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内言》

《大匡》第十八一一战国人作

(1)此篇记事有明袭《左传》者。凡两书同记一事,欲考其先后,有一要诀:前者每失之晦,后者惩其失而修正之,必较前者显明。今将此篇与《左传》同记一事而文字小异者列下,其为袭《左传》,而非《左传》本事,可一望而知。

左传

僖公之母弟曰夷仲年,生公孙无知,有宠于僖公,衣服礼秩如适。襄公绌之。(庄八年)

大匡

僖公之母弟夷仲年,生公孙无知,有宠于僖公,衣服礼秩如适。僖公卒,以诸儿长,得为君,是为襄公。襄公立后,绌无知。

“僖公之母弟曰夷仲年”,此篇无“曰”字,皆可以明,无甚关系。“襄公绌之”一语,则《左传》实伤简,而有突如其来莫明所以之病。此篇易为“僖公卒,以诸儿长,得为君,是为襄公。襄公立后,绌无知”。则显明多矣。

左传

春,公会齐侯于泺,遂及文姜如齐。齐侯通焉,公谪之;以告。夏四月丙子,享公,使公子彭生乘公,公薨于车。(桓十八年)

大匡

……公不听,遂以文姜会齐侯于泺,文姜通于齐侯。桓公闻,责文姜。文姜告齐侯。齐侯怒,飨公,使公子彭生乘鲁侯,胁之。公薨于车。

“齐侯通焉”,通谁?“公谪之”,谪谁?“以告”,谁以告?告于谁?“享公”,谁享公?“公子彭生乘公”,用何法?《左传》皆似简晦;必连上下文读之,其意始明。《大匡》于“齐侯通焉”,易为“文姜通于齐侯”;于“公谪之”,易为“桓公闻,责文姜”;于“以告”,易为“文姜告齐侯”;于“享公”,易为“齐侯怒,飨公”;于“使公子彭生乘公”,易为“使公子彭生乘鲁侯,胁之”。实较《左传》明显。

不惟此也,其叙连称管至父戍葵丘,叙襄公田于贝丘,皆全同《左传》。(戍葵丘,田贝丘,并见《左传》庄八年。)《左传》此两段与他处文笔相同,不似割裂他书以置之;而管子之文,极不一律,亦足征其钞袭《左传》,非《左传》钞袭此书。

不惟此也,尚有一极显著之证迹。此篇前数页皆叙月不叙年,已知其为杂采断烂遗事;而数页之后,忽标“九年”二字,某人九年,前后无见。其下所载之事,为“公孙无知虐于雍廪,雍廪杀无知也”。考《左传》庄公九年,亦载雍廪杀无知,则九年为鲁庄之年。无论记齐事应用齐年;即用鲁年,亦应书明某国某公。今此二字所以无所附丽而成不完全之词句者,缘《左传》于某公开始,特别标出,以下即只书若干年,而不再书某公,此钞录其文,未加检点耳。

(2)篇中曰:“晏子识不仕与耕者之有善者。”又曰:“凡仕者近宫,不仕与耕者近门。”考孔子以前,无士农工商之士。(详冯芝生先生《孔子在中国史中之地位》及本书《附录一》)国家政权,操于少数贵族之手,无所谓仕不仕。仕不仕乃对后世士之入仕与否而言,所谓“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也。(《论语·子张》第十九子夏语)士入仕为仕,无士自然无仕。古无仕不仕之说,故仕宦连文,不见古书。《殷墟书契类编》《金文编》及《诗》《书》六艺皆无仕字。惟《大雅·文王有声》曰:“武王岂不仕。”但《晏子春秋·谏上》引作“武王岂不事”。则今本作仕者,乃后世讹文。至《论语》,仕字乃屡见,除所引“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外,《阳货》第十七亦曰:“吾将仕矣。”今此篇屡曰仕者,不仕者,是其成书必在《论语》后矣。且篇中又曰:“士处靖,敬老与贵,交不失礼,行此三者为上举,得二为次,得一为下。耕者农,农用力,应于父兄,事贤多,行此三者为上举,得二为次,得一为下。令高子进工贾,应于父兄,事长养老,承事敬,行此三者为上举,得二为次,得一为下。”又曰:“士出入无常,不敬老而营富,行此三者,有罪无赦。耕者出入不应于父兄,用力不农,不事贤,行此三者,有罪无赦。……工贾出入不应父兄,承事不敬,而违老治危,行此三者,有罪无赦。”已有士农工贾之士,益征其作于战国之时,孔子之后也。且晏子与孔子同时,此篇追记晏子,非在孔晏之后,安能有此?

