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十二章

《論語》

【引言】

二千多年前孔子與學生的對話,對今天我們求學就業、行事為人仍然有深遠的影響和啟發,不知道當中哪一句是你的座右銘呢?

《論語》十二章

《論語》

子曰(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2)?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3),不亦君子乎(4)?」(《學而•第一》(5)第一章)

曾子曰(6):「吾日三省吾身(7):為人謀而不忠乎(8)?與朋友交而不信乎(9)?傳不習乎(10)?」(《學而•第一》第四章)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11),三十而立(12),四十而不惑(13),五十而知天命(14),六十而耳順(15),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16)。」(《為政•第二》第四章)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17)。」(《為政•第二》第十一章)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18),思而不學則殆(19)。」(《為政•第二》第十五章)

子曰:「賢哉回也(20)!一簞食(21),一瓢飲(22),在陋巷(23),人不堪其憂(24),回也不改其樂(25)。賢哉回也!」(《雍也•第六》第九章)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26);好之者不如樂之者(27)。(《雍也•第六》第十八章)

子曰:「飯疏食(28),飲水,曲肱而枕之(29),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30),於我如浮雲。」(《述而•第七》第十五章)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31)。擇其善者而從之(32),其不善者而改之(33)。」(《述而•第七》第二十一章)

子在川上(34),曰:「逝者如斯夫(35)!不舍晝夜(36)。」(《子罕•第九》第十六章)

子曰:「三軍可奪帥也(37),匹夫不可奪志也(38)。」(《子罕•第九》第二十五章)

子夏曰(39):「博學而篤志(40),切問而近思(41),仁在其中矣(42)。」(《子張•第十九》第六章)

【典籍簡介】

《論(leon4〔倫〕lún)語》是由孔子弟子及其再傳弟子記錄孔子及弟子言行的一部語錄體著作。其編訂成書大約在戰國初期,流傳至今的《論語》共有《學而》、《為政》、《述而》、《先進》、《陽貨》等二十篇,共四百九十二章,較有系統地反映了孔子在文化、教育、政治、哲學等領域的諸多觀念,以及儒家思想的整體面貌。

通過《論語》,可以得知孔子重視個人修養,提倡「克己」,認為士人在個人學習和道德操守上都應不斷追求進步,以「君子」為理想的人格典範;在政治上,孔子主張恢復周禮,以建立穩定的社會秩序,認為只有行仁政才能治理好國家;教育方面,孔子主張「有教無類」、「因材施教」、「舉一反三」、「不憤不啟,不悱(fei2〔匪〕fěi;想說但不能恰當地說出來)不發」等,這些觀念直到今天仍有其價值。

《論語》被認為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內容,是儒家最重要的經典,也是西漢以來讀書人的必讀之書,給中國傳統社會的政治、教育、文化等領域帶來了深刻的影響。

【注釋】

(1) 子曰(jyut6〔月〕yuē):孔子說。子:古代對男子的美稱,指有學問、道德或地位的人,單獨用時特指孔子。曰:亦讀作「若(yoek6)」,是粵語口語的讀法。

(2) 時習:時常複習。時:經常。不亦說乎:不就是感到高興嗎?不亦……乎:用於「不就是……嗎」的反問句句式。說(jyut6〔月〕yuè):通「悅」,高興。

(3) 知:這裏指了解自己。wan3〔餵鎮切〕yùn):生氣、怨恨。

(4) 君子:這裏指才德出眾、有修養的人。

(5) 《學而》:先秦時期的文章,每篇篇名一般取自正文開首,或「子曰」、「子謂」後首句的前二、三字,但與文章內容往往沒有關係。往後的「為政」、「雍(jung1〔翁〕yōng)也」、「述而」、「子罕」、「子張」也是同一個道理。《論語》的篇章題目同時會加上序號,例如《學而•第一》就是指《學而》是《論語》中的第一篇,如此類推。

(6) 曾(zang1〔憎〕zēng)子:孔子的學生。姓曾,名參(sam1〔心〕shēn),字子輿(jyu4〔如〕yú),非常孝順母親,後世尊稱為「宗聖」、「曾子」。子:古代對男子的美稱,亦可用於姓氏後面,如孔子(孔丘)、孟子(孟軻)等。

(7) 吾日三省(sing2〔醒〕xǐng)吾身: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三省:多次反省。三:虛數,表示多次。吾身:自己。

