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节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一般指非特异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是一种常见的肠系膜非特异性炎症,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以发热及急性腹痛为其临床特点,需与急性阑尾炎鉴别,一般病例内科治疗有效。少数急性化脓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和结核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也可表现出急性腹痛,甚至形成脓肿破溃而引起急性腹膜炎。

【病因】

本病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不止一种病因,发病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本病与病毒感染有关,但尚缺乏有力的临床和实验室证据。虽然近期有报道沙门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及假结核性耶尔菌可能是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病因,但尚缺乏确切的临床证据。不少病例同时并存轻微阑尾炎或末端回肠炎,故不能除外阑尾、回盲部或末端回肠的炎症通过淋巴管回流到相应的肠系膜淋巴结,引起急性淋巴结炎的可能。
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引起急性化脓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并可形成大小不等的脓肿,甚至破溃引起急性腹膜炎。细菌进入肠系膜淋巴结的途径,可能来自淋巴道或血流,但如何发病尚不清楚。急性化脓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亦可见于空肠起始段的肠系膜。
血吸虫和阿米巴原虫偶尔也可引起肠系膜淋巴结炎,但前者为肉芽肿性炎症,后者可因淋巴结化脓而形成脓肿,但近年已少见。
结核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由结核菌感染引起,多因饮用未经煮沸的牛奶所致,现已少见。结核分枝杆菌先进入Peyer淋巴结,继而进入肠系膜淋巴结。

【病理】

回肠远端肠系膜淋巴结非常丰富,多者成群,数以百计。小肠内容物由于回盲瓣的作用,在回肠远端停留时间较长,毒素及细菌代谢产物易被回结肠系膜淋巴结吸收,因此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多好发生于回盲部的肠系膜。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发病时会出现孤立性分布的肿大淋巴结,质软,活动,呈淡红色或暗红色。继而淋巴结变硬,呈灰白色。淋巴结化脓极少发生,此时常由呼吸道或肠道细菌感染引起。病理组织学检查显示非特异性炎症改变:病变淋巴结呈反应性充血、水肿和增生。腹腔内游离液体通常增加,腹水或淋巴结组织的细菌培养和动物接种一般均无细菌及病毒生长。沙门菌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表现为淋巴结内出血性梗死及坏死等急性炎症反应:淋巴结周围组织如脂肪和肠系膜呈亚急性坏死。

【临床表现】

本病多发生于18岁以下的儿童及青少年,但成人也可发病。冬春季多见,无明显性别差异,发病前常有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病史。
发热、腹痛和呕吐是最主要的症状,有时伴有便秘及腹泻,但较少见。腹痛范围广泛,常难以说明准确部位,但以右下腹最为常见。部分患者起病之初可表现为脐周或全腹痛,最后定位于右下腹。腹痛常表现为阵发性绞痛或隐痛,腹痛间期患者比较逍遥。患者常伴有发热,但很少超过38. 5℃。约1/3患者有恶心及呕吐,但很少有厌食和乏力,部分患者以往有类似发作史。
体检可发现右下腹部压痛,其压痛点与急性阑尾炎相比偏向上、内侧,且不固定。当左侧卧位时压痛点向左侧移位为其特点,此乃由于肠系膜淋巴结的位置随体位改变而发生变化所致。压痛程度不如急性阑尾炎明显,可伴有反跳痛,但腹肌紧张则很少见。少数患者可见颜面潮红,咽部充血及颈淋巴结肿大。大部分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略有降低,淋巴细胞比率明显增加,但也有一些患者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
急性化脓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上偶可发现,多见于青少年。发病急骤,常表现为突然出现的急性腹痛及发热。腹痛多为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由于肠系膜病变位置不同,因此腹痛部位常不恒定,腹痛常伴有恶心及呕吐。如果脓肿破溃则表现出高热等全身感染中毒症状及急性腹膜炎的表现,继而可出现肠麻痹及肠梗阻的症状。腹部检查可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腹膜炎体征,甚至在右下腹可触及固定的触痛肿块。实验室检查常发现中性粒细胞增高及核左移。发生在回肠远端肠系膜的淋巴结脓肿很难与急性阑尾炎鉴别,化脓性淋巴结炎脓肿破溃引起的腹膜炎与其他原因所致的腹膜炎也难以区分。血吸虫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和肠系膜淋巴结阿米巴性脓肿临床罕见,多属慢性病理过程。
结核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多见于青少年,可为原发性肠系膜淋巴结结核,也可继发于肠结核或肺结核。一般无明显临床症状,偶可表现为脐周或右下腹的持续性或间断性的隐痛不适,疼痛时轻时重,少有剧烈疼痛及绞痛。常伴有恶心、呕吐及腹泻,水样褐色便为其特点。结核活动期可出现低热、倦怠不适等结核性毒血症表现。体检时右下腹可触及明显压痛,偶可触及回盲部肿大的淋巴结。实验室检查可见血沉加快及结核菌素实验阳性。腹部X线片若发现回盲部钙化灶则有助于诊断。由于本病无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方法,因此常需剖腹探查手术后行病理检查才能确定诊断,偶尔是在腹部手术时意外发现的。

