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论述

淮河流域水旱灾害

李 莹

(国家气候中心,中国气象局 北京 100081)

摘要:淮河流域处于我国东部南北典型气候过渡带,易受到低纬和中高纬各种天气系统的共同影响,气候条件复杂多变,是我国水旱灾害的多发地区。1949—2000年,淮河流域发生流域性洪水共有两次,分别在1954年和1991年;进入21世纪后,季风雨带常在淮河流域停滞,淮河流域洪涝灾害呈现不断加剧的趋势,2003年淮河流域出现了自1954年以来最大的洪水,2007年也出现了流域性洪水。就干旱灾害而言,新中国成立以来,淮河流域典型的干旱事件分别发生在1959—1961年、1986—1988年、1999—2001年。其中,1988年的秋冬连旱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流域内最为严重的旱灾。21世纪以来,淮河流域进入多雨期,干旱灾害不如前期明显。此外,淮河流域的旱涝急转现象也是其独特的气候特征。

关键词:淮河流域;洪涝;干旱;旱涝急转

淮河流域地处我国东部南北典型气候过渡带,由于历史上黄河长期夺淮使得淮河入海无路、入江不畅,特殊的下垫面加之受到低纬和中高纬各种天气系统的共同影响,气候条件复杂多变,淮河流域易涝易旱,常常洪涝并存,被人们总结为有“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特点,是我国水旱灾害的多发地区。本文主要针对淮河流域水旱灾害的特点,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淮河流域的洪涝灾害、干旱灾害和旱涝转换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