《中匡》第十九一一疑亦战国人作

此篇文甚短小,从文字之内容与形式,寻不出时代色彩。但战国前无私家著作,《管子》全书,产生甚晚(详本书《附录一》),此篇亦不能独外,故亦暂认为战国作品。总之,大中小三《匡》杂记桓公管仲事迹,小半可征信于《左传》《国语》,大半书阙有间,稽考无由。《大匡》知必在《左传》之后,《小匡》更在汉初,《中匡》一篇,时代难定,而以彼例此,亦有战国秦汉嫌疑。谓其为桓公管仲施政之真,则《大匡》所记,已先举一说,后列或曰,大相径庭,不能皆是。谓为捏造,则必不举或曰,故使人疑。盖以《左》《国》及齐《春秋》(《墨子》载齐之《春秋》,但至战国中世以后,有无流传,尚有问题)等书为底本,而以社会流传疑信之说附益以成也。

《小匡》第二十一一汉初人作

(1)篇中与《国语·齐语》同者甚多,二书比较,知其在《齐语》后。

齐语

桓公曰:“夫管夷吾射寡人中钩,是以滨于死。”鲍叔对曰:“夫为其君动也,君若宥而反之,夫犹是也。”桓公曰:“若何?”

小匡

公曰:“管夷吾亲射寡人中钩,殆于死,今乃用之,可乎?”鲍叔曰:“彼为其君动也,君若宥而反之,其为君亦犹是也。”公日:“然则为之奈何?”

《齐语》于“是以滨于死”下,即不再为桓公言,甚为简古。《小匡》续以“今乃用之,可乎?”则明浅多矣。《齐语》“夫犹是也”之“夫”字,《小匡》改为“亦”,并益以“其为君”三字;《齐语》“若何”,《小匡》改为“然则为之奈何”,皆视《齐语》明显而浅近。

齐语

昔吾先王昭王穆王……□本肇末。

小匡

昔吾先王周昭王穆王……原本穷末。

《齐语》无“周”字,实失含混。“□本肇末”亦较“原本穷末”为古。(《齐语》曰“班序颠毛”,《小匡》作“粪除其颠旄”。“粪除”二字,在此费解。安井衡《纂诂》谓:“当依《齐语》作班序,声之误也。”误字讹文,不得据以定今古。)

齐语

四民者,勿使杂处;杂处则其言哤,其事易。

小匡

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也,不可使杂处,杂处则其言哤,其事乱。

《小匡》于“四民”之上,冠以“士农工商”四字,以指明“四民”之谓何,亦见其力求明显,足为晚出之证。至改“易”字为“乱”字,更为显著。《晋语》:“是哀乐喜怒之节易也。”又:“好恶不易。”韦《注》并云:“反也。”《易·系辞》:“易以贡。”《释文》:“易,谓变易。”《释名·释典艺》:“易,易也,言变易也。”《晋语》:“子韦易之。”韦《注》:“易,变也。”则易有变反不常之义。《齐语》:“其言哤,其事易。”谓其言哤杂,其事变易不常,不能专心一志,以竟其功。《小匡》以“易”字难解而有歧义,故改为“乱”字,古奥浅近之别,一望而悉矣。

