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丰裕社会的贫困问题

贫困是一个普遍性问题,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贫困也是一个历史性和社会性问题,不同国家和地区由于发展阶段和水平不同,贫困问题的形式、性质、成因乃至扶贫策略,都存在显著差异。从历史的角度看,贫困研究经历了一个从关注收入贫困到能力贫困再到社会排斥的过程,与之相适应,贫困治理的范式也经历了从物质资本导向的救助式扶贫到人力资本导向的开发式扶贫再到社会资本导向的参与式扶贫的历史发展过程(刘敏,2009)。长期以来,我国的贫困研究更多地关注发展中国家和落后社会的贫困问题,而较少关注发达国家和丰裕社会的贫困问题。落后国家显露的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贫困问题,往往因其一贫如洗的惨境很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和怜悯;丰裕社会潜伏的贫富悬殊、相对剥夺的贫困问题,往往被车水马龙、摩天高楼和霓虹灯的都市繁华景象所遮蔽。

与欠发达社会相比,丰裕社会由于发展阶段和水平更高,其贫困问题的形式、性质、成因乃至扶贫策略都存在显著差异。在很大程度上,丰裕社会贫困问题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致贫原因更加复杂、扶贫工作更加棘手,对此国内学术界已有的专门研究很少。例如,从表现形式看,丰裕社会的贫困不仅仅是绝对剥夺、绝对贫困,更多的是相对剥夺、相对贫困。相比传统社会的绝对贫困问题,丰裕社会的相对贫困问题更加棘手、更难解决。这是因为,只要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广大赤贫者得以脱贫,实现温饱乃至小康时,绝对贫困问题便迎刃而解;相对贫困问题却无法根治,但凡根据社会平均生活水平来界定贫困,总会有一部分人生活在相对贫困线以下。从致贫机制看,丰裕社会的贫困不仅仅是因为经济社会发展程度较低或者贫困者面临经济匮乏、能力不足,而是在更大程度上由于社会结构不合理、收入分配不均或者贫困者遭受社会排斥。在这种情况下,仅仅依靠经济增长或者扩大国民收入总量,并不能从根本上缓解贫困问题,而需要推行更加包容的经济社会政策,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

总之,丰裕社会的贫困问题,既表现为经济匮乏、能力不足、绝对剥夺,也表现为社会排斥、收入不公、相对剥夺;既有个人能力不足或者发展水平不高而导致的传统贫困问题的特点,又有经济社会转型或者社会分配不均而导致的新型贫困问题的特点。美国学者马修·德斯蒙德在其《扫地出门:美国城市的贫穷与暴利》中生动深刻地揭示了美国丰裕社会背后残酷的贫困问题:成千上万的贫困家庭因为经济拮据无法支付房租而被扫地出门,从一个贫民区被驱赶到另一个贫民区,在被驱逐的路上,孩子们被迫转学或辍学、大人们频频失业或从社会联系网中消失、全家颠沛流离被社会抛弃——驱逐不仅是贫困之果,亦是贫困之因,是对基本权利的剥夺和排斥,“是一种极度的不平等、是不给人机会翻身、是对人类基本需求的否定与罔顾、是看着人无端受苦还去充当帮凶”(马修·德斯蒙德,2018:403)。因此,探究丰裕社会的贫困问题,必须在经济视角和能力视角之外引入社会视角,更多地关注贫困群体所遭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排斥。与此相适应,治理丰裕社会的贫困问题,不仅要充分运用物质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的政策工具,也要引入社会资本的概念和政策工具;不仅要有效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不断扩大国民收入总量,也要更加关注经济增长的质量,努力实现包容性经济增长(inclusive economic growth)和益贫式社会发展(pro-poor social develop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