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夏地方历史文化论丛(第五辑)
- 贠有强
- 7815字
- 2021-12-22 18:16:19
方志文献中的宁夏年俗文化及当代价值
张万静
年俗节日文化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中华民族的初始阶段。《山海经》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也是最早记载民俗的地方志书。《山海经》除了记述河流、植物、动物和矿产等内容外,还记载了一定历史时期的民俗内容,对后世民俗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古往今来,记载风俗的古籍种类繁多、异彩纷呈,如东汉时期由南阳文士负责撰写的《东观汉记》和《南阳风俗传》,以及东汉泰山太守应劭撰写的《地理风俗志》、魏晋南北朝时期梁朝尚书宗懔编撰的《荆楚岁时记》、宋代文学家孟元老编撰的《东京梦华录》和吴自牧编撰的《梦粱录》等。其中,《荆楚岁时记》是一部流传至今、保存最为完整的专门记述地方农事、风俗、民间故事的笔记体志书,成书较早,对后世的影响也比较大。
清代张进程编修的《乾隆宁夏府志》中记载:“上元食元宵。前后三夜,街市皆燃灯,祀天神,祝国厘。坊各立会积钱,至期,延门树木架,对悬纱灯,中衢列灯坊,近又有灯阁、灯亭,制皆如真,糊以纱,书绘间错,中燃烛,通衢数里,照如白昼。皆以桕烛,烛自南来,斤值钱数百文。计一宵之费数百贯,信边城巨观,亦土人一癖好云。十六夜,民户妇女相携行坊衢间,曰‘游百病’,亦曰‘走桥’。经宫禁,近稍减。”而灯谜则是伴随着正月十五看花灯习俗而兴起的一种市井年俗文化,该习俗至今仍在宁夏各地流传。这些流传下来的元宵节的活动具有群众性、广泛性、知识性和休闲娱乐性,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十分贴近,是有益于身心健康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年俗活动。
千百年来,年俗文化深深植根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凝结着中国人的道德伦理和民族情感,春节民俗文化在春节这一特定的节日时空中得以传承和弘扬。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年俗文化是提升文化自觉的重要载体。明代宁夏第一部志书《宁夏志》就记载了春节期间丰富多彩的年俗活动。社火从腊月排练到正月里的出游,贯穿节日始终,遍及城乡各地,是春节年俗活动的最强音符。年俗文化活动与旅游结合,应是文化与旅游融合最为可行的路径,对于保护春节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春节年俗的传承与分布
“百节年为首”,春节是传统节日中最盛大的节日。宁夏的春节年俗活动开始于农历腊月初八的“腊八节”,一直到农历二月二“龙抬头”后才算真正结束。宁夏作为我国移民迁徙最频繁的地区之一,经过千百年的变迁和交融,至明清以后,逐渐形成了以汉族、回族、蒙古族、满族为主的民族地区,多民族文化的交流融会使宁夏的春节民俗文化丰富多彩。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受自然条件和经济文化特点因素影响,春节年俗在宁夏北部平原地区和南部六盘山区的分布与传承不尽相同。南部山区乡土气息浓郁,保留的传统年俗较为完整,如祭灶、灌蜡、接纸、迎喜神、高台社火、马社火、社火游庄、围仓、换龙衣等。在一些具体的年俗活动方面,北部和南部地区也有一定差异。比如农历正月二十三的“燎疳节”,北南两地区都有流传,但习俗略有不同。“燎疳”指的是正月二十三傍晚,人们在空地上点燃柴草,男女老少从火堆上跳过,以求驱邪祛病保安康。在宁夏北部平原的平罗、贺兰、永宁等地,燎疳时没有祭拜仪式,不烧门神和对联,但普遍要在火堆里撒盐或五谷杂粮;人们还要提上装有刀、碗、筷、勺、擀面杖等灶具的水桶一起跳,表示把灶具也燎干净。还要将带着火星的柴草灰烬用铁锹撒向空中,名曰“扬花”,如“麦子花”灯、“玉米花”灯、“稻子花”灯,大家根据撒向空中的火花形状来判断新年农作物的丰欠程度。参与燎疳活动的群众要共同将“扬花”后的火星踩灭,叫“踏老鼠”“踏蚂蚱”等,寓意将田地里的害虫踩死。南部山区各县的燎疳形式更加丰富。燎疳前,男人们要在家里的供桌上点香,叩拜;然后到院里的天官牌位前叩拜;出院门要放鞭炮等。还要把过春节时的对联、门神等物品放入火堆燃烧。全家人跳完火堆后也要“扬花”,但不踏火星,没有“踏老鼠”一说。山区有的地方这天讲究吃“干吊”(晾好的萝卜干)。
二、春节年俗发展现状
