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儿脑性瘫痪作业治疗
- 李林主编
- 6814字
- 2021-04-16 12:01:35
第十节 脑性瘫痪的康复治疗
一、基本原则
脑性瘫痪康复的主要目标并不是治愈及完全正常化,而是通过医学、教育、职业、社会、心理、工程等手段,使脑性瘫痪患儿从身体上、心理上、社会上、职业上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和补偿。使他们面对现实、克服困难、努力拼搏,以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素质参与社会。脑性瘫痪康复的基本原则如下:
(一)早期发现、早期干预
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是获得最佳康复效果的关键。婴幼儿期脑的生长发育快、代偿性和可塑性强,在这一时期从外界给予刺激性治疗和功能训练,可使患儿在康复训练过程中,不断纠正异常姿势和异常运动模式,促进建立正常姿势和正常运动模式,达到最佳效果。因此各国学者都提倡早期发现、早期干预,英国学者Bobath认为早期训练治疗是恢复脑性瘫痪患儿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最有效手段。国内这方面研究日趋深入,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二)与日常生活相结合
脑性瘫痪患儿的异常运动和姿势模式,在其日常生活活动中,表现得更加明显,因此脑性瘫痪的康复必须与日常生活动作密切结合。在脑性瘫痪的康复治疗中,物理疗法与作业治疗同等重要。对于脑性瘫痪患儿的康复除了进行正规系统的训练之外,与日常生活的各种动作要结合起来,培训家长,开展家庭疗育,通过日常生活动作的康复训练,使患儿掌握穿衣、脱衣、洗漱、如厕、进食、入浴、学习、游戏等日常生活的能力。在治疗中,家长与治疗人员密切配合,鼓励患儿增强信心,克服困难,自食其力,掌握最基本的生活技能,为将来参与社会做好准备。
(三)综合性康复
综合性康复是以患儿为中心,组织各科医师、治疗师、护师、康复工程师、心理治疗师、社会工作者、家长等研究讨论,共同制定全面系统康复训练计划,进行相互配合的综合性康复,以达到患儿的身心康复。其中康复方法既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矫治、康复工程、心理康复,也包括儿科用药、儿科护理、外科手术,还包括教育、社会工作者服务等。同时各种治疗方法中的不同学派应注重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形成最佳的康复方案。
(四)遵循发育神经学的规律
世界各国学者对脑性瘫痪的治疗报道了多种方法,但无论哪一种方法,都必须遵循发育神经学的规律进行治疗,按照这个规律,就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Bobath疗法之所以能被世界各国学者认可,就是因为它是建立在发育神经生理学的基础上,从发育神经学入手进行治疗的方法。
(五)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
小儿脑性瘫痪的康复治疗必须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防止在未经科学检验的基础上,盲目地强调某种方法的奇妙性、滥用药物、盲目地应用某些仪器设备或临床治疗方法。更重视康复医学的团队作用,既要积极引进和学习各类现代康复方法,也要努力挖掘中华民族传统医学宝藏的各类理论与方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中西医结合、康复训练与包括手术、药物、辅助器具等在内的其他康复治疗方法和途径相结合的综合康复。
(六)积极推进小儿脑性瘫痪的社区康复
我国是人口大国,康复事业起步较晚,小儿脑性瘫痪康复体系尚未形成,康复机构、设施尚不能满足需求,因此开展社区康复和家庭康复,与社区医疗、社区服务、妇儿保健、教育、社会环境改造以及宣传教育、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等社会活动相结合,逐渐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小儿脑性瘫痪康复模式,是实现脑性瘫痪患儿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必由之路。
二、康复方法
