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苹 果

富县苹果从1 951年引进栽培,先后经历了零星栽植、规模建园、产业提升三个阶段。1 985年起,部分农户开始在塬边台地、坡峁硷地零星栽植苹果,粮果效益对比明显。1 992年,由县政府主导,全县各乡镇开始在一、二类地实施规模建园。1 998年,县政府决策再次突击性上规模,苹果面积迅猛扩张。2005年开始,以全面推广苹果四大关键技术为标志,着力提升苹果产业总体质量。截至201 0年,全县苹果产业川塬并进,建园24 1 33公顷,挂果1 6 667公顷,总产43.3万吨,产值1 2.99亿元。

第一节 苹果种植

主栽品种 1 990年,引进栽植的苹果品种主要有国光、秦冠、黄元帅、红元帅、乔纳金和富士等,主栽品种以晚熟、丰产、耐贮运的秦冠为主,搭配栽植的品种有小国光、红元帅、富士等中晚熟品种。1 991年,富县红富士、乔纳金、小国光苹果被评为陕西省优质水果。1 995年,富县国光、新红星苹果分别获得“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银奖、铜奖”。1 999年,富县红富士苹果被陕西省农业厅评为“陕西省优质水果”。2000年后,全县苹果栽植品种以全红、高桩富士为主,秦冠、新红星、新乔纳金等品种的栽植面积骤降,嘎啦、千秋等品种作为授粉树种在果园中均有零星栽植。201 0年,富士系列成为富县苹果主栽品种,嘎啦为早熟苹果主栽品种。

苹果产量 1 990年苹果面积4820公顷,主要集中在塬区乡镇,总产4300吨,产值600万元。1 996年达到6800公顷,总产2.75万吨,产值0.4亿元。1 998年,县委、县政府决策突击性上规模、强制性上水平的要求,苹果面积每年以2000公顷左右的速度递增,截至2004年苹果栽植面积2万公顷,总产1 0万吨,产值1.8亿元。

2005年,县委、县政府提出“强攻质量、稳增贮量、拓展市场、延伸产业”的指导思想,全面推广苹果“大改形、巧施肥、强拉枝、无公害”四项关键技术,将产业发展的重点由规模扩张转移到提质增效上,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建成绿色食品苹果基地1 1 333公顷,被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予“果业先进县”称号。

红富士苹果

2007年,县委、县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川道产业开发的决定》,在洛河流域川道栽植加工型澳洲青苹1 733公顷,富县苹果由单一鲜食型向鲜食型与加工型相结合的方向发展。是年,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授予富县“全国苹果20强县”称号。县政府聘请28名农民技术员入驻洛河川道乡村,全面开展苹果业务培训与技术推广工作。201 0年,全县苹果产业川塬并进,建园24 1 33公顷,挂果1 6 667公顷,总产43.3万吨,产值1 2.99亿元。

富县1 990—201 0年苹果生产情况统计一览表

种植密度 1 991年推广矮化密植建园,栽植株行距一般采用2米×3米、2米×4米或3米×4米,以2米×4米居多。2002年推广乔化建园,每亩栽植28 ~44株,株行距选用3米×5米或3.5米×5米、4米×5米、4米×6米规格。截至201 0年,苹果总面积的98.6%实现乔化建园。

整形修剪 1 991年,推广三主枝小冠半圆形树形,树高4米左右,冠径4 ~5米,中心干层高40~60厘米。全树5 ~6个主枝,在中心干上呈二层排列,底层距地面80厘米左右,第一层基部三主枝在1 ~2年内选留,主枝开张角70°~80°左右。第二层二个主枝,可对生也可错落,每主枝上一般选留1 ~2个侧枝。

2002年,推广果树大改形技术,培养小冠开心型树形。树龄1 0年以上果树,主干提至1.2~1.5米,留3~5个主枝,树高2.5 ~2.8米;对临时树留大枝2个,处理成扁形,为永久树生长拓宽空间。一般采用轻剪长放手法培养结果枝组,精细修剪结果小枝。2006年以后以间伐为主,对树龄在1 5年以上的果园,由每亩55株降为28株,永久树留主枝3~4个,株枝量保留2000条左右。

