘出宏图远景,这一路线图已经基本编制完成,正在华人社会中征求意见和建议。[9]

第二,扎实推进“三化”建设。的确,华文学校在培养双语人才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这在以全日制教学为主要特征的东南亚地区显得更加突出。但是,随着“汉语热”“中国热”的持续升温,无论是各国主流学校还是孔子学院(孔子课堂)都在加快发展汉语教学,已经形成了“三驾马车”并进的竞争格局。以泰国为例,据相关报道,截至2013年,泰国共有1524所院校开设汉语课程,学习汉语人数达863056人。截至2015年底,泰国已建有14所孔子学院和11个孔子课堂。泰国教育部与中国国家汉办志愿者合作项目由2004年的73个增加到了2014年的1832个。[10]所以,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华文教育要继续保持原有优势,并更好地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必须加快推进“标准化、正规化、专业化”建设,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

华文教育“三化”建设的重要前提,是要实现华文学校办校有章可循,从根本上改变以往“各自为政”的松散局面。2015~2017年,国务院侨办组织专家研制了《周末制华校办学参照性标准》《周末制华校教育教学大纲》《全日制华校办学参照性标准》《全日制华校教育教学大纲》,推出了《华文教师证书》实施方案和华裔青少年华文水平测试标准,针对华文学校校务管理、教学安排、课程设置、教师遴选和学业考核等各个环节,初步建立起一套相对完整的参照性标准体系。[11]当然,这些参照性标准,重点在于提供方向、提出原则、设置目标、加以指导。[12]

2014~2017年,华文教育的“三化”建设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华文教育政策沟通不断深化,中外华文教育合作逐步展开。2014~2017年,国务院侨办同泰国、意大利、巴基斯坦、匈牙利等国家和地区的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签署了10份华文教育合作协议,并积极落实协议涉及的华文教师培养培训、华裔和非华裔青少年文化体验活动,以及政府官员中文培训等项目,收效明显,影响较大。通过有针对性的政策沟通,加上合作项目的引领带动,相关国家和地区教育主管部门对华文教育给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海外华文教育发展的宽松环境日渐形成。

二是华文教育工作机制逐步完善。2014~2017年,“国家海外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根据第三期工作规划目标任务和职责分工,加强协调配合,发挥各自优势,为华文教育“三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比如,财政部增加了华文教育专项投入;国家发改委研究制定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统筹考虑华文教育工作;外交部及驻外机构积极协调解决华校发展需求,协助安排国家领导人出访时考察当地华文学校,接见华文教育工作者代表;教育部及孔子学院总部推进孔子学院发展建设时,支持当地华文学校发展建设;中央统战部、外宣办、全国人大华侨委、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致公党中央、中国侨联等单位,也给予海外华文教育更多的关心和支持。

此外,国务院侨办还注意发挥省、市、县三级侨务部门力量,努力发挥各地的地缘、人缘、亲缘、文缘优势,共同做好夏(冬)令营活动、华文教师培训、华文教材推广等工作。

三是华文教育标准研制初步完成,华文学校发展实现有章可循。2014~2017年,国务院侨办组织专家研制了《周末制华校办学参照性标准》《周末制华校教育教学大纲》《全日制华校办学参照性标准》《全日制华校教育教学大纲》,推出了《华文教师证书》实施方案和华裔青少年华文水平测试标准,初步建立起一套相对完整的参照性标准体系。当然,这些参照性标准,重点在于提供方向、提出原则、设置目标、加以指导,以便大家在办学实践中有所遵循,并非强迫大家全部“照搬照抄”。[13]

2016年4月27日,国务院侨务办公室首届华文教育工作专家指导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广州召开。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任裘援平、副主任任启亮及海内外近30位华文教育界的专家学者出席了成立大会。裘援平为来自海内外11个国家的共27位受聘专家颁发了聘书。

成立华文教育工作专家指导委员会,对于健全国务院侨办侨务工作决策咨询制度,提高华文教育工作的科学化、正规化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海外华文教育既不同于中国国内的语文教育,也有别于对外汉语教学,不同国家和地区华文教育发展水平、发展模式也各不相同,因此,特别需要关注、熟悉海外华文教育的专家和资深教育工作者给予指导和规范,也需要发挥专家智库的作用,广开言路,以提高华文教育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4月27日下午,暨南大学华文学院科研团队还向与会专家汇报了其独立研发的“华文教师证书认证项目”及“海外华裔青少年华文水平测试项目”进展情况。