目前,尚无一种康复方法完美无缺,因此要遵循康复医学的规律并符合儿童生长发育特点和需求,采取综合康复治疗的方法,根据每个患儿的情况,选择和制定康复治疗的方案。医生在康复治疗策略选择中起主导和协调作用,康复团队的其他成员对于康复治疗策略的具体实施起关键作用。康复团队成员共同研究,统一认识,团结协作开展康复治疗,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一)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physical therapy,PT)包括运动疗法和物理因子疗法。
1.运动疗法 (1)内容及技术:
小儿脑性瘫痪的康复治疗广泛应用运动疗法,涵盖了运动疗法的所有内容,如:主动运动的随意运动、抗阻力运动;助力运动;被动运动;诱发运动;等长运动;向心性及离心性等张运动;等速运动;放松性运动;力量性运动;耐力性运动;局部运动;整体运动;徒手运动;器械运动;关节松动技术;软组织牵伸技术;肌力训练技术;牵引技术等。神经生理治疗技术中神经发育疗法(neurodevelopment treatment,NDT)及神经易化技术被广泛采用,包括:Bobath技术、Vojta技术、Rood技术、Brunnstrom技术、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PNF)、Temple Fay技术、Domain技术、Phelps技术等。引导式教育(Petö疗法)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引进,目前日益受到重视并被采用;运动再学习等被不同程度地应用。其他技术如强制性诱导疗法、减重步态训练、平衡功能训练、借助于辅助器具的训练等。除上述技术与方法外,近年将核心力量训练引入脑性瘫痪康复中,使康复效果更加显著。
(2)基本原则:
①遵循儿童运动发育的规律促进运动发育;②在抑制异常运动模式的同时,进行正常运动模式的诱导;③使患儿获得保持正常姿势的能力;④促进左右对称的姿势和运动;⑤诱发和强化所希望的运动模式,逐渐完成运动的协调性;⑥康复训练前对肌张力的缓解;⑦增强肌力;⑧对于功能障碍的处理;⑨对于肌肉骨骼系统的管理;⑩根据需求采用目前国内外公认的技术 以主动运动及诱发运动为主。
(3)运动疗法的要点及特点:
主要包括头部的控制、支撑抬起训练、翻身训练、坐位训练、膝手立位和高爬位的训练、站立和立位训练、步行训练、步态改善和实用性训练等。运动疗法的特点应遵循,不仅要依据直观观察到的障碍纠正异常姿势和异常运动模式,更要重视功能的建立;不仅要解决局部问题,更要提高整体运动功能;适当进行被动运动训练,但主要应采用诱导运动、主动运动以及运动感知与运动认知等使患儿学习建立和巩固所期待的功能的训练;训练中应高度重视针对性、个性化、多系统、多角度训练的原则;训练中一定要主要选择采用多种技术与方法的联合运用;康复训练要避免过度治疗。
2.物理因子疗法
包括功能性电刺激疗法的经皮神经电刺激法、神经肌肉电刺激法、单极运动点刺激法、仿生物电刺激法、生物电子激导平衡疗法等;传导热疗法的石蜡疗法、热袋温敷法、温热罨(蜡)包疗法、Kenny湿敷温热法、蒸汽疗法等;水疗法的涡流浴、伯特槽浴、步行浴、水中运动的头部控制、缓解肌紧张、呼吸的控制、增强平衡能力、最基本的游泳运动、水中功能训练等;冷疗法;生物反馈疗法的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脑电生物反馈疗法等;重复经颅磁刺激等。上述各类治疗中,水疗最为广泛应用和提倡。水疗是将流体力学和运动学相结合,既是物理因子治疗又是运动治疗,综合应用水与人体、教与学、动机、挑战、机体动力学、游泳技术动作等水中康复训练的方法。利用水的浮力、水波的冲击、水温的刺激、机械刺激、化学刺激,可以使患儿肌肉松弛,缓解痉挛,改善关节活动,从而使患儿能够在水中比较容易地自我控制,在抗重力状态下调整姿势以及完成各种正常姿势和运动;增强肌力,改善协调性,提高平衡能力,纠正步态等。水的压力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促进胸腹的运动使呼吸运动加快,改善呼吸功能,增强患儿的抵抗力,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目前较有争议的物理因子治疗包括高压氧及体外反搏治疗,对其适应证的选择、治疗时机、疗程、副作用等存在不同意见,缺乏循证医学的有力依据。
(二)作业治疗
我国小儿脑性瘫痪的作业治疗(occupational therapy,OT)一般较物理治疗开展得晚,大多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目前仍然处于学习、不断加深理解与应用阶段。具体内容见以后各章。
(三)言语障碍的矫治
虽然言语治疗(speech therapy,ST)已逐渐在各地开展,但普及程度与水平存在较大差别。我国很多机构已经能够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如结合头面部相关经络的疏通及穴位按摩),较好地解决了流涎、咀嚼、吞咽等问题,运用计算机辅助设备的言语训练、采用替代言语交流的辅助器具等也已不同程度地开展。
1.言语障碍的发生机制及特点
