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的检测及其意义

ANCA是一种以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胞浆成分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1982年由Davies等人首先发现,但直到1985年认识到它与原发性小血管炎的联系后才于临床受到重视。以乙醇固定的正常人中性粒细胞为底物,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查,van der Woude等人发现重症WG(即GPA)患者血清中存在着胞浆型ANCA,即cANCA;Savage等人随后又发现MPA患者血清中存在着另一种ANCA——环核型ANCA,即pANCA。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大量研究证实,ANCA化验对上述原发性小血管炎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20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ANCA特异性靶抗原的发现,用此特异抗原进行ELISA检查ANCA即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国际通用的检查方法。
一、ANCA的检测技术及注意事项

(一)间接免疫荧光

IIF法是最先应用且目前仍常应用的经典ANCA检测法。应用乙醇固定的白细胞可产生两种荧光形态:在胞浆中成粗大颗粒状、不均匀分布者称为cANCA,荧光沿细胞核周围呈线条状分布者称为pANCA。
应用IIF法时应注意:①应选用健康人肝素抗凝的外周血分离白细胞,其中除ANCA的靶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外,还应包括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后两者可作为内参照物。淋巴细胞可用来判断自身抗体是否为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所特异,从而帮助鉴别pANCA和ANA:pANCA只识别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而ANA则同时还识别淋巴细胞的细胞核。嗜酸性粒细胞可帮助判断荧光强度及判断制片是否成功。嗜酸性粒细胞内有粗大均匀一致的颗粒,在紫外光激发下可产生暗黄绿色的均匀一致的自发荧光,由此可以帮助判断制片是否成功,细胞形态是否满意;以嗜酸性粒细胞的自发荧光为基础,并与其比较,可确定ANCA荧光亮度。②每次检测均应设阴性对照、cANCA和pANCA的阳性对照,并两人双盲读片来判断结果。目前已有商品化的试剂盒,操作简便,质量也多有保证。
IIF无法判定ANCA的特异靶抗原,已知cANCA主要靶抗原为PR3,pANCA主要靶抗原之一为MPO,但是两者均同时具有其他靶抗原,特别是pANCA。另外,pANCA和ANA很难区分,尤其当两者并存且ANA滴度较高时,可相互掩盖,难以鉴别,因此单独应用IIF法检测ANCA(特别是pANCA)并不可靠。目前部分商品化的IIF-ANCA试剂盒除含有中性粒细胞外,还同时配备了鼠肝切片或喉癌上皮细胞用以鉴别ANCA和ANA。

(二)抗原特异性酶联免疫吸附法

将特异性的抗原(如MPO、PR3等)直接包被于酶标板上,再检测血清中的抗体。随着ANCA特异性靶抗原逐一发现,这种方法在20世纪90年代得以迅速推广。由于不同抗原特异性的ANCA往往和临床上不同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相关,抗原特异性ELISA则显示出其优点,该方法更敏感、更特异,可直接用于协助临床诊断和分类,在指导治疗、判断复发上意义重大。
用纯化抗原包被酶标板时,不可避免地会影响蛋白质分子三维结构,而抗PR3抗体和抗MPO抗体均主要识别抗原的三维立体构像,因此,可能影响试验敏感性。为克服这一缺点,目前检测抗PR3抗体已常用夹心ELISA法。该方法首先以纯化的抗PR3单克隆抗体作为固相蛋白包被酶标板,然后加纯化的PR3或含有PR3的粗抗原,实际上相当于将PR3在酶标板上亲和层析并保持了其蛋白质的立体构像。国内外研究均证明夹心ELISA法检测抗PR3抗体的敏感性更高。
二、临床意义
ANCA是诊断AAV的重要指标,特异性、敏感性均较好。晚近欧洲多中心联合研究结果证实,如cANCA合并抗PR3抗体阳性或pANCA合并抗MPO抗体阳性,则诊断AAV的特异性可以达到99%。
关于ANCA对于判断病情的活动性和复发的价值目前还存在广泛争议,部分ANCA阳性的患者在疾病进入缓解期后ANCA滴度虽有下降,但仍然长期维持阳性。最近一项针对156名AAV患者的多中心前瞻性研究发现,ANCA水平的变化与病情缓解或复发无关。因此,目前认为,ANCA虽然是AAV的特异性诊断学指标,但单凭其水平的高低变化不足以判断疾病的活动性和进行治疗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