(8) 為(wai6〔惠〕wèi)人謀:幫別人辦事。不忠乎:有不盡心的地方嗎?忠:盡心竭力地做好。

(9) 交:交往。信:真誠。

(10) 傳:這裏指老師傳授的知識。習:温習。

(11) 十有(jau6〔右〕yòu)五:十五歲。有:通「又」,表示數目的附加。

(12) 三十而立:三十歲能自立,並有所建樹。後人將三十歲稱為「而立之年」。

(13) 四十而不惑:四十歲時人生已有一定經驗,因此不會被外界事物所迷惑。後人將四十歲稱為「不惑之年」。

(14) 知天命:了解並掌握自然運行的規律,不強求事物。

(15) 耳順:聽到別人的話,就能深刻理解當中意思,明辨是非。

(16) 從心所欲:隨心所欲,即完全順隨自己的心意去做事。不踰(jyu4〔如〕yú)矩:不逾越規矩。踰:通「逾」,逾越。

(17) 温故而知新:温習學過的知識,就會有新的收穫。故:過去的事物。新:新事物。為(wai4〔圍〕wéi):成為。

(18) 學而不思則罔(mong5〔網〕wǎng):只學習但不去思考,就會感到迷惘。罔:通「惘」,迷惘、糊塗、迷惑。

(19) 思而不學則殆:只是思考卻不學習讀書,那就會感到疲倦。殆(toi5〔怠〕dài):通「怠」,精神倦怠。這句是指有疑難卻只懂思考,不向老師查問,最終解決不了,使人白白浪費精神。

(20) 賢哉回也:「回也賢哉」的倒裝句。賢:賢德。哉:語氣助詞,表示感歎的語氣。回:顏回,字子淵,亦稱為「顏淵」。天資聰敏,貧而好學,是孔子眾多弟子中最賢能的一位,可惜死時卻只有三十一歲。也:如用在句末,則多表示引起下文。

(21) 簞(daan1〔丹〕dān):盛飯用的圓形竹具,這裏作量詞用。食:食物,飯菜。

(22) 瓢(piu4〔平遙切〕piáo):舀水用的工具,這裏也作量詞用。飲:水或其他可以喝下的液體。

(23) 在陋巷:住在簡陋的房子。陋巷:本指狹小的巷子,引申為簡陋的住處。

(24) 人不堪其憂:別人都忍受不了這種憂苦。不堪:不能忍受。

(25) 回也不改其樂:顏回卻不改變他快樂的本心。也:語氣助詞,用於句中,表示停頓語氣,沒有實際意思。

(26) 知之者不如好(hou3〔耗〕hào)之者:知道它(這裏指學問或事業)的人比不上喜歡它(但無所得着)的人。者:人或事物的代稱,可寫做「……的人」、「……的事物」等。好:這裏用作動詞,表示「喜歡」。

(27) 好之者不如樂(ngaau6〔餓鬧切〕yào)之者:喜歡它的人比不上(因為得到知識而)感到快樂的人。樂:這裏用作動詞,表示「樂於」。

(28) 飯:進食,吃,這裏作動詞用。疏食:粗糧,粗糙的糧食。

(29) 曲(qū)肱(gwang1〔轟〕gōng):彎起胳膊(gaak3 bok3〔格駁〕gē bo)。肱:胳膊,肩臂相連處至手腕的部分。枕之:這裏指將胳膊當作枕頭墊頭。