言语障碍的矫治实际上是指言语及交流障碍的矫治。脑性瘫痪患儿约有80%具有不同程度的言语障碍。其发生机制:语言发育迟缓,发音器官功能障碍,交流意愿障碍及其他障碍所致。特点:语言发育迟缓和(或)构音障碍。
2.言语障碍矫治的原则
主要原则:①最大程度降低导致障碍的原因;②确定目标,制定系统训练方案;③采用多种训练方法;④强调正确发音,使用规范语言;⑤语言训练结合实际,具有实用性;⑥采用简捷方法进行训练;⑦个别训练与集体训练相结合;⑧早期治疗;⑨家庭成员参与;⑩辅助或替代语言交流工具的使用。
3.言语障碍矫治的主要内容
主要包括:①日常生活交流能力的训练;②进食训练;③构音障碍训练;④语言发育迟缓训练;⑤利用语言交流辅助器具进行交流的能力训练等。
(四)其他疗法 1.药物治疗
主要针对脑性瘫痪患儿的并发损害。必要时可选择抗感染药物、抗癫痫药物、降低肌张力的药物(安定、巴氯芬口服或鞘内注射等)、抑制不自主运动的药物(左旋多巴和安坦等多巴胺类药物)、神经肌肉阻滞剂、各类神经生物制剂等,其中肉毒毒素A(botulinum toxin A,BTX-A)应用较为广泛。在药物治疗中,应注意正确选择神经生物制剂治疗的适应证。
2.传统医学康复疗法
中医认为脑性瘫痪属于五软、五迟、五硬范畴,属于儿科的疑难杂症。中医中药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方法很多,如中药治疗,针刺疗法的头针、体针、手针、耳针、电针等,推拿按摩疗法的各种手法,穴位注射,中药药浴、熏蒸等。有些形成了集中药、推拿按摩、针灸为一体的中医综合疗法,积累了很多经验并得到广大患者的认可。中医中药在缓解肌张力,预防挛缩,有效控制流涎,提高咀嚼、吞咽、言语、交流能力和智力水平,促进康复训练的效果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成为我国小儿脑性瘫痪康复的特色。
3.手术治疗
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采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elective posterior rhizotomy,SPR/selective dorsal rhizotomy,SDR)治疗脑性瘫痪,以降低重症痉挛型脑性瘫痪的下肢肌张力。手术要求严格选择适应证,应是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且具备下肢运动功能。作为替代SDR手术的巴氯芬鞘内注射(intrathecal baclofen therapy,IBT)神经外科手术于近些年被采用,但仍存在价格昂贵等问题,在我国尚未被广泛应用。在我国开展较为广泛的手术包括肌、肌腱和骨关节矫形手术,目的是改善功能,矫正局部畸形和挛缩,减少痛苦,易于护理。周围神经切断术、神经核团立体定向毁损术等也有开展。提倡外科医生与康复科医生、康复治疗师及相关人员的合作,做好手术适应证的选择、手术与康复训练的结合、术后以及矫形器的应用等。
4.辅助器具及矫形器
我国各类康复治疗机构都配备了数量不等的康复器材和辅助器具,矫形器的制作与使用也已经逐渐开展,但总体水平以及多数康复机构矫形器制作的基本条件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较大差距。虽然矫形器材质、重量、配型等向着多种类、个性化发展,但仍存在较大缺口与不足。康复治疗师设计并动手制作简单适用辅助器具及用品的观念和能力还有待提高。脑性瘫痪的康复治疗需要有一定的场地、根据条件配备一些辅助器具以便于康复训练使用。矫形器可根据不同类型、年龄、瘫痪部位以及不同目的进行配备。根据目的不同可分为医疗用、恢复用、固定用、矫正用、步行用等不同矫形器。根据材料不同可分为软性、硬性、带金属等不同矫形器。根据不同部位可分为手部的各类矫形器、矫形鞋、短下肢、长下肢、膝关节、髋关节、骨盆、脊柱、躯干或同时针对两个以上部位的矫形器。辅助器具还包括坐位、立位、步行、移动、日常生活等不同用途的器具。提倡制作和采用简单易行的辅助器具。
5.马术治疗
近年来马术治疗在欧美、日本发展较快,这一疗法既是物理疗法又是娱乐疗法,对躯体运动功能、姿势的控制作用、感觉统合作用以及认知、心理和社会方面的治疗具有积极作用。马术治疗的益处很多,可以使脑性瘫痪儿童通过训练提高自信心,建立独立自主的能力和勇气。通过有节奏的震动,诱导正确的反射,从而提高患儿的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纠正和抑制异常姿势,降低肌张力,建立正确的运动姿势。马术治疗还可以改善患儿的性格,建立人与人、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得到对于生存环境和社会的体验,促进智力发育,提高学习能力。但乘马疗法需要有场地、训练有素的马等诸多条件,患儿有年龄、病情轻重的限制。
6.多感官刺激