疏花疏果 1 991年率先在交道、羊泉塬区开展苹果树疏花疏果试点,指导果农正确运用疏花疏果技术,控制坐果数量,合理果树负担,防止出现苹果大小年造成减产,从而提高果品质量。1 995年开始大面积推广疏花疏果技术,优果率显著提高,受到果农普遍欢迎。201 0年挂果面积全部应用。

果实套袋 1 994年,县果业局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购回果袋,在羊泉乡、交道乡试用。1 998年开始全面推广,县政府出台扶持政策对果实套袋实行财政补贴,对套袋果签订收购合同,以此推动套袋技术推广普及。当年套袋800公顷。2001年套袋技术全面普及。201 0年全县果实套袋1 6 667公顷。

第二节 果园管理

水肥管理 1 990年果园施肥以尿素、氮氨、磷肥为主,农家肥为副。1 995年后,果农普遍意识到农家肥的优势,尤其是羊粪对苹果提质增效的重要性,自觉加大果园农家肥投入,亩施肥1 000千克左右。2002年以后,进行果园测土配肥,根据果树对氮、磷、钾、钙等有机肥料的需求,推行配方施肥。1 999年起,县政府组织连续三年实施万窖千井工程,在塬区10个乡镇累计打建集雨窖1万眼,总蓄水能力20万立方米,为缓解特殊年份旱情及果园生产用水提供保障。

太阳能诱灭虫灯

病虫防治 2005年前,主要通过喷药防治食心虫、红蜘蛛、卷叶蛾、腐烂病、早期落叶病。2005—2008年间,腐烂病、早期落叶病严重,通过潜心调研与摸索,形成有效治愈办法,即人工刮除腐烂病疤,涂抹杀菌药物和伤口愈合剂,对树干和剪锯口涂抹防腐药物控制病害。2007年,推广太阳能灯、粘虫板、诱虫带、诱芯等生物防治技术,有效提高果品质量。2008年后,主要采用人工阻断和药剂喷杀防治腐烂病、早期落叶病、红蜘蛛等病虫害。

机械作业 1 990—1 995年,果园劳务及施药采用人工完成,普遍使用肩背式手摇喷雾器灭杀病虫害。1 996年后,随着果园面积不断扩大,出现推拉式液压喷雾器,输药软管延伸喷施作业灵活性,降低劳动强度。同时农机动力陆续进入果园作业,机械施药得到广泛应用。2000年后,随新机具普遍推广,割草机、旋耕机、施肥机、覆膜机、运果机等果园机械作业广泛应用,果农务做效益明显提升。

果树大改形 2002年在交道镇进行大改形试点,实施降枝修剪,解决树冠密闭、通风透光差、果品质量低、经济效益不高等问题,达到大枝少、树冠开、通风好、效益高的目的。县政府组织专业会议,邀请省农林科技专家授课,培训果农和专业骨干,并入园开展实际操作。2003年,大改形技术在全县普及推广,公路沿线果园实施“隔一伐一”间伐疏密举措,完成200公顷。2006年随着标准化示范园建设步伐加快,大改形技术在实际操作中进一步强化间伐措施,间伐一亩县政府一次性补贴果农200元。截至201 0年年底,果树大改形1 6 800公顷,其中挖改2067公顷。

高炮和防雹网 雹灾是苹果生产的天敌,县气象局在全县苹果主产乡镇布设高炮点,培训炮手,供应炮弹,有关乡镇汛期全天候值班,根据天气预报,及时发射高炮预防雹灾,防灾减灾效果明显。

2004年,防雹网技术引入富县,投资1 4.4万元,率先在雹灾频繁的北道德乡开展试点,有效降低雹灾损失。2005年开始在全县推广,一般5月份在果园拉网,苹果采收后收网,防止积雪损坏防雹网。截至201 0年全县果园搭建防雹网1 97公顷,县财政累计贴息200万元。

果树强拉枝 2000年开始推广强拉枝技术,果树拉枝85°~90°。2002年起,进一步增强拉枝力度,拉枝90°~1 00°。201 0年,全县果园强拉枝1 3 667公顷。