据悉,目前华文教师证书考试已在中国、印尼、泰国、缅甸、老挝、柬埔寨、菲律宾、德国、意大利等国分别举行。全球32个国家共有2595人参加了考试,1816人通过认证,通过率约70%。

海外华裔青少年华文水平测试是国务院侨办批准研发的考试,该测试主要是面向海外华人华侨,特别是华裔青少年而进行的华文水平标准参照考试。目前,华文水平测试已经进入试测阶段,参与首批试测的10个国家为印尼、菲律宾、柬埔寨、缅甸、泰国、马来西亚、英国、荷兰、美国、巴西。[14]

四是华文教材体系建设初具规模,华文学校教材需求基本得到满足。教材是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也是传播中华语言文化的重要载体。2014~2017年,国务院侨办组织编写和修订了4套共计43册主干教材,涵盖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同时,为柬埔寨、泰国、缅甸、菲律宾、澳大利亚及中亚、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组织编写了8套共计280册“本土化”教材。[15]经过努力,涵盖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主干教材体系基本建立,面向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本土化”教材体系日益丰富,能够较好地满足当地华文学校的教育教学需求。

在加强华文教材体系建设的同时,国务院侨办依托驻外使领馆并重点依托华文教育组织和华文学校,做好教材的推广发行工作,基本做到有求必应,及时、足额供应。2014~2017年,我国累计向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华文学校提供了1300万册各类华文教材。[16]

五是华文教师培训工作稳步推进,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升。师资问题是制约海外华文教育发展的“瓶颈”,也是海外华社关注的“老大难”问题之一。国务院侨办想侨胞之所想,急侨胞之所急,多形式、多渠道、不间断地培训海外华文教师,重点推广集“培训、考核、认证”于一体的华文教师培训新模式,收到良好效果,华文教师队伍的总体素养得到明显提升。2014~2017年,国务院侨办依托国内华文教育基地院校共组织举办了223期专题培训班,邀请近40个国家和地区的13281名华文教师来华培训;组派了52个“名师巡讲团”,分赴33个国家和地区开展送教活动,巡回培训了21665人次;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开展“三位一体”培训,培训了7392名华文教师,目前已完成5742人的考卷评阅,其中有3944名教师通过考试,获得华文教师证书,通过率为69%。通过函授教育方式,招收了马来西亚、印尼等5个国家的306名华文教师就读汉语言文学等专业的本科和硕士,培养具有较高学历层次的骨干教师;以提供奖助学金的方式,招收了泰国、印尼等25个国家的1390名华裔高中毕业生到暨南大学和华侨大学就读华文教育本科专业,为华校培养后备师资力量。[17]

2016年,在中国外派华文教育师资培训方面,共举行了中国外派华文教育师资培训活动13次;在海外来华师资培训方面,开展专项教学技能培训5次,教材教法专题培训4次,“华文教师证书”专项培训8次,把全球的华文教师请进国内培训。此外,注重加强海外教师管理团队的培训,2016年共举行10次中小学类华校校长、校董的培训。云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国内的高校分别开设本科或函授课程,为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等国培训学历型师资。

2016年,华文教育远程培训也取得新的进展。美国、澳大利亚、德国、塞浦路斯、西班牙、泰国、挪威、新西兰、韩国、英国、马来西亚、阿联酋、瑞典、法国、墨西哥等国家的华文教师加入海外华文教师完美远程培训。其中,“2016年9月4日,法国著名汉学家、法国首任国民教育部汉语总督学、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副会长白乐桑教授做客多平台全球直播中国文化课,与来自新加坡、澳大利亚、泰国、法国、荷兰、加拿大、英国、瑞典、奥地利、瑞士等31个国家和地区的701位华文教师探讨了文化这一范畴应该怎么界定、文化教学的方法等问题”。[18]

