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肥胖相关性肾小球病的治疗对策及防治展望
从前认为ORG是一个良性疾病,但是其后观察发现,部分OB-FSGS患者确能逐渐进展至终末肾衰竭。所以,对ORG应积极治疗,以尽力延缓或阻止肾脏病进展。ORG需要综合治疗,下列措施可考虑应用:
一、减轻体重治疗
ORG系由肥胖导致,因此减肥是最有效治疗方法。动物实验及临床观察均证实,减轻体重可显著减少尿蛋白,延缓肾损害进展。甚至体重仅仅中度下降,数周后尿蛋白即能显著减少。Morales等对慢性肾脏病(CKD)肥胖患者进行研究发现,患者体重从87. 5±11. 1kg减至83. 9±10. 9kg,仅减少4. 1% ±3%( P<0. 05),5个月后尿蛋白即从2. 8±1. 4g/d减至1. 9±1. 4g/d,减少31. 2%±37%( P<0. 05)。
(一)改变饮食及生活习惯
欲减轻体重首先应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减少饮食热量摄入,增加体力活动。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这必须与营养师配合,由营养师亲自指导患者膳食;并应加强宣教,将疾病知识教给患者,使他们充分认识减肥重要性,自觉坚持治疗。
(二)减肥药物
上述治疗无效时才考虑应用药物,而且药物治疗也需与控制饮食及增加体力活动配合,才能获得良好效果。减肥药物曾经有如下3种:神经末梢单胺类物质(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盐酸西布曲明(sibutramine,1997年批准上市);胃肠道脂肪酶抑制剂奥利司他(orlistat,1999年批准上市);及选择性大麻素CB1受体阻滞剂利莫那班(rimonabant,2006年批准上市。临床试验已证实这些药物在减肥上确有疗效,能减少患者体重的8%~10%,其最大疗效常在持续服药20~28周时出现。
但是,这些药物的副作用必须充分注意。盐酸西布曲明因能升高血压,增加心、脑血管事件,2010年后已被欧盟、美国及我国药监部门禁用;奥利司他由于可能诱发肝功能损害,乃至肝衰竭,2010年后也已被药监部门责令修改药物说明,加以警示。利莫那班也有引起患者情绪障碍的报道。
(三)外科手术
对于那些极度肥胖(如NIH标准中BMI>40kg/ m 2的Ⅲ度肥胖),及应用上述各种方法减肥无效的患者,还可考虑做胃肠改道手术。几位学者报道了手术减肥后1~2年的治疗疗效,术后1年与术前比较,体重(包括BMI)显著下降,肾小球高滤过状态减轻,尿白蛋白排泄量减少,而且此疗效能巩固至术后2年。
二、胰岛素增敏剂治疗
胰岛素抵抗在ORG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故可考虑应用胰岛素增敏剂对ORG进行治疗,包括双胍类药物如二甲双胍(metformin)及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如曲格列酮(trosiglitazone,1997年上市)、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1999年上市)及吡格列酮(pioglitazone,1999年上市)。
二甲双胍能增加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抑制肝糖原异生及肝糖输出,并能减少肠壁对葡萄糖的摄取,从而降低血糖。该药副作用较轻,主要为胃肠反应(腹胀、腹泻、恶心、呕吐及食欲减退)。但是,肾功能不全时要减量使用(CKD3a期)或禁用(CKD3b~5期),因为该药系从肾脏排泄,肾功能不全时药物体内蓄积,可能引起严重乳酸酸中毒。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是通过激活PPARγ而发挥治疗效果,动物实验及临床观察均显示,这类药物对肥胖Zucker大鼠及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均具有确凿肾脏保护效应,能减少尿白蛋白排泄,并延缓肾损害进展。但是,这类药能增加肥胖(增大脂肪细胞体积),并能导致水钠潴留而加重心力衰竭。更重要的是,在广泛应用后还发现曲格列酮具有严重肝毒性,有诱发急性肝衰竭风险,罗格列酮能显著增加心血管事件(心肌梗死、脑卒中),增加死亡风险,所以这两个药已先后于1999年及2010年被许多国家(包括我国)责令禁用或慎用。此外,2011年美国药监部门对吡格列酮也发出了警告,认为长期服用此药有增加膀胱癌风险,应予注意。