齐语

击菒、除田……尽其四支之敏。

小匡

击槁除田……尽其四支之力。

《齐语》作“菒”,《小匡》作“槁”。(安井衡《纂诂》:“槁疑当为稿,谓末根在田者以枷击坏之。”)“菒”不经见,除《国语》外,于古书无征。(《唐韵》及《类编》即收入矣)但其字从草,杲声,于字例甚合。《小匡》晚出,见其奇怪,故易为“槁”。至“敏”改为“力”,更显趋浅近。尤须注意者,《小匡》于叙农之后,较《齐语》多:“故以耕则多粟,以仕则多贤,是以圣王敬畏戚农。”“仕”字,《论语》前未见,前已略为之说,独于农,谓“圣王敬畏戚农”,工商则否,此后世重农卑工商之思想。管子以泻卤之齐,兴鱼盐之利,以富国为天下盟主,自当独重商贾;否则亦必农商等视,决不重农贱工商也。《国语》所记,正无此数句,足征《小匡》之作,在重农之后也。

齐语

相语以利,相示以赖。

小匡

相语以利,相示以时。

“赖”字不若“时”字之浅易。

齐语

于子之乡,有居处好学,慈孝于父母,聪惠质仁,发闻于乡里者,有则以告;有而不以告,谓之蔽明。……于子之乡,有拳勇股肱之力,秀出于众者,有则以告;有而不以告,谓之蔽贤。

小匡

于子之乡,有居处为义好学,聪明质仁,慈孝于父母,长弟闻于乡里者,有则以告;有而不以告,谓之蔽贤。……于子之乡,有拳勇股肱之力,筋骨秀出于众者,有则以告;有而不以告,谓之蔽才。

《小匡》移“聪明(《齐语》作惠)质仁”于“慈孝于父母”之前;于“闻于乡里”之上,增“长弟”二字。意谓有“聪明质仁”之质,又有“慈孝于父母,长弟于乡里”之实,较《齐语》圆满而显豁。《小匡》又加“筋骨”二字,以实“拳勇股肱”。《齐语》谓前者为“明”,后者为“贤”,亦不若《小匡》谓前者为“贤”,后者为“才”之惬心贵当也。

齐语

訾相其质。

小匡

省相其质。

“訾”字不及“省”字易解。

齐语

无夺民时,则百姓富。

小匡

无夺农时,则百姓富。

“民时”改为“农时”,亦征为重农后之作。

齐语

地南至于 阴,西至于济,北至于河,东至于纪酅。

小匡

地南至于岱阴,西至于济,北至于海,东至于纪随。

□阴,韦《注》:“地名,齐南界也。”此亦想当然耳,韦氏亦无他证;但既曰“南至于□阴”,则谓为齐南界地名,自无大误。《小匡》以□阴无征,遂改为岱阴。酅,韦《注》:“纪季之邑,已入于齐也。”但其地亦不如随之有名,故《小匡》作者亦遂改为随耳。

(2)据(1)证在《国语》后固矣,而谓在汉初者何也?《齐语》:“故士之子恒为士”“故工之子恒为工”“故商之子恒为商”“故农之子恒为农”。四“恒”字,《小匡》皆改为“常”,此汉人避文帝讳也。

(3)篇中曰:“南至吴、越、巴、䍧牱、□、不庾、雕题、黑齿、荆夷之国。”考《史记·西南夷列传》:“始楚威王时,使将军庄蹻将兵循江上,略巴蜀黔中以西。庄蹻者,故楚庄王苗裔也。蹻至滇池,地方三百里,旁平地肥饶数千里,以兵威定属楚。欲归报,会秦击夺楚巴黔中郡,道塞不通,因还,以其众王滇,变服,从其俗以长之。秦时,常□略通五尺道,诸此国颇置吏焉。十余岁,秦灭。及汉兴,皆弃此国,而开蜀故徼,巴蜀民或窃出商贾,取其筰马僰童髦牛,以此巴蜀殷富。建元六年,大行王恢击东越,东越杀王郢以报。恢因兵威,使番阳令唐蒙风指晓南越。南越食蒙蜀枸酱,蒙问所从来,曰:‘道西北牂牁,牂牁江广数里,出番禹城下。’蒙归至长安,问蜀贾人,贾人曰:‘独蜀出枸酱,多持窃出市夜郎。夜郎者,临牂牁江。江广百余步,足以行船。南越以财物役属夜郎,西至同师,然亦不能臣使也。’蒙乃上书说上曰云云(书词略),上许之。乃拜蒙为郎中将,将千人,食重万余人,从巴蜀筰关入,遂见夜郎侯多同。蒙厚赐,喻以威德,约为置吏,使其子为令。夜郎旁小邑皆贪汉缯帛,以为汉道险,终不能有也,乃且听蒙约。还报,乃以为犍为郡,发巴蜀卒治道,自僰道指牂牁江。”(《汉书·西南夷传》略同)张守节《正义》引崔浩云:“牂牁,系船杙也。常氏《华阳国志》云:‘楚顷襄时,遣庄踽伐夜郎,军至且兰,椓船于岸而步战,既灭夜郎,以且兰有椓船柯处,乃改其名曰牂牁。’”今按《华阳国志》,晋常璩撰,时代甚晚,未足为据。若庄蹻已灭夜郎,据《史记》,蹻变服为滇王,谓:“秦灭诸侯,唯楚苗裔尚有滇王;汉诛西南夷,国多灭矣,唯滇复为宠王。”是庄氏未尝绝祀,则夜郎亦未能复兴,唐蒙又安得见夜郎侯?常氏书盖演庄蹻灭滇而误。然则牂牁之通中国,实始于汉,而此篇之作,更在其通中国后矣。(䍧牱,牂牁,音同字通。)

