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激情燃烧的群山·工业卷
- 石嘴山市委宣传部
- 5751字
- 2021-12-22 18:11:24
回望宁夏第一个钢铁厂
炼出宁夏第一炉钢
1959年12月31日,银川平原北面的麻黄沟戈壁滩上,一座55立方米的高炉,炉火冲天烘烤着蓝天白云。炼钢炉马上就要出炉了!这是划时代的一炉,是宁夏的第一炉钢铁啊!
高炉旁,自治区的党政领导来了,报社和广播电台的记者来了,支援钢铁厂建设的兄弟单位代表来了,锣鼓敲得震天响,一挂挂鞭炮等待着点燃。
一切准备就绪,随着石嘴山钢铁厂筹备处主任马铁轮一声号令,两位炉前工将系着红布的铁杠捅向出炉口,一下、两下、三下,炉口开始溅出了耀眼的火花,紧接着钢水涌流。
“出钢铁了!出钢铁了!”喜庆的鞭炮响起,锣鼓喧天。钢水流入铁槽,流向一排排的模具。
大家在喜悦中鼓掌、握手,相互致意庆贺,一些建设者们在欢呼跳跃,宁夏第一炉钢炼出来了!
领导们在同马铁轮等人握手致贺,在同建设者们握手致谢,记者们在拍摄、在录音,大家的脸庞上都是满满的喜庆。马铁轮的脸上也是满满的喜庆,眼眶里还满含着激动的泪花。在这喜庆场面中,那飞溅的钢花如弹雨、炉口似圆月,使他似乎回到炮火硝烟的战斗岁月。
1948年的一个秋夜,他率县支队护送华北军区司令员聂荣臻过潮河,分手时正值月圆;初冬,他又护送华北军区3纵队政委胡耀邦过密云,月下分手时胡耀邦赠给他一支卡宾枪和20多发子弹。
马铁轮对钢铁是有着特殊感情的。1948年大年初一晚上在西庄窝村,国民党从三面包围了县支队。幸亏三连派往南山的观察哨发现得早,及时鸣枪报警,他随即命令3连抢占南山阻击掩护,其他4个连向西北山里突围。“炮弹在头顶的山坡上爆炸,像天上打雷似的”,突围成功了,但是牺牲了30多人。这是他此后一生的“痛”,就因为我军缺少钢铁炮弹。
1958年,马铁轮由北京军区炮兵作训处处长转业地方,组织领导建设石嘴山钢铁厂。
现在,钢铁厂经过一年多的建设,不但出了铁,现在又炼出了宁夏第一炉钢。
喜庆的鞭炮声中,欢乐的锣鼓声中,建设者们火红的笑脸上洋溢着胜利的豪迈。
《工人日报》《宁夏日报》和宁夏人民广播电台予以报道,祝贺刚成立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出了钢铁。
1960年大年初二的晚上,马铁轮在办公室兼宿舍里的桌子上,摆好了从职工食堂打来的饺子、菜肴,摆好了两双筷子、两个瓷酒杯,酒杯里倒好了酒。他庄重地先将其中的一杯酒双手端起,然后轻轻地在地上连洒三杯。这是他十多年来年年对1948年大年初一在西庄窝村被围牺牲的30多位战友的一种祭奠,如今又增添了对建设石嘴山钢铁厂工亡建设者的缅怀。
记得1958年7月,他带着一帮人来到“麻黄沟”扎起了帐篷,要在这戈壁滩上筹建钢铁厂。夕阳已落入贺兰山,人多帐篷少,大家就在“二道沟”的阳面沙坡上挖地窝子挤着睡。
清晨,太阳还没有露脸,野炊的锅灶柴火正旺,炊事员挥着一把圆铁锹翻炒着炒面,另一口大铁锅烧着开水。吃住就是那么简单。
还记得在石嘴子黄河渡口,在那个被刚刚拆除的龙王庙址上(现石嘴山黄河大桥西1桥墩处),他带着两个人摆了个长条木桌,竖起一个“石嘴山钢铁厂筹备处”的木板招牌,接待从五湖四海调来的职工。待凑齐了五六十人,便点名排队沿黄河西岸一路向北,到达十六七公里外的麻黄沟。
朝阳映照在黄河岸边,建设者徒步丈量厂区,标注下厂区道路、厂房、车间的布局。星夜在帐篷里勾画着钢铁厂的草图,篝火旁讨论着基建设计方案。
夜晚里的一堆堆篝火,驱散的是寒冷和困意,温暖的是早日建成宁夏第一座钢铁厂的雄心壮志。
来自五湖四海的建设者越来越多,“先生产、后生活”,就建了许多“干打垒”住进去。
建厂房经常因车辆少砖料供不上,影响建设进度。“背砖去喽!”通知一下达,几百号人争先恐后跑到七八里外的砖厂背砖。无论朝夕,背砖人一个接一个像条长龙,每人身上背着二三十块砖,行走在高低不平的土路上,有的哼曲唱歌,有的调侃逗笑,你追我赶,欢歌笑语此起彼伏。
有人关切地问背砖队伍里的马铁轮:“马领导,您也来了,累了吧?”
