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时光 (五)

逄丽在无锡接到母亲的电话,姓单的死了。

前几天她刚去看完何康宁,已经一年多没见他,他看上去身体状况不太好,自己也说没什么精神。现在逄丽的眼中,何康宁身上的神秘感全消失了,与他的相处越来越自然,像是自己的一位老亲戚,他身上那股独特的桂花香味,不知什么时候起,再也没闻到。

“你回来给他磕个头哇,大后天就入殓啦。”龚研华的口气中带着命令。

“死就死,磕甚头了!”逄丽跟母亲说话时,还会流露出家乡的口音。

“你这个娃娃现在咋载样说话了?有钱也不能这么六亲不认哇?”

“那我说甚,六亲,他算哪个亲?全世界每天死几十万人,他死得有甚了不起的吗?”中年的逄丽在说话和行事风格上,跟曾经那个闷声拿主意的小女孩不同,她现在变得像张平平,有什么不满立马就直截了当地说出来,心中觉得厌恶就破口咒骂,常用的两三句脏话让她很受用。龚研华并没发现女儿的变化,就像她从前也不怎么能察觉逄丽的变化一样,她自己则变得更外向更凌厉,脾气一触即发。

十天前的包头,立完春二个多月,道路两边的白杨与国槐冒出一寸多的绿芽,野草已经顶破土皮露出半颗脑袋,有些人将冬的棉衣收拾起来,替换上轻薄的衣衫。忽然,一夜之间降温十几度,西北山区还下起一场大雪,冻死不少来不及归圈的羊。远方天际白雪皑皑,尚未消融,繁华的街市上,人们又裹上棉衣各自忙碌起来,天空本来晴朗,忽然大雨滂沱,直线下降的雨水冲刷得人睁不开眼睛,龚研华出门没带雨伞,被突如其来的这场雨浇得没处躲藏,她疾步迈上底商前的台阶,干货店的老板认得她“龚老师快进来躲躲哇!”“看看这鬼天气,伞也不带。”“可不,春寒料峭么……”两人正抱怨着天气,一辆白色救护车鸣叫着开进旁边小区,她看见不少人冒着雨围在空地当间。“有个老汉,走得走得栽倒就没了!”“哪了?哪了?”“你看看载大暴雨淋得可怜的!”“谁也不敢动哇,不知道甚情况,哪敢碰了,就那大雨地躺了半天啦!”人们给救护车上下来的白衣人让开地方,龚研华跟着他们挤到跟前,地上躺着一动不动的这个肥硕的老人她认识,他是老单。

半年后,逄丽借着办公事回到包头。单伯伯长眠在风景迤逦的大青山脚下,她去给单伯伯磕下三个头,烧了几百亿冥钞过去。

巧的是,张平平也在包头。再次重逢在故乡,两个女人格外动情。

“姓单的死了,一个人栽倒在大雨地,再也没起来……”张平平注意到,逄丽的打扮没有刚去无锡见她时那样张扬,现在的她内敛而精致。

“那你妈咋办?”

“她现在一个人住,身体还行,血压一直高,先就这样吧,过两年身体不行再想办法,逄博我也不太指望得上。”逄丽脸上的孤独似乎没离开过她,

跟逄丽差不多,张平平离开家乡也有十多年。蔡家人迁移到包头快七十年,杨二姊自二十多岁上跟着男人渡过黄河后,在这渡过辛勤的大半生,而她,作为他们的后人又完成一次迁出,人啊,大概就是这样世世代代在迁移,谁知道自己最初在哪里,将来又向何处?她跟逄丽感慨起来“你说,我们的后代将来又会游荡到哪里?你想不想陪我去看看儿时长大的地方,不知道与我记忆中的图像一样与否?”

“走吧,我还去过一次呢,我也想再看看,开车去!”