北道德乡搭建的防雹网

果园巧施肥 2002年推行果园测土配方施肥,根据果树对氮、磷、钾、钙等有机肥料的需求,鼓励果农大量施用农家肥,合理使用有机肥,配合叶面喷施微量元素,以达到科学配方巧施肥目的。是年巧施肥5333公顷。201 0年,全县亩均施用有机肥1 500千克,测土配方施肥果园2万余公顷。

环割环切 2000年起,富县在苹果生产管理中,针对红富士苹果成花难、坐果低的问题,引入使用环割环切技术,全县环割环切2000公顷。2003年达到6887公顷。此后环割环切技术普遍应用,成为促花成果的主要技术措施。

无公害果园 2002年起,富县提出禁止、限制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清理整顿农药市场,使有机磷等一批高毒性、高残留农药退出农药市场。2006年,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原来普遍在9月底发生的落叶病得到有效控制,1 0月份保叶率仍在85%以上。2008年推广苹果树壁蜂授粉技术,获延安科学技术三等奖。201 0年,无公害病虫防治20 1 33公顷。

第三节 生态果园建设

综合施策 2002年后,针对土壤有机质缺乏、果树营养积累普遍不高的实际,引导果农改变传统施肥习惯,以增施农家肥、有机肥为主,适量施用化肥,实行配方施肥,制订合理的配方施肥方案,大力提倡果园种草养畜、以沼促畜、以畜优果。2004年实施广辟肥源工程,加大果园腐殖质覆盖和增施有机质肥,推广果、畜、沼、草、网五配套生态果园建设,提高果园有机质含量。2006年按照“政府组织、企业扶持、群众自愿”原则,以恒兴公司为依托,新上澳洲青苹1 000公顷,为川道农民增收培植骨干产业。2007年大力开展创建省级示范园活动,培育典型,加强示范,辐射带动,全面提高。2008年由县政府主导,新增苹果面积1 067公顷,新建沼气池1.1 3万口,在扩大规模的同时,有效解决果园有机肥源不足问题,全面提升无公害苹果生产能力。2009年,针对果园密度大、有机肥投入轻、节水灌溉面积少、授粉树比例小等问题,提出“381”优果工程,即亩留果树30株,亩施有机肥4000千克,亩产值1万元。截至201 0年,苹果园兴建沼气池1.5万口,每年带动养畜5万余头,形成一批五配套循环经济生态果园。

灾害预防 树体受冻、花期遭冻和冰雹袭击是苹果树常见自然灾害,普遍推广采用涂白、熏烟、果园喷水及防冻液等技术措施预防冻害。涂白:入冬前用石硫合剂涂白树干,以预防寒潮冻害。熏烟:晚霜前用锯末、杂草、落叶等堆放压土,寒潮来临时点燃发烟。果园喷水及防冻液:霜冻发生前,用喷雾器对果树连续喷水或喷施防冻液,减轻霜冻。2009年起,果农开始购买苹果园自然灾害保险,201 0年累计参加保险果园5000公顷。

第四节 苹果营销

苹果储藏 20世纪80年代,苹果储藏以简易库和土窑洞居多,储藏期短,储藏量小,储藏质量难以保障。1 992年,富县苹果总公司在沙梁邮政局院内建成富县第一座冷库,储藏能力500吨。2003—2008年,全县新建冷库1 0座,储藏能力1.5万吨。201 0年,富县高塬红苹果贮销有限责任公司在富城镇伏龙村修建富县第一座气调库,储藏能力1 000吨。全县共建成苹果冷库39处98座,气调库2座,储藏能力1 0万吨。储藏能力的整体提升,为苹果反季节销售增加了利润空间,提高了经济效益。

苹果加工 1 985年9月,羊泉乡贸易货站利用苹果加工罐头和果脯。20世纪90年代,民间开始利用残次果加工果醋、果干,仅限自用。2005年,县政府引进陕西恒兴果品公司建成果汁加工厂,配置两条选果生产线。2006年8月投产加工鲜果5万吨,生产果汁3万吨,全县残次果基本得以消化。2008年在川道乡镇发展澳洲青苹1 733公顷,为果品加工提供充足原料。201 0年,恒兴果汁厂年生产能力3万吨,全县残次果销售渠道稳定。