三、拮抗血管紧张素Ⅱ治疗
由于AngⅡ也参与了ORG发病,所以可应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和)血管紧张素AT1受体阻滞剂(ARB)来进行干预治疗,同其他CKD治疗一样,伴随或不伴高血压的ORG患者均可应用,以减少尿蛋白排泄及延缓肾损害进展。临床上至今仅有少数应用ACEI或ARB治疗ORG的零星观察,例如2001年Kambham等报道,18例接受ACEI治疗的ORG患者,尿蛋白平均下降了1g/ d;同年Adelman等报道,3例美国非洲裔OB-FSGS少年接受了ACEI治疗,结果尿蛋白从2. 9g/d下降至0. 7g/d;同年Praga等也报道,12例接受ACEI治疗的OB-FSGS患者,治疗前半年尿蛋白从4. 6± 3. 3g/d下降到2. 4±1. 3g/d,但是其后尿蛋白逐渐增加,至治疗一年时已回复至治疗前水平,不过其中多数患者体重也同时增加,作者分析体重增加可能影响了ACEI疗效。今后很需要进行用ACEI或ARB治疗ORG的大样本临床试验,观察长期治疗后患者尿蛋白及肾功能的变化,以寻获更有说服力的证据。
四、ORG合并症的治疗
ORG患者常合并代谢综合征,因为两者发病都与肥胖(尤其腹型肥胖)相关。在治疗ORG时,对代谢综合征的其他组分如高血压、糖代谢紊乱(包括糖尿病)、脂代谢失调(主要为高三酰甘油血症及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及高尿酸血症等也要同时治疗,因为它们都能加重肾脏损伤,加速ORG进展。而且,治疗这些并发症时一定要达标(医师应熟悉它们的治疗目标值,此处不再赘叙),治疗而不达标,对保护靶器官(包括肾脏)而言,与未行治疗无本质区别。
五、对肥胖相关性肾小球病防治的展望
(一)加强对ORG危险因素研究,对高危患者早期实施干预
正如前述,肥胖患者在ORG发病上存在着易感性差异,我们推论这与体内ORG致病因子与保护因子的体内状态相关,二者失衡且前者增多或(和)后者减弱时ORG即易发病。因此,对这两组矛盾因子及其平衡状态进行研究,并从中寻获预测ORG发病的临床实验室指标,对指导ORG防治十分重要。已有学者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发现WC增粗或(和)腰椎4-5平面计算机断层扫描腹腔脂肪面积增大、胰岛素抵抗(用HOMA-IR评估)、血清胰岛淀粉肽(amylin,又称淀粉素)水平增高及血清脂联素水平下降均可能影响ORG发病。我们最近发现血清α-klotho水平下降也与ORG发病相关。目前对ORG发病危险因素的了解还十分不够,研究还需要继续深入,而且单凭其中一个危险因素很难预测ORG发病,只有对多种危险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并做出危险分层,才可能得到良好预测效果。利用此危险分层从肥胖人群中筛选出ORG高危患者,早期实施干预,对ORG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二)深入研究ORG发病机制,进一步寻获有效治疗措施
只有深入了解疾病发病机制,才能有针对性地寻找有效治疗措施。正如前述,对胰岛素抵抗在ORG发病中作用的了解,促使临床医师应用胰岛素增敏剂治疗ORG。又如,对AngⅡ(包括脂肪细胞产生的AngⅡ)在ORG发病中作用的认识,又促进临床应用拮抗AngⅡ药物对ORG进行治疗。笔者相信,随着醛固酮在ORG发病中致病作用研究的深入,应用醛固酮拮抗剂对某些ORG患者进行治疗也将成为可能。今后欲想获得更多的ORG有效治疗措施,深入研究ORG发病机制是前提及基础。
(谌贻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