(30) 不義而富且貴:幹不正當的事而得到富貴。

(31) 焉:語氣助詞,用在句末,以表示肯定。

(32) 擇其善者而從之:選擇他們的長處來學習。善者:長處。從:跟從,學習。之:這裏指別人的長處。

(33) 其不善者而改之:看到他們的缺點,(要反省自己是否也有同樣的問題,如果有,)就要加以改正。之:這裏指自己的缺點。

(34) 川上:河邊。川:河流。

(35) 逝者如斯夫:消逝的時光像這河水一樣。斯:這,指河水。夫(fu4〔符〕fú):語氣助詞,無實義。

(36) 不舍(se3〔瀉〕shè)晝夜:「晝夜不舍」的倒裝句,指日夜不停。舍:停止,止息。

(37) 三軍:古時士兵分為左、中、右三軍,後為軍隊的通稱。奪:搶走。帥(seoi3〔歲〕shuài):軍中最高指揮官。

(38) 匹夫:百姓、平民、男子漢。志:志向、志氣。這兩句的意思是:三軍指揮官可以被奪走,但是有志氣的男子漢,他們的志向是不能動搖的。

(39) 子夏:卜(buk1〔兵篤切〕bǔ)商的字,孔子學生,擅長文學、孔門詩學。

(40) 博學:廣泛學習。篤(duk1〔督〕dǔ)志:堅定志向。

(41) 切問而近思:懇切地發問,多考慮當前問題。

(42) 仁:仁德。

【解讀】

上文十二則語錄主要記載了孔子及其弟子—曾子、顏回和子夏,在學習、個人修養等方面的言行和主張。

在學習方面,儒家非常強調學習時要「反覆」、「深思」、「堅定」、「樂之」。例如孔子提倡「學而時習之」、「温故而知新」、「學、思並重」等;曾子又會經常反省自己「傳不習乎」;至於子夏,則認為學習要「博」、「篤」,遇到困難時要「切問」和「近思」,這些主張和理念,直到今天依然深受教育工作者所推許。

個人修養方面,儒家非常強調自身的修為,例如孔子說「人不知而不」、「擇其善者而從之」;曾子堅持自己每日「三省吾身」。當面對困境時,仍要堅持自己的志向,例如顏回即使要簞食瓢飲,也不會動搖做人的理念;孔子即使「飯疏食、飲水」,也感到樂在其中,不會因為不義的富貴,而做出有損君子形象、破壞道德標準的事情來。

正因為孔子能做到「有志於學」、善於思考、安貧樂道,因此即使面對「不舍晝夜」的時光飛逝,依然可以順應人生的歷程,做到從成年的「而立」,到壯年的「不惑」、「知天命」,到老年的「耳順」、「從心所欲」而「不踰矩」,這就是儒家學派所提倡的君子境界了。

《論語》用字簡單而不流於表面,善於捕捉說話者的言論重點,讓孔子和其弟子的不同思想、性格和談吐,躍然紙上,當中不少語錄內容,更演變為今天常用的成語或諺語,例如:「三省吾身」、「而立之年」、「從心所欲」、「温故知新」、「樂在其中」、「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博學篤志」等,可見《論語》作為儒家「十三經」之一,對後世的影響非常深遠。

【文化知識】

十三經

「十三經」是十三部儒家經書的合稱,也是儒學的核心文獻,包括《周易》、《尚書》、《詩經》、《周禮》、《儀禮》、《禮記》、《左傳》(附《春秋》)、《公羊傳》、《穀梁傳》、《孝經》、《論語》、《爾雅》和《孟子》。「十三經」的整體性概念成熟於明朝,以萬曆十二年(公元一五八四年)明神宗頒佈詔令欽定《十三經註疏》為完全確立的標誌。

十三經的內容龐雜,來源及時代不一,主要形成於先秦,既有孔子之前已經長期流傳的古代文獻(如《周易》、《尚書》等);也有主要由戰國儒家學者編寫的著述(如左丘明的《左傳》)。其中一部分與孔子、早期儒家思想和其他儒家典籍的關係存在爭議,如《春秋》、《周禮》、《左傳》,更強烈的爭議是所謂的「偽書」問題,如今本《尚書》的部分篇目。

儒家經書的整理、加工、流傳與結集,是一個非常複雜且漫長的過程,從孔子用當時已經流傳多時的文獻教育學生開始,直至明代時十三經完全確立,跨越了兩千年。時至今日,世界各地的華人社區,整理十三經的工作仍然繼續。

【練習】

(點擊鏈接查看參考答案)

 有說儒家對於學習,非常強調「反覆」和「深入」,試就這兩個層面簡單說明儒家的看法。

A)反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深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請分析下列畫有底線的粗體文字在句子中的功能,把正確答案的代表字母填在括號內。

a.表示肯定語氣

b.表示句子停頓

c.表示感歎語氣

d.表示疑問語氣

A)傳不習? (  )

B)可以為師。 (  )

C)回不改其樂。 (  )

D)賢回也! (  )

E)必有我師。 (  )

 為甚麼孔子反覆說「賢哉回也」?這跟孔子一貫的言行相符嗎?試以本篇內容作簡單說明。

 《論語》中有不少地方使用了通假字,即是以某個字代替另一個字。請在括號內寫出以下畫有底線的粗體通假字原本所指的文字,並把字義填在橫線上。

A)不亦乎? (  );

B)不矩。 (  );

C)學而不思則。 (  );

 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你的朋友身上,有甚麼值得你學習或警惕的地方?試簡單說明之。

唐 吳道子 先師孔子行教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