2016年,国务院侨办22次派出名师巡讲团赴海外讲学,分别到了澳大利亚、菲律宾、英国、蒙古国、韩国、日本、美国、缅甸、西班牙、印度尼西亚、墨西哥、葡萄牙、瑞典、丹麦、泰国、南非、阿根廷、巴西、法国等国家。讲学内容包括:“中小学语文教学技巧”“中国文化概述”“中小学数学式教育思维”“中国书法艺术”“小学识字教学”“语言教学的流派及辅助教学方法”“跨文化传播的话语影响力”“教师职业口语的含义和特点”“学科实践活动背景下的语文新思考”“华文教育发展”“提升教育品质和中文授课方法”“幼儿园语言集体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呵护心灵,健康成长——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各个击破,全面提高——小学语文阅读写作专项训练指导”“太极和健身气功”“少林拳术”“刀剑器械”“趣味记字法例谈”“连词成句——激发写作兴趣例谈”“中国国画之美”“如何激发学习汉语的兴趣”“汉语课堂教学相融合”“汉语课堂教学激情引趣法”“华文教育现状和趋势”“打造有品质教育”“简简单单教中文”“激发华文学习兴趣,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中国画基础”“快乐阅读,趣享华文魅力”“如何上好写话课”“浅谈成语故事教学”,分别采用生动讲解、课堂互动等方式,从华文教育理论、办学理念、教学技巧等层面分享了华文教学的理念、经验、技巧等。

六是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华裔青少年中文水平大幅提升。广大华裔青少年是华社的未来和希望,也是华文教育工作的主要对象。针对这一群体的特殊性,国务院侨办以文化体验活动为切入点和着力点,注意结合其生理、心理特点,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持续丰富工作手段,逐渐形成了以“中国寻根之旅”“中华文化大乐园”“中华文化大赛”等品牌为主要支撑,游教结合、内外兼顾、特色鲜明的文化体验体系。2014~2017年,共举办了889期以“中国寻根之旅”为主题的各类夏(冬)令营,累计邀请了105个国家和地区的9.3万名华裔青少年回国学习体验;组派81个才艺教师小组赴31个国家和地区举行81期“中华文化大乐园”,让3万多名华裔青少年在家门口学习中华才艺;组派18个学生交流团,赴26个国家和地区交流巡演,受众达6万多人;在15个国家和地区连续举办了第四、五、六届“中华文化大赛”,吸引约10万名华校学生参与;举办第十六、十七、十八届“世界华人少年作文比赛”,40多个国家和地区3万多名华裔青少年积极投稿。共有30多万人次从这几年的文化体验活动中受益,不仅激发了华裔青少年学习中华语言文化的兴趣,而且加深了他们对中国国情、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了解和认知,更加坚定了他们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近年来,华裔青少年对中文的运用水平,对中华文化的理解能力,对祖(籍)国的认知程度,都有了大幅提升。[19]

2016年,国务院侨办共举行了170期以“中国寻根之旅”为主题的各类夏(冬)令营,举行了38次中国语言文化之旅,33期海外“中华文化大乐园”,39次海外华裔青少年竞赛活动。此外,还举办了48次各类文体活动,包括“四海同春”、才艺交流、新春联欢、儿童节妇女节联欢等活动。此外,民间组织了24次公益活动,包括赠书、义演、捐资设立华教基金、资助华文小学、资助华裔学生等。同时,各侨办注意开展各类表彰活动。

七是优化华文学校帮扶体系。开启华文教育“三化”建设后,国务院侨办在原有工作基础上,推出以建设华文教育示范学校为龙头,以帮助困难华校、扶持新兴华校、支持重点华文教育组织和设立华星书屋、选派国内教师支教为补充的帮扶体系,在奖金、项目、活动等各方面给予重点倾斜,为不同办学规模、不同发展水平的华文学校加快转型升级,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支持和帮助。截至目前,国务院侨办共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遴选建设了304所示范学校,帮扶了294所困难华校和新兴华校,支持了25个重点华教组织,设立了607个华星书屋。“示范学校”成为华社评价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更是家长和孩子们选择学校的重要考量。[20]

2014~2017年,国务院侨办选派了2973名优秀的一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到33个国家和地区的华文学校开展示范教学、教学督导和师资培训等,缓解了海外华校“师资荒”,促进了海外华文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外派教师工作成为国务院侨办开展华文教育工作的重要品牌之一,受到海外华校的欢迎。[21]

八是华文教育基地建设扎实推进,专业支撑作用进一步显现。华文教育“三化”建设离不开国内专业院校的有力支撑。国务院侨办在全国27个省(区、市)遴选出50所高等和中等院校及文化机构,作为“国字号”的华文教育基地。其中既有暨南大学、华侨大学、北京华文学院等传统侨校,也有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众多师范类院校,还有厦门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知名高校,以及孔子研究院等文化推广机构。