那沙土坡和大院的一切都深深地印在平平的记忆里。有的清晰有的模糊,像一段段对焦零乱的影像。当她们行走在曾经的小土路上,周围的一切都已时过境迁,要很费力才能寻出一些当年的踪影。但令张平平想不到的是,腿脚的记忆力却很棒,带着她不知不觉地朝着熟悉的方向前行,头脑中,通向杨二姊大院的路很漫长,她们翻过停运很久的火车道,走了没多久,便来到黑老头站过的地方,他当然不会在那里,转身而去的董华庆也再没有回头。张平平不觉在这驻足停留,拭去眼中快要涌出的泪水,再往前,便是在她梦境里无数次出现的地方,此时,已是别人的家园。

让她大为惊诧的是,一切都好像缩小好几圈,大院萦绕在她的脑海里多年,每一处都清晰可辨,真的见到时怎么都变小了呢?院门外种下的一排杨树苗,如今长得遮天蔽日,那是这排杨树把院里的一切都映衬小了?张平平将记忆和现实认真反复地比对。

她们用手轻轻地叩击院门,新的女主人“哗啦”一下拉开大门,门上用成链锁,门也不是那扇快要被他们姐弟玩坏的大铁门,更听不见大黑狗的吠叫。

屋檐前面的葡萄架没有葡萄,精心养育多年的几株葡萄老根不知被移到哪里,是否还活着,大黑狗就埋葬在其中一株葡萄根下面。门前的台阶也变矮,每个清晨,杨二姊就是站在台阶的东头刷牙的。房顶也没有那么高,被人新铺过油毡,看着好像很容易就能爬上去,不像那时踩着梯子攀爬那么费劲。房屋的墙壁顶棚翻新过,只有门窗和土炕还保持着原先的模样,炕沿上面磨出的光泽更加锃光油亮,仿佛它的前主人刚刚起身。左边靠窗那块是杨二姊磨的,她常常坐在那儿休息,叠着两只小脚,目光平静地望着窗外……平平在屋里转着,看着,那曾经熟悉的边边角角,眼里泛起滚烫的泪花,将屋内蒙上一层透明的波纹,逄丽无声地陪着她的朋友,新的女主人悄悄走到外面。

张平平从院里走出来,向前走到南面的空地上,童年暖融融的沙土坡也不见了,蜥蜴洞消失了,地形变化了,土质也变了,地表的植物稀稀拉毫无生气地树立着,一米多高的沙芦苇不见了踪影,河槽几乎看不出原来的形状,可能也消失了。望着眼前干涸的水槽,平平想起那场雨后发来的大洪水,不知道当年的滔天洪水到底是从哪来的,难道是自己记错了吗?原来住在这里的人大部分已经搬迁,只剩几家住户,闲置的地方到处是堆成小山的塑料垃圾,把当初的一切都覆盖起来。上游搞城市化基建,填平不少沟渠,听说眼前的这块空地也很快要被填平,并且可能连她的记忆一道填平。

那院子和里面的一切都真的存在过吗?杨二姊存在过吗?为何眼前的景象有的看似熟悉,有的看似不熟悉。若存在过,现在它们是全部消失了吗?“我宁愿相信,她的每一个分子早已融入那大院里花草的灵魂中,又化入泥土和空气中,然后一丝丝地转化到我的灵魂中,她没有走,就在我们的身体里,并且大部分都被吸入我的身体里,因为我的生命力更加的旺盛,所以我一直念念不忘着她,她没有消失,她只是融化。”

平平在院外的空地上左右徘徊,努力寻找儿时沙土坡上的位置,在一片杂砾那似乎被她找到。她坐下来抱着双膝,此时,四面寂寞无声,她调动大脑努力去想象,想象时间从未向前流动,此时就是当初,就是童年的她闭着眼睛尽情幻想的那一刻……因为,再想一会,就会听到杨二姊寻她回家的呼唤。一群五颜六色的蝴蝶愉快在她眼前飞舞,遮挡住她的视线,仿佛不想让她看得太清晰,但她的耳朵却听得很真切,风声,沙砾飞起的撞击声,枯草摇晃的声音,蝴蝶扑棱翅膀的声音……直到,她真的听见,那熟悉的字音“平平,赶紧回来哇,起风呀……”杨二姊那稍有事情就惊慌的神情,杳然的温暖身形,都真真切切地回到眼前。张平平的全部,除了双眼,都已经感受那时那刻,就像那时那刻的感受一样,只是,恨自己的这双眼睛,它不争气,它没有办法把那所有的图像复原到眼前,它只能送出一点泪水帮她化解急切。一个中年归乡的女人,在二十年后的潇潇秋风中,独坐在旷野上,两行晶莹的热泪顺着眼角滚落,谁又能知道,她在思念着谁?

远远地,伫立在满天黄风中的逄丽注视着张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