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斟句酌咏心声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赏读

咏怀古迹(其三)

〔唐〕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

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

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

环珮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

分明怨恨曲中论。

老杜作诗,字斟句酌,呕心沥血,力求做到字字精准,句句传神,写于晚年的《咏怀古迹(其三)》就是琢字炼语,惨淡经营的典范之作。

怨恨何从表现?诗中有几个关键词字,尤其值得品味。

首联抓“赴”和“尚”两个词。关于“赴”字,学界有争议,明人胡震亨评注的《杜诗通》云:“群山万壑赴荆门,当似生长英雄起句,此未为合作。”意谓如此雄奇飞动、气势磅礴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合适,用在昭君身上是不合适的,不协调的。换句话说,昭君不是英雄,不配山川壮丽之景。清人吴瞻泰《杜诗题要》云:“发端突兀,是七律中第一等起句,谓山水逶迤,钟灵毓秀,始产一明妃。说得窈窕红颜,惊天动地。”意谓老杜用高山大川、灵山秀水来烘托明妃,抬高明妃,但对于“明妃”的身份界定仍然是“窈窕红颜”,不是巾帼英雄。杨伦《杜诗镜铨》说:“从地灵说入,多少郑重。”“郑重”何在,语焉未详,不了了之。笔者认为,以上看法似有不妥,全诗而论,老杜是把昭君当作一位既有儿女情长又有英雄气概的人物来歌咏的。她远嫁匈奴,克服万难,和亲塞外,造福两国,利在后代,这是很多专擅杀伐争夺的帝王将相都做不到的,昭君当然是一个大英雄,巾帼英雄。好马配好鞍,英雄配山水,昭君的惊世之功和爱国之举完全可以和锦绣山河相匹配。因此,这个“赴”字用得好。赴,本意是前赴后继,争先恐后,句中描绘千山飞腾,万水奔波的雄奇景象,化静为动,化平为奇,颇具神韵。本来水流东去,群峰屹立,但是,站在老杜那个位置就有山奔江走之感。老杜站在夔州高处,东望长江远去,群山起伏,流水滔滔不也似乎带动了青山迢迢吗?再说,这个赴“字”,不但状写山河壮丽,烘托昭君英雄,也从一个侧面烘托诗人登高望远的博大开阔的胸襟。老杜流寓夔州,落魄潦倒,但是时刻不忘江山,不忘国运,不忘黎民,他爱脚下这块多灾多难的土地,他爱这壮丽山河所养育的万千苍生,他忧虑国乱家危,想起这些就心如潮涌,情似浪翻,山焉能不前“赴”后继,水焉能不滚滚向前?诗人笔下的山水,从来都是心中永恒的风景。

再说这个“尚”字,本是副词“还、犹”之意,明点千载以后,昭君出生那个村子还在,实际上是强调,千百年之后,昭君还在,昭君形象永存人民心中,昭君精神永远打动万千读者,突出了老杜对昭君的深情缅怀和赞颂之意。有人作诗“千树万落湮野草,唯有香溪照千秋。”是啊,岁月如水,风流成空,烟消云散,唯有明妃流芳百世,光照千古。“尚”是热烈的歌赞,是深情的缅怀,是永远的纪念。换成“只”或是“似”均不妥。“似”有若无,可有可无,淡化了明妃的高大美好形象,减弱了老杜的款款深情。“只有”则谓其他不存,仅此一村,排他性较强,过于绝对武断,且不具有历史发展变迁的沧桑感。唯有“尚有”最准确,最传神,历经风雨烟云,万千村落湮没无闻,昭君村还那样真实地存在,永远存在。村犹如此,人又如何呢?显然,昭君永远活在人民心中,昭君精神永远激励千秋万代的读者。

颔联抓“连”和“向”两个词,当然“去”和“留”也不可忽视。“连”是连接、连通之意,本来很平常,很普通,但是用在昭君这样一个绝世美女身上,而且连接的是“紫台”和“朔漠”,意义就非同寻常了。“紫台”是汉宫,昭君身处汉宫,锦衣玉食,养尊处优,过着奢华富贵、无忧无虑的生活,自是一般女子万分羡慕的,当然昭君备受冷落,不得皇上宠幸的内心痛苦,众人难以理解。“朔漠”是风沙大漠,地广人稀,是异域他乡,言语不通,风俗不适,是天高地远,天荒地老,是思乡无极,念亲无望,是痛苦和困难的象征,暗示昭君此去处境艰难,度日如年。“连”字至少有两层含义,一是昭君离开豪华富丽的汉宫,离开养尊处优的生活,远赴大漠风沙的塞外,远嫁人生地陌的他乡,命运悲苦,困难重重,令人同情,令人感叹;二是昭君和亲塞外,连接沟通两个民族,两个国家,使边境安宁,使人民安定,避免了杀伐争夺、流血牺牲,化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民族融合,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大英雄,是真正的民族英雄。封建社会,一个弱女子,克服了重重困难,担当了国家责任,何其伟大,何等英明!“去”紫台,是离开汉宫,离开故国,离开故乡,离开亲人,而且,这一次离开,永无回归之日,实质上是生离死别,的确惊心动魄。昭君的思乡恋亲,昭君的怀想故国,不难体会。“去”得悲壮,“去”得缠绵,思乡如风,弥漫天地。