他乐呵呵地回答:“我怎么不能来呀?累?这算个啥?这还是好的呢!前方激战缺弹药,炮火中不也得扛着夹着几十斤的弹药箱往前冲吗?”
一年多来,他经常在帐篷里讲规划,篝火旁谈未来,酷暑严寒中喝着面糊糊谈笑风生,劳作中人拉肩扛锹挖筐抬一起比着干。
干部群众同甘苦,只为早日建好钢铁厂。建厂房,平整道路,抬筐拉土垫铁路专用线路基,人抬肩扛搬运器材……运吊大件器材,靠大家喊着号子用大绳拉:“大家齐用力呀,嗨嗨!早日建好厂啊,嗨嗨!多多出钢铁啊,嗨嗨!”
现如今,炼铁高炉出着铁,炼钢高炉也出了钢,成立了才一年多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就有了工业化初期的第一个钢铁厂。
改革创新增活力
在高空中顺利完成了火箭各级间的分离、发动机关机和火箭头体分离等一系列程序,精确地沿着预定轨道飞行,最后在预定区域准确入海。
这次第一颗远程运载火箭的发射成功,是继我国进行原子弹、氢弹、导弹核武器研究和发射人造卫星成功后,在尖端科学技术领域里取得的又一项重要成就。
1980年5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发出贺电:“向参与我国发射运载火箭的全体科学工作者、工程技术人员、工人、解放军指战员和一切从事试验的同志们表示热烈祝贺!”钢铁厂职工俱乐部的千人大会上,当厂领导宣读完贺电后,雷鸣般的掌声响起。石钢人心潮澎湃喜气洋洋,咱钢厂也为祖国的强盛做出了一份贡献!
1994年,钢铁厂研发生产的光纤光缆用低碳镀锌钢丝绳填补了国内空白;密封钢丝绳获得北京第五届亚太地区经济贸易博览会银奖。
1996年年初,石钢积极响应国务院发出的学习推广邯钢经验的通知,开展“学邯钢、降成本,企业管理上台阶”活动。通过派人参加邯钢经验推广会和全厂上下认真学习,深刻理解到邯钢经验的精髓,就是要“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实现“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
石嘴山钢铁厂主要产品的原料在千里之外的酒钢、包钢,成品又要销到数千里之外的市场,前后的运输成本不可小觑。市场的竞争不仅仅是质量,还有价格。邯钢经验对钢铁厂来说,就是一个“降耗增效”精细化经营管理的法宝。
石嘴山钢铁厂积极组织落实邯钢经验,成立了领导小组,召开会议充分研究、认真部署。先是要求各个车间、各个部门认真测算有关经济指标,然后再将成本与效益挂钩,将效益与分配挂钩,并以成本否决作为经济杠杆,形成“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的管理机制。随着工作的深入展开,厂、车间、工段、班组、岗位的经济技术指标体系建立,每个产品从原料到加工各个工序再到成品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都细化到具体岗位,从采购成本、制造成本,到销售成本,都一一明确。人人都明白自己的成本指标和责任,必须精心作业,必须杜绝浪费,否则收入就会减少。
通过学习邯钢经验,石嘴山钢铁厂充分调动全员职工“当家理财、精打细算,加强管理、深挖潜力”的积极性,使经营管理上了台阶,达到了职工增收、企业增效的目的。
这年,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在石嘴山钢铁厂召开自治区经验交流会,并向全区发出了“远学邯钢,近学石钢”的号召。
1997年5月18日,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钢铁厂改组为“宁夏恒力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成为自治区十大骨干企业之一、冶金部33家重点钢铁企业之一。
