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胃肠肝胰肿瘤淋巴系统解剖与临床
- 王云祥 王锡山主编
- 2605字
- 2021-04-16 17:14:12
二、 直接淋巴管造影法
采用淋巴管直接注射法,将造影剂直接注入淋巴管来进行淋巴管造影。此法主要应用于临床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也可用于动物的实验性研究。因淋巴管细小,管壁薄而透明,用肉眼难以辨认,所以为了直接注入造影剂,需先进行引导注射,即先用间接注射法注入显色剂(引导注射),使局部的淋巴管充盈着色,然后再直接向显色的淋巴管注入造影剂,最后对身体相关部位进行照相,以观察显示的淋巴管和淋巴结,进行临床分析。
(一) 引导注射
用于活体淋巴管注射的水性色素剂均可做引导注射用,一般常用的是2.5%~11% patent蓝或0.5%~3% Evans蓝0.5~1ml,也可与等到量的1%奴弗卡因或1%普鲁卡因溶液做成混合液。其中以patent蓝的效果为最好,因为它在组织内的扩散性较强,很快即可进入淋巴管;它的毒性也较低,注入后24~48小时内由尿排出。
引导注射的部位可根据预定进行淋巴管造影的部位来确定。
1.下肢及盆部淋巴管和淋巴结造影
在足趾间蹼皮下做引导注射。针刺的深度最好是在皮肤与皮下组织的交界处。如注射阻力过大,可能是注射点过浅,针尖在皮内所致;阻力过小,则可能是注射点过深,针尖进入皮下组织。注射后轻轻活动或按摩足趾。在注射点处常出现蓝色皮丘和数条蓝色细丝;蓝色细丝便是皮下的浅淋巴管。做盆部淋巴管和淋巴结造影,除在足趾间蹼注射外,可在腹股沟区做补充注射。
2.上肢及腋区淋巴管和淋巴结造影
在手指间蹼皮下做引导注射,注射的深度与下肢相同。
3.头颈部淋巴管和淋巴结造影
在头部乳突上5cm处皮下进行引导注射。注射的方法与前述的间接注射方法相同。在注射点处常出现蓝色皮丘和数条蓝色细丝;蓝色细丝便是皮下的浅淋巴管。
(二) 注入造影剂 1.注射方法
在引导注射点的近侧数厘米处(足背为4~6cm),于局麻下做2~3cm长的横切口,在皮下组织中找到呈蓝色的淋巴管(直径可达1mm),轻轻分离出1~2cm长一段,在其上、下方各放一结扎线,暂时结扎近侧端的结扎线,从注射点按摩皮肤,以使淋巴管继续充盈扩张(直径可达2~3mm)。用30号针头,针的斜面向下,进入管腔后,向管近侧端轻轻插入0.3~0.5cm,注意勿损伤管的后壁,用远侧端的结扎线将淋巴管和针头结扎固定,并除去近侧端的结扎线,先注入少量生理盐水,如无漏液现象即可换用造影剂。也可用细塑料导管注射,导管内要先吸入造影剂。导管的一端连注射器,另一端连接针头,当针头插入淋巴管后,淋巴管内的蓝色注射剂可回流至针头,并能流入塑料管,这表明针头已插入淋巴管内。用胶布固定好塑料管,以免针头脱出。
2.造影剂
造影剂必须无菌和无毒性(或毒性甚小),对身体各器官无损害,显影明显,并且在体内吸收较为缓慢,以便进行X线照相。碘剂是基本符合上述条件的造影剂。临床上常用的碘剂有水性和油性两种。水性碘剂主要有70%醋碘苯酸钠和胆影葡胺、泛影葡胺等。水性碘剂无不良反应,但在淋巴管内停留时间短,容易外溢,显影浅淡,所以不适于较长时间或远隔部位的淋巴管造影。油性碘剂为含碘的植物油(碘油),主要的制剂有碘苯脂、乙碘油、Popiodol等。碘油不易外溢,扩散慢,显影好,在淋巴管及淋巴结停留时间长,但有时发生一过性肺栓塞,所以需注意注射量和注射速度。