历史上,宁夏是我国中原农耕文明与北方游牧文明交汇之地,也造就了宁夏各民族和谐包容的心理特征。宁夏的民俗既受到周边陕西、甘肃、内蒙古等地区民俗的影响,也具有自身的地域特点。 历史上,宁夏曾是我国移民迁徙最频繁的地区之一。经过千百年的历史变迁和往来交融,至明清以后,宁夏逐渐形成以汉族、回族、蒙古族、满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地区。宁夏的建制也历经多次变迁,曾分属陕、甘两省管辖。因此,宁夏民俗的起源及传承,不可避免地受到周边陕、甘地区的影响。
据《吴忠市志》记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到十五,吴忠地区社火除在街上表演外,还到官衙、庙宇、绅商大户家串演。1953年春节时,有20多支社火队参加文化馆组织的社火大赛。1982年春节,有9支社火队参赛。20世纪90年代,社火表演、比赛活动更趋活跃,尤以高闸乡、古城乡、早元乡等阵式、装备、技巧为佳,并逐步恢复了社火祝福和拜年的原意。
宁夏元宵节最具代表性的民俗活动是“耍社火”,参与群体十分广泛。组织社火队是每个村庄必不可少的年俗活动,也是节日的亮点和高潮。正月初九,称为“上九”,乡村社火走村串户,谓之“游庄”。元宵节期间的社火以正月十五为高潮,有些市县会组织社火大赛、巡游活动,各乡镇也有社火汇演。元宵节期间,村庄间社火互访拜年,祝贺新春。“耍社火”还有一整套完整的仪式:烧香、祭酒、启程、送社火、接社火、“披红”(给表演者披挂红被面)等。宁夏南部山区“社火游庄”很受群众欢迎,耍社火的队伍绕着村庄挨家挨户拜年,并在本村的大场子上进行表演。走在社火队伍前面的是“春官”,又叫“议程官”。春官是社火队伍的灵魂,主要体现在春官辞上,也就是议程词。春官辞一般都是春官即兴发挥,现场编词,见啥说啥,平仄押韵,一般都说一些吉祥喜庆的话语。村民扶老携幼纷纷出门观赏,一些常不出门的老人、残疾人也能就近看到社火,分享过年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社火队伍游庄到村口时,村民们要在村头敲锣打鼓,鸣放炮仗迎接,还要设桌摆糖果、烟酒、饭菜、油果子等招待。最讲究的是以“端锅子”(暖锅)、洋盘(炒菜)等犒劳社火队员。宁夏历史比较悠久的社火种类有隆德县的高台马社火,中宁的隋唐秧歌、刘庙狮子、黄羊钱鞭,海原的胡湾狮子、曹氏舞狮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宁夏各地的社火活动主要由民间组织自发筹钱举办,官方基本不介入。据《中卫县志》记载:明清时期兴社火,至民国不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有所发展。春节社火的组织者,早年主要是民间组织。有地方商会、乡村或商家的社火班子、秦腔戏班子、皮影戏班子等。社火队多以行业、帮会、家族为组织,各庙会也有自己的龙灯、狮子队等。近些年来,各级地方政府及其文化部门逐渐成为春节社火活动的主要组织者。
随着新中国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宁夏各级党委、政府越来越重视群众文化事业,各级文化组织机构纷纷建立起来,有力地推动和保障了各地群众文化活动的持续性开展。每年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社火、秦腔、灯会等文化娱乐活动,都被纳入文化工作中。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对年俗文化的关注,传统节日的群众文化工作成为各级文化部门不可或缺的工作内容。
近年来,宁夏各市县纷纷在正月十五期间举办社火大赛,其中,平罗、中卫、隆德、盐池等地的声势较大。农历正月十五挂灯笼,欢度元宵节,是流传久远的传统年俗之一,而灯谜则是伴随着正月十五看花灯习俗而兴起的一种市井年俗文化。人们在观赏花灯美丽外观的同时,通过猜测书写于灯笼上或悬挂于灯笼旁的谜条,享受猜中的喜悦,成为节日的一大乐趣。“九曲灯会”也称“转九曲”,是一种民间游艺活动,最早流行于我国黄河流域一带的陕西、山西、内蒙古等地,大多在元宵节期间进行。盐池县受近邻陕西定边的影响,也兴起了在正月十五举办“九曲灯会”的节日民俗活动。九曲又称“九曲黄河阵”,人们“转九曲”,祈愿四季平安、百病俱消、人活九十九、满年通顺、吉祥如意。
宁夏中卫有着在元宵节挂花灯的节日民俗传统。据《中卫县志》记载,旧时中卫的灯架在西北地区首屈一指,灯架形成的历史可追溯到清朝康乾盛世,灯架设计新奇,式样美观。至道光初年,有两名技术较高的木匠于元宵节前奔赴扬州,游览灯会,取经学艺,细心揣摩,回客栈后,即绘制图样。返回后,会集全县能工巧匠,边研究边试作,终于试制成功。中卫灯架主要有牌灯(牌坊式)、鳌山灯、黄河灯、金桥银桥灯、塔灯等。牌灯又分单式和复式两种,单式一门两根支架;复式为三门,中间大两边小,四根支架。每根支架由一块6厘米的青石做基础。牌灯外壳均由不同形式的木框镶亮子组成,每个亮子上糊丝绸细纱,请书画家绘画题字,除山水、花卉外,多为《西游记》《三国演义》《封神演义》等历史故事连环画。中间是金属蜡座,以洋蜡的五分之一插其上,黄昏点燃。