这些华文教育基地院校在国务院侨办指导下,积极发挥各自的办学优势和专业优势,全面对接华文教育理论研究、华文教材编写、华文教师培训、华裔青少年活动等工作,成为支撑海外华文教育发展的专业力量。此外,国侨办还成立了专家委员会,为“三化”建设提供专业指导,协助开展各类华文教育标准的认证。

第三,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创新是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对华文教育工作而言,实施创新驱动,也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重要体现和举措。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创新显得尤为重要。比如说,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发适合汉语学习者的客户端,每天推送相关学习资源,供学习者灵活运用;也可以针对“一带一路”建设的实际需要,更多地开设一些“短、平、快”的实用汉语培训班(如商务汉语、旅游汉语、工程汉语、外交汉语等);还可以加强与各级各类主流学校的合作,在主流学校中更多地开办汉语选修课,或者实行联合办学,开辟学生升学的新通道。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加速推进,市场对精通汉语和当地语言的双语实用型人才的需求更加旺盛,对此,有条件的华校也可以积极考虑创办职业技术学校,按需培养培训专门人才,进一步打通华校学生的上升空间。2016年5月11日,印度尼西亚国家旅游部与亚洲国际友好学院签订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亚洲国际友好学院将在已有的中文本科专业基础上,增加旅游方向、商贸方向及师范方向的课程,旨在协助国家培养实用型人才。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在推进传统工作手段创新的同时,积极运用新技术新手段,启动实施了“互联网+华文教育”工程,着力打造“一网+一盒+一个App”的“三个一”新平台。“一网”,就是加强中国华文教育网的建设,不断优化栏目设置,为海外华校师生的教与学提供资讯、教材、课程等专业资源,形成全链条、多元化的网上综合服务平台。“一盒”,则是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汉雅星空公司等单位合作,研发推出“华文教育百宝盒”,通过机顶盒将数万小时的中华文化节目和华文教育课程输送到华文学校课堂上和华裔青少年的家里,截至2017年,已向34个国家和地区的华文学校配发了2400台“百宝盒”。“一个App”,即“侨宝手机App”。在这个平台上,不仅有包括华文教育在内的各类涉侨综合信息,而且还专门设有“学中文”的频道,定期推送一些优秀的教学和文化视频资源,方便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学习。[22]

此外,“海外华文教师完美远程培训”通过远程网络授课方式培训了大批海外华文教师。2016年远程培训项目在已有的培训模式基础上整合创新,形成了“一点对全球直播+一点对一点专属课程+高清点播课+网络答疑”的培训体系。截至2017年3月,“参与培训的海外华文教师18300余人次”[23]

截至2018年9月,“已有五大洲40个国家的1182所华校定制了华文教师远程培训课程;全球直播课已有80多个国家的8400多位华文教师入群听课”[24]

此外,华文教育基金会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创实景课堂。与传统口述、图片、视频授课方式不同,实景课堂教师身处实景环境之中,依托实景呈现教学内容,启发学生通过现场观察去探索世界,使学习不再停留在课本上、文字里,而是将学习内容跨越时空、立体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使全世界的华裔青少年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远程实时共同学习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知识。

第四,不断提高社会化程度。长期以来,海内外各界对华文教育独特作用与重要贡献的认识不足,较大程度上存在着“圈内热、圈外冷”的现象。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加速推进,华文教育在促进民心相通方面的独特优势将进一步凸显,势必也会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8月17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就特别指出要切实推进民心相通,推进文明交流互鉴,重视人文合作,加强“一带一路”话语体系建设等。“语言文字筑桥工程”不仅可以满足“一带一路”语言服务的基本需求,而且还可以满足各种国家战略需求,确保国家在处理国内外各类事务中都能得到语言能力的保障和支持,使语言能力成为国家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25]

华文教育是开展中文教学、传播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促进民心相通的重要平台。一方面,大量的中国企业走向海外,中国同世界各国的经济交流日趋活跃;另一方面,中国文化也在国际上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中医、武术开始走出国门,被世界接受。这些都促使各国加大了对懂汉语、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的“中国通”的需求,推动了来华留学的发展,也使得带有浓厚中国特色的学科吸引更多的海外华人及当地人。