1998年5月11日又成立了宁夏恒力钢丝绳股份有限公司。宁夏恒力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有宁夏恒力钢丝绳股份等12个全资、控股、参股的子公司,集团为国家冶金重点企业,具有独立进出口经营权。产品品种之多、规格之全居全国同行业之首,成为中国金属制品的两大基地之一。
1998年5月29日上午,时任自治区副主席于革胜和恒力董事长刘京喜一左一右站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大厅二楼厅堂新股票上市的铜锣架两旁,两人各拿着一个系着红丝带的锣槌,他们几乎同时用力将手中的锣槌敲向大铜锣。“铛!”一声脆响,宣告着“宁夏恒力”股票上市交易了!楼上楼下一片欢喜,交易大厅里一片欢腾。
中国的钢丝绳走向新纪元,宁夏恒力为中国钢丝绳企业中第一个股票上市公司。
钢厂人浩气满满:咱钢厂恒力上市了!咱也是股东——原始股股民啦。钢厂的职工家属们都是喜气洋洋,走起路来都是矫健喜庆。
恒力公司借着上市的东风完成了几个大的技改动作,0.55万吨索道用钢丝绳和1万吨柔性抽油杆项目先后投产;成功打造了3万吨特种钢丝绳技改项目和年产22万吨混凝土用预应力钢绞线项目。
所产钢丝绳(钢绞线)广泛应用于煤炭、石油、水电、船舶、航空航天和军工等诸多领域,产品畅销国内、远销亚欧非和美洲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
恒力钢铁厂车间
一时间真谓捷报频传:制造出世界上最长最粗钢丝绳;8条生产线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椭圆弹性面钢丝和光纤光缆用低碳钢丝填补了国内空白;14种产品达到国际生产水准;钢丝绳产品获国际权威机构英国劳埃德船级社质量认证;荣获西班牙“96最佳国际贸易企业奖”。
制造中华第一绳
石嘴山钢铁厂还有着值得大书的一笔。
1997年的一天,几位江阴大桥建设方的采购人员来到了恒力公司。他们为订购大桥的两根主副缆索绳,已经风尘仆仆走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在国内寻求了多家大的钢丝绳生产厂家均无能力接单。今天他们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到了恒力。
当时在建的江阴长江大桥,其跨度为世界第四、亚洲第二、中国第一。它是国家“九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工程,国家“两纵两横”公路主干线特大桥,G2京沪跨江的“咽喉”工程。大桥要在1999年国庆节建成通车。如今大桥急需的两根6×36 SW-24镀锌1770 Mpa长7000 m的钢丝绳还没有着落。
双方在会议室里进行交流。建设方提出的技术要求非同寻常:直径24 mm、单根长度7000 m的镀锌钢丝绳,其中每根绳中的216根钢丝不得有电接点,每股由36根强度为1770 MPa高强度钢丝组成。技术难度非同一般!事后得知:这是我国按照高于国际最新标准要求设计的。
公司党政领导团队刘京喜等人和技术团队主要人员几天几夜几乎没有离开过公司,在办公室、会议室里连轴转,会上会下几番讨论、分析、研究,思路越来越清晰,信心越来越强:咱钢厂不是要做大做强吗?咱不是有国内领先的技术团队和兢兢业业的技术工人吗?这个活,咱能拿下。技术工艺关键点一个个明了,相应的技术改革技术创新措施方法一个个明确,技术方案修订完善,总的技术方案通过,供需双方签订了合同。
生产过程中,恒力铆足劲,多少个日日夜夜,技术人员精心编制各种技术规范,管理人员蹲车间盯现场及时改进工艺,各个操作工人按工艺要求精心作业,各个工序严格把关一丝不苟,质检人员按章采样有条不紊,各级调度及时协调上传下达,各个部门认真组织周全服务。
“开饭了,开饭了!”食堂炊事人员将香喷喷的热饭菜送到一线,有的人依然聚精会神作业。
领导的BB机响了,家属留言:都几天了还不回家?