牌灯装饰点缀在东西大街上,每隔约一百米即有一盘灯架竖立,明烛高照,遥相辉映,十分壮观。鳌山灯点缀在东、西、南三道城门楼上,方形框架内,每距15厘米装一木板,呈梯形。灯用陶土烧制,小碟形,中间装有棉花灯芯子,添胡麻油点燃。灯盏摆成四字形,有“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等祝福吉祥的话语。黄河灯点缀在山陕会馆门口,形式弯曲呈梯形,两面有1米高、宽的栏杆,全长10米多,象征着九曲黄河,波涛奔腾,气势雄壮。金桥银桥灯,点缀在鼓楼北巷,搭成弧形桥,有金桥、银桥、独木桥等。桥下面有桥洞,象征着传说中“行善的人桥上过,作恶的人桥下钻”的古老传统。塔灯点缀在槐树北巷,故名塔灯巷。塔高6米多,六角十三层,工艺精致,小巧玲珑,纯系木结构,框亮糊纱,画《白蛇传》,中间置蜡座,点蜡烛,象征“雷峰塔”底压白蛇娘子。还有火烧判官,泥塑于北街巷口,腹内空虚,中烧烈火,耳、目、口、鼻火焰喷射,象征判官错断是非,人民愤怒,烈火焚烧。另有冰块雕刻的菩萨,放置在地藏寺巷口,冰清玉洁,刻画逼真,唤起人们的菩萨之心。每值元宵佳节,入夜,万灯点燃,灯火通明,如同白昼。锣鼓与鞭炮齐鸣,火树银花,龙狮齐舞,人皆欢笑,沉浸在歌舞升平之中。如今,时代发展了,但中卫元宵佳节制作并展示花灯的传统并没有变化,而且,花样越来越多,灯架的遗风至今可见,比如大型牌坊式的、塔式的花灯等。只是今天全部改用电灯照明,元宵节“灯架”的说法也不复存在,代之以元宵节“花灯”的称呼。
宁夏南部山区有正月十五捏荞面灯、点灯盏的传统习俗。据《隆德县志》记载,隆德农村灯盏由家中的女人们制作,也可以在农历十三、十四提前做或十五当天做。但是,过去家里饲养骡、马、牛等大牲畜的在农历十三就做了,一般忌讳在十四做,因为当地人祖辈流传这一天做荞麦灯盏对大牲口不吉利。灯盏是用荞面、玉米面等面粉做的,把面粉加糖用开水烫了和匀,醒一会儿,做成中间有个小窝的形状,边沿做成花牙状或12生肖动物属相形状,也有的做成小圆窝灯盏,在外面捏上两个到12个不等的皱褶,代表不同的月份,称作“雨水灯”,即月份灯,放12个到笼屉里蒸熟。蒸好后,有的灯盏里面没水,有的里面汪着水。根据每个灯盏所代表的月份及其所积蓄的水的多少,预测本年度哪个月份有雨,哪个月份没有雨。宁夏南部山区地处黄土高原,常年干旱少雨,靠天吃饭,农民们十分盼望年年风调雨顺。西吉县农村,在每年正月十五这天各家各户要制作“明心灯”。当地人一般用荞麦面制作“明心灯”,因为荞麦是火命。宁夏山区适合种植荞麦,每当夏日,山野里的一片片荞麦地里,花开红似火。每年元宵节当天,家中女人都会制作荞面灯盏,入夜,全家人参与点灯盏。整个过程包括:做灯、送灯、点灯、献灯、守灯、比灯花等环节。
三、年俗文化的当代价值
年俗文化是一种生生不息和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现象。春节这一盛大的传统节日以其承载的独具魅力的民俗文化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对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着重要意义。年节民俗在当代社会更加展现出凝心聚力、增强民族文化自觉、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习俗、丰富生活、构建和谐社会的巨大魅力。
(一)社会价值
春节是人们相互交流的一个特殊平台,是增进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美好空间。春节民俗,凝结着亲情和乡情,其所具备的内部凝聚力、外部亲和力和伦理道德约束力在春节这个特定的节日时空得以全面展现。
民俗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历史进程中逐渐发展演变而来,是一种群众共同参与并形成的特殊的文化成果。民俗文化是人们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为应对各种环境、满足各种需要而不断积累起来的一种社会创造物,是没有个人版权所有的群众文化积淀的产物。春节期间,集合了丰富的民俗活动,包含了与节日相关的辞旧、祭祀、祈福、敬畏、团圆、欢庆等衣、食、住、行、游玩、娱乐行为。
一句“过年好”,不仅仅代表着国人之间的特殊祝福,更是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和共同的一种社会生活方式,传递着中华民族勤劳勇敢、淳朴善良、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和价值理念。年节习俗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理念和民间信仰。回家过年、走亲访友,团聚与祝福,小到一个家庭,大到整个华人社会,相同的习俗,普天同庆的节日氛围,培养了民族认同感,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二)文化价值