【诊断和鉴别诊断】

对儿童及青少年出现的急性右下腹痛,结合上述腹痛特点及近期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史,应考虑本病的可能。另外,腹痛前就有不同程度的发热、腹痛无转移性特点、血中性粒细胞计数不高、颈淋巴结肿大及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等均有助于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本病的临床诊断意义在于需与急性阑尾炎、Crohn病急症型等急腹症相鉴别。简而言之,前者往往是先发热后腹痛,而后者常是先腹痛后发热。据报道,近1/5术前诊断为急性阑尾炎的患者手术证实为非特异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注意到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与上呼吸道感染的关系及腹痛多在短时间内减轻或消失的特点,一般是能与急性阑尾炎区别的。如果鉴别诊断困难,可先进行短时间的观察,同时给予禁食及抗感染治疗。如病情好转则继续内科保守治疗,如病情加重则尽早手术探查。

【治疗】

对确诊为本病者,应采取休息、静脉补液及应用抗生素等非手术疗法。如果患者年幼体弱或病情较重,常易出现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此时应积极加强支持治疗。多数病例经治疗后1~2天可康复,若治疗后病情反而逐渐加重并出现腹膜炎体征,则应果断行剖腹探查手术,以免延误需手术治疗的其他急腹症的手术时机。对术前难以确诊或误诊为急性阑尾炎者,若术中发现阑尾正常或仅有轻微炎症,应常规探查回盲部及距回盲部100cm的回肠及其系膜,若发现回肠末端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而又排除回肠病变者,则诊断可以明确。考虑本病有复发的倾向,且不易与急性阑尾炎鉴别,故一般仍应切除阑尾,同时取淋巴结送病理检查。回盲部及回肠远端有炎症者,术后应抗感染治疗。
急性化脓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比较典型,多以急性阑尾炎行手术治疗,术中可以明确诊断。对淋巴结脓肿应切开后清除脓液和坏死组织,并在低位放多孔乳胶管行腹腔引流,如果肠管受累则需行肠管切除术,同时取脓液和脓肿壁组织作细菌培养和病理检查。肠系膜淋巴结脓肿破溃引起腹膜炎的患者均能被及时手术治疗,可按腹腔脓肿的处理原则治疗,效果较好。
对结核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原则上应以抗结核药物治疗为主,具体治疗方法可参考肺结核的治疗方案。对术中明确的结核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由于淋巴结肿块浸润广泛,因此常难以切除。对有液化或脓肿行将破溃的淋巴结,需切开排脓并刮除干酪样坏死组织,一般的结核性肿大淋巴结可不予处理。术后积极抗结核治疗并辅以支持疗法,多可取得明显疗效。

(张雪峰 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