《王言》第二十一一一亡,疑战国中世以后人作

此篇虽亡,而即题思义,当言王道之作,其时代必在孟子分析王霸之后也。

《霸形》第二十二、《霸言》第二十三一一并战国中世后政治思想家作

(1)二篇睹名思义,知为以政言霸。检篇中语,亦实在如此。《霸形》篇:“管子对曰:‘君有霸王之心,而夷吾非霸王之臣也。’”又曰:“管子对曰:‘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桓公变躬迁席拱手而问曰:‘敢问何谓其本?’管子对曰:‘齐国百姓,公之本也。人甚忧饥而税敛重,人甚惧死而刑政险,人甚伤劳而上举事不时。公轻其税敛,则人不忧饥;缓其刑政,则人不惧死;举事以时,则人不伤劳。……近者示之以忠信,远者示之以礼义。’”“示之以忠信礼义”,孟子所谓“以力假仁者霸”也,纯为抽取霸者行事而著为一种政治学者之言也。《霸言》篇曰:“霸王之形,象天则地,化人易代,创制天下,等列诸侯,宾属四海,时匡天下,大国小之,曲国正之,强国弱之,重国轻之,乱国并之,暴王残之;僇其罪,卑其列,维其民,然后王之。夫丰国之谓霸,兼正之国之谓王。夫王者有所独明,德共者不取也,道同者不王也。夫争天下者以威易危,暴王之常也。君人者有道,霸王者有时;国修而邻国无道,霸王之资也。”又曰:“夫善用国者,因其大国之重,以其势小之;因强国之权,以其势弱之;因重国之形,以其势轻之。强国众,合强以攻弱,以图霸;强国少,合小以攻大,以图王。强国众而言王势者,愚人之智也;强国少而施霸道者,败事之谋也。夫神圣视天下之形,知动静之时,视先后之称,知祸福之门。强国众,先举者危,后举者利;强国少,先举者王,后举者亡。战国众,后举可以霸;战国少,先举可以王。”若此者甚多,不必备列。以政治言王霸,知在战国中世之后矣。

(2)《霸形》篇曰:“削方墨筆。”考“筆”字产生甚晩。《说文·聿部》:“聿,所以书也,楚谓之聿,吴谓之不律,燕谓之弗。”又:“秦谓之筆,从聿从竹。”钮玉树《说文解字校录》曰:“聿筆实一字,蒙恬始束毫为筆,故秦谓之筆耳。”王筠《说文系传校录》曰:“聿便是筆,筆仍是聿。说解云:秦谓之筆,以其音而言,非以字形言也。”依钮说:则筆聿虽实一字,而自蒙恬束毫之后始谓之筆。依王说:则筆即聿,聿即筆。今检古经聿字甚多,如《诗·文王》:“聿修厥福。”《蟋蟀》:“岁聿云莫。”《绵》:“聿来胥宇。”《左传》昭二十六年:“聿怀多福。”《金文编》收四文,《壶文》作□,《女帚卣》作□,又作,《甚鼎》作□。《殷墟书契前编》卷七收□,《后编》下收□,亦皆聿之别体,而绝无筆字。(“孔子作《春秋》,筆则筆,削则削”,语出《尚书序》,汉人之说解也。)声音之道,因地而转,亦因时而转。古曰聿,后世曰筆,盖以声音变转而异,钮氏“束毫为筆”之说,未必然也。《赵策》:“臣少为刀筆(一作笔)吏。”《齐策》:“建曰:‘请书之。’君王后曰:‘善,取筆牍。’”则聿转为筆,盖在战国。而此文之作,亦远不过战国也。

