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洪涝灾害

新中国成立以来,淮河流域共发生4次流域性大洪水,分别在1954年、1991年、2003年和2007年。

1.1 1954年洪水

1954年夏季,东亚西风带位置异常偏南,致使北方冷空气势力比较强而活跃;加之同期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也较常年偏南,来自印度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流很强,带来丰富的水汽,与北方的冷空气交绥于江淮流域一带,因而造成此期间频繁的暴雨天气过程,发生了近百年来少见的特大暴雨洪水灾害。

4—7月,南起南岭、北至淮河广大地区的总降水量一般在1000~2000mm之间,比常年同期偏多3成至1倍,其中安徽、湖北两省南部和江西、湖南两省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总降水量一般在2000mm以上(安徽省黄山市5—7月降水量达2800mm),偏多达1~1.7倍。4个月的降水日数一般有40~90d,比常年同期偏多10~20d,长江中游一带在80d以上,比常年同期偏多15~25d;期间日降水量不小于50mm的暴雨日数一般有5~15d,比常年同期偏多3~10d。主要的暴雨过程有11次,其中8次出现在6月上旬之后(7月就有6次),以6月12—20日的暴雨过程持续时间最长,6月23—28日的暴雨强度最大,仅23—25日连续3d湖南省大部、湖北省东南部、江西省北部一带都出现了100mm以上的大暴雨或特大暴雨。

淮河干流因5月中下旬降雨多,底水位高。7月初暴雨后,干流水位急剧上涨,发生严重溃决现象和大面积内涝;一些丘陵山地因山洪暴发而造成灾害,局地还发生滑坡、泥石流。史河、灌河、白露河等淮河上游南支各河道均发生溃口漫溢,固始、蒋家集等地区洪水泛滥,平地可以行船;同时北支的洪汝河、沙颍河中下游及淮河干流王家坝至正阳关一带的洪水剧增;中游的濛洼、城东湖、城西湖、瓦埠湖均于7月6—7日相继开闸蓄洪。由于持续暴雨及高水位,致使淮北大堤失守,堤防普遍漫决;淮河的主体防洪工程淮北大堤分别在五河县毛滩和凤台县禹山坝两处决口;淮干一般堤防临王段决口,上下隔堤漫溢,万任段决口;濛洼蓄洪大堤先后决口数十处。由于分洪、河堤决口及暴雨积水等造成淮北平原大片洪泛区。

据统计,此次洪涝灾害造成农作物成灾面积700多万hm2,粮食减产近百亿千克,棉花减产近400万担(1担=50kg);死亡3万多人,倒塌房屋700多万间;紧急转移人口1300多万人、耕畜129万头。

1.2 1991年洪水

1991年,淮河流域的暴雨洪涝始于5月下旬,分3个阶段。5月24—25日,雨带北抬至淮河流域的大部地区,河南省中部和东部、安徽和江苏两省北部、山东省南部等地降了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安徽省亳县24日降水量222.7mm);降水总量一般有60~150mm,安徽、河南等省的部分地区达200~300mm。月底,这一带地区仍有间断降雨。持续降雨导致这一带地区江河湖库的水位显著偏高。6月1日,淮河干流中游出现一次中等洪水。受此影响,淮河流域地区冬小麦大面积倒伏,部分农田出现渍涝,仅河南、安徽、江苏、山东等省受灾农作物就达200万hm2,被淹的冬麦很多烂根、烂棵,有的发生霉变、生芽,造成大幅度减产,其中仅安徽省受灾面积就达73万hm2,绝收14万hm2,倒塌房屋1.1万间,死亡3人,经济损失8亿元。

6月12—14日,雨带位于江淮及太湖流域一带,过程降水量达100~250mm,部分地区超过300mm,安徽省的寿县、颍上降水量分别达421mm和414mm,蚌埠市吴家渡水文站12日最大1h降水量达101mm。此前,由于降雨频繁,土壤水分已饱和,受这次强降雨的影响,淮河干流和大部分支流发生了洪水,王家坝开闸向蒙洼滞洪区放水,农业、交通均受较大影响。河南省因河水猛涨,积水无处可排,甚至倒灌,形成大面积内涝;驻马店地区新蔡、平舆、正阳等县700多个村庄、32万人被洪水围困,汝南县南余乡文殊河北岸形成500~700m宽的引洪区,平地行洪,水深2m;信阳地区的固始、淮滨等沿淮干、支流两岸一片汪洋,10多万人被水围困。