办公室的座机响了,家属叮咛:该吃药了,注意休息。
可是大家都心系这条大绳,办公室会议室的灯光经常是彻夜通明,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时时分析研究解决生产技术问题,车间里机器轰鸣,设备安全运行,作业人员聚精会神,大绳在一米米的合股延伸。
那些日子里,夏日的河滨区儿童乐园里少了几多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因为他们的爸爸妈妈在忘我工作,不能陪伴他们来戏耍;夏秋的街道路灯下,没有了星星点点的扑克圈,滨河的绿荫草坪小道上少了几多漫步的身影;寒冬腊月的游泳池冰面正适合滑冰,孩子们多想在周末去那里过把滑冰的瘾,可是爸爸妈妈正在为大绳攻关,哪有心思陪着孩子来玩;球场上也冷清了,往日里矫健的身影都把能量转到第一绳的制造上。
1998年春天,“中华第一长绳”在石嘴山诞生了!
当载着“中华第一长绳”的特大运载车在喜庆的鞭炮锣鼓声中徐徐启动,恒力人是格外的自豪和骄傲,石嘴山河滨工业园区街道上彩旗招展热闹非凡,人人喜气洋洋。
1998年7月16日,“中华第一长绳”的绳索主缆在江阴大桥上架设,气贯长虹。
1998年9月28日,江阴大桥建成通车。石嘴山钢厂的几千个家庭里的男女老少,都在观看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的江阴大桥通车庆典,个个喜不自禁。“快看快看,这个大桥的两边主副缆就是咱厂生产的!”
科技创新谱新篇
石钢人是兢兢业业、精益求精、不断创新的一个群体,他们先后开发出国内独家产品,例如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超高强度特种船用钢丝绳、镀锌密封钢丝绳、重要用途低碳钢丝、电铲用涂塑钢丝绳、集装箱起重机用钢丝绳和国内最大直径120 mm船舶用钢丝绳等。
几十年来,钢铁厂拥有十来项国家专利。其中“钢丝直接水冷装置”,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该项技术在全国属首创,应用在老拉丝设备上,钢丝性能显著提高,使企业具备了生产1670 Mpa级的大规格制绳钢丝的能力。正是因为石钢人对金属制品的研发有着痴迷般的热爱,靠着智慧和汗水,为承重的线材添加进了足可负千钧的韧性和力量,在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石嘴山钢铁厂所取得的技术成果,为我国的钢丝绳上档次、技术上水平、质量上台阶提供了创新式的技术支撑。
“HL”商标为中国驰名商标,获得“产品质量国家免检”资格,三角股钢丝绳、多层股钢丝绳、密封钢丝绳、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扁钢丝绳为宁夏品牌产品;柔性抽油杆、钢丝绳预张拉机,为中国专利十五年成就展“最佳项目”。
1996年、2001年,钢铁厂先后两次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2004年获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状、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十佳单位等荣誉,2007年获“自治区培养使用技能人才先进集体”称号,2008年8月获“宁夏改革开放三十年行业功勋奖”,2009年2月企业技术中心获“全国钢铁工业先进集体”殊荣,2014年获“全国钢铁工业先进集体”称号。
风雨兼程六十载,激流勇进著华章。如今这家企业已具有年产60万吨钢、30万吨金属制品、3.5万吨活性炭的生产能力,成为中国最大的钢丝绳、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制造企业之一,亚洲最大的无烟煤煤质活性炭生产企业。
从戈壁滩上建厂到炼出宁夏的第一炉钢,从军机拖靶绳到阻拦索,从“中华第一绳”到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超高强度特种用途钢丝绳,是石钢几代人发扬“五湖四海、群策群力、艰苦奋斗、开创新业、自强不息、顽强拼搏、激扬文化、激流勇进”精神的结果。
如今,宁夏新日恒力钢丝绳股份有限公司志存高远,致力于优化资产结构,积极探索多元化发展。目前正采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领先的第三代微生物合成法“月桂二酸规模化生产技术”,投资21亿元建设世界规模最大的年产5万吨月桂二酸项目,2020年年内拟建成投产。
届时,一个全新的、国际一流的生物基材料产研企业将在十里钢城矗立!
而昔日的宁夏第一个钢铁厂——石嘴山钢铁厂所做的贡献,依然值得石嘴山人自豪和骄傲!
(供稿:窦立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