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節 意識論第二(意識、無意識之別)

心內既為意識之光明,其光明者不可不謂心性固有之本性(即先天性)。若解之於惟物論上,則為包有於物質內部之真相,其真相伴外部之發達,而次第開顯,腦髓之造構機能愈達完全,其光輝愈至圓滿,故意識之光明,雖謂之先天性,而其發達,必伴於外部之組織。雖然,若獨光明而無觸之者,其光明之有無,且未可知。猶吾人雖具耳目,無觸之者,不知有視聽之感覺,故五官所感覺之影象,即觸於意識光明之物體,照於其光明,而知個個觀念之存。又由此觀念,而知意識光明之存。譬之暗室有燈之光明,而知有室內所陳之諸品。又由其諸品而判光明之明暗。而其光明,雖先天性,其個個之觀念,則由外界經感覺而入者也。且意識光明中,又有分合諸觀念,以構成組織知識之作用。何者?非有其作用,則知識無能生之理也。是猶有材木而無構造之工匠,不能成家室也。然則意識有原形與材質之二者;原形者,先天性之光明;材質者,感覺的影象。此二者,相合而見意識及知識之成立。其為之基礎者,記憶保持之力也。非有此力,不能使感覺的形象,留止於心內,而是亦意識中所固有之先天性也。然對意識而為無意識之存,何理耶?意識者,雖先天性光明,當其未發達也,心內全為暗黑之世界。如太陽未升,四面尚暗夜耳。故若動植物者,未見意識之光明,而在暗黑之世界者也。而動物之高等者,現一部分之光輝,猶雞鳴旭日未升,而東方僅漸白。獨至人間,懸意識之日輪於心天高處,光輝赫赫,遍照四方,尚因智力發達之程度,覺其光輝有厚薄深淺之差。在光輝之淺薄者,設令種種之影象,由外界入來,而接於意識之光明者實鮮,且不分明。故無智下等之人民,考定一事一物之因果,其所見甚狹,其論理極疏,猶以光輝微弱之燈,照於室內。是以動物及野蠻人種,無意識作用多;而高等人種,意識作用多也。而其無意識,即反射作用。反射作用者,應外界刺激所起之感覺,不待意識之命令,直向外界而現,反射應對之義,為生活體所固有之物理的或機械的作用,而非可屬於精神的者。雖然,精神作用與反射作用,互連結而存其間,決不可立劃然之分界。或反射作用一變而為精神作用;或精神作用一變而為反射作用。由是觀之,意識與無意識,其間決非先天性之分界也。例如發於腦髓中之作用,有要意識與否者,今有人於此,吟誦詩文,用心力於字字句句之間,而不能不讀下者,有不知不識,任口舌而得讀下者,其一意識作用,其二無意識作用也。無意識而得吟誦者,其始蓋由意識作用,及反覆吟誦,而變為無意識,無意識而得吟誦者,久不反覆之,則復須意識。觀僧侶之誦經文,始也用意識記憶之,既而朝讀夕誦,數回反覆,隨自變為無意識。其後久不讀之,經數年欲背誦之,復須意識作用可知。然則意識作用之變為無意識,由反覆習慣之力而變為機械的也。此習慣性者,不獨存於肉體上,心性之諸作用,亦皆由習慣性,故意識由習慣而變為無意識,及其習慣一已,仍有復其始意識作用之傾向,自然之理也。若至習慣形成確然不動之天性,則為本能性,遺傳之於子孫,無復變為意識之虞。故無意識之變為意識者,由其習慣未全熟也。今欲說明其理由,復說示如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