《问》第二十四一一战国政治思想家作

(1)发端即曰:“凡立朝廷,问有本纪:爵授有德,则大臣兴义;禄予有功,则士轻死节;上帅士以人之所戴,则上下和;授事以能,则人上功;审刑当罪,则人不易讼;无乱社稷宗庙,则人有所宗;毋遗老忘亲,则大臣不怨;举知人急,则众不乱行。此道也,国有常经,人知终始,此霸王之术也。”以霸王之业,作政治学之研究,知在战国中世以下。

(2)仕字,《论语》前不见,前已考论。此篇曰:“余子仕而有田邑。”亦产生于战国之一证。

《谋失》第二十五一一亡,无考

《戒》第二十六一一战国末调和儒道者作

(1)篇中多道家言,如:“管仲复于桓公曰:‘无翼而飞者声也,无根而固者情也,无方而富者生也。公亦固情谨声,以严尊生,此谓道之荣。……滋味动静,生之养也;好恶喜怒哀乐,生之变也;聪明当物,生之德也。是故圣人齐滋味而时动静,御正六气之变,禁止声色之淫,邪行亡乎体,违言不存口,静然定生,圣也。……所以谓德者,不动而疾,不相告而知,不为而成,不召而至,是德也。’”皆道家言也。如:“孝弟者,仁之祖也;忠信者,交之庆也。内不考孝弟,外不正忠信,泽其四经,而诵学者,是亡其身者也。”则又儒家言也。兼取儒道以为用,必在二家有相当成立之后。儒家虽自孔子已成立;而道家成立,则直待战国中世之老庄。(老子在孔子后,详本书《附录一》。)则此篇之作,必在战国中世以降。且名书曰经,于古未见,章实斋《经解上》曰:“《易》曰:‘云雷屯,君子以经纶。’经纶之言,纲纪世宙之谓也。郑氏《注》谓:‘论撰《书》《礼》《乐》,施政事。’经之命名,所由昉乎?然犹经纬经纪云尔,未尝明指《诗》《书》六艺为经也。……至于官师既分,处士横议,诸子纷纷著书立说……儒家者流,乃尊六艺而奉以为经。……《荀子》曰:‘夫学始于诵经,终于习礼。’《庄子》曰:‘孔子谓老聃曰: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自以为久矣。’又曰:‘繙十二经以见老子。’”今按:庄子言六经云云见《天运》篇,十二经云云见《天地》篇,皆非庄子作,其时代颇有问题,故须以《荀子》为据。《荀子》以经与礼对言,则礼尚不称经,但经究为书名。此曰四经,尹《注》:“谓《诗》《书》《礼》《乐》。”意度之词,未必尽是,但四经究指四种书。以书名经,始见《荀子》,前古无征,亦时在战国之一证也。

(2)“仁内义外”之说,倡自告子,古无有也。故告子之与孟子驳辩,据为己说,不引古证;孟子呵斥,亦只针对告子。今此篇曰:“仁从中出,义从外作。”知在告子之后。

(3)篇中曰:“以善胜人者,未有能服人者也;以善养人者,未有不服人者也。”亦似汲取《孟子》“以善服人者,未有能服人者也;以善养人,然后能服天下”(《离娄下》)之言也。(以善服人之服字,确不如以善胜人之胜字著明,益足证为汲取《孟子》而加以润色修正无疑。)