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的记忆

岁月的记忆

跨越时空的记忆

2020年4月24日,晴空万里,阳光洒金。原石嘴山矿务局一矿旧址(现国家能源宁夏煤业金能分公司),来了一位腰板笔直、精神矍铄的老人。1958年10月16日,他在石嘴山一号斜井曾有一次偶遇习仲勋的重要采访。

60多年前,作为从北京《民族画报》社支援即将复刊的《宁夏日报》的首位摄影记者,他念念不忘那次邂逅。故地重访,他要找寻跨越了60多年的记忆……

这位老人就是1958年4月来宁夏,今年已84岁高龄的朱康洛先生。

在石嘴山一号斜井遗址前,朱康洛深情地回忆。

1958年10月16日,作为《宁夏日报》的摄影记者,我到刚刚建成不久的石嘴山一号斜井采访,为即将成立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准备建设成就的采访稿。我还清楚地记得那天天气特别好,秋风送爽,风和日丽。

1958年10月20日《宁夏日报》一版

正在采访时,突然,看见一队不像矿工模样的人朝我这边走了过来。走在队伍前面的人穿一件普普通通的深色棉猴(有帽子的棉袄),面带微笑,和蔼可亲,双目炯炯有神,眉宇间透出一股英气。

职业的敏感告诉我,这是一队领导,而且不是一般的领导。我立即放下手头的采访工作迎了上去。走近时,我认出了队伍中有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余心清。

我在北京《民族画报》工作期间,曾经采访过余心清。看到余心清,我心想,一定是中央首长来石嘴山视察工作了。

再一瞧陪同人员,更加坚定了我的判断。陪同领导调研的有中共宁夏工委书记处书记甘春雷、宁夏回族自治区筹委会副秘书长金晓村,石嘴山工委书记杨正喜等。随行采访的《宁夏日报》记者告诉我,带队视察工作的是国务院秘书长习仲勋。

正值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前期,中央领导来宁夏视察一定有重要新闻,我立即来了精神。

习仲勋一行在一号斜井值班工长的指引下,换上了臃肿的工作服,戴上了矿工帽,准备下井进行视察。

这时,宁夏陪同视察的同志提议:我们大家跟习仲勋同志照张相,留个纪念!

习仲勋紧了紧工作服上的腰带,笑呵呵地打着手势招呼大家:“来来来,都来一起合个影!”

我记得有十一二个人,我没有进行现场调度,要求领导站在中间,突出领导的位置,大家非常随意围在习仲勋周围,画面非常亲切、融洽、自然,以至于照片洗出来,都分不岀哪个是矿工,哪位是首长了。

我举起相机,调整好光圈、速度,屏住呼吸,以石嘴山一号斜井为背景,轻轻按下了快门。“咔嚓”一声,留下了永恒的瞬间。

10月20日,这张题目为“习仲勋同志视察石嘴山一号斜井时和陪同者合影”的照片刊登在了《宁夏日报》头版抢眼位置。

合影结束,习仲勋一行坐上罐笼车下到采煤区视察。我也准备跟着一起下去,抓拍视察现场。可能是出于安全的考虑,一号斜井的领导拦住我,死活不让我随行。眼看着大好采访时机从我镜头下溜走,我感到万分沮丧,这也成了我终身的遗憾。

从井下采煤区上来后,习仲勋换下工作服,穿上棉猴,随便洗了把脸,一行人边走边谈来到位于石嘴山北大街的石嘴山瓷厂视察。

习仲勋看得非常认真仔细,时不时停下脚步,询问生产技术情况。他在制坯车间绘图组一位绘图女工前停了下来,操着浓郁的陕西口音问女工:“瓷器上的画都是你们画出来的吗?每天能画多少图?”女工显得有些拘谨、羞涩,但看着习仲勋亲切温和的眼神,她很快放松下来,一一回答了习仲勋的问题。

我趁这个机会迅速站好了位置,调焦距、构图。习仲勋亲切地说“:你们的绘画要表现劳动人民当家做主的精神面貌,要有时代特色、民族特色……”

“咔嚓”,我按下了快门,习仲勋视察瓷厂的画面瞬间定格。

这张“习仲勋同志在石嘴山瓷厂绘画组参观”的照片也刊登在了10月20日的《宁夏日报》一版上。

随后,习仲勋一行又查看了瓷厂的原料库房,他用手反复捻着瓷土,对陪同视察的中共宁夏工委书记处书记甘春雷说:“这里的瓷土很好,应很好地生产瓷器。”

“塞上煤城”石嘴山市,是国家“一五”时期布局建设的十大煤炭基地之一。在生产出煤炭5亿多吨,创造出产值2000多亿元之后,留给当地的却是日益枯竭的资源和难以居住的塌陷区。如今,经过综合治理,43平方公里的塌陷区变成了一个个风景秀丽的工业遗迹公园,成了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朱康洛站在惠农区七彩园前感慨万千:“共产党人的初心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我们做到了!”

朱康洛(田春林摄)

习仲勋在和陪同的宁夏领导交谈中,还不时询问马震武、马腾霭的情况。他说,我有许多党内外少数民族朋友,如新疆包尔汉、赛福鼎·艾则孜,青海喜饶嘉措,宁夏马震武、马腾霭等,皆是肝胆相照的朋友。

视察中,习仲勋同志作风严谨务实,平易近人,没有一点架子。在整个视察过程中,他脸上一直挂着谦和的微笑,像个邻家大叔。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穿的那件深色棉猴,当时的领导大都习惯穿呢子大衣、中山装,一般的公务员和工人、学生才穿那种棉猴。

习仲勋同志已经离开我们多年,斯人已逝,音容宛在。我跟他邂逅也就不到两个小时,但是他给我留下的是深深回忆和无尽思念,与他邂逅的场景常在我脑海中闪现,令我永生难忘。

笔者补遗:在采访朱康洛的过程中,恰逢中央文献出版社编辑的《习仲勋传》出版,使我们弄清楚了习仲勋来石嘴山视察的来龙去脉。

1958年8月12日,习仲勋根据周恩来的指示,组织了一个十多人的调查组,成员有国务院秘书厅副主任丁乃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余心清,还有总理办公室几位秘书等。9月,调查组先后到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五省区考察调研。在宁夏先后视察了石嘴山、吴忠、青铜峡和银川。习仲勋一行所到之处,看到了广大人民群众改变落后面貌的迫切愿望和场面,同时,也发现不少问题,引起了他的深思。他对工农业生产等问题做出了指示,指出搞好生产是人民公社当前的主要任务。

这次调研,习仲勋看到了群众积极热情的一面,但也敏锐地察觉到运动中出现忽视甚至违背经济规律、违背科学的问题。一些领导对经济发展基本形势认识不清,滋长了急于求成、夸大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有的地方“五风”严重,而且这些问题还在进一步发展。习仲勋回到北京后,把了解到的情况和自己的看法向中央一些领导作了汇报。

(口述:朱康洛 整理:王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