脑性瘫痪患儿由于脑损伤或发育障碍,不仅具有运动功能障碍,还可伴有触觉、听觉、视觉等多种感知觉障碍或异常。因此,根据患儿的不同特点,选择性采取多感官刺激十分必要。通过多感官刺激,可促进和矫正患儿对各类刺激的正确反应,降低紧张情绪和一些不适应行为,提高专注力,促进对外界的探索和沟通,人际互动等。根据条件,可布置简易的或完善的多感官刺激室。
7.游戏及文体治疗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儿童在游戏中认识世界、他人和自我,在游戏中学会人际交往和社会交往并得到愉悦,促进感知、认知、思维和创造能力,促进身心发育。脑性瘫痪患儿由于运动障碍等多种原因,难以如同正常儿童一样游戏和参与文体活动,父母及家人也往往忽视了他们对游戏和文体活动的需求,从而自觉不自觉地剥夺了他们的天性,也人为造成了不利于他们身心发育的环境。根据患儿的不同特点,开展具有针对性、适于脑性瘫痪儿童的游戏和文体活动,将游戏的理念贯穿于康复训练之中,对于提高康复治疗效果,促进患儿身心的全面发育极其必要和重要。
8.音乐治疗
音乐治疗于脑性瘫痪儿童的康复治疗,在我国尚未普及,仍属于学习应用阶段。对脑性瘫痪患儿开展音乐治疗,是以音乐的形式对患儿进行的感知、认知、交流等能力的促进,发展社会功能,也可通过音乐的节律辅助运动功能的训练。尤其针对合并有心理行为异常的患儿,进行音乐治疗效果更佳。
9.感觉统合治疗
我国多数儿童康复机构在21世纪开展感觉统合治疗,已有很大程度的普及。脑性瘫痪患儿多存在不同程度的感觉统合障碍。感觉统合治疗对于提供感觉刺激信息、提高调节感觉信息能力、做出正确的感觉接收调节、提高感觉辨别等适应性反应、提高平衡功能和运动稳定性、改善行为组织能力、提高学习能力、改善姿势控制及运动计划、集中注意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五)心理与教育康复 1.心理康复
儿童的心理发育包括注意的发育、记忆的发育、认知的发育、思维的发育、想象的发育、意志的发育、情绪和情感的发育、人格的发育等。这些发育与生物学因素、环境因素和社会因素有关。脑性瘫痪患儿由于存在脑损伤,不仅造成肢体运动障碍,而且多半有不同程度的情绪障碍、行为异常、自我伤害、认知障碍等问题和障碍。运动障碍导致社会活动受限,不能接受正常的教育。脑性瘫痪患儿常常受到过分溺爱或无人关注,缺少自信心和自立性,加之疾病的折磨,与正常儿童相比较,更易产生自卑感和抑郁情绪,产生一些心理障碍以及学习困难。因此,脑性瘫痪患儿的心理治疗和教育,对于促进全身心的发育,非常必要和重要。
2.小儿脑性瘫痪的教育
脑性瘫痪患儿的智力水平可因为脑损伤、运动受限、心理行为异常、并发损害等低于正常水平,也可正常或接近正常,但多由于活动不便及环境等因素而不能上学接受教育。因此,脑性瘫痪患儿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十分紧迫的问题亟待解决,同样提倡早期进行教育。通过教育,可以培养脑性瘫痪患儿的基本技巧和学习生活能力、良好的思想品德、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提高文化修养和知识水平。提倡医疗康复与教育康复相结合,即使在医疗机构进行康复治疗,也要尽可能不间断教育。鼓励家长的合作和参与。
(六)社区康复
脑性瘫痪的社区康复(community based rehabilitation,CBR)是绝大多数脑性瘫痪康复需求者康复普及的最佳途径。只有将集中式康复与社区康复相结合,才能真正解决我国脑性瘫痪儿童人人享有康复权利这一目标。社区康复是依靠社区资源,为本社区的脑性瘫痪患儿进行康复服务。我国大多数脑性瘫痪患儿生活在农村或城市的普通家庭,没有能力和条件长期住院接受康复治疗。长期接受集中式的康复治疗,同样不利于患儿像正常儿童那样在家庭和社区的社会环境中、人与人的交往中,得到生理、心理、社会能力的全面康复,建立健全的人格和意志品质。社区康复为脑性瘫痪患儿提供了利用简单、通俗易懂的康复技术,低资金投入,充分发挥患儿自己的积极性,家庭成员的参与等多项优越条件,使患儿得到长期的康复训练,达到理想的康复效果。因此,定期到康复机构和设施接受康复评定和指导性的康复治疗或解决特殊需求,长期以家庭或社区康复站点为基地,进行康复训练和治疗,是脑性瘫痪患儿实现全面康复和理想、持久康复效果的必由之路。
(七)职业康复及社会康复 1.职业康复
脑性瘫痪患儿从儿童期转向成年期后回归社会的重要途径,其核心内容是协助大年龄组的脑性瘫痪儿童妥善选择能够充分发挥其潜在能力的最适职业,如手工作业、电脑作业、器械作业、服务作业等不同的作业方式,帮助他们逐渐学会适应和充分胜任这一工作,取得独立的经济能力,并贡献社会。
2.社会康复
应充分发挥政府、机构及民间的作用,制定相关政策,保障公平待遇与权利,提供接受教育和培训的机会。开展宣传教育,组织不同形式的社会活动等,使脑性瘫痪患儿及家庭真正融入社会。社会工作者在社会康复、社区康复、集中式康复与社区康复相结合中起到桥梁和骨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