3.注射量和注射速度
造影剂用量于身体各部不同,成人下肢淋巴管造影每侧注入7~10ml,上肢注入4~6ml,头颈部3~4ml,阴茎2~4ml,精索约6ml。注入的造影剂不能过多,否则碘油可能经过胸导管而进入血管,再由右心入肺形成肺栓子;此外,对小孩和老年人,以及淋巴组织有退行性病变和心肺疾患的患者,注入的造影剂应酌情减少。
注入速度为碘剂每分钟注0.1~0.2ml,注入压力为2kg/cm 2。如果从足背以每10分钟注入1ml的速度,一般在5分钟注至0.5ml时踝关节处的浅淋巴管可显影,小腿的浅淋巴管在15分钟后注至1.5ml时显影,大腿为30分钟(3ml),盆部和腹部为100分钟(10ml),胸导管为120分钟(12ml)。下肢淋巴管的照相应在此时间内进行。
4.造影剂流动的途径
造影剂在淋巴管内流动的途径和该部组织的淋巴流向一致,经耳廓后方淋巴管注入造影剂,可显示颈部的淋巴管和淋巴结。经手背淋巴管注入,可显示上肢、腋窝和颈下部的淋巴管和淋巴结。经乳房淋巴管注入,可显示胸壁、腋窝的淋巴管和淋巴结(图3-7)。经精索淋巴管注入,可显示腰部的淋巴管和淋巴结以及胸导管。经阴茎背淋巴管注入,可显示腹股沟部、盆部和腰部淋巴管和淋巴结。经足背淋巴管注入造影剂,可显示下肢、腹股沟部、盆部及腰部的淋巴管、淋巴结以及乳糜池和胸导管(图3-8)。
图3-7 人上肢淋巴管造影
1.腋淋巴结;2.集合淋巴管;3.肱骨;4.肋骨
(三) X线照相
注入造影剂后即可进行X线照相,造影剂在淋巴结内停留时间较长,注入24小时后,淋巴管阴影虽已消失,但淋巴结显影更加清晰,此时可再次照相,以观察淋巴结。
淋巴管造影不能使该部所有淋巴管及淋巴结都能显影,在四肢注入点附近一般只能见到2~3条淋巴管,向近侧端管数可稍增加。正常的淋巴结呈圆形、椭圆形或梭形,长径在0.5~2.5cm之间,分布规则,结边缘明显、平滑,结内部呈均匀的微粒子状或网状。在X线照片上,淋巴管和淋巴结的异常主要有以下的表现。
1.异常淋巴管的表现(图3-9) (1) 淋巴结闭塞:
切除淋巴结的术后和淋巴结内癌的转移,可引起淋巴结的输出淋巴管闭塞而不显影。
(2) 淋巴管数增多:
淋巴水肿时该部淋巴管增多,淋巴系统的术后和淋巴结内癌的转移,其远侧的淋巴管增多。
(3) 淋巴管数减少:
见于原发性淋巴水肿。
(4) 淋巴管扩张和走行弯曲(蛇行):
淋巴管走行受阻,淋巴水肿和淋巴结癌转移时出现。
(5) 淋巴管走行方向改变:
由于周围组织(如肿瘤)压迫所致。
2.异常淋巴结的表现(图3-10) (1) 淋巴结肿大或数目增多:
见于炎症和肿瘤。
图3-8 人盆部淋巴管造影
1.腹股沟淋巴结;2.髂外淋巴结
图3-9 下肢淋巴管造影
↑示小腿淋巴管(淋巴水肿)
图3-10 人腋淋巴结造影
A.淋巴结肿大;B.淋巴结的内部结构变粗;C.淋巴结充盈缺损(鼠咬状缺损);D.淋巴结充盈缺损(呈弧状缺损)
(2) 淋巴结数目减少:
癌转移和淋巴流受阻时出现,有时为先天性。
(3) 淋巴结充盈缺损:
淋巴结的组织由于肿瘤及炎症的破坏,使造影剂不能进入结内,而呈充盈缺损,为淋巴结癌转移的主要特征,呈虫食状或鼠咬状缺损。转移如进一步扩大,缺损达淋巴结的大半时,则结呈弧状或卵壳状影像。淋巴结中心部的缺损常见于淋巴结肿瘤。
(4) 淋巴结内部结构异常:
为淋巴结肿瘤的特征,淋巴结不呈正常的微颗粒状或网状,淋巴窦常扩大,内部结构变粗,呈大小不等的斑点状、颗粒状或泡沫状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