2014~2017年,国侨办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了820万册各类华文教材,占全部教材发行量的63%;为沿线国家培训华校校长和华文教师近3万人次,占全部受训人数的70%;邀请18万名沿线国家的华裔青少年和非华裔青少年参加“中国寻根之旅”夏(冬)令营、“中华文化大乐园”、“中华文化大赛”等活动,占参与此类文化体验活动孩子的60%;纳入华校帮扶体系的示范学校、困难华校、新兴华校、华星书屋和重点华教组织中,约700所(个)在沿线国家,占总数的60%以上。[26]

这对华文教育而言,也是加快发展的难得机遇。因此,在助力“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应该抓住并用好机遇,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向华文教育领域,不断提高华文教育工作的社会化程度。比如,可以与中资企业或者当地企业合作培训双语人才。再比如,可以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华文学校的转型升级,创办中文国际学校、职业技术院校乃至民办华文高校等。又比如,有实力的华校还可以主动承接中国与所在国的重大人文交流合作项目,等等。

简而言之,不断提高华文教育的社会化程度,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华文教育在植根“华人圈”的同时,要更多地走出“华人圈”,积极融入中国同所在国的人文交流合作中去;另一方面,华文教育要继续扩大宣传引导,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和支持华文学校的发展建设。


[1] 李伟群,北京外国语大学华文教育部主任。陈水胜,法学博士,中央统战部侨务事务局副调研员。

[2] 《中国与东盟合作关系迎来新的发展阶段——中国驻东盟大使徐步在国际会议期间接受记者专访》,人民网,2016年6月3日,http://world.people.com.cn/n1/2016/0603/c1002-28410333.html。

[3]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5,第293页。

[4] 《“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先行,东南亚现华文教育热》,南方网,2015年5月7日,http://news.southcn.com/sd/content/2015-05/07/content_123813949.htm。

[5]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共建“一带一路”:理念、实践与中国的贡献》,2017年5月。

[6] 贾益民:《世界华文教育年鉴(201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第3页。

[7] 贾益民:《世界华文教育年鉴(201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第3页。

[8] 贾益民:《世界华文教育年鉴(201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第4页。

[9] 贾益民:《世界华文教育年鉴(201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第4页。

[10] 《交流日益频繁 泰国近90万人学汉语》,中新网,2014年10月31日,http://www.chinanews.com/hr/2014/10-31/6739296.shtml;《关于孔子学院/孔子课堂》,孔子学院总部官网,http://www.hanban.edu.cn/confuciousinstitutes/node_10961.htm。

[11] 荣启涵:《我国海外华文教育标准初形成 华文学校发展将有章可循》,新华网,2017年12月19日,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7-12/19/c_1122136574.htm。

[12] 裘援平:《第四届世界华文教育大会主题报告》,2017年12月19日,第4页。

[13] 裘援平:《第四届世界华文教育大会主题报告》,2017年12月19日,第4页。

[14] 郭军:《中国国侨办成立首届华文教育工作专家指导委员会》,中国新闻网,2016年4月27日,http://www.chinanews.com/hr/2016/04-27/7850963.shtml。

[15] 荣启涵:《我国海外华文教育标准初形成 华文学校发展将有章可循》,新华网,2017年12月19日,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7-12/19/c_1122136574.htm。

[16] 荣启涵:《我国海外华文教育标准初形成 华文学校发展将有章可循》,新华网,2017年12月19日,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7-12/19/c_1122136574.htm。

[17] 裘援平:《第四届世界华文教育大会主题报告》,2017年12月19日。

[18] 贾益民:《世界华文教育年鉴(201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第242页。

[19] 裘援平:《第四届世界华文教育大会主题报告》,2017年12月19日,第6~7页。

[20] 裘援平:《第四届世界华文教育大会主题报告》,2017年12月19日,第7页。

[21] 裘援平:《第四届世界华文教育大会主题报告》,2017年12月19日,第8页。

[22] 裘援平:《第四届世界华文教育大会主题报告》,2017年12月19日,第9页。

[23] 华文教育基金会:《【责任】“华文教师完美远程培训”全球直播,反响热烈!》,搜狐网,2017年3月16日,http://www.sohu.com/a/129074801_288481。

[24] 北京四中网校:《日本睦新中文学校加入“华文教师完美远程培训”》,2018年9月16日,http://huawen.etiantian.com/overseas/viewResource.action?resourceId=634231。

[25] 教育部:《提升语言能力 服务国家战略》,http://www.moe.gov.cn/s78/A18/A18_ztzl/ztzl_ssw/201610/t20161009_284111.html。

[26] 裘援平:《第四届世界华文教育大会主题报告》,2017年12月19日,第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