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基本情况

一、智能制造项目技术特点

1. 设计数字化仿真

智能制造是软件化的工业技术,需建立在大量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应用的基础上,依赖大量科学、准确的数据与技术支撑,而产品设计是这些数据的源头。为了实现传统制造技术向智能制造技术的转型,美菱从产品研发端开始,实施研发与工艺设计并行工程,通过PLM实现产品设计由二维设计向三维设计升级,将产品三维数据导入仿真模拟系统,进行仿真模拟分析,然后将仿真结果反馈至设计端进行迭代,最后将产品数据传递到制造执行系统进行生产。

2. 生产过程透明化

从销售下单到产品交付,生产计划的管理与执行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美菱通过销售需求管理、长周期物料备货、产销协调会、订单评审、供应商协同等手段提高生产计划的准确性。在信息系统中,通过生产计划D+7滚动预测、D+3工单锁定、D+1工单刚性执行,拉动前端供应链备料、接单、生产、送货,提前安排后端产品物流发运,实现销售计划、采购计划、生产计划、物流计划全业务链贯通,订单状态透明化,缩短交货周期。

3. 生产设备智能化

美菱以中大容积智能冰箱为载体进行生产线设备智能化升级改造,提高工厂硬件装备及关联软件的智能化水平和制造过程的信息交互水平,并通过信息交互实现物理数据的交互、识别、监控、预警、决策、执行等,提高了重大资产和能源的利用效率,提高了柔性制造能力与工厂运营效率。

二、智能制造项目实施效果

1. 量化指标

2. 隐形效益

(1)更利于企业间协同,增加投资回报率;

(2)实现大规模定制生产,提高客户满意度,节省客服成本;

(3)柔性敏捷制造,市场应变能力更强;

(4)设备状态数据实时采集,关键设备远程可控,提高设备综合利用率;

(5)积累生产、工艺、质量、设备数据,为大数据分析、运营打下基础。

三、智能化改造合作情况

1. 项目示意图

2. 合作情况

续表

四、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

公司在实施智能制造过程中,还遇到了一系列困难与矛盾。解决智能制造过程中遇到的这些困难和矛盾将是智能制造体系持续改进的方向。

1. 刚性计划与柔性制造之间的矛盾

生产自动化对计划的刚性要求较高,任何临时变更都可能造成生产效率下降、制造成本升高。为了满足小批量多批次的生产需求,生产制造过程需要具备一定的柔性。后续美菱将利用信息化系统打通销售需求、产品开发、工艺仿真、生产过程,借助APS使生产计划更科学、更准确。

2. 标准化与个性化之间的矛盾

市场需要产品个性化、多样化、定制化,但过多的差异会降低产品标准化,增加产品成本。后续美菱将利用新的设计手段,对产品结构与产品外观进行模拟仿真,尽量使产品达到结构标准化、外观个性化。

3. 信息安全与信息共享之间的矛盾

智能制造产生了大量的产品数据、制造数据、质量数据,这些数据既是智能制造的基础,也是改进设计的依据。数据在被共享的同时,也需要注意安全保密。因此美菱后续将继续推动信息安全化建设。

4. 供应链上下游信息互联互通的矛盾

部分供应商、服务商、客户的信息化水平不够,信息系统各自为政,影响了信息互联互通的效率。后续美菱将利用公有云,充分与上下游厂商合作与协调,实现平台统一、数据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