市场销售 20世纪90年代,苹果销售主要依赖地头市场收购。2000年后苹果产业格局基本形成,先后出现龙头企业带动在国内大中城市开辟窗口,县政府组织专业队伍营销,经纪人预购代购,果农大户自创市场等营销景象,有效解决苹果销售难题。2006年,羊泉宏佳果贸有限责任公司获得果品出口经营权。201 0年,形成宏佳果贸有限责任公司、县果业总公司、绿平果业有限公司、圣地红公司四大苹果产销龙头企业,年销售苹果2500吨。苹果外贸出口俄罗斯、新西兰、马来西亚、印度、沙特阿拉伯等国,累计创汇1 20万美元。国内市场销往上海、广州、天津等城市。富县苹果以其香甜、质脆、耐贮藏长期深受消费者青睐。

201 0年1 0月20日富县在广东佛山开辟苹果销售基地

201 0年1 0月,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国佳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富县苹果佛山销售基地,富县38户企业、合作社入驻市场直销苹果,开设档口43间,经营面积3300余平方米,年销售苹果2000余吨。

2000年,县果业局设立信息中心,配置计算机、传真机等设备,利用网络了解国内外大城市苹果销售市场信息,通过《富县果业信息》和县电视台定期发布。各乡镇建立信息站,村组建信息点,形成县乡村三级信息网络服务体系,引导果农适时顺价销售,实现苹果产销信息网络化。

富县果业公司1 997年注册“圣地”牌苹果,2007年绿平果业有限责任公司注册“陕富”牌苹果,2008年宏佳果贸有限公司注册“绿冰”牌苹果,201 0年圣地红果贸有限责任公司注册“绿树缘”牌苹果。苹果产业实行标准化管理,品牌化营销。

第五节 果业管理

管理机构 1 990年,富县农业局内设苹果公司,技术服务由园艺站承担。1 991年6月,富县果业局成立,事业性质,科级建制,下设园艺站和苹果经销中心。1 992年更名为果业综合开发服务中心,编制8人。1 996年复称富县果业局,辖果业技术推广总站和果业总公司。2004年,果业技术推广总站、果业总公司从果业局析出。201 0年县果业局编制8人,设局长1人,副局长2人。

1 991年成立富县苹果经销中心,定编1 6人。1 993年改称果品经销公司,1 996年更名果业总公司,201 0年,更名果品营销指导服务中心,编制1 3人。1 991年,富县园艺蚕桑技术指导站更名园艺技术指导站,编制1 4人。1 996年更名果业技术推广总站,隶属果业局管理。201 0年8月更名果业技术推广站,编制1 6人。

基层站所 1 992年,全县设立乡镇果树站9个,负责主产乡镇苹果生产全程服务,隶属县果业局管理。2000年,全县设立乡镇果树站1 2个,随后改称果菜站。2009年乡镇果菜站并入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原果树站站长担任综合服务站站长。201 0年,全县有基层农业综合服务站10个。

新技术推广 1 991年推广矮化密植建园和果树小冠半圆形树形。1 995年推广果树疏花疏果技术,优果率显著提高;推广实施万窖千井工程,为果园生产用水提供保障。1 998年,全县推广果实套袋技术。2002年,推广果树小冠开心型树形,拓宽永久树树堂空间;推广乔化建园、果园种草养畜、限制高残留农药使用及无公害生产技术,实施配方施肥。2004年,推广果、畜、沼、草、网五配套生态果园建设,提高苹果有机质含量。推广实施防雹网建设。2006年,在川道乡镇推广澳洲青苹果1 000公顷,为川道农民增收培植骨干产业。同时推广果树间伐和大改形技术措施,进一步加快标准化建园步伐。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和树壁蜂授粉技术,提高生态优果率。2009年推广果园自然灾害保险,维护果农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