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自序

不是我不明白,這世界變得太快。

變化,大概是這個世界唯一不變的趨勢。與時俱進,我們就能處於不敗之地;稍有疏忽,我們就可能被這個時代邊緣化。對於香港金融市場,尤其如此。

縱觀香港經濟和金融市場的歷史,可以說是一部隨時代變化不斷反覆運算與升級的歷史。尤其是過去幾十年,憑藉大膽實幹、靈活應變的精神,香港成功把握中國改革開放的機遇迅速轉型,從一個區域性證券市場,成長為舉世矚目的國際金融中心。

過去幾十年,香港為中國的改革開放主要做了三件大事:第一,轉口貿易;第二,直接投資(FDI);第三,資本市場的大發展。轉口貿易給內地帶來了第一桶金,FDI直接投資把中國變成了世界的工廠,而香港資本市場的大發展則為中國內地源源不斷地輸送了發展經濟的寶貴資本,從1993年H股誕生開始,一家又一家內地公司在香港上市募集來自全球的資金,發展成了今天世界上最大的電訊公司、能源公司、銀行和保險公司。

這三件大事都有一個核心主題,那就是為中國內地輸入資本,因為那個時候內地很缺錢。隨着經濟的發展和國家的富裕,現在內地已經很不缺錢,甚至正在逐漸走向一個資本輸出國。未來幾十年,香港應當如何找到自己新的定位?

在我看來,香港未來也有三件大事要做:

第一件事是幫助內地國民財富實現全球配置。從幾年前開始,中國內地的國民財富逐漸開始從房地產和銀行儲蓄走向股市和債市、從單一的國內資產配置走向全球分散配置的歷史性“大搬家”。一些“勇敢的人們”已經開始將資產直接投資海外,但絕大多數中國投資者還暫時沒有能力直接“闖世界”。以滬港通和深港通為代表的互聯互通,正是為了把世界帶到中國門口的香港,讓中國內地居民可以“坐在家裏投世界”。

第二件事是幫助中外投資者在離岸管理在岸金融風險。人民幣已經成功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特別提款權(SDR)的貨幣籃子,未來人民幣國際化程度還會加快。今天的內地市場,利率與匯率尚未完全開放,內地的債券與貨幣衍生品市場也還沒有建立成熟的風險管理機制。內地衍生品市場的缺失使得大量有意持有中國資產(包括股票、債券與貨幣)的國際投資者在國門外望而卻步。香港擁有國內外投資者都認可和熟悉的法治和語言環境,完全有條件開發符合雙方投資者需求的產品,發展成為亞洲時區內最主要的國際風險管理中心。

第三件事是幫助中國實現商品與貨幣的國際定價,為內地的資金定價海外資產提供舞台。未來幾十年,中國的投資者將學着走向世界、用中國的錢來“定價”海外的公司股權和大宗商品;同時,也要用中國的購買力讓越來越多的國際權益與商品以人民幣定價,這樣,中國就能在全球範圍內逐步掌握人民幣匯率與利率的定價權。

在這個互聯互通的金融大時代,在不斷變化的全球格局中,香港應該如何做好這三件大事?這是香港交易所近幾年需要思考的一個重要問題。

作為香港證券與衍生品市場的營運者和監管者,香港交易所集團最重要的使命就是緊跟時代步伐、引領和推動市場的發展。在此過程中,我們必須向市場耐心解釋我們的初衷,我們必須仔細聆聽市場各方的聲音,我們既要有擔當,勇於決策,更要尊重程序正義、凝聚市場共識,充分兼顧各方的利益。而在凝聚市場共識的過程中,大家總會有很多思想火花的碰撞和激烈的討論。

為了讓更多人能夠了解我們的所思所想,也為了讓更多的人能夠參與這些激烈的討論,我嘗試着寫一些大白話的網誌來分享我對金融市場的一些淺見,以拋磚引玉,集思廣益。幾年下來,竟然也拋了幾十塊磚。今天,我把這些“磚頭”收集起來,整理成一本書冊,希望能對大家了解香港金融市場有所幫助。

在撰寫網誌的過程中,我得到了香港交易所許多部門和同事的幫助,因此,這些網誌是我們大家集體智慧的結晶,我衷心感謝所有為網誌提出寶貴建議的同事。陳涓涓女士率領的企業傳訊部為網誌的創作和發佈傾盡全力,尤其是錢傑女士和Cam MacMurchy 先生對於網誌的潤色和修改付出了大量心血,在此,我向她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由於本人學識有限,網誌中難免會出現一些錯誤,說得不對的地方,還請讀者指正和原諒。

李小加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集團行政總裁

2018年5月31日於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