民俗是一个民族自己的东西,不见得和经济是否发达有关。只是社会形态变了,聚散变得容易,人们对“年”的概念自然也就产生了变化。经过了40余年改革开放,我们在学习西方文明的同时,鉴别能力也在提高,不会再盲目地认为“西方的月亮比东方的圆”,各地年节习俗的回归与兴盛,也证明了这一点。
“文化自觉”是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1997年提出的概念,它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费先生曾说:“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并接触到多种文化的基础上,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多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联手发展的共处原则。”①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全面提速,在城市化进程中,传统文化的生存土壤开始分化,春节年俗文化也在发生变化,一些“洋节”开始走进城乡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在欧美一些国家,华人社区中国新年越来越热闹。圣诞节对于欧美人来说就像是中国人的春节,圣诞节对中国人来说只是部分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群众的小范围节日。“民族的”变成“世界的”,其中必然依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塑造。与全国各地一样,“洋节热”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商业炒作,商业利益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商业炒作创造出来的东西根本不能称为“传统”,更谈不上文化认同。没有“文化自觉”的土壤,“过洋节”只是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而已。
(三)旅游价值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民俗旅游是一种典型的文化活动,是一种以享受文化和了解民俗风情为目的的旅游活动,属于旅游行业高层次的文化旅游范畴。游客通过对民俗风情的了解、认知、参与,来获得对旅游目的地民俗文化的体验。开发利用独具特色、丰富多彩、旅游功能强大的民俗旅游资源,推动旅游和经济的发展,已成为旅游行业和社会各界的共识。
旅游的要素是吃、住、行、游、购、娱。年节民俗活动涵盖了要素中的全部内容,农事、娱乐、饮食、交际、信仰等多种民俗活动相互有机结合,构成了一幅绚丽的节日画面。中国饮食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年节食俗更是如此。人们虔诚地烹制美味佳肴,祭祀祖先神灵。如腊八吃粥,祭祀八谷星神,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确保农业丰收;腊月二十三吃灶糖祭拜灶王爷,祈求“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过年要吃饺子、吃年糕、吃鱼,寓意更年交子、年年高、年年有余;正月十五吃元宵,象征团圆美满;等等。特色的春节美食文化给我们留下了大快朵颐的味觉享受,年节食俗因其自身的特点和独特风味成为吸引游客的特殊旅游要素。
春节期间最具代表性和参与性的年俗活动要数社火了,社火是第一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年俗活动。社火集合了武术动作、民间工艺美术、民间信仰等诸多民间文化元素。社火从农耕文明时的敬神仪式,逐步演变为民间的欢庆活动,近年来各地还因地制宜创编了许多现代社火,很多社火都融入了当地的各种民间艺术,如秦腔脸谱、泥塑、剪纸、刺绣、铁艺、布艺、纸扎、绘画等,集娱乐性、观赏性于一体,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非常适合游客的参与和体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火已成为春节年俗活动中规模盛大、内容丰富、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文化活动。
结语