此联下句中的“向”字,历来有两种理解,一是接近,靠近,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云:“秋天漠漠向昏黑”,此处即为“接近,靠近”的意思,是一种时间的延续和推移。二是“朝向”“面向”之意,当介词用,笔者倾向于后一种理解。这要结合此联整体意思来思考。上句写生前遭遇,下句写死后悲凉,不管是只身赴塞外,还是死后埋沙尘,昭君均是眷恋故土,思念旧邦,思乡恋国之情感天动地,所以,死后不能归葬故里,魂灵也要牵念故国,坟墓也要朝向故土,此情痴深,超越阴阳,弥合时空,的确感人肺腑。“黄昏”也不纯粹是一个时间概念,《诗经》有云:“日之夕矣,牛羊下来。”马致远《秋思》亦云:“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前者写黄昏鸡鸭入笼,牛羊归圈,人人回家,家家团聚,一幅温馨美好、和谐宁静的生活画面。后者对比两组镜头,一是游子漂泊天涯,无家可归,心怀忐忑,愁肠百结。二是乡村人家炊烟袅袅,灯火点点,一派祥和,一派安宁。两相对比,烘托游子内心的凄凉苦楚。此处“黄昏”同样是和谐、温馨生活的写照。回到老杜诗句,“黄昏”涵盖时空,时间而言,太阳落山,夜幕降临,家家团聚;空间而言,千里之外,故国家园,温馨美好,一派祥和,昭君魂思故国,心向家园,这是理所当然的,因此这个“向”理解为“朝向,心向”比较恰当。“独”字也颇具深意,俗话说,树高千丈,叶落归根,多少海外同胞去世之后都是远涉重洋,归葬故土,生不能回国,死后埋葬故乡,总算了却一生心愿,可是昭君呢?生不能回,死也不能回,“独”留塞外,不见家园故国,不见爹娘亲人,何其愁惨,何等悲苦!

颈联品味抓“省”字和“空”字。“省识”,教材注解为“曾经识得”,如此理解,只是不动声色地揭示当年汉文帝以画取人、目不识珠的事实,感情色彩比较淡薄。笔者认为理解为“约略,大略”比较好,汉文帝挑选宫妃荒唐到了极点,不是亲自目测考量,而是以画识人,贪图简单,这里面免不了有奸佞小人做手脚,画师毛延寿就是其中之一,昭君未行贿画师,所以画师就轻描淡画,掩饰了她的国色天香。文帝呢?自然受欺骗,不曾真正识得昭君的绝佳容貌,及至昭君出嫁塞外时,文帝才后悔不已。完全可以说,文帝约略识得,甚至完全不识昭君真容,文帝有多么愚蠢,多么荒唐!昭君真容美貌不被皇上识得,又是何等冤枉,何等不幸!一个“省识”既准确揭示历史事实的真相,又寄寓了老杜对昭君的冤屈的深切同情。下句写昭君魂归故国,紧承颔联下句,生不能回,死不能归,化为鬼魂也要回来,在一个月朗星稀的夜晚,昭君灵魂缥缥缈缈地回来了,身上的衣饰相碰,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她回家的脚步很匆忙,她回家的心情很焦急,可是,老杜感叹,这又有什么用呢?白走一趟啊,再也看不见亲人,亲人再也看不见昭君,那份哀怨,那份悲愤,永远留在塞外,留在坟墓之中,留存天地之间。这个“空”字用得极妙,一来揭示了昭君的悲惨命运和强烈的思归之心,二来体现出老杜的深深悲悯和满怀愤懑。知昭君千载怨恨者,唯老杜一人而已。

尾联扣住“千载”和“分明”两个词语来品味,“千载”表明琵琶胡语,昭君怨恨,历时久远,引人共鸣,从时间上拓展了怨恨的深广绵长的内容。“分明”修饰“怨恨”,明显、显然的意思,强调“怨恨”是昭君情,也暗示老杜的心中恨。全诗而论,复杂的情感,深广的内容,诗人的态度,全部凝聚在一些关键字眼中,品鉴杜诗,切莫放过这些费尽心血的佳词妙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