6月下旬后期至7月中旬初,主要雨带又稳定于江淮及太湖流域一带。这阶段暴雨天气频繁,降水量大,总降水量一般有300~500mm,部分地区达500~800mm,其中安徽省黄山光明顶和梅山水库及湖北省罗田、麻城等地在800mm以上,江苏省兴化超过900mm。兴化、汉口、罗田、黄陂等地10多天之内降水量如此之大,为有降水量资料以来所仅见。由于雨带持续稳定,降雨时间长,强度大,雨量集中,使淮河干流和王家坝以下一些支流同时发生洪水。7月6日,启用多个行蓄洪区。

据不完全统计,受暴雨洪水的影响,安徽、江苏、湖北、湖南、河南、浙江、上海、江西及贵州、四川、云南等省(直辖市)灾民超过1亿人,受灾农作物1126多万hm2,死亡1800多人,倒塌房屋300万间,经济损失700多亿元。

1.3 2003年洪水

2003年夏季,我国主要多雨区位于黄河与长江之间。6月下旬至7月中旬,雨带在淮河流域徘徊,降水过程频繁。由于雨区和降雨过程集中、雨量大,导致淮河干、支流水位一度全面上涨,超过警戒水位,发生了流域性特大洪水。淮河流域主汛期为6月21日至7月22日,期间共出现了6次集中降雨过程,过程总降水量达400~600mm,安徽省霍山、宿县及江苏省高邮、河南省固始等地超过600mm;与常年同期相比普遍偏多1~2倍。6月21日至7月22日淮河流域平均降水量与历年同期相比为近50多年来的第二位,仅次于1954年,淮河上游及沿淮淮北地区降雨量接近或超过了1991年,除伏牛山区和淮北各支流上游外,淮河水系30d降雨量都超过400mm,暴雨中心安徽省金寨前畈(饭)站降雨量达946mm。受强降雨影响,淮河流域出现3次洪水,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仅次于1954年和2007年的第三位流域性大洪水。

主汛期间以6月30日至7月7日及7月9—14日两次降水过程持续时间较长,雨量较大。6月30日至7月7日,淮河流域出现了主汛期最强的一次降水过程,河南省东部、安徽省中部和北部、江苏省大部出现大范围的持续性暴雨和大暴雨,8d总降雨量沿淮地区一般有150~300mm,部分地区超过了300mm。7月9—14日,淮河流域再次普降大到暴雨,局地出现大暴雨,淮河北部地区过程降水量有100~150mm,以南地区有100~200mm。为缓解洪水紧张局势,王家坝分别于7月3日和11日两次开闸泄洪,这是1991年淮河大洪水以后,淮河流域地区首次开闸泄洪。

据安徽、江苏、河南3省不完全统计,受灾人口达5800多万人,紧急转移200多万人;受灾农作物面积520多万hm2,成灾340万hm2,绝收120万hm2;倒塌房屋39万间;直接经济损失350多亿元。

1.4 2007年洪水

2007年汛期,淮河流域出现仅次于1954年的特大暴雨洪涝灾害。6月29日至7月26日,淮河流域出现持续性强降水天气,总降水量一般有200~400mm,其中河南省南部、安徽省中北部、江苏省中西部有400~600mm;降水量普遍比常年同期偏多5成至2倍,河南省信阳偏多达3倍。淮河流域平均降水量465.6mm,超过2003年和1991年同期,仅少于1954年,为历史同期第二多。由于降水强度大,持续时间长,淮河发生了新中国成立后仅次于1954年的全流域性大洪水,先后启用王家坝等10个行蓄(滞)洪区分洪。受暴雨洪水影响,安徽、江苏、河南等省共有2600多万人受灾,死亡30多人,紧急转移安置110多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200多万hm2,其中绝收面积60多万hm2;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70多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