地方志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地方志具有独特的功能和魅力,志书中记载的民俗文化同样具有“存史、资政、教化”的基本功能。“为政必先究风俗”,重视风俗的教化作用是我国的优良传统,我们的文化自信,不仅来自根植于民俗中的优秀传统文化,更来自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央出台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指出,大力推动农村地区实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培育形成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传统工艺产品,促进传统工艺提高品质、形成品牌、带动就业,积极开发传统节日文化用品和武术、戏曲、舞龙、舞狮、锣鼓等民间艺术、民俗表演项目,促进文化资源与现代消费需求有效对接。推动文化、旅游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传统节日以其承载的独具魅力的民俗文化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对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着重要意义。节日民俗在当代社会更加展现出凝心聚力、增强民族文化自觉、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习俗、丰富生活、和谐社会的巨大魅力。在新的历史时期,人们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前提下,精神生活方面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必然。因此,我们应当正确认识时代赋予年俗文化的新特征,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和交融是我国综合国力发展和国际影响力增强的必然结果,承载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华的节日民俗文化活动再一次有了蓬勃兴盛的沃土。新时代,地方志忠实记录节日民俗活动,让优秀的节日民俗传统文化持续引领国人健康、和谐的社会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构建,实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松、张士闪:《节日研究》,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0年。
2.萧放、许明堂:《中国民俗文化丛书——春节》,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
3.阮静:《论“文化自觉”与对外交流》, 《青海社会科学》,2012年第4期。
4.巴兆祥:《中国民俗旅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
5.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 乡土重建》,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
6.萧洪恩、李小光、侯丹丹:《特殊权义时空的文化呈现——全球性现代化语境下的春节文化探究》,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7.宋俊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2016)》,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6年。
8.胡显章:《全球背景下的文化多样性与文化自觉》,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
9.孙洁:《“互联网+”下农村民俗旅游产品的开发与营销研究》, 《农业经济》,2018年。
10.向友艾:《区域性乡村民俗旅游业发展对策研究》,重庆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8年。
(张万静,宁夏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①费孝通:《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北京:群言出版社,2007年,第42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